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盲目留学运动是共产党的初心吗
盲目留学运动是共产党的初心吗
人世间所有事情的成败完全在于每一个人是否能够努力去尝试去想然后脚踏实地的去做!
盲目留学运动是共产党的初心吗
盲目留学运动是共产党的初心吗?在走资派邓小平篡权复辟资本主义后,改革开放的八九十年代留美运动是如何形成的?除了走资派邓小平大呼一声外,还有美国政府的招手。美国政府知道中国学生很穷,于是乎就启动各种基金会,各大学奖学金等资助中国学生。这其中还出钱免费为中国培训省市部级高官。这招在前苏联解体前很管用。苏联解体后紧接着就用到中国了。
从走资派邓小平为访美而突击派出的第一批留美人员,几乎都是工作多年,且用这批留美人员的话说,都是《出身不好的》中年人。当然美国政府需要的是中国年轻的天才博士生。于是之后八九十年代留美运动中的主角就有了不同出生的,且年轻的,有才的。
当然,也有中国当时的留学生总结出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最好在国内读完大学,硕博连读后被分配到重要科研单位工作3到5年之后,再用一切不择手段去留美,这样即可立即被美国单位录用,拿高薪办移民接家属孩子来美,买房子汽车之后安享幸福生活。
如有机会被中国返聘为外籍砖家叫兽两面挣钱更佳。来中国高喊热爱祖国。回美国骂一下毛泽东共产党。多么有人权。有自由。有民主。
有一博文中说:“论家庭出身俺家土改时定的是“下中农”(红5类),祖上是种白菜的,家里靠父母给共产党打工挣几个工资,往上翻几代族谱也找不出半个亲戚在港台海外,更没有结交富豪朋友,但我的确是自费留学生。“===一个“下中农”的儿子或女儿,在民国时能出国留学美国吗?“家里靠父母给共产党打工挣几个工资“???《家里靠父母》《给》《共产党打工》?《挣几个工资》。似乎对共产党又有多少血海深仇?假如说资本家地主家庭出身,骂共产党还在情理之中,可就是“一个“下中农”的儿子或女儿”也如此,走资派和美国政府联合起来对付那些优秀的有天才的博士们多么管用。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让孩子们留学美国吗?清朝末年就有留美学生。民国时代也有留美学生。不过没有“下中农”家的儿子或女儿。
走资派和美国的钱!钱!钱!名利!大房子!轿车!比什么多重要。
当然,这是人性。这是个人的权利。自由。自己作主自己不是官当然也叫民主了。人是会变化的。
就是一个人的信仰也是会变化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开会的几十人只有毛泽东和董老坚持到最后。
跟毛泽东打天下的人中不信共产党的大有人在。有人无端指责毛泽东如何对“战友”都是别有用心的。这些“战友”都不信共产党了。
到底谁为人民服务,谁为人民币服务,很清楚。
文革批走资派,四十年来邓小平用行动证实了为人民币服务的。
更何况八九十年代出国的留学生们。遇到一个古今中外人类史上独一无二的好机会。但请别吹捧自己有多么有天才能干聪明了。也请别反毛泽东反共产党了。说实在的这种机遇不会再有。
前几天,新闻中看到中国博士返回时被拒,还要用高价机票返回中国。同样中国博士,政策变了?记者访问一中国学生,说,不怕,不是军工七子就行,要忠心美国,不帮中国,就沒事的。很有自信。这个流浪十六年的博士就没那么幸运。百年前的华工那个不忠心美国?但用完了就被弃了。
在一篇博文中看到这样一段话:“还有爱国大V的政治解读则更加毒辣,就是美国8,90年代大肆引入中国理工人才是为了毁灭中国一代精华。。。客观的说,虽然很多人才在美国发光发热对美国做出重大贡献(其中也有少数回流中国,但比例较低),但多少人仍然是檀香木当柴烧的浪费了。。。当然,能当柴也不错了,有些人像孙,想当柴而不得。“===《虽然很多人才在美国发光发热对美国做出重大贡献》《但多少人仍然是檀香木当柴烧的浪费了。。。》《当然,能当柴也不错了,有些人像孙,想当柴而不得。》
《檀香木当柴烧的》。目前在外国的中国留学生博士有多少?他们在外国的各个部门是被当《当柴烧》?还是当主人在使用?
网上也常看到自媒体小视频:中国许多农村山区只剩几个老人。老人走后就是一片荒地。中国的农村山区边彊多么需要人才建设发展?
毛泽东的上山下乡多么有战略眼光。毛泽东让自己的儿女上山下乡,学会生活自理,做个平民百姓。
再说加沙地区不知有没有博士留学?家人亲人如此这般还能安心吗?
巴人没有一个愿为人民服务的领头人,除了逃亡还有什么?
看到一个小视频:菲律宾贫民区的儿童在厨余垃圾里找残食品,给小食点加工后再卖给贫民们吃。全世界有多少贫民如此生活?这些孩子有没有机会在国内上大学后去美国留学当博士?民国时的中国如何?
这些孩子们只会接受“命中注定“和“听天由命“。资本社会里的哪个当官的愿为人民服务?能让劳动人民当家作主?
八九十年代中国培养的高材生又送出去留学。如物理类:当年李政道弄了一个项目叫CUSPEA让中国物理专业的本科生在国内通过考试拿到美国大学PhD项目的offer给很多家境普通的学生提供了机会现在美国50-60岁左右的很多物理学届大牛就是这样出来的。
这个流浪十六年的博士也是一个。属最年轻的一类。下面这个“下中农”出身的留学生详细介召了是女何去美国留学的。看看今后还会有这种机会吗?贫民家的天才儿童还会被发现吗?也能被免费送去读中学上大学后再去留学美国吗?
转载《八十年代大陆留学生的群体组成》
现在不少年轻人对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留学生的组成不了解,可以常常听到一些荒谬可笑的凭空想象:例如89民运前的大陆留学生绝大部分都是公费的,都是党员;还有说自费留学生都是家里有海外亲属的,或者是官二代,甚至更有夸张都是贝勒格格的。
今天正好没事,我——这个八十年代初期就来美国的老留就来专门讲讲这些往事,澄清一下这些误区。首先,我就是个自费留学生,论家庭出身俺家土改时定的是“下中农”(红5类),祖上是种白菜的,家里靠父母给共产党打工挣几个工资,往上翻几代族谱也找不出半个亲戚在港台海外,更没有结交富豪朋友,但我的确是自费留学生。
也许有人会问:你家没钱,那你怎么出国呢?这么多年了说说也无所谓:八十年代初期本人在上海某大学读研,偶然机会结识学校的一个美国外教。美国外教给我指了一招:美国大学读研不收学费,美国有不少基金会可以向学生提供生活费,你学习成绩不错,可以直接向美国大学申请。
在美国外教的指点帮助下,我申请了美国的一所大学,几个月后竟收到录取通知,同时一个美国基金会也愿意为我提供奖学金,当时的数字吓了我一跳:换算成人民币,是我全家人的工资加起来的好几倍!我就是这样“自费”来美国的。。LV版主的情况大概与我差不多,八十年代来美国加拿大的中国留学生也都基本是这种“自费”形式。
八十年代初期的美国,中国人不多,真正注册入学“攻读学位”的更少,多数的是“访问学者”,即中国各大学或研究机构的骨干教师。这些人几乎都是公费,所谓的公费就是每月教育部向他们发放400美元左右的生活费,但客观地说:并非每个人都是党员!八十年代初期是中国政治最宽松的年代,讲究择优录取,不太讲政治出身。
记得80年代一次教育部出题主持的访问学者考试,在北京举行,全国各地共15000人参加,最终仅录取2800人,可以说竞争是很强的!你分数不够,再党员也没用!今天中国的各类院士专家当中就有众多当年的“访问学者”。
在美国学校攻读学位的中国学生在八十年代初期也不多,大多数也是公费,但这些人是当时中国的佼佼者,也是经过严格的考试脱颖而出的。当时比较出名的是李政道的CUSPEA。吴瑞的CUSBEA,教育部和科学院派出的,世界银行和几个美国基金会招考的,这些人可以说各个都是学霸,小粉红整天谩骂的那个余茂春就是其中一个,论学识一万个小粉红加起来也不如人家,能被美国政府高度重视,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
这些人是经过严格考试冲杀出来的,不能排除里面存在官二代(文革中打死老师的宋要武就是一个),但绝不是主流,更不是所谓的“基本都是官二代”。很简单:87年回国陈章良就是一个农二代,放中国政府鸽子的王柄章也是平民子弟,随便数一数,我的八十年代初的留下同学里家庭一般的,大把大把的。
那时的中国政府还算比较清廉,记得我出国时就有个明文规定:地方省级和军队军级以上的干部子女不准自费留学。上海人敬业,开始时执行的还蛮认真,后期再也听不到这个文件的存在了,来美国后认识的几个人(我就不点名了),标准的省军级以上的官二代,一个个谁也没耽误自费出国。
八十年代初期,全民贫困,真正靠家庭靠亲属的自费留学生是非常少的,靠奖学金的自费生更是凤毛麟角, 原因是大家都不知道美国读研不需要交学费的这个窍门。记得我回国探亲时,把这个“门路”传授给亲朋好友,大家都当笑话听,没人相信这是真的!就凭你大学的成绩单,就凭一纸托福,寄到大洋彼岸,美国大学就出钱让你去读书?还倒贴生活费?你就吹吧!
但是,事实终归总是事实,随着一些勇敢人的尝试并且尝到甜头,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这个方式来到美国自费留学。很快,中国政府也发现了这个问题。1986年,中国大规模开放自费留学,但把美国提供奖学金的这种自费留学“洋为中用”,将其纳入“自费公派”的体系,也就是说虽然美国提供奖学金,但你属于国家“公派”,也就是说自费公派的留学生必须持有J—1签证(学成后必须回国服务),国家提供制装费人民币800元和机票,这就算是公费了!
那年头的大学生和今天完全不一样,都是百里挑一出来的,哪像现在阿狗阿猫的都上了大学。所以政府一开自费公派的口子,成千上万的中国学生挤破了托福考场,竞争胜利后涌入美国的大学,以至于严重地影响了国内的研究生教学,优秀的学生都他妈跑美国去了,国内研究生还招个屁?所以你们不用看国内一些人五人六的,只要他(她)也考过托福,再怎么自我吹嘘也是被大浪淘沙过的学渣。
1990年,美国大学高度同情中国学生在六四中的悲惨遭遇, 在录取方面开了大口子,美国政府也在签证问题上不再刁难,半奖和1/4奖的,凡是给点钱的, 一概绿灯。。记得我那时已经毕业,回母校参加一个会议, 看到的是一个个的新面孔,有人告诉我这些都是天安门广场流血的学弟学妹。
所以,你们以后不懂的事可以问,要虚心问,不要凭想象瞎说。怎么形容你们呢?我老家有句不太雅的歇后语: 隔着裤子猜X,约莫着说。
读完后觉得:“再怎么自我吹嘘也是被大浪淘沙过的学渣。“一个为洋人服务的华裔奴才。
yongbing1993 发表评论于
《教书育人》积德为学重在育人
《教书育人》,积德为学,重在育人。对学生进行端正学习目的,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学生参加义务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均取得良好效果。师生要形成了讲政治、讲学习、讲团结、树新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激励代代莘莘学子刻苦学习、发奋成才。
例如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矿业大学中的采煤专业,是个又苦又累又脏的专业,但因国家需要总要有人去做,而且都是经过学校培训过的国营企业。而不像改开后的私人煤矿请的农民工和童工。“
大学生来了,第一次下矿实习:看见“井下环境恶劣,工作条件有限,矿工们一身漆黑,只有那一双双充满羡慕的眼睛在灰暗中放光。”同学们内心五味杂陈,看到井下工作条件艰苦,好多人回校后便退了学。
选择坚守,不仅需要担当,还要专业知识和技能。“国家太需要能源了,太需要新技术了”。大学进行入学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新生入学后,有的新生因对采煤专业的苦和累、脏和险,心有疑虑,一度专业思想不够稳定,议论说采煤专业是“倒霉专业”、“煤黑子”、因无女生又戏称为“和尚专业”。
针对这些,院系党、团组织把入学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融为一体,在全专业新生大会、班级会、小组会和学生宿舍等不同场合和层面,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针对性强的专业思想教育,还邀请煤矿工程技术人员和劳动模范现身说法,讲从事采煤事业的切身体会,讲煤炭事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领导和老师分别与同学个别谈心,推心置腹,入理动情,引导教育学生牢固树立为报效祖国而上大学、为当好“采矿人”而勤奋学习、学好本领为人民服务的专业思想,使“学好采煤专业、奉献采煤事业、当好优秀‘采矿人’”成为同学们的共同志愿。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在校时,个别学生入校进城后,换了环境,脱离当时经济发展和家庭生活实际,比吃穿、讲阔气,一度出现“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的不良现象。
针对这种情况,全院开展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活动,采煤系带头举办“物、图、文”并茂的“爱护公物、节约为荣”系列展览。参加筹划和资料展品的收集整理,把扔掉的馍头饭菜、没用完的作业本和风吹坏的玻璃及窗框捡回来,放在展览室。
把不关水龙头、不拉灭电灯、不关门窗等造成浪费损失的现场图片,集中挂在展览室。
抄写“勤俭节约、为国分忧”等文章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诗句,挂在展览室,让学生观看讨论,收到良好教育效果。
院党委、团委安排学生会借助展览、总结经验,在全体师生中倡导树立“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片纸和爱惜一片瓦、一块砖、一块玻璃”的良好风尚,使“艰苦奋斗、爱护公物、勤俭为荣、浪费羞耻”的理念深入人心。
学雷锋活动。学院党委、团委在全院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
教育学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己活自己干,自己事自己办。班同学兑钱买工具,组建理发小组和钉鞋小组。理发小组长帮同学理发,这一下轰动全院。院系领导要求从采煤系做起,在全院推开。
没钱买工具怎么办?老师向分管后勤的副院长汇报,经批准由校办工厂为每班制一套修鞋工具。学院出钱给每班买一套理发工具。很快在全院形成了“头发长了自己理,衣服脏了自己洗,鞋子坏了自己修”的好风尚。
倡导助人为乐办好事。每年两个假期结束返校后,学院有关方面都收到来自社会各界对学生的表扬信,院领导要求学生会搞好宣传,学生会主席把任务交给宣传部。同学们加班加点收集整理,用广播、板报等形式,广泛宣传表扬同学利用假期办好事的典型事迹,推动全院学习雷锋“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办到哪里”的助人为乐精神,形成“在学校当个好学生,回农村当个好社员,到煤矿当个好工人,在火车上当个好服务员”的良好氛围。
“忆苦思甜不忘本,热爱社会主义不变色”教育。院里组织300多名学生和教职工,到博爱县等基层生产队参加农村“社教”活动,老师负责组织、指导学生会干部,参与了这项活动的宣传总结和办教育展览馆有关事宜。
展览馆办在学院民兵俱乐部,分综合、村史、家史、典型事例四个部分。学院分别组织学生和教职工参观学习。不少同学还记了专题笔记。学院以这次活动为切入点,持续深入开展“忆苦思甜不忘本,热爱社会主义不变色”的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参加义务劳动和社会调查。从第一学期开始,每周用周日一天时间,组织学生到郊区农村生产队、车站、公园等场所参加义务劳动,得到社会广泛好评。
班级老师带队,到焦作郊区墙南等生产大队,放夏假时同学们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生产队搞夏收夏种。全体同学到焦作上白作生产大队,用两周时间与农民搞“三同”,并利用出工前、收工后和晚上加班完成人口普查登记任务。
放寒假时,院团委组织200多名留校学生到东王褚、西王褚等生产大队,给贫下中农和军烈属打扫卫生、挖粪池、修水道。
还组织五位同学到市运输公司拉五天平板车,参加老工人诉苦会,公司党组织给学校写了表扬信,称赞矿院学生“不怕苦、爱劳动,是好样的大学生”。
第二年寒假,学院还组织回乡的学生宣传农村社教文件、参加农村移风易俗、访贫问苦等社会活动。通过参加义务劳动和多项社会活动,使学生加深了对社会基层的了解,加深了与工人、农民的感情,培养了助人为乐精神,提高了做社会工作的能力。
参加“四清”运动,历练提高。院党委组织部分教师和学生作为工作队员参加“四清”运动,班分配到冯营矿“四清”工作团。同学们分到居委会工作队。几位同学的主要任务是:做动员发动群众工作,跟着正副队长找人谈话并作记录,整理与“四不清”对象谈话记录、整理案件材料等等,虽仅四个月,却受到了深刻教育,提高了处理问题的能力。
参加专业劳动,奠定当好“采矿人”的基础。我们采12班专业劳动是1965年9月至1966年1月在焦作矿务局冯营矿进行。老师带队,住在离矿井五六里路的耿村农民家,全班30名学生,挤着睡在用秸秆搭的一个大地铺上,在采煤队、掘进队、开拓队轮流干,一个学生跟着一个师傅干一个工作段。
一部分同学主要在二采队,跟一位姓徐的师傅,他是八级(顶级)采煤工,师傅的任务是打眼、放炮,支柱子、架棚。同学的任务有三项:
一是沿着工作面把16根柱子、8根梁、十多块条耙、几十根背木爬着从六七十米的上风巷拉到我们的采煤点。
二是把当班采下的煤用锨攉到溜槽里运走。
三是当好师傅搁棚支护的助手。
劳动量大得难以承受,每天工作服全被汗浸透,出井后全身像散了架,30人的集体宿舍鸦雀无声,大家都累坏了。
后来,老师和同学把“石油工人之歌”改编为采煤工人之歌《我当个煤矿工人多荣耀》,带着大家唱,鼓舞士气。
体力磨练过关后,陆续安排一些现场报告会,请采煤队书记讲“采矿人”精神;请队长讲井下作业组织管理。请技术员讲采煤工作面技术要领。请老工人讲当矿工切身体会。
最后半个月边劳动边与工人座谈交流,搞好总结。
四个月的专业劳动,同学们掌握了井下采煤、掘进、开拓等作业技能,与工人师傅加深了感情,树立了采矿大学生的良好形象,奠定了当好“采矿人”的基础。
附:《我为祖国献石油》 (当代石油工人之歌)
作者/演唱者:刘秉义
《我为祖国献石油》歌词:
锦绣河山美如画祖国建设跨骏马
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
头戴铝盔走天涯头顶天山鹅毛雪
面对戈壁大风沙嘉陵江边迎朝阳
昆化山下送晚霞天不怕地不怕
风雪雷电任随它我为祖国献石油
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
红旗飘飘映彩霞英雄扬鞭催战马
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
头戴铝盔走天涯莽莽草原立井架
云雾深处把井打地下原油见青天
祖国盛开石油花天不怕地不怕
放眼世界雄心大我为祖国献石油
石油滚滚流我的心里乐开了花
这就是新中国毛泽东时代培养的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而走资派邓小平《高考》的大学生,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学。走的不是一条道。
yongbing1993 发表评论于
十四万万中国人是不是一盘散沙
孙中山说:“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指旧中国近百年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是经常提的,教育孩子们新中国是从“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的社会中建立起来的。
走资派邓小平篡权复辟资本主义改革开放之后,为了抹黑文革攻击文革否定文革,使用了一切不择手段颠倒黑白,造谣说谎,发动一切宣传工具来控诉文革。期间有谈化或美化这段旧中国近百年历史。以致许多如今的年轻人认为民国时代不会是“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
但是,走资派邓小平们在反对毛泽东时忽略了一点,忘了走资派邓小平们是爬在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身上起家的。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共产党己不是当年毛泽东的共产党了。
中国共产党如果没有毛泽东,能不能活下来?能不能成立新中国?毛泽东活着时的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为啥能屈服于毛泽东?陈独秀,王明,博古,周恩来,张闻天,李立三,甚至张国涛等都是毛泽东的领导。更不用提邓小平了。哪个能行?
如今毛泽东逝世了,任人评说任人自说自话。如今到了有点撑不住了,老百姓对走资派的共产党不信任了,走资派们又拿《共产党》如何从旧中国的“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来说事了。
可知道: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而走资派的“共产党“是否一样为人民服务吗?
拿旧中国说事是应该的,但也要实事求是讲历史。开口闭口共产党如何如何得到老百姓的好。一百多年的共产党历史始终如一吗?如同国民党的孙中山和蒋介石一样吗?李登辉和马英九的国民党一样吗?
毛泽东要为自家先富,完全可以不参加共产党。当年毛泽东在孙中山的国民党里当高官时就可以先富。而毛泽东上山下乡爬雪山过草地到建立新中国再到《文革》,最后毛泽东在逝世时没有留下任何钱财房产给后代。在世时穿补丁衣服租房住还付房租。为了什么?
中国的老百姓是看得清看得明的。所以不管是红军时代,抗日时期和三年解放战争期间,都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新中国刚成立,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六万万中国人,不再是一盘散沙。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团结一起反抗十六国联军。
新中国刚成立时,要清除旧社会遗留的丑陋,六万万中国人,不再是一盘散沙。齐心协力一起参加,清除了生活垃圾之外,又全民皆兵除掉了黑社会和蒋匪特务和外国间谍。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办工厂修水利,公私合营,三反五后,大跃进,人民公社,四清社教,文化大革命等,已经到了《八万万中国人,不是一盘散沙。》轰轰烈烈,全民参与。不管蒋匪的骚扰,以及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封锁禁运制裁打压。
《八万万中国人,不是一盘散沙。》靠自立更生,独立自主建立了完整的东西二套工业体系,原子弹爆炸,卫星上天。飞机轮船建成。人民政府既无内债又无外债。靠的是《八万万中国人,不是一盘散沙。》齐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
如今己是《十四万万中国人,是不是一盘散沙?》?!
穷人,富人,差距不断拉大,大多数穷人还愿帮走资派共产党吗?
内卷,躺下,娱乐,游戏,麻将,打牌,等等,《十四万万中国人,是不是一盘散沙?》?!
今天,走资派共产党拿旧中国说事,只提共产党,却不敢提毛泽东,老百姓还信现如今的走资派共产党吗?
不过,走资派共产党罗列的旧中国是“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都是历史事实。重温一下这段历史,就知道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新中国又多么不易。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大英帝国凭借28艘军舰、15000人的军队迫使大清王朝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赔款2100万两白银。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军18000人、法军7200人长驱直入中国首都杀人放火,将圆明园付之一炬。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一纸《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和台湾,赔款白银2亿两,开辟空前的割地赔款。
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国家虽然不少,拼凑的兵力却不足两万,10天令北京陷落,赔款数额更是达到空前的4.5亿两白银。
一个被西方描述为经济总量占世界1/3的东方大国,面对坚船利炮竟然如此不堪一击,一而再、再而三地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1861年同治皇帝钦准的《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开始了由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主持的洋务运动,开工厂、制机器、铸大炮、造轮船。这个也算轰轰烈烈的运动,比1868年日本的“明治维新”竟然还早了7年。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水师七千多吨的铁甲舰“定远”“镇远”两舰本是亚洲最具威力的海战利器,大清陆军的毛瑟枪、克虏伯炮也绝不劣于日军的山田枪和日制野炮。但战争爆发后丰岛海战失利、大东沟海战失利,接着旅顺失陷、威海失陷,半年时间内,30年洋务运动积攒的最大军事成果——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签下的《马关条约》更令中国遭受空前的割地赔款,连英国、法国这些旁观者都大跌眼镜,未想到中国竟然衰弱至此。
痛彻肺腑的中国人开始从体制上查找根源。戊戌维新的发起者康有为,向光绪皇帝上奏“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核心是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东西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提出大清应“以俄国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康有为的两部变法理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包含大量主观超越客观、将历史为我所用的成分,既不严谨,也不科学,后来写《人类公理》(后改为《大同书》)更加脱离实际,含有很多异想天开的成分,以致后来毛泽东批判说“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道路”。
对中国病灶认识最深刻的,还是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严复。这位当年放弃科举、先入福州船政学堂、后入英国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海军的人,在翻译《孟德斯鸠法意·卷五按语》中洞若观火一般指出:
中国自秦以来,无所谓天下也,无所谓国也,皆家而已,一姓之兴,则亿兆为之臣妾,其兴也,此一家之兴也,其亡也,此一家之亡也。天子之一身兼宪法、国家、王者三大物,其家亡则一切与之俱亡……顾其所利害者,亦利害于一家而已,未尝为天下计也。
统治者这种状况,反过来又导致民众普遍的冷漠与普遍的麻木,认为天下都是皇上的,打败了也是皇上打败了,割皇上的地,赔皇上的款,与我何干?结果形成只有王朝安全没有大众安全、只有家族安全没有民族安全的状况,国家安全一开始就从民众心理养成和大众精神状态上处于千疮百孔的脆弱状态之下。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军在广州登陆后,类似三元里的抗击未能成为普遍现象,更多的倒是当地民众主动向侵略者出售牲畜、蔬菜、粮食。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周围照样有中国民众随联军之后,也加入了哄抢园内财物的行列。
当八国联军部队从广渠门下水口鱼贯而入、一个一个顺土坡往上攀爬时,两侧有一群一群留辫子的中国民众,揣着手站在两旁,事不关己地麻木观看
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其中日军8000人,俄军4800人,英军3000人,美军2100人,法军800人,奥地利军队58人,意大利军队53人,全部兵力加起来只有18811人,竟然能够用10天时间攻陷北京,为什么?一方面虽然“义和团”人数众多,但仅以引魂旌、雷火扇、阴阳瓶、如意钩等八宝什物与八国联军的毛瑟枪对阵,只能是以卵击石;另一方面还要看到,同样是人数众多的雇佣民众跟在八国联军后面,推小车帮着运物资、送给养。联军部队进抵北京,城墙又高又厚不得入,又有民众通风报信,告知广渠门的下水口没有封堵设防,于是联军沿此缺口攻入城内。攀墙围攻皇宫,同样有民众帮着架梯、扶梯,甚至有民众骑于墙头帮助瞭望。有一幅令人印象深刻的照片,画面是当联军部队从广渠门下水口鱼贯而入、一个一个顺土坡往上攀爬时,两侧有一群群留辫子的中国民众,揣着手站在两旁,事不关己地麻木观看。
这就是孙中山描述的状况:“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
一盘散沙同坚船利炮对抗,结果可想而知。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已经开始,马克思在其《鸦片贸易史》一文中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幅员广大的帝国,不顾时势仍然安于现状,由于被强力排斥于世界联系的体系之外而孤立无依,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终于要在这样一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
中国封建制度延续2700余年,危机则持续了71年: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终于1911年辛亥革命。一场又一场反侵略战争始终停留在王朝战争层面而无法转化到民族战争层面,最终决定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王朝的覆灭。
巨大变迁后面隐藏的,是动荡与混乱。
皇权被推翻了,旧的社会权力中心、资源分配中心随之消失,新的中心又是谁?是孙中山的同盟会还是袁世凯的北洋军?
军事力量基本掌握在袁世凯手里,革命的先驱孙中山缺乏实力。
对共和的解释权又掌握在孙中山手里,实力派袁世凯缺乏道义。
孙中山长期漂泊海外从事革命工作,影响他在普通中国民众中形成政治魅力。
袁世凯是大清王朝的旧臣与重臣,也影响他在各个革命团体中形成政治魅力。
孙中山与袁世凯的政治对立与军事拉锯,导致中国社会权力中心的真空与半真空。原本就是一盘散沙的中国社会,此时变得更加松散。
一方面是多个权力中心的出现,谁也指挥不灵、调动不灵;另一方面是各种地方实力派系动辄就搞分裂、闹独立。如李大钊所述“中央视之无奈何也,人民视之无奈何也”。
薄弱的共和基础,造就畸形的政党政治。国家稳定因素骤减,政治动荡因素徒增,社会组织变得更加涣散。
城头变幻大王旗,军阀混战,生灵涂炭。从1911年至1931年20年时间,仅四川一省,军阀混战就有478次。大众的福祉,黎民的权益,几乎全部淹没在对权力的争夺、对地盘的争夺、对中心城市的争夺、对国外承认的争夺之中。
推翻帝制、创立民国,虽然坐轿子的换了一批人,但抬轿子的几乎没有变化,仍然还在抬轿子。另一个没有变的,是随意被踢开国门、随意被烧杀抢掠的现象仍然没有终止。
北洋军阀主政下的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出席巴黎和会,在人们欢呼“公理战胜强权”的兴奋时刻,英、美、法、意、日“五强”却操纵和会,将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北洋军阀政府的权威开始坍塌。
北洋军阀政府倒台了,以1928年12月“东北易帜”为统一中国标志的民国政府,又先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丢掉了东北、1937年七七事变中丢掉了华北。
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大地上烧杀抢掠的。他们看透了中国国家内耗、政府腐朽、社会涣散带来的软弱,看透了民众与政府的游离与对立,看透了他们的对手不过是几个孤家寡人的首领率领一伙四分五裂的族群。
一百多年来这些教训,一个比一个惨痛,一个比一个沉重。
这种内耗严重、四分五裂、散沙般涣散的国家状态和社会状态,怎能不成为列强屠宰的目标?
好不容易将《八万万中国人,不是一盘散沙。》,又经《文革》整合成《十四万万中国人,不是一盘散沙。》
在走资派邓小平的析腾下又成《十四万万中国人,是一盘散沙而己。》走资派们责怪旧中国的皇帝也对外《宣战》,但《六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己。》老百姓不支持,只能任由帝国入侵。
如今,走资派习政府,《十四万万中国人,是不是一盘散沙?》?!似乎在对待帝国主义欺压时,还不如清皇帝敢《宣战》。而习皇上只是口头《抗议》声还是轻轻地在喊。什么“落后就要挨打“?抗美援朝时中国是先进还是落后?红军时是先进还是落后?如今的中国是落后还是先进?比红军时代已过百年。比抗美援朝己过半个多世纪。用“落后就要挨打“解释得通吗?
yongbing1993 发表评论于
文革中大学生是德智体全面发展
事实不正是如此吗?为什么取消高考?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再次证明了毛泽东思想是何等伟大!取消高考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由之路,必须从人民群众和生产实践中去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成为大学生!今天再来看看文革中人民日报原文:
高考开始的第三年,即1953年,北京一位考生8门成绩考了178分,该生坚持认为试卷出了评分出问题,三番五次给人民监察委员会写信提出控诉,到教育部大哭大闹。这是根据历史可查的炮轰高考的第一人。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问题是1950年实行高考后几年存在的一个严重的问题,1955年7月,教育部发出新中国第一份“减负”文件《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该文件称,1954年之后,学生负担过重,一般是大中城市的学校负担比小城市和农村的学校重,中学比小学重,高年级比低年级重。
一些高年级学校一周课时比规定实践超出5-10小时,多的高达24小时。奇怪的是,这个特点几十年没动摇,现在仍然是这样,而且相似的减负文件发了很多份,这是不是高考的问题?是不是中国教育的问题?我们办公楼都叫写字楼了,开会都叫论坛了,办公都无纸化了,这个老掉牙的问题现在还是老掉牙。
1955年有学生文科作文没考好,就游览万寿山,喝酒解闷,把笔记本和书本都斯掉了,个别人想“跳楼自杀”。四川一个家长,给学生放着一套新衣服,一根棍子和一口破锅,指着这些东西对学生说,考取学校就穿新衣服上学去,考不取学校就拿着棍子和破锅去讨饭。
1964年,北京铁路二中校长给中央办公厅写信,提出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1965年7月3日,毛泽东亲自批示:刘、邓、彭阅后,请尚昆办。现在学校课程太多,对学生压力太大。教授又甚不得法。考试方法以学生为敌人,举行突然袭击。毛泽东这段批示极其重要。尤其是“考试方法以学生为敌人,举行突然袭击”成了后来取消高考的政治口号和最高指示。并直接导致1966年发出三份减负文件,这在我国教育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1966年4月6日至4月16日,教育部召开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座谈会,一共36个单位41人参加,我个人认为,这是空前绝后的高考控诉会,是取消高考的预热动作。虽然这个会议别有用心,弥足珍贵的是对高考问题的揭露,全点到死穴上了。这些问题到现在也没有什么改观。
高考把学生当作敌人,公开袭击,定期袭击。高考助长学生死记硬背,不是引导学生活泼主动的发展。高考按平均分数录取,要学生门门功课都好。高考超出中学课程范围,高考出难题,学生家长抱怨。学生紧张,高考每年总有人晕倒,把学生考焦了。家长紧张。老师紧张,全国考生集中在三天考试,如临大敌,气氛紧张。高考三天决定命运,偶然因素大。考生填那么多志愿,只从高校出发,不考虑考生的实际情况。
1966年6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高等教育部党委(关于改进一九六六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请示报告)》后的5天,革命小将开始向高考制度开炮,《北京市第一女子中学高三(四班)学生为废除旧的升学制度给党中央、毛主席的一封信》说:现行的升学制度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来的旧科举制度的延续,是一种很落后的、很反动的教育制度。现行的升学制度是和毛主席给我们制定的教育方针相违抗……其具体罪状如下:
(一)使许多青年不是为革命而学,是为考大学而钻书堆,不问政治。不少同学有严重的“唯有读书高”、“成名”、“成家”、“个人奋斗”、“走白专道路”等剥削阶级的反动思想。现行的高考制度助长了这种思想。
(二)使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而造成许多“特殊”、“重点学校”、专收高材生,这种学校为一些只钻书本,不问政治的人大开方便之门,把大批优秀的工农、革命干部子女排斥在外。
(三)对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我们具体建议如下:从今年起就废除旧的升学制度。……仅仅隔了5天,6月11日,《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三(五)班革命学生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以及《北京市第四中学全体革命师生为废除旧的升学制度给全市师生的倡议书》说:立即废除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
这两封不同寻常的充满血腥的信是废除高考的直接导火索
196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推迟半年进行的通知》发出。决定1966年高等学校招收新生的工作推迟半年进行,一推迟可不是半年,1966年到1969年,高等学校停止招生。1970年,部分高校才以“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的方式,从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及下乡知青中招生。“宁要没有文化的劳动者”是这个时代高校招生的基本原则,招生的模式是“三来三去”,即社来社去、厂来厂去、哪儿来哪儿去。虽然招生还在进行,但统一形式的高考消失了。
以上文章源自《人民日报》原文
可是邓小平被人民三次打倒后仍不思悔改,复出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复了被取消了十年的高考,其宣扬的就是在“考场面前人人平等”“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就像现在他们高喊的“民主自由”,哪里有劳动人民的民主自由?哪里有劳动人民子女的分数平等?这些谬论看似有道理,其实却掩盖着剥削阶级及其丑恶的嘴脸,我们看现在:
一.从学习时间上看,许多工农群众的子弟由于要养家糊口,不得不把一部分精力放在劳动、务工、家务上,有的需要步行几小时才能够上学,与许多有钱人、有权人的富家子弟相比,他们的孩子进出有车、还可以住贵族学校,他们不但有充足的时间学习,而且还可以花大把的钞票请优质家教,你说,他们的考分会一样吗?在考场面前人人平等吗?
二.从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设施条件与教学质量来看,不要说东西部有差异,就是在上海北京等同一个大都市都有差别,在同一所学校都有教学差别,你说他们的考分会一样吗?他们在考场面前真的人人平等吗?
三.从录取分数看,就是即使考分一样了,如果你报考上海地区的交大复旦等,上海考生580分就录取了,但是你是外地生可能620分都没有能够进去,因为大学的录取政策向本地生优惠,你能说考分面前人人平等、考场面前人人平等吗?
四.从家庭经济条件看,穷苦子弟在学校读书可能温饱还成问题,哪还有钱学其它?可是富家子弟可以通过红包权钱交易等方式担任班长学生会干部等、可以参加各种加分大赛,可以选修音乐文艺体育艺术等各类学科,你说他们的考分会一样吗,考场的命运人人平等吗?
五.就算一起进了大学,受教育程度也不一样,毕业如同失业,有权有势有钱的孩子当然更会投机钻营,父母会更会不择手段,不担心工作问题,但是对工农百姓子弟,父母为了孩子读大学,筹学费,含辛茹苦花掉了一生积蓄,有的甚至还背了债,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你说他们的命运一样吗?教育人人平等吗?
“考场面前人人平等”“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可见是不是鬼话呢?
是不是人生下来就有贵贱之分、穷富之分呢?在万恶的私有制资本主义剥削压迫下,教育会平等吗?分数面前、考场面前会人人平等吗?为什么邓小平复出的第一件事就是高考呢?其儿子邓质方1982年去美国、加入美国籍是通过正常的高考、人人平等的分数出去留学读书的吗?
1965年至1966年,北京四中读初二;把北京四中高三(5)班的两位学长写的一封公开信转交给刘少奇。这封公开信要造资产阶级教育制度的反,称当时的教育考试制度特别是高考制度让搞白专的留下来了,把闹革命的工农兵都挡在学校外面。这封信刊载在1966年6月18日的《人民日报》上。1966年6月高考制度正式取消。
1966年7月,在北京卫戍区警卫3师9团某连军训;8月5日,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刘源被部队退回。在北京四中参加了中学生红卫兵组织——西城区纠察队。1967年年初到4月间的某一段时间,与西纠的战友们蹲了公安部的监狱。
yongbing1993 发表评论于
文革前的大学生出身都是有钱人
旧中国能念得起大学的基本上都是新老权贵以及资本阶层即有钱人的子弟。解放后的52年,中国以旧的科举考试的方式开启了“高考”制度。可根据60年的累计数字,全国在这种制度下招收的大学生,90%是生活在大中城市家庭,而其出身是属于封建官僚、资本家、地主家庭的子女,竟占到近80%。这就是说,占中国人口九成以上的基层百姓,即广大工人、农民以及其他低下阶层家庭的子弟,则很少有人能登堂入室而为大学生者。
另外,当时还有一个更实际的问题。教育是为了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可是这近十年培养的约1百多万的大学生,却很少有人能到经济建设最需要的第一线上去。即便是有去的,也都很快的因各种理由而返回了城市。而与此形成了鲜明对比的是,当时全国县以下的初高中毕业生,每年却都有数百万的“回乡知识青年(农村户口)”成为农村经济建设的骨干量。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毛泽东对这一时期的国家高等教育十分的不满,而这也是他发动文革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66年做为文化大革命开端的一项重大决策就是废除了高考制度。
这种高考制度,看似公平,但在当时,即在农村与城市、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这一大的客观条件还存在有根本差别的背景下,或者说是在教育资源还非常不平衡的情况下,这中高考制度的所谓“公平”是及其有限度的。且别说是当时,就以如今来论:农村的考生若想靠分数考进北京、上海的大学,即便是有政策的倾斜(如录取名额的分配等),他们也仍然是难以企望的。而这也就不难解释新中国之初的那十年为什么是鲜有基层或工农兵子弟进入大学的原因了。
文革取消高考后,根据毛主席:“大学还是要办……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的指示,国家开始以推荐的方式,直接从社会底层即从社会生产劳动的第一线推荐优秀青年入学,这就是所谓的“工农兵大学生”或“工农兵学员”。整个文革期间共培养了80多万工农兵大学生,这些学员后来也都成为了领导中国经济建设的骨干。据09年的一份调查统计,当时省部级以上的领导干部中,有近一半的人,其接受高等教育的第一学历都是“工农兵大学生”。而如今中共领导最高层的7名常委中,就有三名曾是“工农兵大学生,这其中就包括总书记习近平(另两位是王岐山、张德江)。
文革期间全国的“老三届”毕业生大约是1亿,据此有人说:废除高考是毁了一代人。这显然是以这1亿人都能进入大学为假想的一种忽悠说法。而事实上,当时全国大学的实际录取能力每年不超过20万,因此,即便是不废除高考,那十年的总计录取也不过就是2百多万人。而且,这1亿的毕业生中,属于县以下的农村毕业生约占8成,即是有8千多万,那么再联系到前面说的文革前高考录取学员的构成情况还可以推知,这基层的8千万中,有可能进入大学的不会超过2万,即只可能是占这2百万录取生的10%。
2百万——2万——“毁了一代人”,这显然是太能煽乎了!
恢复高考的头两年入学生总计是60多万,虽然没有查到相关的统计,但仍然可以确定,这60多万的入生,有90%都是应该是教育资源相对优越,基础知识学的比较扎实,即是属于大中城市的“老三届”、“新三届”以及各类中专毕业生。而占同类毕业生总数8成,即是属于县以下级别的农村入考生,仍然会是极少之数。
关于恢复高考,还有人忽悠说:“是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其实恢复高考的同时,也是废除了另一项入学制度,那就是推荐制度。这表明,即便是不恢复高考,大学校园里学生也仍然是满满,其读书声照样是朗朗,而且绝不会培养出如今这么多的右派甚至是右稚。所以,一定要说改变什么的话,即通过推荐而不是高考,也同样应该是“改变几代人的命运”。
推荐入学,即当时招的“工农兵大学生”一直被抹黑为是靠关系,靠走后门入的。以至使许多人都回避或忌讳谈自己“工农兵大学生”的经历。其实就像高考也有高考的问题一样,这种推荐入学由于开展的时间短,制度还不不完善,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简单丑化昨天来赞美今天,这则是今天的右稚们常用抹黑手法。且依实而论,当时希望入学的肯定是多多,而被推荐的必定是少少,是故因没被推荐而嫉妒、怀疑以至丑化、抹黑的肯定也是多多。而若单从这个角度看,这高考制度的所谓“公平”竟可以让人不被录取也没有了脾气,则的确是优于推荐制度。
总之,废除高考是毛泽东从人民当家作主,即是从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战略高度上来思考并谋划的。而具体地说,毛这样做,就是要在教育领域里,即是从根本制度上废除旧的封建权贵式或西方资本式的教育路线。当然,被毛废除的这一路线,后来是翻案了。而目前一些高校提倡的即效仿西方的所谓“精英教育”,更可谓是这一翻案动作的极致写照。
yongbing1993 发表评论于
文革就是让优秀工农兵走进大学
中国历史上的科举考试作一篇文章就可中状元,凡是中状元的几乎都没有真才实学。文革中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贬为封建教育。意思是所有行业都是低贱的,只有读书入仕才是正途。
走资派邓小平篡权复辟资本主义,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需要否定攻击文革,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喊得更多更响了。
然而右派牛鬼蚊蝇攻击说,”以致近四十年来,中国人的读书风气完全被阶级斗争、政治运动、金钱至上以及快餐文化所代替。“这不自相矛盾吗?四十年来不是没有“阶级斗争、政治运动“了吗?而“金钱至上以及快餐文化“不正是走资派特色政府与世界接鬼的“快餐文化“,以及走资派邓小平的《让少数人先富》,不管黑白猫摸石头赚钱《全民经商》,造成的《金钱至上》一切向钱看。不但不看书,还全民打牌玩麻将,全民玩游戏娱乐至死。
什么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搞了教育革命和文化思想道德艺术等上层建筑的革命,就是人民起来打到了一大批已经篡党夺权妄图复辟资本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已经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刘少奇邓小平一伙走资派及其牛鬼蛇神,为了要断其复辟资本主义的根,必须让工农子弟跨进校门,培养和造就红色接班人,必须《取消高考》,让优秀工农兵走进大学。文革中各行各业都忙得很,工人忙生产做工,人民公社贫下中农忙下田劳动,工农子弟跨进校门后的学习又努力认真又刻苦读书。
必须让工人阶级领导学校,文化大革命工农兵三结合领导班子进驻了包括大学在内的所有学校,人民从此真正掌握了教育领导权,旧知识分子臭老九必须靠边站,并且要求他们必须到工厂农村去接受劳动改造,必须到生产实践中去接受工人农民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今天看来其实这些走资派当权派并没有被彻底打倒,毛泽东后他们迅速翻身掌权了。毛泽东提出的“教育首先必须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工农劳动生产相结合”教导在今天看来其意义更加伟大。
而走资派邓小平上台的第一天就是恢复了高考。为少数人服务。
看看《文革》中的党史资料:
《毛泽东论教育革命》
毛泽东说:“现在课程多,害死人,使中小学生、大学生天天处于紧张状态。课程可以砍掉一半。学生成天看书,并不好,可以参加一些生产劳动和必要的社会劳动。现在的考试,用对付敌人的办法,搞突然袭击,出一些怪题、偏题,整学生。这是一种考八股文的办法,我不赞成,要完全改变。我主张题目公开,由学生研究、看书去做。
例如,出二十个题,学生能答出十题,答得好,其中有的答得很好,有创见,可以打一百分;二十题都答了,也对,但是平平淡淡,没有创见的,给五十分、六十分。考试可以交头接耳,无非自己不懂,问了别人懂了。懂了就有收获,为什么要死记硬背呢?人家做了,我抄一遍也好。可以试试点。旧教学制度摧残人材,摧残青年,我很不赞成。
孔夫子出身没落奴隶主贵族,也没有上过什么中学、大学,开始的职业是替人办丧事,大约是个吹鼓手。人家死了人,他去吹吹打打。他会弹琴、射箭、架车子,也了解一些群众情况。开头作过小官,管理粮草和管理牛羊畜牧。后来他在鲁国当了大官,群众的事就听到了。他后来办私塾,反对学生从事劳动。明朝李时珍长期自己上山采药,才写了《本草纲目》。更早些的,有所发明的祖冲之,也没有上过什么中学、大学。美国的佛兰克林是印刷所学徒,也买过报。他是电的大发明家。英国的瓦特是工人,是蒸汽机的大发明家。高尔基的学问完全是自学的,据说他只上过两年小学。
现在一是课多,一是书多,压得太重。有些课程不一定要考。如中学学一点逻辑、语法,不要考,知道什么是语法,什么是逻辑就可以了,真正理解,要到工作中去慢慢体会。课程讲的太多,是烦琐哲学。烦琐哲学总是要灭亡的。如经学,搞那么多注解,现在没有用了。我看这种方法,无论中国的也好,其他国家的也好,都要走向自己的反面,都要灭亡的。书不一定读得很多。
马克思主义的书要读,读了要消化。读多了,又不能消化,可能走向反面,成为书呆子,成为教条主义者、修正主义者。现在学校课程太多,对学生压力太大。讲授又不甚得法。考试方法以学生为敌人,举行突然袭击。这三项都是不利于培养青年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整个教育制度就是那样,公开号召去争取那个五分,就有那么一些人把分数看透了,大胆主动地去学。把那一套看透了,学习也主动了。
据说某大学有个学生,平时不记笔记,考试时得三分半到四分,可是毕业论文在班里水平最高。在学校是全优,工作上不一定就是全优。中国历史上凡是中状元的,都没有真才实学,反倒是有些连举人都没有考取的人优点真才实学。不要把分数看重了,要把精力集中在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不要只是跟在教员的后面跑,自己没有主动性。
反对注入式教学法,连资产阶级教育家在五四时期就早已提出来了,我们为什么不反?只要不把学生当成打击对象就好了。你们的教学就是灌,天天上课,有那么多可讲的?教员应该把讲稿印发给你们。怕什么?应该让学生自己去研究讲稿。讲稿还对学生保密?到了讲堂才让学生抄,把学生束缚死了。
大学生,尤其是高年级,主要是自己研究问题,讲那么多干什么?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教员就那么点本事,离开讲稿什么也不行。为什么不把讲稿发给你们,与你们一起研究问题?高年级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员能答百分之五十,其它的说不知道,和学生一起商量,这就是不错了。
不要装着样子去吓唬人。学生负担太重,影响健康,学了也无用。建议从一切活动总量中,砍掉三分之一。请邀学校师生代表,讨论几次,决定实行。如何请酌。
现在这种教育制度,我很怀疑。从小学到大学,一共十六、七年,20多年看不见稻、菽、麦、黍、稷,看不见工人怎样做工,看不见农民怎样种田,看不见商品是怎么交换的,身体也搞坏了,真是害死人。我曾给我的孩子说:“你下乡去跟贫下中农说,就说我爸爸说的,读了几十年书,越读越蠢。请叔叔伯伯、姐妹兄弟做老师,向你们来学习。”
其实,入学前的小孩。1岁到7岁,接触事物很多。2岁学说话,3岁哇啦哇啦跟人吵架,再大一点就拿小工具挖土,模仿大人劳动。这就是观察世界。小孩子已经学会了一些概念。狗,是个大概念。黑狗、黄狗是小些的概念。他家里的那条黄狗,就是具体的。
人,这个概念已经舍掉了许多东西,舍掉了男人、女人的区别,大人、小孩的区别,中国人与外国人的区别,……只剩下了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特点。谁见过“人”?只能见到张三、李四。“房子”的概念谁也看不见,只看到具体的房子,天津的洋房,北京的四合院。
大学教育应当改造,上学的时间不要那么多。文科不改造不得了。不改造能出哲学家吗?能出文学家吗?能出历史学家吗?现在的哲学家搞不了哲学,文学家写不了小说,历史学家搞不了历史,要搞就是帝王将相。要改造文科大学,要学生下去搞工业、农业、商业。至于工科、理科,情况不同,他们有实习工厂,有实验室,在实习工厂做工,在实验室做实验,但也要接触社会实际。”
——《毛泽东论教育革命》人民出版社1967年12月出版
yongbing1993 发表评论于
教育公平体现在工农地位被提高
为什么说《教育公平》体现在工农地位被提高?因为人类社会自分化为阶级以来,工农劳动者一直是社会最底层的《穷人》。教育对《穷人》来讲是无人问津的,也是遥不可及的。就是新中国刚成立时文盲率达到80%以上。
而《富人》受教育就从一出身被安排好了的。还要为《富人》的教育喊公平不公平吗?今天的《富人》们还用《高考》吗?有钱就不用《高考》去上《贵族学校》《私人学校》《国际学校》《出国留学》。还可以用钱请人代考。请人一对一私教。还可以用钱买《毕业证书》《大学文凭》。博士论文可以请人代写,博士学位可以用钱买到。
而要让工农地位提高的第一步做到了,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全体工人有了铁饭碗,享受社会福利。农村人民公社的贫下中农当了主人。紧接着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政府就为工农扫盲,工人农民们得到好的教育,工人农民们更要有知识来管理这个国家。
然而被走资派邓小平篡权复辟资本主义后的改革开放中,受到解放的穷人,被扫盲的穷人和受到高等教育的穷人上升至富人后,一部分己投降了资产阶级。有的不但不帮穷人还欺压起穷人来了。
新中国毛泽东时代《文革》中后期的教育改革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升学率。在城市,废除大学入学考试。而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半工半读都成为常规。
让广大的劳动人民子弟享受教育权利。
如果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只是投入发展少数人的高质量教育,那还是大众教育吗?多数发展中国家选择了前者,比如印度。与其相对,毛泽东在《文革》的中国选择了一套全民教育体制。
于是,在印度,一些毕业生位于世界顶尖,而同时文盲率长期维持在很低的水平。相反,中国在快速并持续降低文盲率上的成绩很突出。
此外,毛泽东时代《文革》中的教育政策向有工农背景的学生倾斜,而不是用考试成败取人。一方面减小了父母是知识分子或有特权背景的学生的优势,另一方面遏制了教学脱离实际的现象。
比如,1970到1971年大学重开时,申请入学的学生需要有两年工厂或农村的工作经验、公社或工厂的推荐信,这些取决于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
上山下乡对农村教育的影响。
毛泽东时代《文革》时期,在农村人民公社以下的每个生产队建一所小学,每个公社建一所中学,这快速增加了就读小学和中学的学生数量。在农村,高中学校的数目从1965年起增长了约80倍,于1977年达到最高峰。
与此同时,初中、高中老师配备成了一个大问题,多数农村的高中毕业生会把高中教育当作永远离开农村的手段。
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为农村教育带来了新力量。一部分知识青年成为了当地的老师。还有到“五七干校”参加政治学习的干部和大学教师也成为了农村教育的老师。
教学思想要理论联系实际。
1965年,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说:“现在这种教育制度,我很怀疑。从小学到大学,一共十六、七年,二十多年看不见稻、粱、菽、麦、黍、稷,看不见工人怎样做工,看不见农民怎样种田,看不见商品是怎样交换的,身体也搞坏了,真是害死人。”
毛泽东要求学校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要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教师讲授知识要注意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反对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提倡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时,高考要求全国使用统一课本,但这些课本为考试而设计,很不适合农村教育。电影《决裂》中就曾表现过这一问题。而1960年代中期,政策允许地方学校灵活掌握教科书的使用、甚至自行开发教学材料。最重要的是,要求所有学生同时参与工作和学习。
学生的这种辅助劳动同时对生产起了很大作用。在农村给工业的扩展奠定了基础。而农村工业转而成为资助教育的收入来源。
1966年,毛泽东还在一封信中谈到,学生“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毛泽东的教育遗产。
因为致力于大众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毛泽东时代《文革》时期的教育革命给新中国教育带来巨变。教育供给的总水平提高了,缩小城乡差距、消除特权阶层的子女独占的阶级优势的目标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
入学率与识字率的上涨。
小学教育基本普及。毕业生从1960年代早期的500万飙升到1977年最高点的2500万。其中,农村从45万升到2100万。入学率从1964年开始明显增长,在1970年代中期达到了90%多的高峰。
中学教育增长更明显。到1970年代晚期几乎所有学生都能进入初中。高中阶段增长同样显著。1970年代中期,70%的孩子进入高中。城市、农村都是有体现。1960年代出生的农民的儿子平均接受了8.2年的教育,而1945年出生的只有5.8年。
另外,识字率的增长和文盲率的下降也趋势明显。
1949年到1952年之间出生的女性文盲率远超过40%,而男性是13%。这种不平等在毛泽东晚期得到缓解。1963到1967年间出生的男性文盲率降到了4%,而女性从40%迅速降到15%。
教育公平的实现。
城乡平均教育水平差距缩减很显著——1962年城乡升学率差距约为60个百分点,到1970年代末缩减到约15个百分点。
毛泽东《文革》时期政策对教育公平的作用极大,还表现在工人和农民的地位被提高,知识分子和城市干部的特殊地位不再是子女受教育的优势。
在1960年到1965年,父亲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进入大学的几率是父亲为文盲的人的3.6倍。而在文革期间,父亲的教育程度对升入大学的几率没有显著影响。
出生于1940年代晚期的干部、知识分子的儿子往往比农民的儿子多受2到2.5年的教育。而出生于1950年代中期的人的此差距降低到不足一年。
这样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对有着知识分子和管理阶层的家庭背景的学生而言,文革是不受欢迎的。
毛泽东时代《文革》时期的发展战略尝试改造中国社会的上层建筑,而教育制度的转变正是这个战略中的关键一步。
毛泽东重视初等教育的普及、强调教育公平、推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在实践上都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些成绩是发展中国家的典范,也是毛泽东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
yongbing1993 发表评论于
四十年来《国际学校》雨后春笋
走资派邓小平篡权复辟资本主义,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洋学堂即《国际学校》雨后春笋。上《国际学校》,不用参加《高考》。《高考》还公平吗?穷人还有上升的机会吗?上《私校》也一样。穷人有钱去上《私校》吗?今天,还有人说《高考》是公平的?《高考》能让少数穷人能有上升的机会?不是白痴就是智障。
号称与中国敌对的《五眼联盟》美国大使馆和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新西兰大使馆于1980年共同建立了北京顺义国际学校,这也是中国第一所完全采用国外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的国际学校。
1988年深圳蛇口国际学校的成立。
1989年,中国约有6所国际学校。
1990年至1999年,这十年中新建校80所,公立学校国际部有6个,民办国际化学校39所,外籍子女学校35所,截至1999年,中国共有86所国际学校,其中公立学校国际部10个,民办国际学校39所,外籍子女学校38所。改革开放继续深化的10年,国门进一步打开。
1997年7月31日,国务院发布《社会力量办学条例》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维护举办者、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教师、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力量办学事业健康发展。随着中国本土的高净值人群的涌现,这些都促进了民办国际化学校的不断发展。中国一些公立学校为满足部分学生出国留学,备考SAT和托福的需求,开始成立国际部。上海中学国际部、北师大附中、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中、广州碧桂园学校、大连枫叶国际学校、昆山经济开发区国际学校、北京京西学校、北京耀中国际学校、上海长宁国际学校等等这些学校都是这段时期建立的。
200ū年至2009年,这十年中新建校共271所,其中公立学校国际部75所,民办国际化学校133所,外籍子女学校63所。截至2009年,中国共有国际学校357所,其中公立学校国际部84个,民办国际学校172所,外籍子女学校101所。越来越多的家庭思想观念开始转变,不想再让孩子走《高考》这座“独木桥”,送孩子出国读书,申请国外本科成为一个热门选择,在这种形势下,部分公立中学纷纷开设自己的国际课程班来满足这种需求。民办国际学校以其招生人数和招生范围的灵活性赢得了更多的市场发展空间。
同时,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成功申办北京奥运会,在越来越多国人走向世界的同时,也有更多外籍人员扎根中国,为满足其子女教育需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数量也在持续增加。人大附中国际班、北京四中国际部、北京十一中学国际班、北大附属实验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民办浦东外国语小学、上海市民办协和双语学校、苏州德威英国国际学校、天津惠灵顿国际学校等等这些学校都是这段时间建立起来的。
2010年至2019年,这十年中预计建校346所,其中公立学校国际部131个,民办国际化学校193所,外籍子女学校22所。这是中国国际学校遍地开花的10年。公立学校的教育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父母对于中国应试教育的切身感受使得他们更渴望改变下一代的教育成长路径,于是对于国际化教育的需求变得尤为强烈。公立国际班,民办国际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在中国大型城市生根发芽。尤其是2016年《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之后,民办学校采用分类管理办法,区分营利和非营利学校,进一步促进了民办学校的蓬勃发展。
对于外籍子女学校,由于外籍生源没有大量增加,外籍学校数量已然接近饱和,新建国际学校较少选择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广州第一中学国际班、西安中学国际班、西安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国际班、上海协和双语高级中学、广州英东中学、北京市朝阳区人大附中朝阳分校、上海日本人国际学校、青岛耀中国际学校、无锡伊顿国际学校等等都是这段时期建立的。
公立学校在2000年之后开始快速增长,2010年之后增长速度加快,到2013年之后公立学校国际班增势放缓。2010-2012年公立学校国际部增量呈现迅猛增长,2010年新增29个,2011年新增30个,2012年新增38个;2013年新增公立学校国际部减少,2013年新增22个,2014年新增10个,到了2015年新增数量为1个。2010-2012增长速度较快的原因有:政策密集出台: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以政策导向推动了公司学校国际部发展,加上同阶段政策上对公立学校国际部审批限制较低,使得这一时期公立学校国际部数量增加较快;生源本质变化、应试压力增大:留学生的生源在本质上发生了变化,主体从“成绩不好家庭好”变为“精英家庭优秀学生”,国际课程的需求增加,加上公立学校良好的声誉,公立学校国际部成为了多数人的选择;课改、家长观念促进国际课程进校园:随着社会发展,学生的发展目标也在改变,家长们的观念也发生转变,更多家长选择国际课程为孩子留学做准备,这种需求促使学校引进国际课程供更多的学生选择。
2013-2015增量减少的原因:社会争论引起政策约束:2010-2012年公立学校国际班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暴露了很多问题,例如:收费标准不统一、占用公共资源、加剧教育不公平等等。2013年,教育部出台《高中阶段国际项目暂行管理办法》草案,明确要对各种形式的高中“国际部”和“国际班”进行规范,2013年5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下发《关于开展普通高中国际课程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引进国际课程的价值定位,规范普通高中引进国际课程的实践与管理。随后,北京等地也在2014年加强对高中国际班招生的规范,并表示不再批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此外,上海部分办学不规范的公立学校国际班也已经改制,转换为民办学校。
民办国际学校增长幅度2010-2012年稳步上升,2012-2013年增长幅度有所下降,2016-2016年增幅最大。整体上2010-2016年国际学校数量稳步增长。其原因有:公立学校入学难度增加:公立学校国际班开始受到限制,无法应对留学生数量增加的情况,受政策影响,部分国际班向民办国际化学校转变;“入学”难度增加,外地户籍的孩子被公立学校拒之门外;公立国际班受约束、民办教育受鼓励:2003年我国颁布了《民办教育促进法》,激励民办教育的发展,加上之前我们分析公立学校国际部开始受政策约束,刺激了民办教育的发展;出国的成本较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出国留学的成本要低于留在国内的成本,国际学校市场的发展受此推动;办学带来的利润前景使得其他资本尤其是房地产资本纷纷进入到国际学校市场。
除了1996年增速较快,1998~2005呈现波动式增长,总体增量不断增加,在2005年达到增量高峰,2005年以后增长幅度放缓。其原因有:大力引入外资:中国加入WTO之后,各地政府大力吸引外资,外企子女对学校的需求增多;海外机构办学的政策优惠:1995年4月,教育部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部关于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暂行管理办法》,同时为了吸引外企,对办校的海外机构在土地、校舍建设方面给予最大的优惠政策;优质学位紧张:外企增多,导致优质国际学校学位紧张;国内教育转型:部分教育人士想把国际课程引入中国,为中国教育国际化发展做出贡献;国际学校开设成本较低,但学位紧张导致国际学校学费水平较高,开办国际学校带来经济利润。
2016-2018年,从三类国际学校分布走势图来看,民办学校数量大幅增长,外籍办学数量基本平稳,而公立学校国际班数量整体增速较为缓慢。对于外籍子女学习学校,由于外籍生源没有大量增加,新建国际学校较少选择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可以看出外籍学校数量接近饱和。民办国际学校目前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相对乐观,从政策角度、社会角度和资金角度普遍得到认可,各方资源丰富、各行业资本投资意愿强烈,民办国际学校已经逐渐发展为国际学校的主力,未来中国民办国际学校的队伍会愈发强大,前景可期。
新民促法落地进程缓慢,国际学校行业格局较稳定:虽然新民促法从法律、政策角度为中国民办教育行业提供了良好环境,民办学校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更多优惠待遇,但因办学所涉及的因素较多,新民促法的推进受到了“相关部门协调”与“各地方协作”两大阻碍。短时间内民办教育政策不会出现大波动,民办学校、国际学校行业也将保持相对稳定发展。
学校分段注册有望增加,营利性学校登记逐渐增多:根据新《民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营利性民办学校设立只限义务教育阶段外的其他分段。所以,对于一所K-12民办国际学校,若想实现营利性质,分段注册必不可少。将义务教育阶段和非义务教育阶段分离开来,单独进行注册情况,将会越来越多。
民办双语学校成办学最大趋势,特色创新学校出现:随着国际学校行业的发展,三类国际学校的市场占有格局已定。外籍人员子女学校难有增加,公立学校国际班也不会完全消失,整个行业的主体将由民办国际化学校组成。结合新民促法对课程内容、教学大纲的规定,民办国际化学校将以双语发展为关键词,在保证国家要求的基础上,增加外语课程、国外教材内容作为学校特色。
轻资产模式依然是学校扩张的最好途径,未来更多学校、教育集团将在服务输出上投入更多精力:一方面,轻资产模式之下,集团能够降低办学成本,同时能够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教育管理、师资培养等核心业务上。另一方面,在国际学校行业逐步走进竞争质量和学校特色的新阶段下,优质教育品牌将成为学校集团的强力竞争要素,品牌输出、教育服务输出也将在学校扩张过程中发挥助推作用。
民办幼教行业将成为资本爆发的集中地:新民促法规定了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可选择营利性办学,幼教与高中将成为资本进入民办学校领域的首选,而从去年的相关资本活动来看,从2017年8月威创股份完成对可儿教育的收购,到9月“红黄蓝”成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各大资本对于中国民办幼教市场有着良好的前景预测,加上国家对于民办幼儿园的鼓励政策,幼教行业在民办学校加速资本化的过程中走在了前列。
国外品牌学校在中国布局将继续发力,二三线城市成为下一轮“抢手货”:国际学校市场需求依然存在,海外教育品牌进驻趋势正在迎来新一轮小高峰,其中英国学校显然动作更大。但比起之前如哈罗、德威等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在中国的落地,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外教育品牌的进入更注重与本土机构的合作办学。在国外学校品牌不断进入中国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其选址多在二三线城市。原因在于已有的一线成熟市场竞争压力过大,无法保证生源。而二三线城市的国际化教育理念普及度不高,对国外品牌更容易接受。总体上看,这是一种抢占市场的趋势,等二三线城市国际学校市场趋于饱和后,中国整体市场也将开始新的洗牌。
yongbing1993 发表评论于
《高考》就是封建的旧科举制度
走资派邓小平“不读书不读报“,只知道打桥牌喝茅胎。年轻时跟着别人在法国和前苏联转了几个月就回中国,怎能懂得《教育》。尤其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全民的公平的教育。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没长期的理论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教育思想,在教育方针、教育途径、教育目的等方面都有精辟的论述。纵观毛泽东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过程,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思想及其重大贡献和深远的影响。
走资派邓小平篡权复辟资本主义,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的特色政府否定了文革中的《教育革命》的成果,依着走资派邓小平高呼一声《高考》复辟了,随之而来为了应试所致学生在沉重的学业压力下出现了不少心理问题,一些学生与父母、学校产生对立情绪,部分青少年出现自杀或以暴力伤害他人的行为,等等。
走资派邓小平否定了学生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只顾考试分数,因而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纵观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大家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道德教育价值观、人才质量观的确立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只有主张《德、智、体》全面发展,注重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将学生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提倡全民教育,反对精英教育,从减轻学生负担的立场出发,对教学方法、课程没置等问题提出了积极的思考。毛泽东承继了五四新文化以来社会思潮中先进的青年观,十分关注青年一代的成长,对青年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抱以积极的评价和肯定。毛泽东认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期尤其是这样。正因为如此,毛泽东针对青年一代的培养和教育提出了许多思想。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考开始的第三年,即1953年,北京一位考生8门成绩考了178分,该生坚持认为试卷出了评分出问题,三番五次给人民监察委员会写信提出控诉,到教育部大哭大闹。这是根据历史可查的炮轰高考的第一人。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问题是1950年实行高考后几年存在的一个严重的问题,1955年7月,教育部发出新中国第一份“减负”文件《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该文件称,1954年之后,学生负担过重,一般是大中城市的学校负担比小城市和农村的学校重,中学比小学重,高年级比低年级重。
一些高年级学校一周课时比规定实践超出5-10小时,多的高达24小时。奇怪的是,这个特点几十年没动摇,现在仍然是这样,而且相似的减负文件发了很多份,这是不是《高考》的问题? 是不是中国教育的问题? 走资派特色官员们:办公楼都叫写字楼了,开会都叫论坛了,办公都无纸化了。但这个封建的旧科举制度着实是老掉牙的问题而现在还是老掉牙的封建的旧科举制度。
1955年有学生文科作文没考好,就游览万寿山,喝酒解闷,把笔记本和书本都斯掉了,个别人想“跳楼自杀”。四川一个家长,给学生放着一套新衣服,一根棍子和一口破锅,指着这些东西对学生说,考取学校就穿新衣服上学去,考不取学校就拿着棍子和破锅去讨饭。
1964年,北京铁路二中校长给中央办公厅写信,提出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1965年7月3日,毛泽东亲自批示:刘、邓、彭阅后,请尚昆办。
现在学校课程太多,对学生压力太大。
教授又甚不得法。
考试方法以学生为敌人,举行突然袭击。
毛泽东这段批示极其重要。
尤其是《考试方法以学生为敌人,举行突然袭击》成了后来取消高考的政治口号和最高指示。并直接导致1966年发出三份减负文件,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1966年4月6日至4月16日,教育部召开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座谈会,一共36个单位41人参加,这是空前绝后的《高考》控诉会,是取消《高考》的预热动作。虽然这个会议别有用心,弥足珍贵的是对《高考》问题的揭露,全点到死穴上了。这些问题到现在也没有什么改观。更确切地说,走资派邓小平改革开放后更加变本加利地恶劣存在。
《高考》把学生当作敌人,公开袭击,定期袭击。
《高考》助长学生死记硬背,不是引导学生活泼主动的发展。
《高考》按平均分数录取,要学生门门功课都好。
《高考》超出中学课程范围,高考出难题,学生家长抱怨。
学生紧张,《高考》每年总有人晕倒,把学生考焦了。家长紧张。老师紧张,全国考生集中在三天考试,如临大敌,气氛紧张。
《高考》三天决定命运,偶然因素大。考生填那么多志愿,只从高校出发,不考虑考生的实际情况。
1966年6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高等教育部党委(关于改进一九六六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请示报告)》后的5天,文革中的革命小将开始向《高考》制度开炮,《北京市第一女子中学高三(四班)学生为废除旧的升学制度给党中央、毛主席的一封信》说:
现行的升学制度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来的旧科举制度的延续,是一种很落后的、很反动的教育制度。
现行的升学制度是和毛主席给我们制定的教育方针相违抗……其具体罪状如下:
(一)使许多青年不是为革命而学,是为考大学而钻书堆,不问政治。不少同学有严重的“唯有读书高”、“成名”、“成家”、“个人奋斗”、“走白专道路”等剥削阶级的反动思想。现行的高考制度助长了这种思想。
(二)使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而造成许多“特殊”、“重点学校”、专收高材生,这种学校为一些只钻书本,不问政治的人大开方便之门,把大批优秀的工农、革命干部子女排斥在外。
(三)对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我们具体建议如下:从今年起就废除旧的升学制度。……仅仅隔了5天,6 月11日,《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三(五)班革命学生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以及《北京市第四中学全体革命师生为废除旧的升学制度给全市师生的倡议书》说:
立即废除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
这两封信是废除高考的直接导火索。
196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推迟半年进行的通知》发出。
决定1966年高等学校招收新生的工作推迟半年进行,一推迟可不是半年,1966年到1969年,高等学校停止招生。
1970年,部分高校才以“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的方式,从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及下乡知青中招生。
文革时代高校招生的基本原则,招生的模式是“三来三去”,即社来社去、厂来厂去、哪儿来哪儿去。
yongbing1993 发表评论于
文革中彻底废除了《贵族学校》
1952年6月14日,毛主席给周总理做了一份五十余字的批示,希望全部接管私立中小学,废除贵族学校,实现教育公平。这份批示,掷地有声,依然被走资派邓小平篡权复辟后,在教育领域中重建的《贵族学校》的现实,证实了文化大革命的必要。中国的广大的工人农民城市普通居民农民工及低层老百姓们能上得起《贵族学校》吗?
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府就定下了为人民大众的教育的基调。其突出体现是向工农大众开放教育,用多种形式帮助广大工农大众学习文化。
1950年代掀起大规模扫除文盲的全国性热潮,在工农速成中学、各种业余学校、夜校、工农速成学校、政治学校、干部培训学校之中,许多无缘接受教育的成人获得不同程度的文化教育。与此同时,在有条件的城乡也开始兴办中小学。
但这个时期,作为教育起点的教育公平问题也开始产生,其典型为享有某种特权的干部子弟学校的普遍设置。
一方面是工农群众子女教育资源的普遍短缺,渴望教育的要求难以满足;一方面是干部子弟学校优越的环境。加之,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巨大的反差,引发了民众的普遍质疑,最严重者甚至质疑新政权是否工农当家做主。
当时,一名上海市民鼓起勇气向毛主席反映这个问题,并希望政府能尽快取消这种特权学校。这不由不引起毛主席深思、警惕、反感,乃至愤怒。
毛主席的这种态度是一贯的,他对官僚制度及由此导致的特殊化一直保持着足够的敏感和警惕。
1951年末开始的三反运动所揭示出来的干部贪污浪费问题,让中央感到震惊。毛主席接连做出批示,显示了他在“三反”问题上的坚决态度。
毛主席一直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他对自己子女也是从严要求,经常劝诫她们,任何时候都不要搞特殊。
李敏、李讷,上学后就和普通工农的孩子一样,住集体宿舍,吃大食堂,挤公交,周末才回家一次。偶尔身边卫士因为心疼她们,偷偷给她们加餐或开车去接,都会招致毛主席严厉的批评。她们晚年退休后,过的是清贫的普通人生活。
毛岸英从苏联回国后,毛主席马上让其脱下军装,先当农民,向劳模学习,再当工人。朝鲜战争爆发后毛主席又带头把毛岸英送到了炮火连天的战场——“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作为一个领导人,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这是毛岸英牺牲后,毛主席对好友周世钊说的话。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时干部子弟学校的各项“特权”:
师资方面,干部子弟学校要求非常严。如华东保育院要求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不能只判对错,还须注明原因。教职工学历也非常高:育英小学有辅仁大学的毕业生,华东保育院营养员、教养员均有毕业于金陵大学的,教养干事则有毕业于南京大学的。
饮食健康方面,华东保育院保证学生“天天有牛奶盒,顿顿有水果吃”,上午课间有鸡蛋盒豆浆加餐,每天早饭还有鱼肝油供应;厨师詹万财厨艺精湛,后调至中央军委,服务邓、叶等人。
育英小学每个月都要给学生称体重,并要求班主任和学生同桌吃饭,以观察学生饭量变化;学生每年体检,之后依据学生健康状况分组以便重点保护,学校医务室还聘请了苏联专家。育才小学校医院有50张病床,有内外科、化验室等部门,俨然“一个小型医院”。
硬件方面,比如,南京卫岗小学1950年代就有室内篮球场。育英小学校园由苏联工程师设计,包括图书馆、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冰场、大礼堂、理发室等,甚至还有一个小型动物园。
1952年5月,政务院批准通过《干部子女小学暂行实施办法》,这一规定实际上为干部子弟学校的开办提供了政策支持。办法规定,各级政府机关和团体均可根据需要设立子弟小学,规定子弟学校教职员工与学生比例为1:6。若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必要时可以将干部级别作为是否招录子女入学的参考标准。
次年北京市教委的调查发现,办一个育才小学的所用的工作人员可以办4.4个一般市立小学,育才小学所用经费可办19个市立小学。
此外,“目前干部子弟学校中,学生待遇较一般中小学生为优,但也及不一致,学校之间伙食费和津贴费的标准高低不同,同一学校之内又有大灶和中灶之分。
干部子弟入普通学校的,其公费补助按家长革命历史和职位分为三等。上述差别对干部子弟和一般学生都影响极坏,应该改变”(据1952年6月《北京市委关于中小学生负担情况的报告》)。
相形之下,工农子弟的教育则是“目前中小学生所负担的费用,对于劳动人民家庭和低薪制工作人员来说,是相当重的。
目前中学的人民助学金标准低,名额少,对学生有帮助,但还不能解决问题。小学生根本无助学金,只有减免费名额。中学生的伙食一般仍很差,营养不够,医疗卫生设备少,而功课和课外活动又较繁重,学生健康状况虽较过去好得多,但仍然是差的”(据1952年6月《北京市委关于中小学生负担情况的报告》)。
由此造成的结果是,占有大量资源,拥有舒适环境的干部子弟获得了更好的受教育机会。以1953年为例,育英小学毕业238人,只有4人没考上初中,北京小学81人,3人没考上初中;而当年全国小升初升学率仅27.9%,且全国不少地方都出现小升初供不应求的局面,竞争非常激烈,甚至有学生因考不上初中而自杀。
更严重的后果则是干部子弟学校学生所处的环境与社会、与人民群众严重脱节。
特殊地位、特殊待遇,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社会权利结构的认识,并塑造着他们的身份优越感。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娇生惯养,不知节俭,生活自理能力差,对真实社会生活所知甚少;还不尊重老师,目中无人,看不起劳动人民;学生之间互相攀比父母官衔,还有学生借势压人。
有的学生甚至敢说:“反正老师不能开除我,我爸爸还管着学校呢”,以至于很多群众说“这样的学校不是给我们办的”。
公正的说,1937年创办的干部子弟学校最初有着积极的意义,用徐特立的话说“为了使前方浴血奋战的将士能解除后顾之忧,安心抗战救国,也为了把革命的后代、烈士的遗孤培养成才”。
虽然当时在师资、后勤等方面已经呈现出特殊优待,以致于在学生中已经有脱离群众的特权思想产生,但“集体育儿,教养并举”的思路和突出地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参与生产劳动的同时必须保持与当地人民紧密联系的做法,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这种倾向。
建国后,作为特殊时期特殊产物的干部子弟学校本该取消,反倒迎来遍地开花之势,与人民群众和生产实践的联系也几近于无。
在此背景之下,1952年6月14日,就在政务院批准通过《干部子女小学暂行实施办法》月余之际,毛主席做了一份很简短的批示:
“周总理:
(一)如有可能,应全部接管私立中小学。
(二)干部子弟学校,第一步应划一待遇,不得再分等级;第二步,废除这种贵族学校,与人民子弟合一。请酌办。“
短短五十余字,内容很明白,就是希望全部接管私立中小学,废除贵族学校,实现教育公平。
毛主席的这份批示直指教育的要害,即教育是否公平,教育是否为人民。要真正解决这样的问题,必须实现“两个决裂”,即在教育领域破除私有制和私有观念。当务之急,首先应当解决的就是干部及其子女的特权思想。
可以说,在干部中,毛主席是孤独的,以致于他在批注中不得不用到“请酌办”这个词——因为这不仅是一个办事步骤的问题,更是要面对一个庞大的干部群体及其背后的特权问题。这背后的难度可想而知!
1953年11月,北京市教委对育才、北京和培英三所干部子弟小学进行调查,反映出干部子弟学校存在严重问题,并提出将培英和北京小学改成一般市立小学,暂保留育才小学干部子弟学校体例的意见,希望逐步实现毛主席的“与人民子弟合一”。
1955年10月,教育部党组发出《关于逐步取消各地干部子女学校的报告》,要求各地从1956年开始逐渐将干部子弟学校转为普通小学,交由地方政府管理。
然而,这一系列的举措,招致家长们或明或暗的抵制,事实上的改革只能是有形无实。
1956年6月29日《人民日报》刊文,吴晗对这种“阳奉阴违”的行为给以了尖锐批评,“名义上学校是交下了,招生任务仍由国务院人事局和其他人事部门掌握,去年有几个学校虽然也招了一些走读生,但数量很少。这样,名义上是交给地方,实际上仍是中央的干部子弟学校。”北京尚且如此,何况地方?
1963年,教育部再次发出通知,指出“有的省、市现在还保留少数的干部子女学校;有的地区把重点学校 实际办成‘干部子女学校’,只有‘干部子女’才能入学”,催促各地抓紧取消子弟学校的工作。一年后,教育部再次敦促地方尽快取缔干部子弟小学,结果地方仍然不紧不慢,依然故我。
同年,中央军委决定取消军队干部子女学校。总政治部、总后勤部等四单位联合发出了《军队干部子女学校移交教育部门接管的通知》。
地方上,干部子弟学校的消亡一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以后。全国在文化大革命中彻底废除了《贵族学校》。文化大革命后进行的教育改革初具成形。然而在文革后虽然贵族学校消亡了,但是走资派的问题还在,被毛主席称为“汉献帝”和“阿斗”们的干部子弟已经习惯了高高在上。所以在走资派邓小平篡权复辟后,在教育领域中重建的《贵族学校》更多更贵族外加洋化。
进入走资派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的“春天”,教育市场化了,教育资源再次向城市聚集,加之贫富迅速拉大,读不起书或因读书返贫在工农家庭再次出现。“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血统论死灰复燃,有钱有权人家孩子上私立、贵族学校或985/211,穷人家孩子上学贵上学难,早早辍学或上技校/三本的情形已然成为现实。
“张华考上北大,李萍进了中专,我当了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曾经我们相信的美好,已经成了现实中莫大的黑色幽默。贫困地区的孩子都没有学校上。
此情此景,再读毛主席短短五十余字的批示,掷地有声。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是对谁有利?不搞文革行吗?这让工人农民及平民百姓如何不想念毛主席呢?
再看看中国走资派特色政府治下的贵族学校:上海协和国际学校是一所以美英式课程为教育为主的国际私立学校,招收对象为上海外籍人士的子女。全校现有来自世界近30个国家的学生1200余名,拥有来自近10个国家的教职工约250名,其中80%为外籍。收费情况:幼儿园一年,143,100元;小学1-4年级,176,900元;小学5,6年级,185,850元;初中1,2年级,186,400元;初3到高3, 190,900元。还有申请费2100元(不能退),校服费,每人都必须要有Apple的电脑,11,560元。亲,这不是普通人能读的。
汇佳学校于1993成立, 学校位于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昌平园区,隶属北京汇佳教育机构,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寄宿制私立学校。学校现有80个教学班,中外籍学生 2200余人;全校教职员工488人,其中包括63名外籍专业教师,60%一线教师拥有硕士以上学位。收费情况:从学前班到中学毕业每个学生得需要花费六七十万,一年学费8万左右。
北京王府学校校园占地15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办公楼、教学楼、达到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标准的数字化实验室、综合楼、藏书25万册图书馆,无线上网阅览室、拥有400考位的目前全国最大新托福考点、美国AP考场、1080席位6国语言同声传译多功能演播厅、国际标准的室内体育馆、室内游泳馆、体育场、400米标准塑胶跑道、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跆拳道馆、钢琴房等。收费情况:中学教育阶段3-4年:初中前两年大约为每年 5-6万 后两年大约为每年6万。
上海美国学校是上海规模最大的一所国际学校,1912年由美国领事馆于创立,1949年中断,1980年复校。上海美国学校有浦东和浦西两个校区。学校的4000多名学生分别来自44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收费情况:幼儿园,一年学费13,592美金;小学20,592美金;初中,21,092美金;高中,22,092美金。
上海英国国际学校由英国教育集团Nord Angalia独资设立的全日制国际学校,目前已经涵盖从幼儿园到高中各年级,在上海有三个校区,分别位于嘉定南翔、浦东和浦西。共有约2200名在校学生,学生人数仅次于上海美国学校。收费情况:学费16万人民币到23万人民币 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