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好看吗?
海外原创 - 小说,散文,随笔,诗歌,文艺评论,时事点评
油管视频:《山琳观察》
推特账号:《山琳观察》@yocketpocket
版面摄影: 谢进进 https://www.clickasnap.com
“繁花”真那么好吗? 好奇,我一口气看了前六集,然后就看不下去了。隔了一天,想想还是看完吧,于是又接着看,但是,对不起,没法一集一集认真地看完,大概有十来集,我是摁者快进往前浏览的,到了二十三四集的时候,就将就着按正常演绎看完了。 下面就说说我的观点:
要说“繁花”好看的地方,就是整个场景效果和气氛,很有怀旧味道。但是对不起,“繁花”营造出来的怀旧情景里,有很多并不是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的,而是民国曾几何时的夜上海的味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只能说是“要醒了”,但还没有。和深圳比,土地掉渣,连北京都不如。那时候上海人是炒股了,但炒股的款爷们还没那范儿呢。上海一直都忙碌嘈杂,但这不等于就能一夜之间回到“旧上海了”,所以我认为“繁花”营造的氛围和情感里有很大一部分与历史不符合。美国有一部连续剧,叫“流金岁月”,建议网友们看一看。中国上世纪末的国情和美国上世纪初的国情有相似之处。拍历史情感剧,起码要把历史场景还原对了。
再说说我认为“繁花”最失败的地方,那就是人物塑造。我的评价是那里的主要人物一个个都是头重脚轻。无论老的还是小的,男的还是女的,出镜时,气盖山河,莫测高深,不可斗量。但等到出来走几步后,差不多剧情进展到中间部分的时候,就不知所以,那几个人物们要说顾了脸面,就得穿开裆裤。到了结尾,就更是胡编乱造,能让收场就不错了。我没有看过原著小说,我感觉是剧本改编的太烂。
最后再说说整个故事的情节吧,我以为故事里,要是分开看每一个小的情节,都很上海,很符合上海人的品味,但遗憾的情节与情节缔结和推进过程不协调,与逻辑不相符合,同时诠释地也很小家子气。要是纵观整个剧情,那就是雷声大雨点小,破绽百出。编剧就是泥巴抹墙,花里胡哨地乱抹了一把。
葡萄树 发表评论于
不明白为啥那么多人喜欢.
山琳-寅兮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全球战略' 的评论 : 同意你的看法。
全球战略 发表评论于
《繁花》场景不符合九十年代的土气,这批评是中肯的。人物三四十岁(除陶陶一人以外)全部不婚不恋暧昧到底,的确离奇古怪。但是《繁华》不容置疑会得电视剧最佳摄影奖。最吸引我史无前例追剧的地方是长达30集的沪语版(以前只见过《爱情神话》一部电影两小时的沪语版):这些上海话是正宗的!上海话原来也是可以登大雅之堂的。这一点会是《繁华》有长远意义的贡献之一。对我个人来说,因我关注翻译的精准(经常发现中英翻译的漏洞),看《繁花》字幕让我首次体会到中文译中文的困难,这也是有趣的贡献之一。
frederickj 发表评论于
最煩王家衛。做作得不得了。
想不开1 发表评论于
就是王家卫的味道。和地方无关。
xllee 发表评论于
好看 国内电视剧的天花板 这么多人津津乐道就说明好看
Chieftop519 发表评论于
拍的很真实,就是90年代上海先富裕起来的阶层场景
TexasIns02 发表评论于
农民看不来王家卫的作品的
山琳-寅兮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
山琳-寅兮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依稀可见的梦' 的评论 : 赞同。李李的表演就不在那个局里。拧巴。
山琳-寅兮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华府采菊人' 的评论 : 对,当年外贸干部是挺牛气,我当年就在外贸工作。但是,再牛气,也是土。写黄河路暴发户没有问题,但是你不能把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的暴发户写成民国时期的黄金荣和杜月笙的黑帮来。任何年代的人物都有其时代所赋予的人性表现和故事嘛。上海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开放的气氛比深圳差远了,北京也比上海开放地火爆。上海是后来者居上。从浦东的开发才开始飞跃成长。
山琳-寅兮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晓龙东云' 的评论 : 是这样的,我心想给小说作者留点余地,毕竟我没有读 原著。谢谢你!
晓龙东云 发表评论于
深有同感。不过不是剧本改编的问题,小说原著就是“泥巴抹墙,花里胡哨地乱抹了一把”。
华府采菊人 发表评论于
繁花不是纪录片,黄河路那年头的暴发户, 恨不得穿上钞票制作的大衣在街上晃荡,汪小姐的下放仓库,她的同事的穿着行为, 很符合当时的场景,27号里的国家干部打扮,也挺真实的。
其实最成功的地方,是讲上海话的人, 看了之后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因为上海话被央视那些人压抑得不像话了。
依稀可见的梦 发表评论于
赞同,那是王导自己心中的90年代上海,太假了太美了反而觉得太不真实了。故事感不够,演员演的太用力,特别是那个李李,好像谍战片里女间谍一样哈哈
亚裔维权 发表评论于
瞎拍!我怀疑导演是00后吧,根本没经历过90年代。90年代的上海有多穷他们根本没见过,人们穿啥样,家里啥样,根本没概念,全凭意念瞎编。
------
这样说没有意思,本来就没有盯着穷人的生活拍。《十六岁的花季》就是大陆了解本地的人拍的,也没拍得满街穷人,剧里的中学生也穿得挺好。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是的,我也写过“王繁花”不是“金繁花”。王家卫拍的是他心中的上海。他巧妙地避开了所有有争议的政治话题,就一部商业片而论是成功的。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林向田' 的评论 : “繁花”营造出来的怀旧情景里,并不是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的,而是民国曾几何时的夜上海的味道。所以我认为“繁花”营造的氛围和情感里有很大一部分与历史不符合。"
完全同意。”,我也同意。
但是不觉得连北京还不如,记得北京的王府井大街原来很短,晚上很早就关门了,上海南京路还是一直挺热闹的。:)
林向田 发表评论于
刚刚看到的,一位网友的评论:
一骑绝沉 发表评论于 2024-01-24 01:50:00
瞎拍!我怀疑导演是00后吧,根本没经历过90年代。90年代的上海有多穷他们根本没见过,人们穿啥样,家里啥样,根本没概念,全凭意念瞎编。
林向田 发表评论于
"“繁花”营造出来的怀旧情景里,并不是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的,而是民国曾几何时的夜上海的味道。所以我认为“繁花”营造的氛围和情感里有很大一部分与历史不符合。"
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