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茅盾文学奖之《一句顶一万句》

       现在流行打卡。美国的一位朋友要打卡所有美国国家公园,国内好友正在打卡中国古镇。我要打卡的是诺贝尔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她们行万里路,我读万卷书。

       茅盾文学奖自1982年首次颁发,至今有53部作品获奖。已经打过卡的获奖作品有:古华的《芙蓉镇》(第一届),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第三届),陈忠实的《白鹿原》(第四届),阿来的《尘埃落定》(第五届),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第七届),贾平凹的《秦腔》(第七届),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第八届),莫言的《蛙》(第八届)。 以上都是读的原著书籍。 如果算上影视, 还有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一届),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第三届),徐贵祥的《历史的天空》(第六届)和麦家的《暗算》(第七届)。

        最近根据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金宇澄的《繁花》改编的同名电视剧热播。看了三集,光怪陆离,喧闹嘈杂,于是放弃。 读网友文说王家卫只是用了书中的人名和少数情节。还是去打卡原著书籍吧。

今天写点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

        大学时代有同学是河南新乡人氏。我和她说得着谈得拢成为好闺蜜至今。 刘震云是河南新乡延津人。 对于河南是存在地域歧视的,比如一些陕西人。 而我由于我的河南新乡好闺蜜喜欢河南。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中河南籍作家最多呢。 我的河南新乡好闺蜜却自检自省,跟我开玩笑说:“遇见河南人要小心” 我问Why? 答:“袁世凯和许家印”。

       中国有《百家姓》,于是书中的人物便是老杨,老马,老曾,老贺,老裴,老窦,老魏,老史。。。。。。。。, 就连到河南传教的意大利籍天主教传道士都入乡随俗,有了个中式名字--老詹。

     老詹让我知道了天主教曾在河南传播。 查史,早在1613年,意大利籍和法籍神父就把天主教传入了河南。至今在河南的开封,新乡,郑州,安阳,滑县等地区,还有天主教堂落寞地耸立在中式建筑中,成为一道独特风景。

       读刘震云的文字,觉得有点缠,有点绕,但在缠绕之间又透着幽默。 意大利籍神父老詹动员杀猪匠老曾信主的那段写得就很有意思:

        老曾“梆梆”地磕着烟袋:“跟他一袋烟的交情都没有,为啥信他呢?”

        老詹“吭吭”着鼻子:“信了他,你就知道你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老曾:“我本来就知道呀,我是一杀猪的,从曾家庄来,到各村去杀猪。”

        老詹脸憋得通红,摇头叹息:“话不是这么说。”

        想想又点头:“其实你说得也对。”

        好像不是他要说服老曾,而是老曾说服了他。接着半晌不说话,与老曾干坐着。

        突然又说:“你总不能说,你心里没忧愁。”

        这话倒撞到了老曾心坎上。当时老曾正犯愁自个儿续弦不续弦,与两个儿子谁先

        谁后的事,便说:“那倒是,凡人都有难处。”

        老詹拍着巴掌:“有忧愁不找主,你找谁呢?”

        老曾: “主能帮我做甚哩?”

        老詹:“主马上让你知道,你是个罪人。”

        老曾立马急了:“这叫啥话?面都没见过,咋知道错就在我哩?”

        话不投机,两人又干坐着。老詹突然又说:“主他爹也是个手艺人,是个木匠。”

        老曾不耐烦地说: “隔行如隔山,我不信木匠他儿。”

      老詹在河南传教40年,只发展了八个教徒。不是他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倒不出,实在是他没把中国的人和事弄明白。 他的“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教义怎能和土生土长的中国财神爷竞争呢? 做了他几个月信徒的杨摩西结婚时老詹送了个银制十字架,杨摩西的新婚老婆吴香香转身就把十字架让人打了一副银耳坠。所以, 如果老詹传教时把教义改成信主则升官发财,他的教徒可就不止八个了。

      读到最后,深觉书中的老杨,老马,老曾,老贺,老裴,老窦,老魏。。。。。。。们确实活得不容易。父子,兄弟,夫妻,朋友,同事,师徒为了利益时刻互相提防着,小心着,算计着。同时他们又时时被上面的官员欺压着。县长老史好男色,经常和戏班的男旦在夜里“手谈”。 杨摩西给老史倒夜壶,有一次不小心惊动了正在忘情“手谈”的老史,于是被骂“你给我滚”。后来不久杨摩西丢了好不容易得来的这份县政府的差事。意大利籍传教士老詹同样被欺压着。他的教堂被几位县长轮流霸占,自己只能住在破庙,最后也死在破庙而不是自己的教堂。

     当看到五岁的女孩巧玲被卖老鼠药的老尤拐卖,心中更是一片凄凉。

      什么时候一份社会资源不被万人争抢,什么时候人们对“人在做,天在看”里的天有了敬畏,什么时候当官的为了选票得去讨好民众而不是只需讨好上面的几个人,什么时候人们“在弱者面前不是强者,在强者面前不是奴仆”, 老杨,老马,老曾,老贺,老裴,老窦,老魏。。。。。。。们会活得容易些吧。

      有人称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是中国版的《百年孤独》(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在其中一版的封面上就写着:“中国人的千年孤独,你和我活得为什么这么累”。比较了两本书,加西亚·马尔克斯讲的是孤独( Solitude: being alone or far-off society),而刘震云讲的是寂寞( Lonely: Sad because one has no friends or company)。寂寞是忧伤的, 而孤独在情绪上是中立的,有时还让人享受呢。

     刘震云表达的是:“虽然人群熙攘,但能说得来的人并不多,而由于人心难测和诚信缺失,能够坦诚交流,说心里话的人就更少了。” 这是一种寂寞而非孤独。 所以与其说他讲的是“中国人的千年孤独”倒不如说是“中国人的千年寂寞”。

     台湾作家齐邦媛在她的《巨流河》谈到“寂寞的追求”。她在书中写到: “ “寂寞”的观念吸引我已许多年了,早在我高中时期,开始有自己的心事,常有渴望逃出那十八张床铺宿舍的念头。睡在那床上,左翻身右翻身都面对别人。小小的喜怒哀乐都没地方躲藏。大学四年住宿舍,后来结婚生子,从没有独处的空间,到了五十岁才有一间小小的书房,安放一颗耽溺读阅忘情思考的心” 。这应该是“孤独的追求”。最著名的追求孤独,远离喧嚣的人莫过于在《瓦尔登湖》畔筑房而居的美国作家亨利·梭罗了。

      这部作品还被拍成了同名电影。导演是刘震云的女儿刘雨霖。 看了这部电影,很平淡,也没有很好地表达出小说要表达的。正如影评区的一则留言:“可惜了她爹这么好的一部作品”。 还得读原著啊。

 

    上篇 : 打卡诺贝尔文学奖之--《百年孤独》

 

fengxiang 发表评论于
回复 'abcdaren' 的评论 :

贾先生太色、太低俗,他的女儿也更低俗到屎尿文学级别了。。。

哎呀,和你的想法简直一模一样。

莫言的小说能出版,还能获茅盾文学奖,说明中国真得进步了。

莫言感觉没啥文采。 说的全是大白话。你说得对,能获诺奖,就是敢揭露。
abcdaren 发表评论于
为什么莫言能得诺奖而贾平凹得不了?
贾先生太色、太低俗,他的女儿也更低俗到屎尿文学级别了。。。
莫言文学造诣虽说比不上茅盾,但勇气过之:《生死疲劳》暴露了所谓土改不过是一场地痞们在枪杆子威逼下抢土地浮财和地主的女儿、姨太太的壮举。《丰乳肥臀》暴露了老共执政后就光干坏事的各种整人运动的丰功伟绩。看看大陆众多作家们,除了胡风,谁敢?
fengxiang 发表评论于
回复 'Rosaline' 的评论 :

谢谢推荐这么多好书。扩大了我的眼界。我就看过达芬奇密码。 以后可以多读些英文书籍。 谢谢!



Rosaline 发表评论于
英欧美小说,与中国近代小说,很大的区别是,中国近代小说家多是草根出身。Phillipa Gregory 是正规的文学历史博士。写“达芬奇密码”的Dan Brown 实际上是夫妻共同创作,有极为丰富的宗教,历史、建筑艺术史的人文教育基础。Ayn Rand 是著名哲学家,格林斯潘等都是她的弟子……

最关键的是,思想自由,可以无所顾忌的写!
Rosaline 发表评论于
如果找好书,Amazon 书店,在进门处先有100本推荐的书籍。The Third Place book store 里有很好用书。许多工作人员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写的书评插在书中供参考。如果不想在Amazon 上依作者系列搜索书籍。
Rosaline 发表评论于
再说一下,我不是文学专业的,这是业余消遣的书。我的生物医学专业是正事儿。
Rosaline 发表评论于
英文小说,我首先推荐Ayn Rand 的两本巨著: Fountainhead, Atlas Shrugged.

现代小说我喜欢Amor Towles 的书, 其中有“ A gentleman in Moscow “.

英国历史传记演义小说有Phillipa Gregory 的系列小说,由此可以再分许多分支。

现代名人传记首先推荐 Walter Isaacson , 他的书我全部收藏,最近的新书当然是” Elon Musk”.

社会经济学书,我收Thomas Sowell 的书,他无疑是当代最伟大的经济学家和智者。

写哈利波特的J. K. Rowling 有另外一个笔名,Robert Galbraith , 是侦探推理小说系列。值得追读。

暂且介绍这一点,开个头。我不是某大人物仅开书单,可能从没碰过。这都是我的书架上的英文版本的一部分…

Rosaline 发表评论于
是的,贾平凹就是一个大色鬼
fengxiang 发表评论于
回复 'Rosaline' 的评论 :

我也不喜欢莫言,也不喜欢贾平凹。

适逢新年,祝各位新春快乐!
Rosaline 发表评论于
我应该比你年长一些,只是几乎几十年不读中文小说,但是你提到的这些书我都读过,而且我喜欢读作者系列小说。我最不喜欢莫言,一个能写岀“檀香刑”的人,必定性格极为冷酷不可交朋友
fengxiang 发表评论于
回复 'Rosaline' 的评论 :

哈哈,咱俩肯定不是一代人。

我女儿高中老师让读《to kill a mockingbird》。 结果她和她朋友都不喜欢,她朋友听说我家有to kill a mockingbird的电影DVD, 居然跑到我家把电影看完了,然后交差。 to kill a mockingbird 几乎是我最喜欢的英文书啊。 所以年龄上的代沟确实存在。
Rosaline 发表评论于
英文书,你也是谈的太古典的书了。你可以用kindle啊!好的英文书,那就太多了,无法列举。
fengxiang 发表评论于
回复 'Rosaline' 的评论 :
能说一说你喜欢的英文书吗? 我读过一些中文版的外国书籍,也读过一些纯英文书籍。 有些不错,有的也一般,比如麦田守望者。 另外一个不新欢英文书籍的原因是字太小,费眼睛。听英文有声书吧我的英文还没那么好。
Rosaline 发表评论于
整个茅盾奖,仅仅一部文学作品,白鹿原。
Rosaline 发表评论于
可读的书太多了,如果是英文版的。我总是落后于我的audible book list
fengxiang 发表评论于
回复 'Rosaline' 的评论 :

现在地球都差不多80亿人了,可读的也就那么几本书。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大多还是不错的。 大概因为汉语是母语,又在中国出生长大吧。

谢谢评论。
Rosaline 发表评论于
理解就是这些全部都是老作品,没有什么新东西。十几亿人的国家,就那几个人,几本书。
fengxiang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京华人' 的评论 :

理解。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好。比如贾平凹的《秦腔》和莫言的《蛙》,我觉得一般,但人莫言还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我到蛮喜欢《穆斯林的葬礼》。
fengxiang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心之初' 的评论 :

听你的,下一部读张洁的《无字》。谢谢推荐。

我看过《人到中年》电影。 谌容的谌还曾被我读成kan.
京华人 发表评论于
《穆斯林的葬礼》我觉得是最不该获茅奖的作品,感觉就是一部言情小说。
心之初 发表评论于
張傑的《無字》值得讀。只不過讀書多讓人不一定快樂,但能幫人學會快樂
fengxiang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谢菲儿!

你旅游的地方多,那也是一种学习。这是我羡慕你的地方。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 有人称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是中国版的《百年孤独》(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在其中一版的封面上就写着:“中国人的千年孤独,你和我活得为什么这么累”。比较了两本书,加西亚·马尔克斯讲的是孤独( Solitude: being alone or far-off society),而刘震云讲的是寂寞( Lonely: Sad because one has no friends or company)。寂寞是忧伤的, 而孤独在情绪上是中立的,有时还让人享受呢。”,fengxiang说得太好了,《百年孤独》里面的孤独和平常意义上的孤独不是一回事,我当时读书时,也是体会了半天英文的意义。

很佩服fengxiang,矛盾奖的书,我只读过四本。你的文章总是很有自己的思考。赞好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