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难(一),难于上青天,让人听之愁朱颜
“God Cannot Be Everywhere, So He Sent the DOCTORS with Excellence and Selflessness”。
“上帝不可能无处不在,所以他以卓越和无私的方式派遣了医生。” 【译自ChatGPT】
医生乃上帝派遣的使者,白医天使也。
写点自己的感受,写给那些与我有共同认知的父母,写给那些鼓励自己孩子从事医学事业的家长们。在鼓励与帮助孩子走医学道路的同时,不仅家长自己,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自己知道学医的艰辛,在心理上提前做好准备。
我从来都认为医生是最高尚、最受人尊敬的职业之一。无论一个人是如何的权高位重,在医生的训斥之下,脑袋都会点得像鸡啄米似的;听医生的告戒,虔诚得比听话的真子孙还要更“孙子”。
中华自来对行医者的医德就有古训,“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 【唐·孙思邈】
记得一位退休多年的肝移植外科医生朋友曾经就这样给我讲过,在他做住院医生的时候,曾经有过超过一个礼拜都不能够回宿舍的经历。经常是一回到家,门一关,躺在地毯上就睡着了。由于好几个月都没有同他母亲联系,害得他母亲要断了他们的关系,直到他母亲来访而目睹了他的状况,才理解并原谅了他。那时的住院医真是彻头彻尾的“魔鬼”训练。当然,早年的住院医生没有什么工作时间的规定,不像现在限制每周80小时的工作时间。即便如此,然而一进手术室,就没有什么每周80小时的概念了。医院里一遇到诸多的“特殊”情况,需要顶上去的大多都是住院医生了。能够天亮后才上班,天黑前回家,只能是住院医生的侈望而以。这其中的甜酸苦辣,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
咱家大女儿从上小学时就立志长大以后要做医生,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她自始自终都没有改变过她的信念,而且自信她自己将来一定会是一个好医生。记得她在上大学时,我们还专门与她讨论过她以后专业的选择。她给我们得答复是斩钉切铁,我除了做医生,我不知道我还会对其她的任何专业有什么兴趣。回答是非常的肯定与执着。这真的是应证了那句医学名言,
“Medicine is only for those who cannot imagine doing anything else”。
夫人随后便去到礼品店,精心挑选了很有意义、带有名言的两件小礼品。从那以后,她的房间里多了两个有鼓励上进信条的装饰:
“If You Can Dream It, You Can Do It!”
“BELIEVE IN YOU! That’s How You Make Your Dream Comes True.”
真正考验女儿坚持学医是在她上大三时的一次经历。女儿的愿望是学外科,因此她妈妈就在医学院为女儿找了一个熟识的从事乳腺手术、比较知名的外科教授做她的Mentor。跟我女儿经过短暂的接触后,她很欣尚我女儿的执着与追求,决定帮助我女儿。这些都是以后从她给我女儿写的推荐信得知的(她无保留的告诉我女儿她是如何写的推荐信)。某天,她告诉我女儿,她很少让医学院的学生去她的手术室,一般都是住院医或同事。但为了能让我女儿对外科手术有点感性认识,看我女儿是否真的是执着于外科,她想让我女儿去观摩她的一个手术全过程。她简单的提了几个要求:(1)手术那天早上不要吃饭;(2)在手术室如果觉得不舒服,就往墙边站;(3)要发吐的话转头吐到墙边;(4)觉得要晕倒的时候一定要靠着墙慢慢的滑下去。事后女儿说,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可怕。女儿基本上“若无其事”的就完成了全程观摩,得到教授的赞誉是,你就是一个天生的外科医生(You are a nature born surgeon)。
作为父母,真正认知学医难,是在女儿去了医学院以后,我们自身的一些经历。先从一些简单的例子说起。
例一:女儿进医学院时的一个同班的白人男同学A,年龄偏大,已经从大学毕业好几年,干了好些不同的工作,似乎都不如意。大学时也是好学生,GPA很高,所以决定申请医学院,并如愿被录取。一个学期下来,在只有Pass和Fail的评分成绩下,他Fail了。不知道是学习不用功还是聪明度不够,反正Fail了。第二学期,刚开始的时候还见他来听课,后来就消失了。几个月后的某天,女儿周末回家时很是沮丧,说在回家路上等红绿灯时遇到A同学了。他拿着一块乞讨路费钱、以便能够帮助他回家愿望的牌子,一动也不动的站在路边,看着可怜极了。
例二: ABC男同学B。因为都是ABC,所以一进医学院就和我女儿很熟络。他是明确无误的告诉我女儿,他学医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他想要挣很多的钱。女儿回家给我们讲到此事,心里还觉得困惑和不理解。我们还劝诫她,人与人的追求不一样,千万不要要求别人和你的想法一样。第二年级的下期,B同学失终了。第四学期的某天,女儿见他在办公室,但几乎认不出他了,整个人比以前大出了一整圈,胖得让人看着难受。他刚从一个戒酒中心出来,而且已经进进出出了好些个戒酒中心了。就其之因,学习太苦,压力大,就开始借酒浇愁,最后到了不可收拾的田地。至于他以后的情况如何,女儿也无从得知。
例三:白女同学C,女儿第三年开始时的室友。某天,女儿突然接到室友在外州的单亲妈妈的电话,告之她有一个多礼拜没法联系上她女儿,让我女儿去她女儿的房里帮她看看。敲们没有回应,我女儿只能推门而入,一股酒气立即扑鼻而来。只见C躺在床上呼呼大睡,那是醉酒的大睡,叫也叫不醒。房间里到处都是空酒瓶子。仍在电话上的C妈妈很难过也非常失望,告诉我女儿如果C醒了,告诉C让她给妈妈打电话。可怜天下父母心!C落下的课程太多,只能留级。C的母亲来了,学期未结束就让C去了一戒酒中心。C在中心结交了一位同在此处治疗的男朋友,俩人出来后同居又继续狂饮烂醉。之后几进几出各个戒酒中心,女儿毕业走时,她还在中心。学校也是够宽容的,仍保留C的学籍,但C最终也只能放弃。几年以后我女儿得知,C最终还是回到她母亲身边,在一个医疗机构做助理工作。究其之因,C是班上年龄最小的学生,心理上不成熟,不能吃苦继而放任自己,而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简言之,并不是人人想学医就可以学的,比如我自己就知道本人从来就不是学医的料。古人对行医者戒也有云:
“学不贯古今,识不通天地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医,故神圣之业,非后世读书未成,生计未就,择术而居之具也。是必慧有夙因,念有专习,穷致天人之理,精思节律于古今之书,而后可言医也。” - 【明·裴一中】
Wow!“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免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