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赞
一个半阴不晴的早春下午,我骑着脚踏车在这个安静的小区里漫无目的地瞎转。在一个丁字路口停下来辨路的时候,不经意间,头上忽然被风吹来的路边树枝拂了一下,转身发现这是一棵榆树。下车驻足,仔细端详它:直立的树干齐胸高,碗口粗;皲裂的树皮呈黑褐色,在一人多高处分叉;分叉以上的树枝还光滑、泛青绿;长满榆钱的末枝压得弯弯的向地下垂,随风摇曳,显得沉甸甸的,如同水边的垂柳。
看到这棵榆树,触景生情,脑子里忽地浮现出我长大的中国北方的榆树。
榆树在我现在居住的北美地区不多见,但在我长大的中国北方是极其普通的树,漫山遍野都是,我们那里家家户户都种榆树。不信你去打听一下,那里哪一个北方农家有不种榆树的。
榆树既没有白杨傲岸的树干,也没有柳树的婀娜多姿,又没有松树的四季常青,更没有丹桂飘香。务实的中国北方农民偏重榆树,是喜爱榆树的质朴,喜爱它坚强的生命力和适应力。榆树“跟北方农村妇女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
植物学上说:榆树属于阳性树,生长快,根系发达,适应性强,能耐干冷气候及中度盐碱,虽不耐水湿,能耐雨季水涝。它既可生在高山野坡上,也可以长在平原沃土中,你也可以在盐碱地见到榆树的身姿。它能像青松翠柏一样抵御北方冬日严寒,又能像沙漠中的黄杨耐受夏日酷暑干旱,雨季来临又像岸柳一般耐住水涝浸泡。
榆树既没有‘槐的才干功名’,又不能给大地带来万紫千红;它之所以能赢得乡人们的青睐,因为榆树浑身都是宝;它是一种“活命树”,它有无私的情怀,它有彻底的‘献身精神’。榆树的榆钱、榆树皮、榆叶,有利水、通淋、消肿、安神、祛痰止咳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失眠,暑热困闷,痰多咳嗽,酒皶鼻等,这些功效在《本草拾遗》中有记载。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称:“荒岁,农人取皮为粉,食之当粮,不损人。”荒年粮欠,榆钱、榆树叶,榆树皮,都可以救人一命。一遇‘贱年’,在开春青黄不接之际,榆钱冒着北国早春的寒气,奉献出它的子孙后代——满树榆钱。榆钱随便撒上一把粮食粉,豆面、玉米面、白面,上锅一蒸就是一顿美食;吃完榆钱后,满树的榆树叶应心、应时冒出,给一家人带来生的希冀。榆树叶采而不尽、雨后再生;可以一直吃到夏粮入仓。在那些饥馑频发年代,榆树是农人渡过荒年难关的永远可靠后盾,比政府救济要靠得住。榆树多不高大,但木质坚韧,是北方农村主要交通运输工具—-独轮车架的首选木材。俗话说‘榆木疙瘩不开窍’,说的就是榆木能抗摔打、不容易被使坏了。当然了,也有高大些的榆树能作梁成栋、登堂入室。
榆树这样浑身都用之于民的宝树,需要“有婆娑的姿态,需要有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你才会说它是美丽的吗“?
榆树似乎通人性,它任劳任怨,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贯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它不会因为贱年时的过度采食而来年“歇枝“;当然也不会丰年没有人采摘榆钱榆叶感到‘失宠’而歇枝。风调雨顺的年景,家有余粮;人们有了闲情逸致,打着饱嗝,转心去观赏白杨的挺拔,柳树的婀娜,观赏桃李芬芳和它们的累累果实,似乎忘记了榆树的存在;榆树也不恼,不管丰年贱年,它都会默默地吸收秋夏的雨水,积蓄能量等到来年春天的奉献。
你不觉得榆树是树类的“奇女子、伟丈夫吗?”
黄河孕育了华夏子孙被称为母亲河;朋友,我现在要你以榆树拟人,你会将榆树拟为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