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Those who own the children, own the future." We need to fight for our future, America! This is why they stopped teaching NATIONALISM and love for our country! Kids no longer recite the pledge of allegiance, Which they should every single morning!
评论数
HenryLi 觀美國王醫生的自傳電影SIGHT有感 https://zh.wenxuecity.com/blog/202403/61002/11457.html » 2024-05-29 14:09:17 ( 2003 reads)31
评论数
yzout 电影里描述,故事主角王明旭杭州出生长大,他的父母为浙大医学院的老师。他77年考上中国科技大学。81年时MIT教授到科大招生,被推荐。博士毕业时,考MCAT高分,上哈佛医学院。有眼科专利发明,但也不是手到病除。 ... » 2024-05-29 08:36:34 ( 2092 reads)15
评论数
南方乡巴佬 星期天和儿子去观看了由著名眼科医生,教授王明旭先生的自传《From Darkness to Sight》改编的电影《Sight》。我们进电影院大概上午十一点,出来时一点过,两个多小时。小儿子一般自己不感兴趣的坐不住,中途会经常上... » 2024-05-28 18:59:28 ( 5914 reads)
看了 好莱坞新电影反映眼科医生王明的《SIGHT》,有三大败笔:反映的是美国80后导演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无知
电影里描述,故事主角王明旭杭州出生长大,他的父母为浙大医学院的老师。他77年考上中国科技大学。81年时MIT教授到科大招生,被推荐。博士毕业时,考MCAT高分,上哈佛医学院。有眼科专利发明,但也不是手到病除。
三大败笔:
1. 除了主角出生于加拿大外,大部分演员,从他的父亲,中学老师,演造反派的坏蛋听 口音来自香港,外表也是广东人,说普通话很费劲。不像浙江人。
2. 主角中学时的女朋友单眼皮而且外眼角翘,大概符合三个美国导演的对中国女性的审美标准。
3. 对文革段历史胡编乱造,电影里面,1974 一群造反派闯入课堂,暴力打他的赵老师,而且强迫学生把教科书仍到火里烧了,似乎把1966年的历史穿越到1974年。
电影还说69年时他一个杭州医生大学教授家庭里没有米下锅,这也是移花接木。把美国小学洗脑的东西硬安到电影里. 你知道为啥美国人自己掉了食物捡起来就吃,因为在90年代前美国小学里教育的是必须珍惜食物,他们从小就被告知2/3的中国人还在饿肚子。当然这是出于好心。就像尼克松访华前中国青少年以为美国人在饿肚子一样。
复旦葛剑雄教授调查过文革前复旦教授工资,浙江医学院的教授不会比复旦差:
复旦大学根据高教部《关于1956年全国高等学校教职工工资评定和调整的通知》制定了各类人员工资标准,主要分教学、行政、教辅三大类。工资改革后,复旦大学全校教职工平均工资九十一元,教学人员中教授平均两百三十八元、副教授一百八十二元、讲师一百十八元、助教六十七元。教学人员工资标准有十二级,依此标准,一级工资每月三百六十三元,二级工资每月三百零二元五角.
正教授工资相当于副部长的工资, 讲师相当16级干部的工资。而且浙江医学院大学里的食堂承担了王的父母的每天的主餐。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国文革时平均吃不饱,但还轮不到他这个家庭。
饭馆是不要粮票的,只要有钱随便吃。另外杭州鱼虾莲藕等副食丰富。杭州人回忆过,就是三年灾害期间他们也不缺肉。您的位置: 文学城 » 论坛 » 几曾回首 » 看了 好莱坞新电影反映眼科医生王明的《SIGHT》,有三大败笔:反映的是美国80后导演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无知
所有跟帖:
• 当然文革时代都是胡编乱扯的。不过今人很难想象当时的疯狂状态。另外,那时候很少用暴乱这个词,最时髦的是“造反”。 -chufang- (0 bytes) (4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0:46:47
• 胡编乱造到这种程度,电影的质量绝对好不了。 -白云蓝天- (0 bytes) (1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2:47:33
• 美国拍的中国电影都不怎么样。不过至少比张艺谋等等拍的好。由此可见张艺谋等等拍的中国电影有多差。 -f2022f- (0 bytes) (3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3:21:51
• 你的意思三大败笔不算“败笔”,就因为拍得比张某人要好?既然比张某人拍得好,就不算败笔抑或可以作为事实而接受? -明初- (0 bytes) (3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3:26:02
• 是败笔。我说美国拍中国的电影拍的不好。 -f2022f- (0 bytes) (1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3:52:18
• 主要是美国导演对中国太无知,又不肯花时间学习中国文化。 -yzout- (0 bytes) (2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3:55:36
• 你说的很对。 -f2022f- (0 bytes) (1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3:58:10
• 你这话水平太差!我可以负责任地讲,张艺谋艺术影片是世界艺术影片的巅峰,娱乐大片也拍得很好。 -白云蓝天- (0 bytes) (2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3:31:50
• 迄今我看过的全世界拍得最有深度最具艺术性的三部艺术影片就是张艺谋拍的三部。 -白云蓝天- (0 bytes) (2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3:34:48
• 照相艺术可能好。我说的是电影内容。不如毛时代的电影如《第二个春天》《火红的年代》 -f2022f- (0 bytes) (5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3:55:45
• 你这句话我要支持,但于白朋友所言和所谓照相艺术”可能好“,我却是难以苟同的。可以用西方好的摄影艺术对光的运用,与张某人的 -明初- (799 bytes) (21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4:01:25
• 张早期拍的《红高粱》就是因为满足了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土,落后,傻等等错误印象才得奖的。 -f2022f- (0 bytes) (1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4:17:54
• 张拍得真正好的是秋菊、一个、千里这三部,其他艺术影片我觉得不怎么出色,前两者反映现实问题,后者主要人性刻画。 -白云蓝天- (0 bytes) (3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4:52:10
• 秋菊确实不错,也是巩俐演得最好的片子。 其他看过的张艺谋片,感觉是形式大于内容。 -weed123- (0 bytes) (1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5:39:57
• 一个也不能少、千里走单骑也同样的好。归来也不错,最没意思是山楂树之恋。张的绝大多数娱乐片也是一流的。 -白云蓝天- (0 bytes) (0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5:54:19
• 都是同一个味。都是说中国人怎么怎么落后,怎么怎么愚蠢。一点都不好看。 -f2022f- (0 bytes) (0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6:44:21
• 我何时说过照相好,尽管张艺谋这方面也确实不错,我真正欣赏的是影片的深度,以照相好否定张的影片正是以前那些黑张的拙劣伎俩。 -白云蓝天- (0 bytes) (0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4:57:39
• 文革时最精彩的影片是“反击”(不论政治内容),于洋主演,但四人帮倒台后内部上映后就封存了。 -yzout- (193 bytes) (13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4:07:41
• 同意。于洋演的不错。这样的影片应该公演。不应怕别人评论。 -f2022f- (0 bytes) (2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4:12:51
• 不应顾及有人会蓄意抹黑,不是怕。非抹黑形态动机的评论是需要的但不再公映,那是因为目前胡温国民党势力还树大根深。习总的反 -明初- (139 bytes) (11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4:15:39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应该允许文革电影公映,让大家评论。 -f2022f- (0 bytes) (1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6:05:30
• 胡温势力不容许照常公映各个时期的电影作品;其实时不时的放放老片子,票房价值也不会错 :-) -明初- (0 bytes) (0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6:52:55
• 你没有看到我强调的是深度与艺术性,跟照相好有什么关系?电影的艺术性怎么会专指照相艺术?我也真醉了! -白云蓝天- (0 bytes) (1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5:00:24
• 深度与艺术性都不好。看了之后只有灰蒙蒙的感觉,慢吞吞的。演员选的也不好。 -f2022f- (0 bytes) (0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6:03:22
• 自己出钱拍自己的电影基本不看。 -XY6688- (0 bytes) (4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3:45:06
• 他还吹自己信主之后发现了光。宣传的意味太浓 -yzout- (0 bytes) (2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3:47:52
• 扬名立传,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英二- (0 bytes) (2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5:54:28
• 杭州不缺吃的,这个不错。不止杭州,好像浙江也不缺。文革步行串联路过浙江不少地方,可以用红卫兵接待站发的 -吃素的狼- (751 bytes) (18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5:33:28
• 电影中中国的那些片段都是为了哄美国人的,而且一蒙一个准。蒙不了中国人。 -yzout- (0 bytes) (0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5:38:39
• 如果老家负担重就难说了。俺妈同事时不时来借钱,要给老家寄 -新年好运- (0 bytes) (0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6:25:00
• 什么时候有民众高呼“暴动结束了”。 -Mason- (0 bytes) (1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6:44:31
历数我已经去世的大学同学
我是1995-2000年读的大学,医学院五年。现在大家都是46岁左右了。
第一个去世的大学同学是坐在我前面的一个男生,浙江的,人非常聪明,成绩很好,长得也很俊秀。后来留在仁济医院做外科,非常出色。但是可惜得了强直性脊柱炎。然后工作以后一年突然听闻去世了。据说他因为脊柱炎经常去按摩,然后那个按摩的人可能不懂,在按摩的时候扭转了他的脊柱,当时就没有了。后来我出国以后考USMLE,竟然还有这道题,说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人最容易发生的就是第一颈椎脱位,是非常危险的。
第二个去世的也是一个男生,高高大大的,留在上海一个区中心医院做外科。他是母婴传播的乙肝,然后经过肝硬化,肝癌。工作第二天年就去世了。他在大学里我们都不知道他有乙肝。真的是很可惜。这些其实都是可以预防的。
第三个去世的,是我最痛心的,是我寝室里的,我们的寝室长,非常温柔细心,好像大姐一样照顾我们。她头发很长,我总记得她坐在床上梳头发,修剪自己的刘海。她个子很高,是我们班里唯一做到骨科的女医生,留在上海的一家三级医院,真的非常优秀。但是可能因为家庭矛盾和工作矛盾,在医院的休息室里用了手术的麻醉药物自杀了,留下年幼的孩子和伤心的父母。那时候我已经出国了,真的很难想象什么样的痛苦会把这样明媚灿烂温和的女孩子逼上这条路。
第四个去世的,也是一个女生,放射科医生,疫情中跳楼,说是抑郁症。那个女生大学里是专门训练打排球的,我至今记得她的音容笑貌。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论坛 » 运动健身 » 历数我已经去世的大学同学
所有跟帖:
• 2男生怏怏,2 女生轻烟 -布兰雅- (0 bytes) (16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0:09:02
•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喵儿爸- (0 bytes) (6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0:11:23
• 都是在国内生活的。太年轻了!我们班一共才走了两个男生。 -AprilMei- (0 bytes) (34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0:12:06
• 我的同学们都还挺幸运,都活蹦乱跳的,三十多年未见大部人连模样都变化不大 -随园居士- (0 bytes) (10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0:16:14
• 我比你早几年,也是医学院五年,大二时,卫生系的一位男生白血病过世,他当时还有位同班女友。 -iamdavid2005- (0 bytes) (42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0:19:50
• 这两位男生因为生理疾病,两位女生因为心理疾病。生命脆弱,所以要坚持锻炼呀 -gladys- (0 bytes) (5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0:42:56
• 我比你早三年,同学都比我大,去世了三个,都是男生。内脏大出血,癌症,癌症。 -小眼睛精灵- (0 bytes) (14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0:45:59
• 我们班三个癌症。其中一位,发现到走,只半年,坚强地,一滴泪都没流过。局级干部呢。 -严惠姗- (0 bytes) (14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1:09:24
• 唉,都那么意外,可惜了。。。。。所以,每天能快乐地跑步,运动,这多开心啊,再累都不苦。 -严惠姗- (0 bytes) (7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1:06:15
• 我大学同学还都活蹦乱跳的,真好 -Mightybear- (0 bytes) (5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1:25:00
• 82-86的,33人走了1人,20年疫情期间 -Highage- (0 bytes) (49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1:47:00
• 强直性脊柱炎 -borisg- (112 bytes) (922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1:51:35
• 阿弥陀佛 -fuz- (0 bytes) (17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1:52:36
• 重男轻女 -seabright2- (1585 bytes) (264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2:20:46
•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珍惜活着的每一天,过好当下… -Multi-Sports- (0 bytes) (1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2:31:49
• 一个班多少人?去世这么多!我弟弟的同学,79级医疗系的,到目前为止,只有一个在美国的同学病死, -我爱栀子花- (98 bytes) (262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2:33:41
• 我们班31个人,40岁左右的时候去世3个男生,一个病,一个据说喝多了酒,一个自杀,然后到现在都健在。 -我爱栀子花- (0 bytes) (26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2:35:22
• 想通了吧,今朝有酒今朝醉 -thom30- (0 bytes) (3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3:41:31
• I don't know anyone from my first college anymore -elfie- (296 bytes) (68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5:14:46
• 呵呵,我们同学最近也走了一个,比俺小十多岁,当年的少年天才。成功人士,饭局太多,把下水喝烂了,死在应酬上。 -吃素的狼- (170 bytes) (96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5:50:56
看电影《Sight》想到成都文化大革命中的一幕
星期天和儿子去观看了由著名眼科医生,教授王明旭先生的自传《From Darkness to Sight》改编的电影《Sight》。我们进电影院大概上午十一点,出来时一点过,两个多小时。小儿子一般自己不感兴趣的坐不住,中途会经常上厕所,这次竟然坐在电影院里两个多小时,没有上一次厕所,算是一个奇迹。
王明旭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医学博士、物理学博士,美国范德比尔大学教授,国际著名屈光手术和角膜病治疗专家。曾任美国FDA准分子激光新技术和仪器设备审批委员。成功进行了世界首例人工角膜移植术、首例角膜基质环植入治疗圆锥角膜的手术,完成了2.5万例角膜屈光手术,并为美国2000多名职业医生施行了飞秒激光LASIK手术。
王医生1960年生于杭州,出生于一个医学世家,从小就渴望成为一名医生。然而,由于文化大革命,他无法继续接受高中教育。1977年秋,中国恢复了高考。在父母的鼓励下,王明旭在短短两个月内完成了三年的高中课程, 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录取。1982年2月,只带着五十美元,他开始了赴美留学的旅程。他进入了马里兰大学。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后,他进入了哈佛医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健康科学与技术”联合项目,他在1991年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1997年,范德堡大学邀请他担任他们的激光视力中心主任。2002年,他建立了“王氏视力研究所”,2003年,他成立了“王复明基金会”,积极帮助世界各地的盲童。
电影《Sight》清晰地呈现了王医生的成长,电影里还原了一次儿童手术失败的经历,那是一个非常痛苦的经历,也是王医生职业生涯中最具挑战性的时刻之一。他曾以为拥有足够的技术和经验来解决这个问题,但结果证明错了。当手术失败时,王医生感到非常失望和沮丧。他开始反思自己是否真的有资格做这个工作,是否足够好。正是在那个痛苦的时刻,他开始寻求上帝的帮助。他从未真正相信过神,但在那一刻,他感到自己需要超越人类能力的力量来帮助渡过难关。
电影时空变换,抒情叙事交融,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动情处,眼泪也在打湿了乡巴佬的眼角。在王医生的成长中,文化大革命留下了黑暗的阴影。电影中, 王医生从小青梅竹马的Lily被抓走,不知所踪, Lily爸爸被打死, 死时的惨状在电影中定格了几秒。
乡巴佬想到了文化大革命中成都的一个死者宋立本, 其惨死的状况被四川已故油画家乐加用画笔真实地记录下来,作品取名为《人》。 在乐加的纪实文学《荆棘之路》(待出版)中详细描述了《人》的创作。宋原是成都街道工厂一名机械工人,文革加入成都工人革命造反兵团,成为街道工业分团长。红卫兵成都部队和成都工人革命造反兵团互不对付,宋立本被红卫兵成都部队活捉、五花大绑、挖眼、剖腹、抽足筋,最后死于非命。
《人》 乐加(已故)著
《荆棘之路》中写道,“宋立本尸体停在一间约二十平方米的房间内,满屋飘浮着柏树燃烧的青烟,宋立本双眼呈两个黑洞,已没有眼球,全身青肿,到处伤痕,身上有很多被钢钎捅的伤痕。肚腹用白绸紧裹,显然被开膛,足踝处被刀切割的口子清晰可见……”
“一九六七年五月十日,天空阴云密布,蓉城大街小巷笼罩在茫茫灰色中。八个在132厂遭枪击的死者被成都工人革命造反兵团抬上汽车全市游街。为了悼念死者,哀乐声随游街队列播放,显得无比悲痛,那情景犹如死神降临,使城市处于恐怖之中。约有八辆解放牌大卡车,卡车三面挡板放了下来,形成一个一目了然的平台,平台上停放着被枪击者尸体。车辆缓缓穿行在成都市区主要街道。驾驶台内,播放着哀乐。第一辆卡车装载的是一男性尸体,血肉模糊,子弹从后脑穿入,将脸面旋成一个大窟窿,已经看不清五官。第二辆车是两具尸体,均为男性,一具尸体脸部穿了个大孔,另一具胸部血糊糊,两具尸都未闭眼,嘴大张,露出两排牙,十分可怕。第三辆车是一具女尸,胸部中弹,虽然血迹斑斑,仍可辨别出该女尸的年龄大约二十岁左右。第四辆车仍是两具尸体,一具弹穿前额,后脑旋丁个空,另一具胸部中弹。第五辆和第六辆分别两具尸体,浑身血迹,无法辨认中弹部位。第七辆车和第八辆车车箱板未放下,显然运载了死者亲属,一位七十岁左右的老年妇女,像是失去了儿子,捶胸蹬足,泣不成声,喊天呼地,但老天无法为她现出奇迹,唤回她的儿子。一位约三十岁的妇女,抱着一个大约两岁的男孩,孩子和母亲哭成一团,大约她失去了丈夫。街道两旁观者无不为之动情,也泪流满面。数万观者,群情激愤,高喊:‘向132厂保皇派讨还血债!’
…
一辆从南门外县区驶进城的大客车,车上连司机有四人,不知道进入了封锁区,客车飞驶过红照壁,一阵密集的机枪弹,从燃灯巷射来,客车背后对角反复两排弹头穿过,车上四人全部中弹死于非命,客车直冲状元街口一菜店,碰断一根木柱,冲进菜店约五米。
夜晚降临,机枪扫射稀疏下来。可怕的寂静之后,又是密集的扫射,反反复复地进行。枪弹射出的火光,清晰可见,城市上空成了一遍火网,整整48小时过去了,又有两个市民倒下,死亡威胁城市,负责支左的军队,在武装斗争的两派中斡旋、调解,但没有结果。”
这是乡巴佬第一次读到关于成都文化大革命的纪实描写。对于文化大革命,乡巴佬没有任何直观感受,只是知道老汉因此没有大学可上, 只有回家务农了。
《荆棘之路》也描写了三年大饥荒:
“一九六一年四月,我在狱中听到妹妹仁英在饥饿中死去。仁英去世时正好13岁,她总是忍着饥饿,自己只喝点米汤,日积月累,仁英骨瘦如材,而后是全身浮肿,渐渐地失去了听觉,四月的一个黄昏,饥饿夺走了她13岁的生命。去世时家中无人,两个小孩围着仁英遗体大哭,惊动了四邻,得以通知在十七中当代课老师的大哥和在外做工的母亲。大哥用床上补疤草席将仁英捆上,待母亲回家,去街邻借来一辆架架车将仁英遗体捆在车上,送去市郊五桂桥埋葬。此刻一家人嚎陶大哭。母亲的脸上,一片青黑和忧伤,没有声音,只有两行长长的眼泪,不断从眼角流下,要送女儿。大哥力劝母亲不要出门同行,按习俗不该老人送后辈,白发人送黑发人。
南方乡巴佬发过的热帖:
所有跟帖:
• 看来”小桃花绕薛涛坟“的天府之地原住民真的是被张献忠杀光了, -信笔由墨- (0 bytes) (1 reads) 05/28/2024 postreply 19:24:47
• 天府之国,即鱼米之乡之意了;献忠犯傻,不去占地养兵买马却要杀光鱼米之源断己生存之本?愚蠢传言犹如毛大仙小指头打人那般好笑 -明初- (0 bytes) (3 reads) 05/28/2024 postreply 20:19:18
• 刚看了电影。1974年的时候已经没有红卫兵和造反派了,学校也正常上課了。电影里反应的1974年的事不真实! -方外居士- (0 bytes) (11 reads) 05/28/2024 postreply 21:27:49
• 电影我看了二十分钟的样子, 毫无欣赏性可言,中 途退场了。王医生本尊倒是颇具明星风采。 -obama_北美101- (30 bytes) (130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04:03:32
• 个人感觉电影有加工和嫁接的成分 -南方乡巴佬- (0 bytes) (3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08:07:39
• 对于多少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来说,很容易看出嫁接的痕迹。对于完全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则容易认为那是真实的历史。 -方外居士- (0 bytes) (5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09:26:28
• 以小说当历史 -英二- (0 bytes) (2 reads) 05/28/2024 postreply 22:17:14
• 《荆棘之路》(未发表)是真实的个人经历和小人物的历史事件记录 -南方乡巴佬- (0 bytes) (1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07:35:11
• 不必当真 -英二- (0 bytes) (0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08:06:38
• 宋立本是在成都二十四中附近的东城根街被红成中学生活捉。之前他在十中保卫战中身怀炸药冲入十中,炸毁了大楼,十中被攻陷。红成 红成恨透了他,所以抓住他以后,严刑拷打,无所不用其极,脑门上还被开天灯。抓住他的瞬间,他还误会对方是826的学生,大声喊叫:“老子是宋立本”,结果对面马上回答:“要的就是你宋立本!”。-水星98- (295 bytes) (233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01:31:44
• 谢谢!我听前辈讲的和您所述一模一样。 -南方乡巴佬- (0 bytes) (1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07:37:18
• 我们家在高教局住,就在10中的对面,所以所有事情都记得清清楚楚。 -水星98- (0 bytes) (0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7:04:21
• 这是哪一年的事? -方外居士- (0 bytes) (2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07:55:08
• 1967年 -水星98- (0 bytes) (0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7:04:55
• 红城的中学生都是冒着机枪的扫射冲锋,损失惨重。 -chufang- (0 bytes) (1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2:19:30
• Sight 多次提“暴动”。最后有民众欢呼”暴动结束了“ 纯粹子虚乌有 -Mason- (0 bytes) (1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6:23:29
王医生的太太在两个月前就在文学城上在一篇关于这个电影评论的博客下面跟博主有过交流
觀美國王醫生的自傳電影SIGHT有感 https://zh.wenxuecity.com/blog/202403/61002/11457.html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论坛 » 投资理财 » 王医生的太太在两个月前就在文学城上在一篇关于这个电影评论的博客下面跟博主有过交流
所有跟帖:
• 天地之沙鷗 發表評論於 2024-03-13 19:46:26 博主您好,我是王醫生的太太。明人不做暗事,和您打一下招呼 -HenryLi- (0 bytes) (78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4:10:42
• 不知道为什么要虚构一个初恋? -Hope2022- (0 bytes) (5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4:23:00
• 电影总要有冲突和情感,不然就太淡而无味了,这个情节不算太出格吧 -tz2000- (236 bytes) (15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5:59:15
• 这是我的看法。以一个真实人物经历写电影,有两种写法。 -borisg- (388 bytes) (175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4:29:18
• 商业操作了,估计作者话语权有限,一本书压缩成个把小时 -hz82000- (0 bytes) (2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4:46:13
• 这个不是纪录片,是故事片,所以还是有加工的。 -yhr- (0 bytes) (2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4:51:58
• 王医生多年前去过zvjy上贴.说是眼科医生,那时眼科开刀医生吃香.爱跳舞,家有3层楼.希望没记错 -5181- (0 bytes) (4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5:30:06
• 有道理,这个电影总体上说是编导的水平不够,王医生毕竟不是专业的电影人,不过瑕不掩瑜,我们还是应该支持这样的作品。 -tz2000- (545 bytes) (78 reads) 05/29/2024 postreply 15:04:42您的位置: 文學城 » 博客 »觀美國王醫生的自傳電影SIGHT有感
觀美國王醫生的自傳電影SIGHT有感
微信各群和美國華人媒介在推廣王醫生的電影Sight上很努力,我幾天前還猶豫是否應該去看。幾年前我曾經看過片花,覺得經不起推敲,寫過簡評。我害怕看了整部電影,寫文章更得罪人,現在還是忍不住要寫文章。
這是我以前寫的:“其實沒有必要像自己出資為自己拍電影的Nashville眼科醫生王明旭那樣,每次采訪都將歧視說法不離口,他在Vanderbilt University不當教授去外麵掙錢也很好”。
這周日,我和太太在現代中文學校看了王醫生的電影,感受到了社區反應的積極。這已經是在聖路易斯放演的第四場,那些自願者們辛苦了。
我們看見王醫生昨天晚上是帶著行李,朋友告訴我,他沒有吃晚餐。舉辦完活動後,他和太太會開夜車從聖路易斯返回田納西,外科醫生往往都是這麽拚。
我們離場時有位自願服務的熱心人問我以前是否寫過文章,我說沒有,隻寫過片語。但是我公開告訴她,這個電影需要進行大修改後才行,但是似乎來不及了,因為5月24日就會在全美公演。
導演是美國人Andrew Hyatt, 我不知道他,幾位亞裔影星多數是美國華裔的大牌。王醫生花了不少銀子,今天朋友告訴我,該電影曆時很多年才拍成。
我很感興趣該電影的編劇,這個電影應該不會為他未來的劇本寫作加分。我猜測編輯應該不太懂中國曆史,查了發現他們三人確實都沒有中國背景:Andrew Hyatt,John Duigan和Buzz McLaughlin。
電影導演和編劇Andrew Hyatt。
最顯著的問題是這部電影嚴重失實,無論是說中國的事情還是美國的故事,都存在問題。
我們先說中國的故事,我太太在王醫生現場的Q&A環節舉手要提問,我讓她算了。因為她認為電影所述與我們所親曆的曆史出入太大,我是好不容易才勸動她前來跟我一起看電影的。我們都隻比王醫生稍微年輕些,知道不少文革晚期所發生的事情。
王醫生大概是1960或者1961年出生的人,因為他說在1982年抵美國時隻有21歲。以此計算在他懂事後,中國沒有出現饑荒。電影中說他家出現了米飯短缺的狀況,在中國浙江杭州,這肯定是錯誤的。
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他是在父親和祖父均為醫生的家裏長大的孩子,母親還是科學家,也就是說他是在條件不錯和陽春白雪般家裏長大的孩子。正是因為他成長於高知的家庭,他比同輩人擁有更多的積累,所以他能在龐大數目的考生中順利考取中科大。
王醫生所見到的文革應該那些武鬥已經進入尾聲了,文革武鬥多發生在67-68年。他長那麽大後,媽媽不可能被打的滿臉是血和躺在床上。電影裏那些發生在浙醫大附院的打砸搶,應該是遵循的老美編輯寫的劇本,王醫生沒有把好關。
王醫生不僅是舞蹈世界冠軍,還有很高的音樂修養。他應該很享受在美國鄉村音樂之都Nashville的生活,我們專門繞道訪問過那裏的Vanderbilt。我是來看王醫生的交際舞表演的,結果隻看到片前他那些優美的舞姿。電影裏避爾不談他的交際舞和他的那些舞伴們,應該是個令人遺憾的事。
視頻中從他的二胡拉出的Shennadoah尤其動人,那曲目中有密蘇裏河啊。在那個年代的中國,資源不豐富的人家培養不出擁有這些特長的孩子,我們鄉裏人長很大才能見到小提琴。
這電影的美國部分也明顯出現漏洞。他是從中科大全獎讀的馬裏蘭大學物理博士,電影場景表現他在中餐館打工掙錢去支付$1500的MCAT考試費用。電影裏他交了錢就入了考場,當年MCAT的報名費隻需幾十美元。即使是培訓班的費用,$1500在當年也是天價。我在1990年的公派生室友,國家每月給$300-400。如果是培訓班的費用,證明王醫生當年轉向醫學決心的堅定。
電影裏還有白人公開在中餐館裏嘲諷中國人的鏡頭,至少我在美國沒有經曆這麽大膽的歧視。華裔進醫學院很難,但那是在另一些方麵的難。即使這樣,美國最難進的華大醫學院也有20%是華裔。
電影裏還有一個鏡頭展現的是申請美國醫學院,他勇敢地進入院長或係主任的辦公室請求幫助,那白人老頭公開說:“我們美國人都這麽難讀醫學院,你是中國人吧,你就打消這個念頭吧“。在美國這麽直白說這句話,以前是現在更是違法的,我高度懷疑這是他所經曆的。
王醫生是個有性格的funny guy,也是一位敢說敢做的人,然而電影裏所表現的他與這些特征完全不同。他在杭州時不敢打開中科大的錄取通知書,他讓他爸爸打開。我們可以說小中男當時害羞,可以理解。但是在美國的校園裏,當含有MCAT成績單的信封抵達他手中時,他也不敢打開看。他在繁忙校園裏跑去讓教授打開信封,然後便是教授誇獎他考得高分,這是哪門子的好萊塢場景啊?如果大家在影院看到這劇透,吃爆米花時要特別小心,以免嗆著。
令人感興趣的是電影裏無數次以誇張的手法描述,他在痛苦時眼前會浮出兒時的女性玩伴莉莉。一次出現蒙太奇,或其他手法可以理解,那是他的初戀和力量的源泉。但是影片出現了至少6次以上,特別是在眼科手術的關鍵時刻,他必須停頓下來,因為眼前浮現了那杭州女孩的幻覺。那也太過了,難道影片的導演和編劇都是好萊塢不入流的?
關於那位夢中情人,普林斯頓家長這樣留言:“去年九月份王醫生來亞特蘭大公演電影。我問過他的初戀現在如何,被告知那是虛構的人物”。華大教授:“我也看了to sight這部電影。關於文革這塊的時間確實有問題。另外有一個明顯的錯誤是阿炳並非生下來就失明,而是成年後染上性病導致失明的”。
電影描寫醫學科學那就更不好說了,分基礎突破和臨床應用,這也體現在眼科學裏。我們做過幾篇胎盤的論文,人類使用羊膜治療有超過半個世紀的時間。主要目的是想解決免疫反應的問題,因為羊膜存在我們不完全理解的免疫屏障功能。
可見ChatGPT老先生的科普:“"Amniotic membrane" 的中文翻譯是「羊膜」。羊膜是胎盤的最內層,通常在醫學上被用於傷口愈合等醫療應用“。
王醫生確實做出了世界首例的amniotic membrane contact lens,以突破炎症反應後的纖維組織的形成,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王醫生的影片有個非常明顯的傾向,影片極盡所能寫中國的黑暗,文革的災難,讓我這個時爾批評國內的人都看不下去。可以說王醫生把其他人的苦難放在了自己的名下,他還弄錯了時間。但是他同時也沒有對美國人給他的機會感恩,他仍然認為自己受到了歧視。
王醫生的人生故事很吸引人,我在幾十年前就知道那個除了行醫就跳交際舞的浙江美國眼科醫生。他現在也很辛苦地穿梭在美國的幾十個州,希望他不要將我這個即時的影評太當回事,祝願他的電影首映成功。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王醫生從中科大抵達美國的第一站是University of Maryland,他在那裏獲得了激光物理的博士學位。但是電影裏的場景是,他和另外兩位小中男從中國剛來時出現在MIT的校園裏。
大家知道王醫生在所有自傳材料裏都說,自己是畢業於哈佛和MIT的MD。這是不準確的,也令人容易弄混,其實王醫生沒有MIT的學位。
王醫生當年考入或轉入的是一個叫HST的計劃,即Harvard-MIT Health Sciences and Technology(簡稱HST)。很多HST的學生會拿哈佛和MIT的聯合培養的MD/PhD雙學位;有人僅從哈佛醫學院拿MD,雖然也會在MIT做些研究,王醫生的情況屬於後者。這也可以理解,因為MIT是一個沒有醫學院的大學,當然不能授予MD。在我看來,哈佛醫學院的牌子足夠響了,王醫生沒有必要去MIT攀親戚。
大家可以看從HST培養計劃的官方網站的說明材料:
“How is the HST MD program different from other MD programs?
HST adds a new dimension to medical school. The HST MD curriculum highlights the frontiers of what is known and what remains to be discovered. As an HST student, you’ll gain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underlying disease and acquire the clinical skills of traditional medical training. In addition, you’ll undertake a meaningful research project in one of several hundred laboratories at Harvard, MIT, and local hospitals. It’s the perfect beginning to a multidisciplinary career as a physician-scientist.
What degree will I earn?
You’ll earn a MD degree from Harvard Medical School”.
ChatGPT翻譯官:
“HST醫學博士項目與其他醫學博士項目有何不同?
HST為醫學學校增添了新的維度。HST MD課程突顯了已知和待發現領域的前沿。作為HST學生,你將深入了解潛在疾病的基本原理,並獲得傳統醫學培訓的臨床技能。此外,你將在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以及當地醫院的數百個實驗室中進行有意義的研究項目。這是作為醫學科學家多學科職業的理想開端。
我將獲得什麽學位?
你將獲得哈佛醫學院頒發的醫學博士學位”。
電影上映去看了,總體感覺就是電影編劇、導演的水平不佳,浪費了一個很好的題材。優秀華人有好故事的話,還是要請好的作家編劇來把它們改成好的故事,做成藝術品,才能吸引更多華人非華人的觀眾。海外華人裏優秀的作家、有誌從事電影的人挺多的,還是有可能把類似題材的電影做好的
的附圖。至於他在哈佛醫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之前得到的學位,包括中國科技大學學士77級物理學士學位,和馬裏蘭大學激光博士學位都有在書中詳細講到。電影中隻是略過這些細節,直接跳到哈佛和麻省理工學院的聯合醫學博士學位而已,無可厚非。
電影把文革說成是暴民的責任,政府會來抓暴民的。這種誤導太難看了。
這位王醫生這樣向華人推崇精英文化,但是基督教是提倡人造而平等,才有美國的平民文化、普世價值和自由共和。美國如果成了精英主義,離專製集權也就越來越近了。
沒人嫉妒,嫉妒是集權社會才有的常態,這麽揣度別人搞誅心論沒意思。美國就是求真求實,電影拍得爛,如果真有呼風喚雨的能力卻一直不去修改,才更加讓人打問號了。
王醫生在很多次的采訪中,痛批文革,痛批毛。現在被博主冠以為文革洗地,有CCP的背影,結論好輕率!下次寫文,請先做好home work!
王醫生在全美各地的電影巡演和演講旨在喚醒華一代走出舒適圈,走出我們固定的思維模式,向猶太裔學習,現身政壇和媒體。他號召大家一起來講自己為美國作出貢獻的故事。為華二代作榜樣,讓他們為父輩感到自豪和驕傲!
王醫生呼籲傑出的華一代,披戰袍再出列,繼續征戰!
可惜博主對於華一代中的佼佼者不僅不支持還亂噴,好可惜!!
至於當時城市居民挨餓,我覺得不太屬實。當時我居住在一個各階層混住的院子,有如我家兩個孩子那樣的雙職工家庭,有在學校工作的教師和研究院工作的工程師,有多子女在街道工作的舊社會閑雜人員家庭,基本生活小安,吃飯溫飽是絕對有的。最窮一戶人家,六個孩子,隻有父親在街道企業運送貨,母親解放前是茶樓賣點心的,解放後茶樓老板自營紡紗,母親每天幫著老板紡紗半天,這樣的家庭大多時間吃蔬菜,偶爾買個豬頭肉,一家人可以吃一周。我記憶中他們家在毛豆上市季節,一天要手工剝毛豆十斤,院子裏的孩子都會幫著剝。毛豆剝好後就放在油裏炒一下,沒有任何配料,連醬油都不肯放,因為鹽比醬油便宜很多。一天十斤毛豆,十斤青菜是常規菜譜。沒有吃不飽餓肚子這樣的事,相反那段生活經曆給了我很溫馨記憶。我小時候覺得家裏條件很好,飯桌非常豐富,三菜一湯是飯桌上常規,江南的筍,鄉鎮來的火腿梅幹菜,湖裏的魚蟹,還有海裏的帶魚黃魚,都是又便宜又好吃,那些憑票供應的物品我們家都夠吃,好像沒有什麽買不起的,巧克力糖果,水果和其他零食都常吃的。那個六個孩子的家庭,後來培養最小女兒彈琵琶,請了浙江樂團的名師上課,時不時送老師麥乳精什麽的,當然那個時候他們家有個孩子開始工作賺錢。
我的回複:“這麽emotional不利於交流,比較遺憾你愛他太深。他的整個宣傳就是基於a true story, 這是事實”。
轉發“這個電影我去年7月份第一波巡演就看了。就是一部消費華裔和基督徒的商業廣告片,賣的是他的羊膜視網膜。用基督徒大愛和華人奮鬥史當噱頭。最惡心又可笑的是把文革說成是地痞流氓的“暴動”,政府會懲罰他們!”
也許現在沒有饑荒啦,但願每一寸土地上都不再有饑荒!
*******************
“王醫生大概是1960或者1961年出生的人,以此計算在他懂事後,中國沒有出現饑荒。”- 在70年代中國很多地方都有饑荒,你可以看看網友漂泊的萍萍(1970年出生) 的“我的苦難,我的大學"。
但是,雅美的博文是在說電影未必是個好電影。因為這兩個完全是不同的話題,所以我覺得不需要對於細節反複討論。 我同意雅美關於電影的觀點(看過預演片的我,不太可能再去影院看一遍)。
其實,雅美的這篇博文,也許會對電影的推廣起到出其不意的好的效果。畢竟,這篇博文讓許多不知道王醫生和這部電影的人,產生了興趣。
王醫生說,因為他沒文學城ID, 無法在你的博客留言。首先他非常謝謝你寫的影評,觀察非常細致。
關於你的影評中的幾點,除了我寫的評論,王醫生說,當時的確是Johns Hopkins 的招生辦公室主任說的,此人是個MD. 他的傳記中應該有更詳細的描述。
第二點,70年代,中國的確是很窮的。每個地區城市不同,有些差別。我記得一個朋友是湖北天門人,中科院某所的博士,在美國做教授後又回湖北開公司了。他與你的年齡差不多,告訴我,在高中畢業之前沒有見過錢,他居住學校,每周走很遠回家背一包米,到學校蒸飯,壓根不會想到什麽菜的。70年代第一批高考,好像有很多同學是靠每月十幾元的助學金過日子的。有吃不飽的同學,
現在Nashville 已經很晚了,王醫生會過兩天寫好了,委托我在此解釋清楚。
過去幾年,我常與王醫生夫人聊。她父親患有老年癡呆,認知障礙到了幼稚水準,王醫生每天下班回家訓練他走路,非常耐心。很多不方便的護理事,都是王醫生自己卷起袖子做的。很多自己的子女也難以下手。所以夫人提起就誇他。:)
第二點,王醫生的母親的確是在文革中被批鬥,並且導致骨折多處,臥床兩年餘。
王醫生為人非常孝順,待人真誠謙和。如果一個男人,整天被妻子誇,肯定是個好男人。
我有個親戚是老美,居住Nashville 多年。2020年前,我曾對她說,假如王醫生參加議員競選,你們會投票給他?她十分興奮,說,肯定給他投票,並且會去鼓動其他朋友們也投他。可惜後來王醫生改變了主意,聽說他母親不支持。:)
王明旭醫生,作為哈佛醫學院的學生,曾經在著名生物學家,George Church 的實驗室工作過,並且發表了第一作者的Nature 文章). 在王醫生的自傳中,George Church 特別寫了書評,提到這篇文章,我記得是關於分子生物學研究方麵的。
George Church 寫道: He has continued this path of technology developing in laser applications in eye surgery ever since then and his new book captures a truly touching and amazing story of a multifaceted life”.
王醫生,是中國開放後大陸華人在美最優秀的頂尖科學家之一,他著作豐富,並且為中國的激光近視眼手術培養了第一代領頭的眼科醫生。
他也是極為感謝美國給他的機會,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活動,是Nashville 的許多組織的成員…我希望這部電影順利成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Zwli4WdZmI&pp=ygUMWGkgVmFuIEZsZWV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NWF76LUZU8&pp=ygUMWGkgVmFuIEZsZWV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dbhILXnrlI&pp=ygUMWGkgVmFuIEZsZWV0
(45 minut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SHM_COkg1Q&pp=ygUMWGkgVmFuIEZsZWV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