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让一个人清醒通透的是什么?

认明究竟空,达到无所求,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孙要良教授讲哲学   2024-06-07 18:01

 

01

人在什么时候最明白?天灾降临后;东窗事发后;大祸临头后,重病缠身后;遭受重挫后;退休闲暇后。

人在什么时候最糊涂?春风得意时;来钱容易时;得权专横时;迷恋情爱时;想占便宜时;老年痴呆时。

 

02

与人打交道时请记住:

您不是在与逻辑动物打交道而是在与情感动物打交道。

 

03

人生就是自编自导自演,自作自受自醒的过程,终有一天,你会发现什么都没有标准答案,而你却在寻找标准答案的路上,认真地走了一辈子。

 

04

任何劝阻都不会让你大彻大悟,真正让你清醒通透的,只有经历、吃亏、后悔和受伤。

人更喜欢从自身吸取教训,而非从别人身上总结经验。

 

05

我们总是想要找到能为自己分担痛苦和悲伤的人,可大多数时候,我们那些惊天动地的伤痛,在别人眼里,不过是随手拂过的尘埃。

 

06

如何给别人讲道理?你想给别人讲道理,你就要混得比他好。让人闭嘴的,往往不是道理而是身份。

 

07

不要为了别人的看法一味改变自己,到了最后,

变不成别人,也找不回自己。

 

08

我们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于是习惯了无底线的忍耐与承受,这直接导致底层人群徘徊在两个极端:一面狼性,一面羊性。

在强者面前,比羊还要乖顺,在弱者面前,比狼更加狠毒。

可悲的是他们更热衷把对上层的羡慕嫉妒恨,以暴力的方式发泄到更弱的群体身上,这也是最可怕的。

 

09

低谷中,我们抱怨生活,却不敢改变,时间一长就成了井底那只青蛙,以为生活就是自己眼中的样子。生活最大的悲剧不是困于泥泞,而是安于痛苦,错将毒药当解药。

 

 

为什么有些人很在意他人眼光?

 

 孙要良教授讲哲学 2024-06-15 18:01

 

01

我们不能站在现在的高度,去批判当年的自己,这不公平。

如果重来一次,以当年的阅历和心智,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02

只有在自己的生活里活得够专注的人,

才不会有精力在意他人的眼光。如果有一天你觉得谁的人设崩塌了,其实是你的预设崩塌了,与TA无关。

 

03

你跑得快,耳边全是风声。

你跑得慢,耳边都是闲言碎语。太害怕别人的负面评价,你的生活就永远是他人欲望的合集。

 

04

为什么同学聚会越聚越尴尬?你和他们本就不平等,

只是机缘巧合共同读了几年书,给了你原本很平等的错觉。

 

05

什么叫真正的放下?就是有一天,当你再次面对你过往的难堪、你憎恨恼怒的人,心如止水,不再起心动念,坦然面对,一笑了之,即便别人在你面前,复述你过往种种不幸时,你仿佛是在听别人的故事,心里一丝涟漪都没有了。

 

06

在恐惧的支配下,人的道德水平会降到最低点。人会变得没有原则,没有脊梁骨,乐于接受任何羞辱,随时准备牺牲他人,放弃自己做人的尊严。

 

07

人都是被自己打败的,而且首先给自己的情绪打败。控制不了自己情绪的人,别人的一个字,一句话,你就可以失眠一整晚了。

未曾清贫难做人,不经打击永天真。成熟不过是善于隐藏,沧桑不过是无泪有伤。

 

08

人总是要长大的。长大了的人,也依然可以坦诚而明朗,只是那不是简单的幼稚,而是一种经过选择的清澈。

 

09

人是需要一些幻觉,才能在痛苦的人生中继续扛下去。所谓快乐者,大都是那些成功地迷幻了自己的人。

 

 

比工作更累的,是情绪劳动

 

 孙要良教授讲哲学 2024-06-18 18:01

 

01

有一种劳动叫“情绪劳动”,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外的第三种劳动,也就是我们每天一进办公室,虽然什么也没干,但也感觉自己今天辛苦了的原因。

 

02s

生活是自己的,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有多少钱过多少钱的日子。

不要一边喊着“躺平”,一边把欲望烧得滚滚沸腾;

一边念叨“放下”,一边左右攀比夜不能寐;一边提倡“慢生活”,一边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连滚带爬;

一边昭示“修身养性”,一边在暗夜里对别人的幸福咬牙切齿。

人格分裂到一定程度,就是精神分裂。

 

03

找到自己真正的使命与责任,打开自己的人生格局,

在更高精神层次上赋予自己人生的使命与责任,是获得强大能量的根本途径。

 

04

苦难只有对清醒的人才有警示意义,对于“思维无力”患者,没有任何精神层面的价值。

 

05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有时候是超出想象的,尤其是故乡的环境,家庭的环境。

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宽松的世界,可能离那个熟悉的环境越远,反而越像是真正的自己。

 

06

生活中的许多重要时刻,在开始的时候,看上去都像出于偶然。

 

07

人的眼界永远不会超越自身的高度。你在自己身上看不到的部分,在他人身上也看不到;你自身的智力水平,严格决定了你对他人的理解程度。

 

08

当你有能力伤害人时,善良就是你的一种选择,当你没有这个能力时,善良更多的是一种无奈,菩萨心肠和狮子力量缺一不可。

 

09

认知低的人,只做道德判断,不做事实判断。

很多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是非常窄化的,他只能用一种对错的方式,把世界打上对钩和错叉,然后做出自己的选择。我们分析社会问题,首先要有一个事实认知,不要先做价值判断。

 

 

生命始于你不再取悦围观者的那天

 

 孙要良教授讲哲学 2024-06-22 18:01

 

01

生命始于你不再取悦围观者的那一天。

 

02

和一个男人相处,多了解他而不必太爱他;

和一个女人相处,应多爱她别试图完全了解她。

 

03

很多人总是渴望爱,却从来不去爱别人。总是渴望正义,却从来没有做过正义的事。

渴望公平,却从来没有公平待人。

渴望自由,却从不尊重他人的自由。

 

04

不正视孩子需求的爱,是一种自恋,

那些父母很难意识到自身问题,只是通过孩子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是顺应孩子自身发展去做。

基于一种自我感动的前提,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实际上去否定和控制孩子,亲子之间既没有真正的亲密,也没有决绝的冷漠,每个人的委屈都找不到出口。

 

05

人要活得不卑不亢,需看清三件事:

看清对错,

一个人有主见也不见得说得都对,可能你的主见是错误的;

看清好坏,

别人说你好不一定是你真的好,而是你的好符合他的利益;

看清得失,

靠本事拿到的别人轻易拿不走,

靠讨好退让,别人也不会给你什么。

 

06

人性的丑陋:

当一碗水端不平的时候,只有牺牲那个最善良的,才能风平浪静,

一旦那个最善良的不愿意再牺牲了,就会被扣上一个破坏和睦的帽子。

 

07

相处久了你会发现,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吸引力,

不是你的容貌,也不是你的光环,而是你传递给对方的温暖和踏实,真诚和善良。

 

08

真实的、永恒的、最高级的快乐,只能从三件事中获得:工作、自我克制和爱。

 

09

人不需要活太多样子,你认真做好一件事,会解释所有的事。

 

所谓人生价值,是一种如何生存的质量问题。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