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巴西去】折叠的里约:探秘贫民窟 (下)

这一天天的日子就象张白纸,该画啥?如何画?
打印 (被阅读 次)

前文链接:折叠的里约:探秘贫民窟(上)

当我们的旅行大巴开往里约最大的罗西尼亚贫民窟(Rocinha Favela)时,我是心存忐忑的。出门在外,安全第一。探索贫民窟是不是太冒险了?再说,把贫困的、边缘的、失落的生活环境当旅游点,厚道吗?

“在贫民窟生活,人身安全有保障吗?毒枭有多厉害?黑帮有多猖獗?”团员们关切地询问导游Carlos,和我一样,心有余悸。

Carlos诡异地一笑,肯定地说,“贫民窟是一个有序的社会,但维护秩序的不是警察蜀黍,而是黑帮,黑帮制定并维系着这里所有的规则。巴西37%的贫民窟是由贩毒集团掌控的,2%的贫民窟人口是贩毒链中的一分子。”

Carlos又进一步解释道,一片贫民窟往往为同一派别的黑社会所管控,这就避免了团伙之间的火拼。一旦占地为王后,黑帮也会小心翼翼地维护所管辖区段民众的“安家乐业”。只有这样,他们自己的生意才能得以有机运转。疫情期间,被冠以“热带特朗普”的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采取了“大撒手”的防疫政策,反倒是黑社会以民生为大,四处发口罩,督促打疫苗…

这奇葩的世道,我越来越整不明白啦。想着我途中撞见的某个人,可能是凶狠的黑帮成员,我不禁不寒而栗。

几个骑摩托的小伙儿,穿着统一标识的荧光马甲,友好地冲我们微笑,一位帅哥还竖起大拇指。既然警察是不到贫民窟执勤的,那么,他们是谁?

巴西旅游热点都可见到威武的警察蜀黍,但贫民窟却看不到他们的身影。

正聊着,迎面一个矮个子壮汉快步走来,他的脸上毫无表情,他的步伐特别大,他的双手端着冲!锋!枪!我们“刷”地贴紧墙壁,为他闪出一条道,大气都不敢出。壮汉大步流星地在我们的注目礼中穿过,神情始终肃然。我留意到,他,其实挺年轻的。

目送荷枪汉子远去,我们松了一口气。在遇到另一只旅行小分队时,赶紧把这场虚惊/实惊告诉了他们,而他们的一段讲述也让我们吃惊不小…

原来,他们也遇到了一件心惊肉跳的事。尽管导游告诫大家只能在允许的地方拍照,一位团友还是忍不住在不允许的地方拍照了。她的行为肯定是被某双“警惕的眼睛”注意到了。一个男人跳到她面前,要求她立即删除照片。这位团友二话没说,赶忙删片。这还不够,等她从储存中彻底清除了相片后,男人才悻悻离去。

Carlos再三嘱咐我们,贫民窟里面是有规则的,遵循它,你平安无事;否则,后果很严重!从此,我们乖乖地排成一列,跟着导游在崎岖的街巷内小心前行。我一面随着队伍左拐右拐,爬上爬下;一面思忖,要是当年的抗战发生在贫民窟,根本不用展开地道战。这迷宫般的小径,出乎意料的阶梯,神秘隐藏的房屋,一定让鬼子消失在贫民窟的汪洋大海之中。

路上看到的一只让人怜爱的狗狗和一只极端愤怒的猫咪。

在迷宫里转得彻底迷失方向后,导游带我们走进了一户人家,让我们能和贫民窟的人们有近距离的接触。这是一对经营手工生意的夫妇,家里颇有些艺术点缀。他们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开心地和大家玩游戏,并演示了工艺品的制作。男主人的巴西国旗发套受到了热捧,大家轮着套在头上摆Pose。记得奥地利文豪Stefan Zweig在《巴西:未来之国》中写道,“倘若在欧洲或者美国,这样的生存状态简直无法想象,但很奇怪,这种场景(在这里)却并不令人厌恶苦恼…我看到的每个人都善良亲切,每个人都乐观向上。”此刻,我和大文豪感同身受。

Rocinha贫民窟依山而建,我们站在主人家的凉台,可以俯瞰让人心驰神往的大都市里约热内卢,也可以远眺举世闻名的Copacabana海滩和Ipanema Beach海滩。按理这般“风景独好”的地段是富人们的首选之地,令人讶异的是,巴西的上流社区都云集在海滩和群山之间的低处,而高高在上的“山居”者反而是“低端人口”。即便在贫民窟内,也存在着等级差异。住山脚下的,家里条件相对优渥;反之,住在高处的人家,命运愈加悲催。因为大山里的谋生条件更恶劣,生活资源更稀有。总之,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各占一块地盘,虽毗邻互望,却老死不相往来。

登高远望,本是要“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然而,看到山上贫民窟与山脚高楼大厦的鲜明对照,我们不禁感叹,这里的一半是天堂,另一半真像地狱啊。

近处的贫民窟

远处的富人区

回程的一路上,Carlos力图改变我们对贫民窟的负面印象。“是的,我们生活不富裕,但贫困不等于犯罪。我们也为社会尽力,不是赖在懒人沙发上的躺平族。贫民窟的大部分人是里约社会各个角落的打工族。从热闹的街巷和忙碌的商贩,你能感受到这里大部分地段都是充满生机的。巴西贫民窟居民每年的商业活动创造了386亿雷亚尔的收入,其中65%的人有中等收入水平。可是,那些高尚地段租金太昂贵了,我们承担不起。” Carlos表达了对卢拉左翼政府的全力拥护,这与我们遇到的出租司机和其他导游的观点针锋相对。

虽然贫穷艰难的生活像黑云一样笼罩在贫民窟的每个角落,我还是看到有人在种花,有人在养鸟。我的所见所闻真切地告诉我,贫民窟之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

贫民窟的涂鸦

畸形发展的贫民窟无疑令历届政府头痛-有碍面子工程、威胁公共健康、危及人身安全、枪支毒品泛滥、黑帮无法无天…然而,贫民窟如同一个深陷痼疾、病入膏肓的重症患者,虽然医家用各家方剂试过一圈,却毫无回春之力。

60s-70s,政府采用的是简单粗暴的猛剂-拔草除根(Eradication)。通过强制手段和动迁政策,逮捕“钉子户”,清除贫民窟。但是,风声一转,人们又搬了回来。

后来,政府改用了微风细雨般的缓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Tolerance)。提高基础设施,改善生活环境。但是,改造成果越大,就有越来越多的外来贫困人口蜂拥而至。

政府兴建的住宅区是贫民窟里的“豪宅”。

作为游客,我们也能体会到贫民窟这个课题的无解,只能祈祷上帝帮帮忙,开一剂能够妙手回春的方子。

里约,是誉为“被上帝亲吻过的城市”。上帝是爱世人的,但愿祂能给贫民窟里的人们多一点点的爱。街上有一幅以贫民窟为背景的“最后的晚餐”的壁画,艳丽明快,传递着光明与快乐。显然,贫民窟的人们也是爱着上帝的。

里约的救世基督像 (网图)

艺术作品中的Rocinha贫民窟(网图)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XQQ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南瓜苏' 的评论 : 哈哈。喵星人狠狠的目光让我心底发凉,下次我要记得带上它最喜爱的食物-吱星人(老鼠)和鱼星人。
XQQ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南瓜苏' 的评论 : 刚刚温习了“盗亦有道”的典故,网友的留言总会让我们深思和进步。
XQQ 发表评论于
回复 'la-vie' 的评论 : 你的脚步遍天下,愿意倾听你一路的所见所闻所思。
la-vie 发表评论于
喜欢你的巴西系列,旅游刚到家,慢慢补课。
XQQ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淡然' 的评论 : 谢谢淡然博主临帖。我以往写游记的比例并不高,谁知这次的巴西行和去年的朝圣之旅却停不下笔,实在是收获太多了。有机会一定要多去去更多的南美国家,再走走其他的朝圣路线。
XQQ 发表评论于
回复 'laopika' 的评论 : 非常难忘。我注意到中国有许多关于巴西贫民窟问题的透视与探讨,拉美“贫民窟”问题给中国的启示使其避免重蹈覆辙。
XQQ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巴西贫民窟人数占总人口6%,很多人也是身不由己,为经济所限,大部分是低层的普通劳动者。
南瓜苏 发表评论于
这只猫咪最近一定是情场不咋顺利,瞧瞧满脸的愤世嫉俗,你们一定是挡住人家的路了。问候QQ。
南瓜苏 发表评论于
反倒是黑社会以民生为大,四处发口罩,督促打疫苗…====盗亦有道。
淡然 发表评论于
第一次来访,如同找到了宝藏。这么多写得这么好的游记,尤其我既想去巴西,又梦想去朝圣之路走一走(哪怕只走一天?),但也许就只是梦想了。一定要找个时间把博主的游记仔细读一下,为我的想象增添一些真材实料,先谢谢分享!
laopika 发表评论于
好文!能够参观贫民窟,真是个很特殊的体验!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是的,我们生活不富裕,但贫困不等于犯罪。我们也为社会尽力,不是赖在懒人沙发上的躺平族。”
说得真好!
XQQ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野性de思维' 的评论 : 是啊,我们太幸运了。我小时候在乡下生活过,目睹有的村民日子过得非常清贫,今日的巴西让我想起60-70年代的中国。一声叹息!
给思维上酒,带着泥土芳香的巴西国酒卡莎萨(Cachaca)。
XQQ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多伦多橄榄树' 的评论 : 巴西,是一个极度魔幻的国度。贫民窟与富人区仅为一墙之隔,虽然都依山傍水。巴西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特别是好吃的水果。有机会去那里,别忘了品尝“果汁之王”西番莲哟。
XQQ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有尊严,懂自尊的人,值得尊敬。”这话太对了。这也是导游一直要传达的内涵。贫民窟是低房租的大社区,多数人老老实实地过日子,住在狭小空间,努力在社会底层挣钱生存。菲儿是美食家,请你吃一盘针叶樱桃,它是“天然维生素C之王”,是巴西人眼中的“红色珍宝”。
XQQ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悉采心' 的评论 : 巴西贫民窟为艺术家提供了原生态的创意构想。他们将贫民窟当成了绘画本,赋予其正能量的一面。贫民窟之旅的流行,最大的功臣是有这样一帮艺术家。

我特别喜爱巴西亚马孙雨林的一种棕榈树果——阿萨伊,我把这种“超级水果”赠给采心吧。

XQQ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一定是学理工科的,看着那乱如麻的电线,就难受哈。导游单位一定和黑社会有协调关系,不然不好分$。夏天快来了,推荐富含抗氧化剂的巴西百香果给京妞。
野性de思维 发表评论于
喜欢你的这篇博文,尤其喜欢你拍摄的照片,它们让我对里约的现状,尤其是贫民窟有了新的认识。读完后的第一感觉是,和这些不幸挣扎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比起来,我们还是应该庆幸自己的好运气!
多伦多橄榄树 发表评论于
好像贫穷与富贵都长在青山绿水中~~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悉采心' 的评论 : +1

“是的,我们生活不富裕,但贫困不等于犯罪。我们也为社会尽力,不是赖在懒人沙发上的躺平族。”,有尊严,懂自尊的人,值得尊敬。

怜爱的狗狗和极端愤怒的猫咪的神态真是太有范了!
XQQ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可能成功的P' 的评论 : 我从没见过这般充满敌意的猫咪,它的眼神和姿态牢牢地留在我的记忆中。请可可喝一杯巴西的咖啡,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酸,淡淡的芳草香中有丝丝的苦意,属于巴西的味道。
XQQ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水星98' 的评论 : 水星兄的理解正确。贫民窟基本为毒贩所控制,警察时不时会进行突击搜查维安。警匪之斗中,不断有平民不幸丧生。一般平头百姓,过好自己的日子就算了,别惹事儿。
悉采心 发表评论于

是的,我们生活不富裕,但贫困不等于犯罪。我们也为社会尽力,不是赖在懒人沙发上的躺平族。————导游说的真切感人,直触内心。贫民窟住起来艰苦,但是一搬到画布上美感如此强烈,大概是其凌乱简陋经过艺术家梳理后,再创就是丰富吧。巧巧此系列令人眼界大开,再次感谢!

周末好!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楼道里的电线看着真不安全。 谢谢巧巧的介绍。 这是一个很好的体验。 不过没导游带着可能危险。 这些导游应该和“黑帮”是有关系的。 因为只有开放的贫民窟才能去。
可能成功的P 发表评论于
太令人震撼了!连猫咪都很有态度啊。这个旅行项目虽然有点风险但真是深入了当地普通人的生活。赞!
水星98 发表评论于
读了QQ的文章才明白,里约的贫民窟也是各自的一个小社区小政府。穷人要生活,住不起城里就在这儿混吧。只要遵从小社区的规定,也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文革期间,我在街上也经常看到拿枪的人疾步行走,躲远点就行了,他不会无故向你开枪的。
XQQ 发表评论于
亮亮妈妈2024-05-27 17:55:27
回复悄悄话QQ好文章。这一篇令人感慨深思。为什么导游要带着你们看贫民窟呢?他们不怕出问题么?也许他们心里有数?还是因为贫民窟在山上可以从高处一览整个城市。我想无论哪个国家都存在着贫富差距。这就是古人说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谢谢分享,新周快乐!
回复 '亮亮妈妈' 的评论 : 因为修改,发文推迟了。参观贫民窟,是我们了解巴西的一个窗口。有的贫民区比较开放,他们为世人打开了这扇窗户。我们在和贫民窟的百姓交流中,最深的感触是:为什么拉美国家的成长进程会如此多舛?
亮妈周末快乐,来一款巴西莓冰激凌。

XQQ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水星98' 的评论 : 请水星兄尝尝巴西的释迦果,多吃这款能抗压能抗癌的水果,别说敢闯贫民窟,刀山火海也不在话下。
XQQ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平等性' 的评论 : 给平等兄送上一大盆酸酸甜甜的巴西嘉宝果。这种果很奇特,直接长在树干上,我亲自采摘过。巴西贫民窟是难题,咱们先吃果子。
水星98 发表评论于
板凳!写得太好了!一口气读完,为QQ的勇气和善良点赞。
平等性 发表评论于
好文章,沙发赞!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