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瑛教授

此一言堂非彼一言堂也。此一言堂,乃是万言堂中之一分子。无此一堂之言,便无百家之争。故君子“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吴瑛教授是著名神经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西北大学讲座教授。于今年七月十日自杀身亡。

吴瑛教授长期接受美国NIH的科研基金资助。她最后一个NIH资助的项目总计3,031,670美元。开始于2018年9月18日,终结于2023年6月30日。此后没有再得到NIH的资助。

局外人可能会觉得五年里资助三百多万美元非常多,但细算起来却很有限。每所大学都要收科研管理费,因为大学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后勤保障,包括实验室,读书馆,计算设备,电气,保安,审计等等等等。收取科研管理费的比例随时间变化。西北大学于2018年到2022年间收取的科研管理费占科研资金的36.7088%,即吴瑛的3,031,670美元NIH资助中的1,112,891美元被学校作为管理费拿走,只剩下1,918,779美元可以由吴瑛支配。一般越好的大学扣的管理费越多,因为这些大学的实验室,读书馆,计算设备,电气,保安,审计等等后勤保障的质量比较高,所以花费也大。扣除管理费后剩下的钱除以5便是每年可用的钱,要买设备,药剂,参加国际会议,发表文章,还要付科研团队的工资等等,压力是很大的。

吴瑛教授的职称全名是Dr. Charles L. Mix Research Professor。大学里的“Research Professor”(科研教授),和终身制(tenured or tenure-track)内的教授有很大不同。吴瑛教授曾经是范德堡大学的终身教授,不知道跳槽到西北大学后是否脱离终身制而成为科研教授。终身制内的教授是要教课的,即使不愿意教课也得教,得受死不开窍的学生的差评(虽然大家装作没看见)。如渥太华大学终身制内的教授应该花40%的时间开课,40%的时间科研,20%的时间参与管理。他们的工资来自学校的运作经费,是铁饭碗(除非学校破产)。科研教授则是以科研为主,教书可有可无,大多数科研教授选择不开课,可以专心搞科研。然而科研教授的工资来源很不一样。有的科研教授可以通过和学校的谈判得到工资的一部分甚至全部(但谈判细节是保密的)。大多数科研教授的工资得从自己的科研经费里支出。他们和学校的关系完全由他们的科研经费来维持。如果得不到科研经费,他们和学校的关系便自动终止。简而言之,终身制的教授吃的是皇粮,而科研教授如同下海创业开公司。前者不管折腰与否都是五斗米,后者则要碰运气。科研一帆风顺时,可以得米百斗;逆水行舟时,勉强凑满一斗。人生在世,各有坎坷。

如果吴瑛教授是在一个三流学校,则失去NIH资助根本无所谓,因为前后左右的同行们没有个得过NIH的资助。在西北大学医学院,前后左右的同行们都有NIH的资助,所以看不见的压力,扑面而来,令人窒息。

自杀的大学教授并不罕见,只是死者的家属都不愿张扬。我曾经有一位前辈,Dr. Jerry O. Wolff, 也是自杀身亡。Jerry研究啮齿类动物生态,虽然没有出类拔萃,但也绝非一生平庸。当过系主任,是终身教授。不知何故,自己留下一纸遗嘱,带上一把枪,悄悄地来到犹他州Canyonlands国家公园内的山清水秀之处,将自己的生命定格于2008年5月10日。

吴瑛教授是个优秀的科学家。她的死显然是悲剧性的。愿生者积口德,愿逝者得安息。

(如有错漏,敬请指正)

ShiMaQian 发表评论于
鉴于此博文的评论区已经离题甚远,博主只好将评论关闭,敬请见谅。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下流人的下作手段 - 人肉、造谣、骂人,不就是因为观点不一样吗? 可惜攻击人蹭热度之后,自己还是写不出好文章给大家看, 甚至没人看。 使出这种下流手段,不是比这些人口中的独裁者还要独裁下作?

既然我文章中的信息有人就是不信, 就是再给你信息你也不信啊。 下作之人根本不是要事实真相, 就是要来文革那一套无中生有, 没事挑事: 开批斗会,攻击人、整人, 最好把人整死再不写博。 或者跟台湾轮子功大外宣, 1450部队 同一个声音。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牧爷' 的评论 : 想再掀起人肉潮吗?
牧爷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和你叫个板儿!只需要一篇review文章就可以。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知乎上说 - “用一句话对其评价:学术水平一般,英文口语磕巴,好为人师多事,半生流离失所”

所谓英文口语磕巴,即英文口语带有格外严重的乡音,说明其并没有融入美国社会,与美国本地人社交较少,说话不利索,英文口语能力十分欠缺。
所谓好为人师多事,即正儿八经的学术论文没有多少,却写了接近
1000篇博客文章,不务正业。你细想,正经学者谁整天写博客。正经学者要做科研、做实验、写论文、带学生、开组会、出国做报告,搞学术的时间都不够呀。
所谓半生流离失所,即他在美国工作这么多年,到2021年才有正式办公室,平时和其他流动博士后一起坐实验室走廊呀。他说不在意,那必然是假的,水平差得没说。

来自知乎。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这是中国国内知乎上的 链接, 大家可以去看看。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5259799

雅美之途,也称雅美途,是个什么东东?好像是一个搞留学中介之类的人,吹得很厉害,又觉得不可信,软文广告? 警告放在前面:这个人绝对不可信!!!
先放上这位所谓“雅美之途”(Xiaobo Wu)同志的照片。
老歌经典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omethrough' 的评论 : 这是我读过的最犀利和实事求是的评论,读后可谓是一针见血,畅快淋漓。强烈建议整理岀来发一个博文。大大地赞一下
bj2009 发表评论于
ShiMaQian 发表评论于 2024-08-02 11:35:53
回复 '雅美之途' 和 shareworld 的评论 :

多谢关注。大家心平气和为好。
大学入职时都得为待遇和校方谈判。一般教授和院长谈判工资,starting fund,workload,等等。讲席教授和副校长谈判其待遇。不同的学校有许多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对文学城的读者不是很重要。也许无需深究。
===========
博主说得对,大家应该心平气和的,尤其都是中国人在异国他乡混,但是最讨厌有个别人自己本来没有两把刷子,成天在文学城里贬低别人,吹嘘自己,上次居然贬低我的朋友颜宁,自己在家难道不照镜子吗?,就像share world说的:你以为大家真的不知道你是谁吗?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omethrough' 的评论 : “任何在美国的人都可以看出我对美国高校和学术界的情况熟悉无比,不然怎么会直击你的痛楚。你被校友群驱逐的事,是你们校友所讲,以我对那几个人的人品了解,当然选择相信。别人也放不着对我这个外人编故事,那个时候还没有料到会有今天的争论呢。你那个群主早就是个虚名头了,跟你的那个个华大title一样。你自己都说被封了ID,国内校友根本就看不见你的表演,而且很多人都把你这个僵尸群给折叠了,只有你还以为自己是个什么群主。”,

谢谢分享这些信息。 他自己也说过在国内的号被封。 好像是他的留学中介号。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再说 “ ‘周游世界’, ‘太爱北京了’ 也没在此文中留言啊。 这么容易发现的谣言, 之徒也相信, 可见这人多愿意相信谣言了, 因为他自己就是造假造谣者。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omethrough' 的评论 : 哈哈哈,他这样说是意淫和安慰他自己, 反对他的人不太多。 其实知道他底细的不要太多。 他如果真相信所说的马甲, 那他的科研能力就实在值得质疑的。 而他的人品,早就在这一次次的造假造谣中暴露无疑。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数字旋律' 的评论 : 他就是一个喜欢相信谣言的人。 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造谣造假的人。 所以他永远成不了真正的教授。 着和他没有在中国和美国受过本科以上的教育有关。 一个“不认识的网友”给他笑笑话, 他就相信, 也许他自己并不相信, 但为了攻击别人不择手段地传播。 他还好意思道歉呢。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海外华人, 像之徒那样干到老的是不多的, 显然比 tenure-track的少。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之徒这人的思维能力和为人处事实在太low。 也不想想, 他自己就是个实验员, 还开始吹美国有人反对tenure-track了, 废话, 美国的 WXC 还有很多人反对他呢。 但他这样说, 会让多少在海外有tenure 的华人讨厌他, 而他这样干到老也不过是个实验员的华人有多少会支持他? 再说, 大家反对的又不是当实验员或PostDoc, 只是讨厌他的瞎吹自己。 就像他意淫不同意他的都是 BeijingGirl1 的马甲一样,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老虎上山' 的评论 : “没有必要理雅美这个人,在他帖子里发帖不合他意直接删除,什么都不说的。这种人和他有什么可以说的”。 估计还会拉黑。 他说的QQH 中没有你。 看来马甲的行列会越来越来长了。 他的拉黑名单也要追上文城第一说“百花齐放”,但不同观点句删帖拉黑的人了。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雅美之途' 的评论 : 之徒啊, 你难道忘了我早就在文中说过啦? 有多位网友在我的文中和私信中说过你。 这些网友可是文城有名有姓的。 不像你说的这位,凭空捏出的一个“网友” -

“雅美的博文, 经常是东拼西凑, 东一句西一句的毫无逻辑可言。”;
“怀疑他是工农兵大学生,文章是机器人写的”;
“雅美厚颜无耻,到处吹”;
“看到中国网上都有揭露他是假教授”;
“大赞你公开写文驳此人”;等等等等。
还有的说, 以前就驳斥过他, 之后就再也不看他的文章,甚至看到“雅美之途”就感到厌恶。

你这样意淫不过是想安慰自己罢了, 越发显得可怜。
雅美之途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数字旋律' 的评论 : 奥米克戎毒性低是香港首先做,华大跟进,我见过香港那位教授。悄悄话的内容,我只是转发,我不对内容负责,只是觉得马甲让我开眼界。
comethrough 发表评论于
你前面还说我是 BeijingGirl1 的马甲,还编造了一个什么悄悄话。现在又说"你是谁我都知道了,你自己在北京..."。这不是自相矛盾吗?难道你知道BeijingGirl1是谁?那你直呼其名给我看看?
comethrough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雅美之途' 的评论 : 就别要丢人现眼地来诈唬我是谁了。Contract track faculty 就是指non Tenured/Tenure Track Faculty, 不同的学校称呼不一样,比如NYU就叫Full Time Continuing Contract Faculty。就不要费尽心思来转移话题了,前面已经给你说明了这个道理,扯任何其他事情都改变不了你的那几条闪闪发光的笑点。这跟你是不是美国人有个球关系
数字旋律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雅美之途' 的评论 : 接受道歉。您转发悄悄话时,麻烦发挥一下科学研究者的判断力和鉴别力。您的知识面非常广,但判断力和鉴别力仍需加强,比如上次向您指出的,您和张文宏一样,轻信香港砖家所谓“奥米克戎毒力弱”的垃圾实验结论,就是一个例子。
雅美之途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数字旋律' 的评论 : 我真不知道这些,也不感兴趣,只是转发。如果误会了,抱歉。
雅美之途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omethrough' 的评论 : 你沒有美国生活经验,更不谈理解美国复杂的大学与文化,根本沒有什么contract-track。你是谁我都知道了,你自己在北京,还瞎操我们美国人的心。
comethrough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雅美之途' 的评论 : 您又开始来转移话题了,来几个什么“没有出过国”“翻墙”的帽子来掩盖自己的心虚,估计接下来就会说我是五毛,粉红什么的了。任何在美国的人都可以看出我对美国高校和学术界的情况熟悉无比,不然怎么会直击你的痛楚。你被校友群驱逐的事,是你们校友所讲,以我对那几个人的人品了解,当然选择相信。别人也放不着对我这个外人编故事,那个时候还没有料到会有今天的争论呢。你那个群主早就是个虚名头了,跟你的那个个华大title一样。你自己都说被封了ID,国内校友根本就看不见你的表演,而且很多人都把你这个僵尸群给折叠了,只有你还以为自己是个什么群主。你说的Faculty:Staff的比例跟你现在的处境没有什么关系。别人是Staff,就大大方方承认,做好自己该做的工作,没人会成天到网络上去自摸自嗨自己是华大的什么员工,也没有人会去嘲笑他们什么的,在美国工作本来就没有贵贱之分。只有你这种边缘人,成天混在华人堆里炫耀和自嗨自己是什么成功的名校副教授,是Faculty编制,我们当然难免好奇地要去看看这位“大牛”到底是何方神圣,是不是与那个title名副其实。结果太令人失望,当然也不禁为你有点愤愤不平。因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言辞方面难免有点唐突,抱歉了
数字旋律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雅美之途' 的评论 : 《不认识的文学城网友给悄悄话,..., 有相当的证据表明,这些都是她的马甲:... ’数字旋律‘,...》

真是莫名其妙。澄清一下:我过去潜水,前一段才偶尔发言,在《文学城》迄今并没有用过别的笔名发言,且目前对在《文学城》发言一事已越来越兴趣索然。雅美先生,您有没有想过,那位“不认识的文学城网友”又是哪位的马甲呢?劝您一句,少花功夫在网络无聊的蹭热度上,多花时间在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与您共勉。
雅美之途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omethrough' 的评论 : 我是我们大班的微信群主,现在还有高达80多人,今天刚庆祝同学生日,热闹着呢。你别匿名瞎编故事,人做到这份上何苦。华大Faculty:Staff的比例恐怕是10%:90%,大家都是你说的“科奴”,“技术工人”,在“黑角落”工作。你似乎是沒有出过国的人,翻墙出来的,你这丑出得太大了。
comethrough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本来响应博主倡议,适可而止。但这位大神又要再启事端。正好认识几位同济医学院的校友,早听他们说起过这人:人品极差,说话做事逻辑混乱,悟性又低,又自我感觉特好,爱出风头又没有什么本事,一辈子就是志大才疏,成天就在校友群里吹牛霸屏。两口子省吃节用勤扒苦做买了一套旧房子,就嗨上了天,每天不拿出来自嗨一下就觉得亏了。为人死不认错,死要面子活受罪,被抓住了就东扯西拉转移话题。在校友群早就臭大街了,被多个校友群驱逐。他所在的本科大班群,大家都受不了他的骚扰了,又碍于面子,只好另组一新群来避开他,留下他一人在那里自摸自嗨,别人都把老群折叠隐藏了不再点击,他以为还有人在看他表演,越嗨越带劲。现在正好验证了他的德性,被揭了老底,恼羞成怒又无力反驳,只好编个马甲的故事来转移话题。他就不想想,你扯了个什么这马甲那马甲,难道披露出来的事实就是假的了:一辈子没拿过大小grant, 1.5篇野鸡杂志的senior author,30年坐在一个黑角落,被老板当科奴,在华大就是一个被边缘化了的熟练技术工人。这世界上还有这样的第二个副教授吗?还成天牛逼哄哄地感觉特好,分明就是一心理扭曲变态的可怜虫了,不然怎么会成天在网络碰瓷,咬人,刷存在感?还大言不惭地“我可以做到自己不想干了,也可以变相解释为终身职位”,他也不想想谁会相信他的鬼话,那80几岁的阿肯森随时有可能蹬腿或失去grant,他立马滚蛋。跟这种人把话说明说透彻就够了,你跟他再去辩论什么马甲,网络恩怨,那正好着了他的道,成功地被他把话题转移了。
老虎上山 发表评论于
没有必要理雅美这个人,在他帖子里发帖不合他意直接删除,什么都不说的。这种人和他有什么可以说的
雅美之途 发表评论于
不认识的文学城网友给悄悄话,让我大长见识:

“在这篇博文的留言处,BeijingGirl1疯狂地对你人身攻击,并且启动数个马甲,有相当的证据表明,这些都是她的马甲:

'shareworld', ’数字旋律‘, 'comethrough', ’风淡云清2‘, ‘周游世界’,’江南雅士‘,‘太爱北京了’, ‘dong140'等等。

他们在其他无关的博文中就已经对你进行攻击过了。 原因就是你揭露她的两篇博文。此人毫无底线,基本上是个下三滥而已。

因此没有若干人对你有什么成见,而只是一个小人的疯狂之举罢了。

你可以有机会揭露她的恶行。”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hiMaQian' 的评论 : 不好意思, 刚注意到博主的倡议。 抱歉。 不过之徒被揭发恼羞成怒,率先在留言中对我造谣诽谤, 还说是其它网友, 并歪曲事实说是“无数”, 这就是他这个自我标榜懂科研写paper的实验员的“严谨”, 他的话在这里又一次证明了他做人之low, 说话之吹,意淫之强。 要知道, 看他文的现在就几千, 况且还有很多是不同意他观点的, 还“无数”呢。 这种人造谣吹牛, 他的话有什么可信度。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omethrough' 的评论 : 哈哈哈, 是的, 大实验室是别人的。 是合用的。 是老板的。 他爱怎样吹自己都改变不了他实际是个什么人, 我们旁观的人心里都知道他是怎么回事,就行了。 他所在的研究中心, 出的paper非常多, 这几年已经没有看到有他参加的文章了。 也许他正在酝酿一篇大文章, 哈哈哈。
==“您怎么解释都可以,我们看到的是过去,您着眼的是未来,反正您还年轻,离80岁还有些年头。我们还是响应博主的号召吧,打住了”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之徒这样用贬低别人和2攻击别人来抬高自己的做法。 真的很恶略。 比如他自己就是实验员, 没有grant, 没有独立团队, 就说 tenure track 有多糟。 自我陶醉可以干到退休。 但他忘了, 就算他能干到退休, 是因为他的老板得力和nice, 不是他干得多好。 这是有很大区别的。 自己的博写得乱七八糟, 毫无章法, 就造谣别人的博看得多是有问题。 别人的留评收到支持, 就说别人是马甲, 是同盟。 完全没有学者的风范。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review 文章当然一般是人家约稿。 但也要自己做得好, 人家才会来约。 我就有几篇review 文章, 还有专业最高水准的review 文章。 有人家看到发的文章很多 cited 很多很热之后来约稿, 也有自己投稿的review 文章。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omethrough' 的评论 : 之徒的恶劣, 不仅是吹嘘自己, 文城吹自己的也有。 但他总是要踩别人, 除了他的老板, 和几个和他的留学中介有关联的这爸那爸, 他对别人总是吹不如他。 这人的人品极差, 就是个小人。 本事不高, 嫉妒心极强。
comethrough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雅美之途' 的评论 : 您怎么解释都可以,我们看到的是过去,您着眼的是未来,反正您还年轻,离80岁还有些年头。我们还是响应博主的号召吧,打住了
雅美之途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omethrough' 的评论 : 你还在引伸,也读不懂我的话,这话是进行时:“ 总是拖着没写太多文章,通讯作者文章应该不少,但是自己赖而己”。实验室从来没小过,你理解偏了。
ShiMaQian 发表评论于
建议网友们休战。有六大理由:
1)文斗往往引起武斗,而武斗往往产生不可逆的后果。
2)很多人误以为相斗必有输赢,于是相斗的双方都想成为赢家。其实相斗的结果大都是两败俱伤。即使一方暂时赢了,也会留下长时间的后遗症,如国共相争留给我们的台湾问题,到现在还没有解决方法。
3)大家都是华人,似乎还彼此认识,说不定还沾亲带故。一旦说了过头话,以后见面尴尬。大家或许都有孩子。如孩子们看到这些帖子可能很不妥。
4)人年纪大了,都想听些好话。主席年纪大了,想别人给他说些好话,提出三七开。小平不肯让步,结果差点内战。习近平也想听些好话,于是便有“万山磅礴,必有主峰”,“船重千钧,掌舵一人”等等的阿谀奉承,于是习的斗争哲学,便没有在国内扩大化(可见为人不齿的阿谀奉承,在一个全过程民主的国度,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5)如今是乱世。华人要自立于乱世,还是要求大同,存小异。主席在井冈山被围剿,大家开始怀疑红旗还能打多久的时候,发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于是凝聚了力量。长征后破衣烂衫来到陕北的不毛之地,大家又开始怀疑未来的时候,主席发表了“雪地讲话”:"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于是大家又凝聚了力量。团结才有力量。川普都能团结曾经激烈反川的JD Vance,何况我们温良恭俭让的华人?
6)战而能休,则善莫大焉。相逢一笑泯恩仇。或许便能给俄乌战争和以巴冲突提供一些实用的经验。
comethrough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江南雅士' 的评论 : well said
comethrough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雅美之途' 的评论 : 您就继续吹吧,继续吹您的恩公阿肯森吧,反正牙齿打落了往肚里吞,只有您自己知道 :)。可那文章被下架,只有1.5篇通讯作者文章而且是野鸡杂志,30年没有办公室和小年青挤坐在一个狭小的实验室里(这都是你自己博客里透漏的,还说和一个博士后在桌子上划条线表示界限),等等,这些都是板上钉钉的事。您这还在吹:”通讯作者文章应该不少“,请您再找第二篇通讯作者的文章给我们看看?以后不要再提什么“研究教授照样做出世界水准的工作”, 那是别人,和您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至于您吹嘘的收入什么的,任何人都可以说自己年薪1000万,反正又不需要上税,我们也不需要您提供证明了 :)
江南雅士 发表评论于
@comethrough,原来如此!希望此人以后在网上别再哗众取宠,自我吹嘘,故意misleading,动不动就贬低别人,好像别人都不如他,一个整天在网上炫耀的人,不仅闲,还浅薄
雅美之途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omethrough' 的评论 : 扫得读了一下,你真有时间啊。偏见十足,写得杂乱无章,还充满幻想。你所举例的研究教授,一辈子没有独立,MIT和哈佛毕业生,照样做出世界水准的工作。Review 都是邀请的,没有什么听到机会投的,那杂志也有好东西。总是拖着没写太多文章,通讯作者文章应该不少,但是自己赖而己。我的从研究设计开始,几乎都是近乎独立完成,喜欢与大老板和同事讨论,也有技术员帮助。根本不存在大老板压制的问题,世上很难找的nice guy,从他身上学到很多美国优秀的东西。做错就改,应该是做人的良知。研究教授是很好的职业,别误解什么Tenure, 我可以做到自己不想干了,也可以变相解释为终身职位,不必半夜醒来或者自杀身亡。没有必要争什么头衔,总收入比Tenured教授高是肯定的,随遇而安,自己满意就行。
到游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hiMaQian' 的评论 :
方舟子一向刻薄,对吴瑛的恶感从和饶毅结怨之后就开始了,憎屋及乌,否则前几年也不会讲吴瑛帮女儿挂名文章造假的事。至于方舟子评论吴瑛争名夺利,无法判断是言之凿凿还是立场先行。方舟子说“直到fbi出手,没我事了”,并没有和出于同为在美华人立场、或是作为朋友、或是表达人道主义关怀的生者统一战线。
comethrough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雅美之途' 的评论 : 不是神乎其神,是真实发生的事,一般发生在推荐人和被推荐人比较熟悉的情况下,有时候推荐人会主动说,我最近很忙,你先写个draft吧,列一下提纲。然后推荐人再做点修改就发给学校了。您没有听说过的事,并不意味着不存在。我不是瞧不起研究教授系列,我在前面也提到了“也有极少数research professor做得不错的,能独立拿funding开Lab...", 我是加以肯定的。我只是想表达research professor的门槛很低,良莠不齐,水分很大。我可以根据公开的信息和您的文章里常常提到的一些人物来举例说明这个问题,这个不算是爆隐私啦,先声明一下,请不要误会。你们系里的Dr. Dennis Hourcade, 他也是contract-track research professor, 和你一样也是你们大老板阿肯森的部下几十年,但他长期有自己独立的国家级grant,文章都是自己做通讯作者,学校并给他配备有专用的技术员,基本上是独立于阿肯森以外。按您的说法,他在你们领域是国际知名的教授。但把他和您作一比较,就会发觉,您从来没有拿到过任何grant,没有自己的实验室,系里也不给你配备任何助手,都是您自己亲自动手跑胶刷试管杀老鼠之类的,连办公室都是近两年才给您安排一间,也就是说几十年来您就是和一些博士后,学生,技术员挤坐在实验室里。您也没有文章的通讯作者署名权(这个下面再细说),基本上就是“三无人员”(无grant,无senior authorship, 无lab), 实际上和tenure-track professor比较起来应该是“五无”:还要加上无teaching (指给学生上大课,不是那种带学生做点实验),无service (指在学校和各级学术组织里面承担的一些行政,社会和学术活动的职位)。可以说您的唯一角色就是替阿肯森干一些重复性的技术性活,和一个技术员没有多大差别。用在美老中的说法叫“千老”, 国内的说法叫“科奴”。对不起,开个玩笑,我说的有些直白。但就是这样的条件,您还能从Instructor升到助教和副教,这足以说明在华大,contract-track 研究型教授系列的门槛是相当相当地低,和Tenure track系列的要求完全不是在一个档次。说实话,像您这样的条件,即使到一个一般的州立大学都不可能找到一个同等的位置, 甚至海归都难得找到一个位置, 您不要说曾经有州立学校或大公司邀请你去你不愿意去,这些没有发生过的事说起来也没有人信也没有意思。您这种情况唯一的解释就是华大为了帮助阿肯森这样的大佬开展科研,也迁就大佬们的一些要求,那就是用最低的工资留住一些熟练的技术人员,也给这些人有点盼头,给一些晋升的机会,反正是从grant里开工资,哪天grant没有了再请走是了,学校损失的就是一点点没有成本的虚title, 但正教授的title还是不会随便给的,毕竟学校还要点脸面, 只有Dr. Dennis Hourcade那样的人才有机会提升到正教授。但对tenure track的人确实要求严格,毕竟学校要真正靠这批人拿grant和出成果来提高学校的名声。华大这种给一些资深技术员一个副教的title的行为,很像哥伦比亚为了经济效益招收大量的水硕,性质是一样的,实际上这样学位或title一点用处都没有。只能说名校也有难处,谁教美国的人工那么贵,本国人读个博士又不愿意长期干一个实验室的活,只好用一些虚名头来稳住那些资质平平,外语又不太好的外国人。

提到阿肯森,我再多说几句。在您的文章里,您总是把他神话,推崇之至,说自己和他是亦师亦友。给人的感觉好像就是在拉大旗做虎皮,用阿肯森来抬高自己的身份。我这样说不是故意贬低您,因为您在他手下几十年,他实际上是一直把您压住不当回事的,不给您通讯作者的机会,不帮助您拿grant,连办公室都是在您60岁了,在您自己的强烈要求下才安排一个位置。一般nice点的老板对于跟着自己多年的手下都是会提携的,会利用自己的江湖地位尽力去帮助手下拿到独立的grant,除非手下只会干一些重复性的熟练技术活而又上不了台面。反观Dr. Dennis Hourcade,也是在阿肯森手下几十年,但阿肯森对Dr. Dennis Hourcade是多加呵护,百般提携,让他独立于自己去拿grant,发署名文章,提正教授,并成长为一个国际知名的学者。这里面的差异,您难道就从来没有感受到过?这里面有没有亲疏,种族, 能力等等的因素在起作用?或许您也知道答案。难道您不顾事实地一味地把阿肯森拔高和歌颂只是为了说给华人听,显摆给华人看?彰显您和阿肯森亦师亦友,称兄道弟,牛逼哄哄,融入了主流?可是真实的情况不是这样啊。

这里说到通讯作者,我也解释几句。您说 “本人也有通讯作者文章”。这实际上是一种故意混淆时间顺序的含糊说法。我说您没有通讯作者是指您在从助教向副教晋升这个期间是没有通讯作者文章的,当然助教前就更不可能有了,也就是说您晋升的时候确实是“三无”状态。您唯一的一篇通讯作者文章是您被promotion之后才有的, 准确的说是1.5篇。那个0.5篇是和别人实验室合作实验被列为共同通讯作者,所以我说只算半篇,也是第一次阿肯森开恩让您做了一次co-responding author, 或许他太不在乎那篇文章了, 抑或良心发现?另外1篇,是您的熟人告知您有个review文章发表的机会,您赶紧写了一篇综述review,投到国内广州中心血站办的一个连美国SCI都还没有收录的杂志,Annals of Blood,连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都没有。这在国内,博士生们都不愿意投这样的杂志,因为很多学校不计算SCI/SCIE没有收录的文章,在那里发表了是白忙活,学生就不能毕业。也就是说您都年过60了,才只有这样勉强说得过去的又不怎么拿得出手的1.5篇文章,这应该比您的那些不出国的同学都差远了。说实话,像您这样的条件无论是到华大以外的任何美国大学还是到国内的大学都难得找到一个Faculty的职位。或许这也是为什么阿肯森能够拿捏您一辈子。让您走又走不了,进取又无门,只得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找存在感了。客观讲,这个阿肯森的为人是很不地道的,他都80几了,硬要拉着一个华人为他的学术陪葬。我们旁观者都觉得寒心,不知为什么您还感觉那么好,动辄就说自己是华大的教授,学校排名第几什么的,这些跟您有多大的关系吗?有什么值得自豪的。单位里一个锅炉工会为学校排在第几激动不已吗?

最后,还是给您几句忠告。那就是在网络上对人,尤其是对华人同胞nice一点,厚道一些,不要成天就是跟在别人后面蹭热点玩碰瓷那一套。不要动辄就指名道姓地攻击和贬低别人。您常常说这个那个在美国混不下去了才不得不回国,饶毅,颜宁,还有更多的其他人,这些人在您眼里都是属于混不下去的这一类。您就不想想您这样的条件在美国高校都能混一辈子,别人就是万一离开了tenured的位置了,难道就找不到一个地方混下去?毕竟别人起点要高多了。希望您能遵循“己所不为,勿施于人”的做人基本准则,而不是自己要为所欲为,对别人确是高标准。比如,您向来把国内科研和杂志或某些在美的华人学者贬低得一钱不值,但当您看到国内广州血站办的一个名不经传的一个小杂志,说得难听点在当时就还是个野鸡杂志状态,您都赶紧去投,并在您的博客文章里反复吹嘘自己如何了得,“发了一篇通讯作者的文章,引起了国际上广泛的关注”。我不知道一篇综述又不是原创,而且还是发表在一个毫不起眼的杂志上, 怎么会引起轰动?另外一个例子,您总是指责这个人那个人无诚信,说中国文化就是垃圾没有诚信,论文data作假。但您发表的唯一的一篇第一作者的PNAS文章,在发表后几个月就被杂志社下架撤稿了。您自己的解释是用错了材料,用错了antibody什么的,自己要求撤稿了。问题是,曾经有一个曹院士的文章也是被撤稿,他的解释也是说用错了资料,并主动要求撤稿。但您就在网络上反复嘲笑曹某,说哪还有什么用错资料的说法。全然忘了自己也做过同样的事。呵呵 :)。

以上所有举例都是引用公开发表的信息,不存在任何编造, 特此申明!

在这里非常感谢博主ShiMaQian大师,谢谢博主的宽容,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平台,各位能畅所欲言!

雅美之途 2024-08-03 04:11:48 回复 'comethrough' 的评论 : 你越说越神乎了,在教授提升过程中,我从没听说自己draft 推荐信的事,本人也有通讯作者文章。另外,你可能不知道,诺贝尔奖得主Katalin Kariko就是在UPenn的你瞧不起的研究教授系列。
sce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hiMaQian' 的评论 : 我刚才没看到他更前面的推文。他的意思确实是说所有参加千人计划的所有人都拿钱。看来只要有一个人没拿,方就输了。
ShiMaQian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ce' 的评论 :

你没看到双引号吗?那是方说的话。我们中文里用双引号就是直接引用别人的原话。明白?
sce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hiMaQian' 的评论 : 看了方的推文,他认为吴在中国参与千人计划是获取了待遇和报酬的,而且他说这事很常见。你的总结却说方说加入千人计划的人就是冲着钱去的。即使他心里这么想的,从他这里的上下文也没法看出来你说的结论,不知道你为什么这么说?
ShiMaQian 发表评论于
方舟子评论吴瑛时说:“加入千人计划就是为了拿待遇、报酬,不然加入干什么” ?(https://x.com/fangshimin/status/1819953839224816067) 这实在有点小人之心,小人之口。报酬一般指工资待遇。我知道有几位千人是没有接受工资待遇的。除了西北大学的吴瑛外,芝加哥大学也有一位千人拒绝了工资待遇。他们确实拿了国内的科研经费,开了实验室,带了研究生,但是没拿工资报酬,而且几年内就因为讨厌国内的关系网而中断了关系。张口就是“加入千人计划就是为了拿待遇、报酬”。这是特朗普之流的思维。方舟子年轻时挺有才气的,没想到如今沦落成了这个样子。

当然方舟子可以辩解说他话中的报酬不是工资,而是指免费的吃喝玩乐等等。如果真是如此,倒也可以原谅。从国外回国访问,确实没有人可以完全避开不花钱的吃喝玩乐。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之徒代表不了中国人, 他只一个弄虚作假的实验员。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雅美之途' 的评论 : 又来了。 你没有在美国受过教育。 管你什么title。 你永远不可能是吴瑛这样的教授。
雅美之途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你的无知在考验我们的宽容度,我的正式title是Associate Professor of Medicine, 一字不多,一字不少,注意是在美国经常排前五名的超一流医学院。我在说Katalin Kariko做出成绩的时候的职位,远在获奖之前,她刚获得诺贝尔奖不久。你是文学城著名的亲中派,无数博主揭露你依靠假点击常年在城头位居榜首。但是你又是一个矛盾体,不为中国人骄傲。我就是仅以同济学位发展到现在的,在多个领域耕耘。你更不知道Katalin Kariko没有外国博士,学位是在匈牙利取得的。我觉得中宣部应该降你的工资,因为你的留言太不靠谱。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雅美之途' 的评论 : 可她有诺贝尔奖啊。 学校会给她启动经费吧?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雅美之途' 的评论 : 那您是博士后, 还是博士生呢?
雅美之途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你恐怕不懂原创性科学是怎么做出来的,套用什么经营性的团队,Katie Weissman 做出诺贝尔奖的Immunity paper只有很少的作者,应该绝大部分实验都是她与Drew Weissman 做出的。举这例只是告诉你些基本科学规律,与我无关,James Watson和Francis Crick发现DNA双螺旋时分别是博士后和博士生。
雅美之途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你完全不知道,然后瞎说一气。Katalin Kariko是Drew Weissman 实验室的研究助理教授,自己没有grant, 正是因为沒有grant才入Weissman 实验室的,Immunity 论文也是一作。
雅美之途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说盟友是轻的,可能就是一个人。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hareworld' 的评论 : 哈哈哈, 有人说我们是盟友。 既然如此, 我就又多写了写。 并且要和你握一下手咯。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雅美之途' 的评论 : 人家有自己的 grant 和团队,还有国外受过严格高等教育的背景,不是那种“三无”人员在实验室里给人做实验可比的吧?
==“诺贝尔奖得主Katalin Kariko就是在UPenn的你瞧不起的研究教授系列。”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真正的教授晋升过程, 要看科研、教学和服务的评定, 你有多少grant/paper? 带了多少硕士、博士生? 开了多少课? 给系里做过哪些份外的事情? 不是只有推荐信就行的。 另外, 在文学城写博,自己办中美留学中介, 可不属于为系里服务的范畴哦。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雅美之途' 的评论 : “盟友”? 你想得太多太过, 而且还歪了。 不过确实对你有这种相同质疑和想法的人很多, 既然你在你的博文中把不同观点的留评都删除,把人都拉黑, 那别人就在可以交流的地方交流咯。
ShiMaQian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ce' 的评论 :

她和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关系给她惹了麻烦。她于2019年及之前发表的的几篇文章中把她的工作单位写成双重的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和西北大学。这就犯了大忌。她并没有狡兔三窟,却白纸黑字留下了可以曲解为狡兔三窟的证据,真是冤枉至极。
sce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数字旋律' 的评论 : "更少人知道,她与中国的合作从未接受人才计划的报酬......"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已经把她的信息删了,是不是有点不够意思?让人误以为吴从他们那拿了多少好处似的。
雅美之途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hiMaQian' 的评论 : 这些我详细了解,也与系主任朋友聊过。我们必须有外校的推荐信,并且规定相当的比例。现在美国Tenure系统受到挑战,福山早就呼吁取消Tenure, 上次Georgia 系统似乎已经取消。表现不好照样走人。
雅美之途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omethrough' 的评论 : 你越说越神乎了,在教授提升过程中,我从没听说自己draft 推荐信的事,本人也有通讯作者文章。另外,你可能不知道,诺贝尔奖得主Katalin Kariko就是在UPenn的你瞧不起的研究教授系列。
ShiMaQian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数字旋律' 的评论 :

多谢转载
ShiMaQian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雅美之途' 的评论 :

我补充一点吧。大学里每个系都有个DTPC(departmental tenure and promotion committee)委员会,各学院有个FTPC(faculty tenure and promotion committee)委员会。申请人的材料通过DTPC后由FTPC审查。FTPC综合DTPC和external referees的意见以及申请人是否有不错的文章和研究经费,培养了多少研究生等等,然后向Senate和 Board of Governors送交推荐意见,最后决定是否给tenure/promotion。整个评审过程各校有所不同。从助教授到副教授的申请通常伴随tenure申请。这一步有的学校时不需external referees,但有的学校则需要。申请正教授时就都要有external referees。申请人可以向FTPC推荐3-4位external referees。FTPC通常会从中选一个,再另外找3-4位external referees。有的学校不看学生对教授的评价,但有的学校则要考虑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以上是终身制教授的晋升过程。各大学大同小异。Research Professor的晋升则大不相同,各大学小同大异,但科研能力和科研经费的支持是最重要的。人缘虽然没有在中国的大学里那么重要,但也是需要的。在北美的大学里,院长挺重要。在英国的大学系统里,系主任很重要。
数字旋律 发表评论于
[转载]王开元先生在吴瑛教授葬礼上的悼词

2024-8-2 16:48

各位亲友:

感谢大家来参加我的老同学Jane的葬礼!

我们在上天或上帝的见证下来到这个世上,是为了完成一张叫做人生的答卷。

有的人卷面干净、整洁,而且交卷迅速,如果再得高分,那一定是优等生,比如Jane。

有的人卷面涂涂改改,交卷也是磨磨唧唧,得分差强人意,那可能是落后生,比如我。

五十多年前,我和Jane相识时,才七八岁的年纪。我比她大几个月,但是成绩却比她差一大截。于是,作为“一帮一、一对红”的典型,我被老师安排为她的同桌,她这个优等生被老师指定帮助我这个落后生。

这种安排奠定了我们一生的相对位置:

在我心目中,她是永远的女神,优秀、圣洁的女神!

现在你们知道了,为什么我不敢用英文演讲。我怕她会听不下去我的破英文,又忍不住地要站出来教我。

我们之间绵延半个世纪的友情是无法在这么短短的悼词中道尽的,但是关于Jane有三点却令我刻骨铭心。

首先,她是科学的圣徒。她亲口告诉我,她进实验室就像圣徒进教堂!她为科学而生,也为科学而死;打开实验室,就打开了生命;关闭实验室,就关闭了生命。

其次,她是极其负责任的人。永远把责任扛在肩上,对家庭的责任,对子女的责任,对亲友的责任,对单位的责任,对祖国的责任,对所在国的责任,直到扛不动为止。而她自己,永远不想成为别人的负担!

第三,她生来高贵,超凡脱俗,似水晶般澄澈,也像水晶般易碎。她从来优秀,却一直低调。以上海第一医学院第一名毕业并在近四十年来成为其本科生校友中第一位美国讲席教授;她是斯坦福的博士、哈佛博士后;她在英国牛津共创延续至今二十年的美国高登“转录后基因调控”会议;她还是罕见的美国内科医师协会女性华人成员......更少人知道,她与中国的合作从未接受人才计划的报酬......当然也鲜有人知,她直到去世都还担任着国际公益学术组织大学沙龙的创始董事。

她是纯粹的科学家,不关心政治,但政治却“关心”了她。

她的“美国梦”碎了没有?这是个问题。她长眠于此玫瑰山公墓,是想要看看玫瑰色的美国梦能持续多久吗?

她交出了整洁、完美的人生答卷,以她一贯的优等生风格,毫不拖泥带水地离去。

而我,她一直帮助着的落后生,却在这喋喋不休。为了不突破她对我的容忍极限,我还是就此打住。

像以往一样,我把对她的无尽的思念埋入心底。对她的崇敬有多高,对她的怀念就有多深。

Jane,吴瑛,我挚爱的好友,老同学,安息吧。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聂广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444865.html
comethrough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雅美之途' 的评论 : 这个过程我比较熟悉,可以说一下。每个学校的过程都是大同小异,但难易程度主要看是属于哪个track。对于tenure track的,那是相当严格,必须要满足各种指标,拿到国家级的grant,文章数量和档次,教学量和评估, service等等,再加上同行评议,而且还有过不了的危险。而对于这种老板支持提名的,基本就是走个过场,自己找几个熟人写推荐信,很多Draft都是自己写的,和办绿卡一样瞎吹一通就行了,即使没有独立的grant,没有做过PI,没有通讯作者的文章,没有教学,都没有人care, 基本上是没有过不了的,因为就是老板用自己grant的钱招一个合同工,又不占系里的指标和资源,老板说行就行,没人会去较真。这两种promotion的requirement在学校的文件里都是分开写的。那个吴瑛教授的老公饶毅, 20多年前就是你们学校的tenured副教授了吧?他申请tenure的时候,条件都是很不错的,什么都具备,有R01, 自己的LAB,文章和教学都符合标准,但通过的时候都很艰难。你可以把他的promotion和20年后你的这种老板加持的晋升比较一下,就应该知道完全是两回事了,后者基本就是三无,你自己心里应该明白是怎么回事,我就不多说了。至于说耗时1年,那只是个standard procedure,所有申请人都放在一起走一遍,无论是真正凭条件的,还是只是走个过场的,学校的日程安排就是那样。所以同样是AP,两者的分量是完全不一样的,不只是research professor 和tenured professor 简单的名字一字之差的问题,而是本质上就不是一回事,不然大家为什么都要削尖了脑袋往tenure track上挤呢?说实话,这些人不都是从Tenure Track这个独木桥上被挤下来了,才不得不跟着一个老板混, 不然谁愿意一辈子都憋屈。也有极少数research professor做得不错的,能独立拿funding开Lab,但显然您还需要努力,如果还来得及的话
雅美之途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hareworld' 的评论 : 你与京妞是盟友啊。你说的好轻松,像你经历过似的,还老板愿意给就行了。我告诉你吧,我经历的圣路易斯华大的助理教授和副教授的promotions需要通过这些步骤:1。5-7封国际同行的推荐信,2。Division Chief, 3。 Department Chairman; 4。Ad Hoc Committee; 5。Executive Committee composed by all department heads,自己的系主任必须在这个委员会前解释不好的评语。最后报Trustees批准,整个过程耗时近一年。
雨女 发表评论于
吴教授的专业领域。第一作者通常是博士生或博士后以及运气好的本科毕业一两年的人。通讯作者基本是他们的老板也就是教授们。所以硕吴教授只有两篇小短文而没有第一作者论文,应该是不了解这个领域。吴教授非常优秀。为她感到心痛和惋惜。愿吴教授安息。愿她家人节哀顺变。
shareworld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是这样,懂得人都懂。在美国正儿八经地上过学,读过博的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有些虚名头只是可以拿去唬唬不在这个领域或不在美国的人。像早些年,一些人把一个research associate的title都翻译成研究员或院士到国内去忽悠,也把人唬得一愣一愣的。现在进化了些,把老板随便封的一个什么虚不拉几的title也拿到四处招摇,更具欺骗性。其实这样的title学校也无所谓,助理教授或副教授都行,除外正教授,只要老板愿意给就给,反正不占学校的资金和编制,算是精神鼓励,否则到哪里去找这样廉价的劳力。外界如何识别,就看一条,有没有自己独立funding,有了funding就有了自己的实验室,学校就不得不把你当回事,否则title就是个摆设,还是干实验员的活。吴瑛是tenured教授,按正常情况即使Grant断了学校也要支持她2年左右继续申请Grant,这个对她不是压力。她走绝路,主要还是身心太累了,这些年来家庭变故和身患疾病压力太大,外界看来好像很风光,其实人已经抑郁了,面对中美冲突导致的突发事件很容易崩溃。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hareworld' 的评论 : 同意。 自己有grant, 才可以当老板,雇人。 否则就是被人雇佣的试验员而已。 不管什么 title, 老板就是老板, 打工就是打工。 真的假不了, 假的也真不了。
comethrough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雅美之途' 的评论 : 顺便再多说几句,你在网路上还是要为人nice一点,不要为了博出名,成天就是蹭热点,攻击这个,贬低那个,大家都不作声,实际上都知道你的老底。多在专业上下点功夫,做一些实际有意义的事,古人说,玩物丧志,希望能引以为戒
ShiMaQian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雅美之途' 和 shareworld 的评论 :

多谢关注。大家心平气和为好。
大学入职时都得为待遇和校方谈判。一般教授和院长谈判工资,starting fund,workload,等等。讲席教授和副校长谈判其待遇。不同的学校有许多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对文学城的读者不是很重要。也许无需深究。
comethrough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雅美之途' 的评论 : 觉得你应该在理解上有错。学校的Faculty都是分两大类, contract-track和 tenure-track, 然后每个Track里面又有Research, teaching or Clinical等等的细分,各个学校之间只是在细分上的名称有差异, 你说的Investigator, Research and Clinical, 只是细分而已,说明他们的Duty and Responsibilities不一样。举例来说,一个在经营一个实验室Principal Investigator或中国人喜欢说的"老板“, 他/她要么是属于contract-track, 要么属于tenure-track,但都是做research。至于你说的“在很多事务上是对等的,像占用教授名额、投票权和Professional allowance等等”, 有些是取决于你是否被选进到哪个committee没有,比如投票权,那是每个人的个人发展了。一般来说,在一个学校纯做research的人,没有自己的grant和实验室,什么title都是白搭,因为能有什么出风头的事,都被上面的老板抢去了,工资待遇也是老板说了算,都是压倒最低下限,发个文章也算是老板的,实际上是很憋屈的事。至于说“离开去州大或工业界”,实际上也是个很难的事,没有独立的run一个lab的经历,别人也不会随便就相信而接受你,特别是现在各个学校都是竞争激烈,grant为王,没有能拿grant的能力,学校是不会养一个闲人的,除非你去别人实验室再从博后或technician做起
雅美之途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hareworld' 的评论 : 你说的好多都不是事实,或许你呆的地方不同。我们的Faculty分Investigator, Research and Clinical Tracks, 以Investigator Track为最重要,有些地方已经取消了Tenure track之规定。但是我们所有tracks的Faculty在很多事务上是对等的,像占用教授名额、投票权和Professional allowance等等。Faculty与此些方面是与Staff很不同的,你故意将此弄混。人生的选择很多,我自己选择的路,也走的很好。

我那个留言应该说成是医学院,没有什么hard money的,拉斯卡奖得主如果没基金也必须关门:“ 在美国私立研究型大学的医学院,与私立大学的其他院系和州立大学不同,是没有所谓hard money的。教授们所有的工资都是从基金里出,除非医生科学家上临床或者有些课时的补贴。如果没有经费运转实验室,基本上玩完。

因为沒有实验室后教授的研究不在前沿,基本上也没有人找你开课。医学院的教学任务本身就很少,绝大多数时间是专注科研前沿,经常开会或者被邀做学术报告。

关闭实验室后,教授通常都会走人。如果以Tenure赖着不走,系主任、教授同事们甚至学生都会有意无意间羞辱你,让你生不如死。所以Tenure对于研究型一流医学院基本上没有意义,况且外面的世界很精采,可以挣比大学高得多的工资,离开去州大或工业界也是很好的选择。”
shareworld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雅美之途' 的评论 : 说“私立大学没有hard money,完全是由自己的基金里出”, 完全就是想当然,也说明你在美国呆了几十年,对大学里面教授的雇佣过程完全一无所知,因为你还没有到那个层面,你所依附的老板也不会给你细说。私立学校也是有hard money的,每个招来的人给hard money的比例都是不相同的,取决于你自己的牛逼程度
shareworld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雅美之途' 的评论 : 大学里的教授分contract-track和 tenure-track两大类,里面各自又有research, teaching or clinical 等细分。从来没有把research professor 和 tenure-track professor并列为两大类的说法。contract-track和 tenure-track的区别是保障性的问题,后者即使没有了grant也有一个大大的缓冲期,而前者可能被学校马上fire掉。你长期在你的文章里故意误导,其实就是在为自己定身制作找台阶,让别人以为你的title是和tenure-track同等的。实际上你这种research fellow在contract-track里也是rank 最低的,因为完全没有自己独立的grant和实验室,就是人身依附一个老板,相当于一个年资高一点的博士后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你一辈子也就只能到一个AP,就是跟老板时间长了老板不过意施舍一下,给个虚title好听一点点,和学校都没有多大关系),老板没钱了或死了,你就得马上开路。当然你老板是tenure的话,没有grant了他自己还可以呆很长时间,甚至一直到他自愿退休,他还可以搞一些教学,临床,行政工作,取决于他自己和校方的关系和他自己的心理承受力,即使有人给他脸色看,他也可以赖着不走,校方照样得给工资,否则法庭上见。完全不是你说的tenure毫无用处,那是你在为自己找安慰和脸面。希望不要再在你的文章里面误导大家了,也不要把你的那个助理还是副教授的头衔到处显摆了,因为完全是useless,基本没有含金量. 看看你每天就是在中文网上混日子,无所事事,自吹自擂打广告做点小生意,就可知你自己心里十分的焦虑,因为你那个老板都80多岁了。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谢谢博主的解释。 我看到饶毅是62年生人? 吴教授应该更年轻。 太可惜了。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hiMaQian' 的评论 : 这样的粗心大意太不应该了。 确实一些人忽略不少细节, 至于收入不报, 不能排除有个别人是不想报, 觉得是小事,没事。 在海外一定要特别注意规则, 这是我这些年学到的。
数字旋律 发表评论于
澄清一下:据可靠信息来源,吴教授是非常成功的教授。在西北大学是独立PI,终身教职,Full Professor with Tenure。吴教授的讲席教授Title是Endowed Chair,包括了薪资,不用从申请的研究经费中支出薪水。“Research”只是捐款人指定的讲席教授名称带的,说明捐款由于支持从事研究成绩卓著的教授,并不指西北大学的“Research Track”教职。博主和其他读者在这点上的说法有误。

吴教授的事详情不知道,但据以上说法推论,近期传闻道听途说、一知半解、外加脑补的噪音较大。
ShiMaQian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华人科学家全身心搞科研,有时会忽略一些似乎是次要的东西。比如发表文章时的funding acknowledgement,有人就会忘记更新其中的Grant number。吴瑛也是如此。她近五年发表的文章往往没写Grant number或者用了已过期的Grant number。结果是和最近的三百万美元的NIH资助相关的文章很有限,让人觉得这三百万美元是打水漂了。华人科学家有时到国内有些报酬也不记得上报(其实中外科学家几乎都不会上报)。如果有人专门要和你过不去就麻烦。
ShiMaQian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孩子无恙。参加葬礼的人看到她的孩子,但是不好问死者的死因。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拜登上台以后终止了这个计划, “解放“ 被调查的中国专家学者就有近三千人, 科研经费怎么能不受到影响。 这还只是个 Initiative。 现在有了川普有了 Project 2025, 还不知会怎么样呢。 我认识的一个美国顶级实验室做科研的中国朋友, 是学科带头人, 专业特别厉害。 前几年从实验室到大学去了, 因为管控越来越严, 经费越来越不好申请。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谢谢博主的回复。 母亲上了年纪可以理解,她有孩子死? 这肯定是很大的打击。 生物领域,近年申请科研基金肯定比较困难了。 川普在任上搞的 China Initiative 就是针对在美华人科学家的, 生物领域也是一个方面。
扭曲时代 发表评论于
Frederick Sanger 拿过两次诺奖,到了65岁时,就彻底退休了,专注醉心于养花,精通园艺,剑桥河上放舟划船。

现在是乱世,要有作好人生不同阶段的角色转换。
扭曲时代 发表评论于
人生,其实是一种磨难,劫数。

女人,在社会中,同时有着不同的角色,女科学家,女人,母亲,随着不同的年龄时期,这些角色在转换。

吴瑛教授,曾经与我在一个系里工作过,不是那么熟悉。在她的实验室的一个工作多年的人与我曾常聊。

吴瑛教授是极为敬业的女科学家,极为敬职的单身母亲。
ShiMaQian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有人参加了她的葬礼,但不好问她孩子其母亲的死因。有数人听说环境对她不公,给她发过电邮希望能提供帮助,但她一概不回复。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如果Dr Wu 当时是为了家庭团聚而到的西北, 是不是 tenured prof. 不知道, 和学校怎么“分成”也不知道。 就不要无端猜想了。 以她的资历, 就算到此退休, 也是可以过舒适生活的。 如果到中国去, 甚至可以过富翁的生活。 一个人放弃生命要下很大决心, 她有子女么? 无论如何,她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值得尊重。 希望她天堂安息。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所有的学校都要收管理费的。 37% 不算高。 我同学在马里兰的州立大学要收44%呢。 她是tenured, 工资是学校出, 9个月。 假期是research fund。
ShiMaQian 发表评论于
网上频传吴瑛的NIH基金资助于2022年结束。此说有误。最后一年的五十余万美元的资助于2022年7月1日开始,至2023年6月30日结束。
dong140 发表评论于
痛惜
sce 发表评论于
她的例子有些特殊,当时她的发展比饶毅还好,去西北大学应该是家庭团聚。他们两人当时在西北都有自己的实验室,互相提携,发展的不错。没想到饶毅然回国,当学术明星和反美斗士去了,再也没回美国,放了她的鸽子,两人也最终分手。一个人在事业的巅峰期碰到这么多个人烂事需要应对,不知道对她有多大影响。她去世前不知道心里面在想什么。当时要是和饶一起回国,会不会就没有这些事了。估计她女儿当时要不是面临升学,她没准就回去了。
风淡云清2 发表评论于 2024-07-31 12:59:33
Vanderbilt是著名的私立大学,怎么可能放弃那里的终身职位去西北当科研教授?
老天真 发表评论于
可能是吴女士的工作和申请经费的压力太大,或者其它的家庭个人原因,患上了抑郁症。类似华裔作家张纯如女士一样。很多抑郁症患者,自己感觉不到,或者不好意思去就医,一时想不开,就自我了断了。所以,心理健康和机体健康一样重要。必须承认,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工作,压力确实很大,并不是外人表面上看上去那么光鲜亮丽。
Unix1998 发表评论于
悼念 ,虽然没听说过,但华人终身教授都是顶级人才 , RIP.
ShiMaQian 发表评论于
回复 'gamlastan' 的评论 :

Timberwolf 的评论倒没有错。吴瑛在过去十年确实没有发表什么作为第一(单独)作者的文章,但她曾经发表过不少作为通讯作者的文章。另外,如果按获得科研经费多少来排名的话,她还是排得很靠前的。如果按文章的引用率来排,则需要区分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和其它作者的贡献。比如有两篇文章,张三是其中一文的唯一作者,另一篇有300人署名,而李四是300人中的一位,而且既不是第一作者,也不是通讯作者。如果这两篇文章各被引用一次,过去的统计是张三得一分,李四也得一分。新的统计会给张三积分比李四多一点。最新的斯坦福大学的全球科学家积分排名便是如此(https://elsevier.digitalcommonsdata.com/datasets/btchxktzyw/6)。按照这新的积分排名,吴瑛的排名很一般。
kevinz2015 发表评论于
吴瑛教授和Jerry O. Wolff教授的离世令人感到惋惜。

在网上看到Wolff教授的照片 —— 一位慈善的老人。他在留给家人的告别信中写道:“I am gone in a remote wilderness where I can return my body and soul to nature. There is no reason for anyone to look for me, just leave me where I am.”坦然超脱地离开人世。

我两年前曾去Canyonlands National Park旅游, 那里人迹罕至。Wolff教授的遗体在2009年3月才偶然地被一个徒步者发现,让人不胜唏嘘。

ShiMaQian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扭曲时代' 的评论 :

比如按文章应用率排名的科学家中,西北大学有72名排在前10000,而Vanderbilt只有36名。Vanderbilt的教授人数多于西北大学,但排名优秀的科学家却只有西北大学的一半。由此可见一斑。
雅美之途 发表评论于
文中的这个理解应该有误,不知西北人怎么看,我觉得吴瑛是Tenured Professor:“吴瑛教授的职称全名是Dr. Charles L. Mix Research Professor。大学里的“Research Professor”(科研教授),和终身制(tenured or tenure-track)内的教授有很大不同。吴瑛教授曾经是范德堡大学的终身教授,不知道跳槽到西北大学后是否脱离终身制而成为科研教授。终身制内的教授是要教课的,即使不愿意教课也得教,得受死不开窍的学生的差评(虽然大家装作没看见)”。但是在美国私立的研究型大学,与州立大学不同,是没有所谓hard money的,所有工资从基金里出,除非上临床或有些课时补贴。如果没有经费运转实验室,基本上玩完。因为不在前沿,基本上也没有人找你开课。一般情况下都会走人,如果以tenure 赖着不走,系主任、教授同事们甚至学生都会有意无意羞辱你,让你生不如死。所以研究型一流大学基本上Tenure没有意义,况且外面的世界很精采,可以挣比大学高得多的工资。
gamlastan 发表评论于
her English name is Jane Y Wu
gamlastan 发表评论于
https://scholar.google.com/scholar?hl=en&as_sdt=0%2C33&q=Jane+Y+wu&btnG=

She is outstanding scientist
扭曲时代 发表评论于
博主弄错了。Vanderbilt 排名始终是在全美十几年来,一直在15。而Vanderbilt Cancer Center ranking 也是一直排名第十。

两个学校的医学研究用什么“不可同日而语”,实在差亦!
ShiMaQian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风淡云清2' 的评论 :

1. 西北大学在学术上当然要高于Vanderbilt。医学研究就更不能同日而语了。
2. 她在Vanderbilt是一般教授,在西北大学是冠名的讲座教授
风淡云清2 发表评论于
Vanderbilt是著名的私立大学,怎么可能放弃那里的终身职位去西北当科研教授?
Timberwolf 发表评论于
这位教授在过去十年间只有两篇2-3页的短文以第一(单独)作者署名发表。这样的成就能当得起优秀科学家的称呼吗?
https://www.scholars.northwestern.edu/en/persons/jane-wu/datasets/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