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绥和他的《回忆录》(1)
——读书札记
1、一本引人入胜的书
上个世纪90年代,在贵阳个体书摊上,我买到盗版的《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印刷质量有些粗糙,翻阅该书,开头就是20多张照片,是李医生与毛及毛身边工作人员的合照,这些合照确凿无疑地告诉读者,该《回忆录》其真实性无可置疑。
翻开《回忆录》正文,李医生朴实生动的文笔,就像一本好小说一样,一下子就吸引我走进作者所描绘的生活场景里,特别是书中描述的是以往我心中崇拜的毛泽东的日常生活,更令人兴趣盎然。609页的正文,很快就读完了。而且奇怪的是,该书还吸引我去读第二遍。
该《回忆录》出版不久,一天晚上收听美国之音,突然听到中共上层对李志绥和他出版的《回忆录》表示愤慨,组织一些当年与李志绥一起工作的人,批判李志绥和他的《回忆录》,说李志绥是什么美国特务,他的《回忆录》是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造谣和诬蔑等等。89年以后,我在思想上已经和中共决裂,对中共的这一套把戏不再以为然。
不过,中共的认知战不能小看,千千万万善良的人,其中包括一些学历很高的知识分子,都很容易受中共的洗脑宣传影响。所以,对于李志绥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以及他写的《回忆录》是否真实可信?还有必要做些讨论。
2、早年经历
我个人认为,只要认真阅读李志绥的《回忆录》,知道中共对待讲真话的人一贯采取的手法,问题应该是很清楚的。书中李志绥对毛泽东及其所接触的人,从中共高官到普通工作人员,都是根据自己耳闻目睹,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如实叙述,对于自己的出身成长和经历的心路历程,包括自己的错误,都秉笔直书,毫不回避。
书中李志绥如实介绍了自己的出身和经历。他说,他出生在北京一个5代行医世家,他的大曾祖父曾经当过清朝御医,他说: “自小起,家里便期待我成为医生,将医业家传发扬光大。我也以先祖为傲,并立志向上学医。”(第031页)他中学和大学都是在中国南方的教会学校就读,这些学校都是由美国或加拿大教会创办。书中介绍,中学里宗教气氛浓厚,他15岁便受洗入教。因此,幼年的家庭影响,学校里所弥漫着的西方社会的人文精神和基督教的博爱思想,对李志绥的思想和人格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使他年轻时期有理想,有追求,是非分明,痛恨社会上的种种恶行。即使是他的亲生父亲,由于贪恋国民党高官的权位,而且不顾妻室儿女的感受,从法国带回一个法国妻子,他也表示憎恶。
日本投降那年,他毕业参加工作,就职于南京中央医院,1946年与相恋10年的女友结婚。国共内战爆发,国统区物价飞涨,人心惶惶,李志绥夫妇于48年移居香港,李志绥独身到澳洲悉尼行医。李志绥夫妇都受过高等教育,都收入颇丰。但49年4月,李志绥夫妇收到在北京的母亲和抗日战争时期便参加共产党的长兄的来信,希望李志绥夫妇回北京老家团聚,接着第二封家信中还有中共卫生部副部长傅连暲的信,邀请李志绥回国到北京工作。就在这种情况下,李医生书中写:“共产党解放北平时,我十分振奋。我确定共产党的胜利将意味着外国租借地和帝国侵略的结束,中国终于能够再在世界上扬眉吐气。”(第035页)于是夫妇二人决定回国。
3、走进中共领导的核心层
回到北京后,李志绥被安排在北京香山“劳动大学”的门诊部工作。所谓“劳动大学”,是当时中共中央所属各党政机关的化名。因此,李志绥实际上是负责给中共中央领导和各中央机关的大小干部看病。李志绥当时的心态是:“我对这些人都抱着崇敬的心情。我认为他们为了中国的富强康乐,为了建立新中国,从少年时代就弃家参加了共产党,经历了数不清的艰难困苦,是真正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人。”(第046页)因此,他对到门诊部看病的人,不论职位高低,一律认真负责,热情服务。
不仅如此,他还响应党的号召,申请参加土改,到农村去打土豪分田地;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以后,他申请去朝鲜前线,报效国家。但由于门诊部他是唯一受过医学专业训练的医生,大家有病都找他看,所以,他的申请没有被批准。另外,李医生还提出入党申请,尽管他出身富裕家庭,父亲是国民党高官,他的岳父岳母是地主分子,但他愿意背叛剥削阶级,成为一个共产党员。经过党组织两年多的深入调查,证明李志绥没有任何政治问题,于1952年11月被批准入党。(第054页)
正因为李志绥在政治上要求进步,在门诊部工作表现出色,于1952年秋天,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一致推选他为甲等工作模范。(第053页)
1954年1月2日下午,中南海的大管家汪东兴找李医生谈话,说:“我观察了这么几年,你很受群众的欢迎。你最大的特点是对待人不分高低上下,一律耐心周到,不势利眼。所以,不只是一般的同志,就是高级首长(都)知道你。你的高明的医术,平易近人的人品,热情细心的服务精神,给大家的印象很突出。”(055)所以,汪东兴告诉李医生,组织上决定让他去给毛主席当保健医生。但李医生想到自己妻子在美国和英国所属的有关部门工作过,自己父亲和岳父岳母成分不好,特别是想到他曾经当过御医的大曾祖父临终遗言,交代子孙后代不要当御医……他把这些思想顾虑告诉汪东兴。汪东兴告诉他,这些顾虑没有必要,而且要在毛主席亲自面试以后才能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