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032 reads)2015-07-24 13:54:58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57970/201507/21600.html
我知道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的智慧
||| 推荐到群组
The Lee-Yang parity violation refers to the groundbreaking discovery by Tsung-Dao Lee and Chen-Ning Yang that parity conservation is not always upheld in certain physical processes, particularly in weak interactions such as beta decay. Their theoretical work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Chien-Shiung Wu’s famous experiment in 1956, which provided experimental confirmation that parity is indeed violated in the decay of cobalt-60 nuclei, challenging the classical view held in physics at the time.
Related Questions
宇称不守恒的发现,被誉为20世纪物理学中的革命。根据《李政道传》所写,这一发现是由李政道先有思想突破的。杨振宁激烈地反对李政道所说的一切。但经过反复的讨论,他逐渐被说服。午饭后,他们回到李政道的办公室,杨已经完全被说服,并表示愿意与李合作。一个月后他们完成了对这些过程的分析,写出了论文。这篇论文是由李政道执笔,署名也是李政道在前。这就是轰动一时后来获得1957年诺贝尔奖的那篇论文。
===========
讨论这些细节其实没什么太大的意义,如果里头有人没有该有的贡献,那个文章中不会出现他的名字的,最多是在致谢里头提一嘴。对这种有重大创新的物理文章,主要的观点贡献者为第一作者,而整个思想的发展肯定有两个人的贡献,在思想发展的特定阶段也许一个人先跨出一步另一个人跟随,缺了其中一个人应该都有缺失的知识和思维。
要从整个职业发展来看两个人的贡献,杨振宁还是高于李政道的,毕竟杨还有别的很有影响力的工作,李似乎没怎么听到了,但这可能和杨善与/乐于进入选择有影响力的课题有关系,譬如凝聚态的超导,高能的基本粒子等等,而李政道似乎基本上都在原子物理里头打转。
1957年12月10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和李政道。(VCG)
[lhy86 发表评论于 2024-08-05 13:26:45
说句心里话,第一张两人年轻时的照片,老杨就是一副贼眉鼠眼,让人不舒服的模样。How did you know? I can't tell)
李政道1926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江苏苏州,父亲李骏康是金陵大学农化系首届毕业生,祖父李仲覃曾是苏州圣约翰堂的首任华人主任牧师(教区长),在当时宗教界颇有影响力。李政道曾在苏州东吴大学附属中学、江西联合中学等学校就读,后来受抗日战争的影响,李政道并未得到中学毕业证书。儘管如此,李政道在1943年考入已迁到贵州的浙江大学物理系,由此走上物理学之路,师从束星北、王淦昌等人。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奖得主李政道逝世 享年98岁
李政道逝世 与杨振宁共夺诺奖震惊世界 关係破裂往事
2006年9月5日,“2006诺贝尔奖得主北京论坛”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李政道演讲。(V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