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十年语文教改(2454)高中抓升学率,要敢抓常抓会抓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我的十年语文教改(2454)高中抓升学率,要敢抓常抓会抓

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人们都说“高考就是一根指挥棒”,它不仅是评价一所学校优劣的标准,更是莘莘学子追求人生梦想的天梯。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之下,1977年之后,全国各省、市、区县的重点中学应运而生,即使最一般的中学,也办起了“重点班”。可见,作为中学教师,特别是高中班主任抓高考升学率是天职。当然,高考升学率也是评价教师的重要标准,因此,抓升学率理所当然,关键是怎么抓。

我执教的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中理科语文教材改革实验班,1985年9月开始使用人教社责任编辑周正逵老师编的阅读教材,责任编辑王连云老师编的《写作》课本。每学年还编了一本《现代文选读》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和写作教学配套。。

1984年人教社在兰州开会时,周老师在大会作报告,强调他的编辑理念,详细解释了为什么高中三年要依序编成高一年级《文言读本》、高二年级《文学读本》、高三年级《文化读本》。他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文言文基础,就不可能欣赏文学作品,如果没有文学素养,就很难读懂文化著作,当然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我相信,不仅仅是我,所有与会老师听他这样一说,永远都不会忘记的。可以说,当年人教社这套高中实验教材的编辑理念、教学教法都是最先进的,但是,自从高中实验班组建之后,校长、家长、参加实验的学生,时刻担心的却是学习这套实验教材,将来怎么应对高考。

我的应对策略就是在坚持教改的同时,不能忘记千辛万苦考上湖北省最好重点中学的学生三年后的目标。所以,作为班主任,开学第一课讲三点:第一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三年高中,自己要有规划;第二,在黑板上书写“鱼”和“渔”“两个大字,请学生选,学生非常聪明,都选了”渔“;第三,再写一个”网“字。给学生讲当年我读高一入学时,我的老校长郎君诗开学对我们说,你们从现在起要学会“撒网”,像渔民那样把网撒开,做到“纲举目张”;等到三年后就要收网,那时就要做到“提纲挈领”。请大家注意这两个成语中的“纲”都是指的“渔网的总绳”。

作为语文老师,首先告诉学生,我们学校的初中语文实验班毕业时,6月28日参加武汉市中考后,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参加高考语文单科测试,人平成绩超过应届高中考生人平1.54分。当年高考语文命题组副组长章熊老师予以高度评价,在青岛召开的全国初中语文实验教材总结大会上以此为例,大力宣传实验教材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约我会后去北京到他家深谈。

章熊先生时任北京大学附中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人教社初中《阅读》特约编辑。1985年暑假在章熊先生家客厅,亲聆謦欬,受益终生。

从1984年起,章熊先生开始主持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语文命题工作,持续20年,直到本世纪初他才因年龄原因逐渐淡出。1984年,我国高考语文试卷,首次将美国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路易斯亨利摩尔根的代表作《古代社会》作为阅读材料,从此改变了语文高考试卷的结构,形成阅读、写作并重的格局。语文试卷卷面四大块(语文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的模式延续至今。

章熊先生强调,考试和教育是一对孪生子,在人类社会的母系统中,它们始终是彼此独立而又密切关联的两个子系统,始终是开发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基本手段,始终是社会进化的重要机制。

章熊先生指出,高考是一种“选拔考试”,而学校平时的期中、期末考试则是“合格考试”。选拔考试的宗旨与合格考试的宗旨相反,不是判定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合格或达标,而是在学生中选拔优秀者。因此,高考测试内容不限于学生已学过的范围。考试成绩是按学生成绩的高低序列依次择优,以录满高一级学校招生预定数额为限。这是选拔考试的基本原则。所以,选拔考试不讲及格率,只讲淘汰率。

章熊先生明确指出,考试命题的依据是教育部制定,并公开颁布的各科课程标准。试题要在考查课程标准规定的核心知识的同时,关注考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方法和应用,并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考查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古人说,“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与专家学者座谈、对话,用现代网络语言来说,要善于筛选、提取和整合信息。唯此,才能具备前瞻性的思维能力。

临分别时,章熊再三嘱咐我,一定要再坚持三年完成高中实验任务。还赠送一本他翻译的美国教材《提高写作技能》,一本他写的《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又送我一枚他亲手篆刻的“培永藏书”印章。

三年高中实验教材试教过程中,我时刻牢记章熊先生的嘱咐,特别注意对学生的思维训练、阅读和写作技能训练。从高一开始,特别开了“学习方法”讲座。讲学习方法,必然要讲思维方法。于是,讲“整体思维”,告诉学生要懂得“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如人的整体功能大于手和脚的功能,所以要学会运用整体思维学语文。运用整体思维学习语文,学习听说读写思的知识和进行能力训练就是一个“整体“,“听”只是能力训练的一部分。如果学生通过训练,上完一节课(各学科一样)能听出老师那一节课的教学要点、重点和难点,那就可以说学生会听课了。当然,说、写、思更复杂一些,训练时间也更长一些。如果坚持三年常抓不懈,学生语文高考成绩定然超过一般高中生的水平。1988年高考结束后,据我们年级组严育开老师统计的结果,我们班学生的语文人平成绩超过当年湖北省应届高中考生人平十分!

高中三年,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时,我还特别注意训练学生的“相似思维”和“辩证思维“。

 《相似论》的作者张光鉴先生在《教育科学与相似论》中提出:“人们大脑的思维,依赖与其在学习与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而贮存在大脑中的知识单元——相似块。人们总是先从事物的形式相似入手,然后才去认识事物之间的运动、结构、联系及功能相似,才能认识到事物千变万化中那些相对不变的本质,达到对事物规律的认识的。”

 相似思维无处不在:

 “历史有惊人的相似”,古有三国:魏、蜀、吴,今有三国:中、俄、美。

  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宁娜》开篇首句是:“每一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每一个不幸的家庭都有自己的不幸。”

  初中几何老师讲的“相似三角形”,一生难忘。

  孔子《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如果说大而言之要运用整体思维指导语文教学的话,那末,小而言之就一定要运用相似思维进行语文教学。

 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谁的抄得妙”说的就是文章结构相似。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整体,在结构上是有规律可循的,古今中外,不论什么文体,概莫能外。

  说得更具体一些,作者在构思章时,不论是记人还是叙事,运用的常常是借景抒情,寓情于物。如课文,茅盾的《白杨礼赞》中,作者通过描写白杨树生长环境、外部形态、内在气质的不平凡,象征了北方农民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民族精神。这实质上就是相似思维。

  议论文一样要运用相似思维,如课文,吴晗的《谈骨气》中所列举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分别对应举了一个例子“文天祥拒绝降元”、“贫者不食嗟来之食”、“闻一多宁死不屈”,这种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对应关系也是运用的相似思维。如果是写说明文,如课文,华罗庚的《统筹方法》,更是熟练地运用了相似思维。因此,不论是阅读课文,还是写作文,都要在相似思维训练上下足功夫。

  如何加强相似思维的训练呢?

 张光鉴先生说的“相似块”,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说的“相似点”,其实是一回事。也许说“相似点”在语文教学中更好操作一些。     

  还是以文章结构为例吧。

 文章是以“段”为单位依序排列组合的,段与段之间的衔接,俗称“过渡段”。而过渡段因文章内容的需要,可长可短;也因表达目的的需要,可快可慢,快速过渡有时只要一个词或一句话。

为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过渡段的用法,找它与生活中常见的什么东西相似呢?其相似点在哪里呢?

 在教学过渡段时找到了“相似点”:文章的基本单位“段”,就像一座大厦的楼层。楼层之间的楼梯就像文章的段与段之间的“过渡段”。一般楼层的那个楼梯就与过渡段相似;中国曾有规定七层以上楼房才能建电梯,那个电梯就像“过渡句”,而当时汉阳的高层饭店——晴川饭店的高速电梯就像“过渡词”。

 总而言之,相似思维训练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用心,就能发现许许多多的“相似点”!

最后说说“辩证思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成语。源自《淮南子·人间训》中的一个故事。这个成语故事,生动地阐释了《老子》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两个充满辩证思维的成语故事都是两千多年前的故事了。可见,辩证思维是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东方思维的特点。

  历史发展到现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关于抽象思维,现在形式逻辑搞清楚了,至于辩证逻辑还是不清楚。  科学家都说不清楚的事情,我们就不必去纠结那些名词术语了,我们就研究怎么在教学中运用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最基本的有三种:归纳演绎;抽象具体;分析综合。

 何谓“归纳演绎”?

  苹果、梨子、香蕉、西瓜等等,统称之为“水果”。说简单一点,由苹果到水果,运用的是“归纳法”;逆向思考,从水果到苹果,就是“演绎法”了。

 何谓“抽象具体”?

“水果”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吃不到。只是一个概念而已。 苹果、梨子、香蕉、西瓜等等,就是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吃得到。

  何谓“分析综合”?

  分析是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侧面、属性,分别加以研究。是认识事物整体的必要阶段。

 综合是把事物各个部分、侧面、属性按内在联系有机地统一为整体,以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分析与综合是互相渗透和转化的,在分析基础上综合,在综合指导下分析。分析与综合,循环往复,推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一切论断都是分析与综合的结果。

  分析和综合最能体现钱学森说的:“具体人的思维,不可能限于哪一种。解决一个问题,做一项工作或某个思维过程,至少是两种思维并用。两种,就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所谓三种,就加上灵感思维。”

这三种基本思维方法,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随处可见。而逻辑思维中的辩证思维方法是用得最为普遍的,尤其在恢复高考以后的作文考试中,几乎每年的试题都要考核高中毕业生的思辨能力。

      钱学森先生说的三种思维方式,是他编著的《关于思维科学》在对现代科学思维方式的概括。我在高中实验班三年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训练的“整体思维“”相似思维“”辩证思维“,只是三种具体的训练方式而已。

平时训练如果真掌握了三种思维方式,那么在高考实战中如何应用,就全靠学生自己了。

华师一附中高考前一周时间老师不上课,让学生回家自习。这是母校的传统做法,1965年我参加文革前最后一次高考时,高三年级停课一周,时任老校长郎君诗,给我们全年级学生做“考前动员”,特别强调大考前几天不要复习功课了。老校长说,如果中学六年、尤其是高中三年,是“撒网”的话,这几天就要“收网”了。

  收网只要记住一个成语“纲举目张”,理顺各科知识纲要,抓“纲”张“目”就行,不要花太多时间复习功课了。

  1988届高三年级组研究决定,6月25日上最后一天课,走读生可以在家复习,住校生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宿舍复习。要求学生于7月6日上午九点到学校看考场,确认自己在哪个考场。7月7日早上八点半到班主任那里领取准考证。

  6月25日上午,第一节课在我的实验班上了《最后一课》,然后,应甘晓星老师和严育开老师的邀请,到他们执教的二班和三班;六班和七班分别上了考前《最后一课》。据两位同事告诉我,他们的学生反映李老师讲得很好。

我的《最后一课》 重点讲了章熊老师的命题理念和命题思路。专门讲了高考“临门一脚“该怎么”踢“,才能得分。

练好“临门一脚“功夫,必须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投其所好;二,胸有成竹;第三,意在笔先。

“投其所好”的关键之一就是一定要认认真真写字,一定要注意卷面整洁。高考作文写字要一笔一画、清清楚楚、工工整整,不要写潦草字;行款格式也要规范,避免随意性;标点的书写也要规范,不要都点成圆点。

“投其所好”的关键之二就是掌握文章的基本模式,努力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从这个角度看,确实“文无定法”,但是,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在结构上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可分为起始、展开和结尾三大部分(这里用得上三种思维方式)。

文章起始部分的作用是为作者(考生)思路的展开打好基础,也是为读者(阅卷老师)评价文章提供第一印象的资料,因此,要高度重视文章的开头。不同的文章开头的方法不同,大体上可分为二类:一是“开门见山”法,一开始就根据提供的材料点明主旨或者接触主要事实;二是“仙人指路”法,根据提供的材料,为文章的展开描述环境或提供条件、渲染气氛。建议大家在高考时运用“开门见山”。

展开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考生)的思想感情如果没有得到充分的展开,是很难为读者(阅卷老师)理解的。文章的展开需要有清晰的层次,考生如何把提供的材料分解成部分,哪些材料先用,哪些材料后用;哪些材料分开用,哪些材料合起来用;哪里少说,哪里多说,反映着考生思维的条理性,反映着考生的思路。

记叙、说明、议论三种文体的展开部分写法是不同的,这一点在中学六年语文老师已经讲过不少了,大家好好回忆一下吧。

文章结尾部分的作用是收束全篇。有的结尾总括全篇,点明或深化全文的中心,可谓“画龙点睛”法;有的结尾比较含蓄,让读者深思,回味无穷,可谓“余音绕梁”法。不论哪种方法结尾,都应和开头遥相呼应。

“投其所好”的关键之三就是严格按照题目要求的字数完成作文。高考作文一般要求不少于800字。按文章的结构分配三部分的字数,开头:50~100字;展开:500~700字;结尾:50~100字。

再说“胸有成竹”。

最近几年,章熊老师命题的试卷模式已经基本形成四大板块:第一是语文基础知识及其运用;第二是现代文阅读;第三是文言文;第四是作文。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已经知道要考什么,就可以做到“胸有成竹”。

做到“胸有成竹”,首先要在总复习阶段从整体上把握中学语文的内容和形式及其具体要求。

其次,要明确重点,把握得分点。高考语文卷面总分150分,作文60分,其他三个板块大约各占30分。

恢复高考十年以来,特别是章熊老师负责命题几年以来,高考作文命题形式虽然在不断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章熊老师强调的八个字:“有话可说,无本可依”。因此,高考作文备考的关键就是怎样把话说好。

语文高考时间是150分钟,卷面总分为150分,作文占总分的40%。据此,临场解题顺序应该是“先‘读’后写”。时间分配比例大约为3比2,即前三部分90分钟,作文至少要有60分钟。一定要看清时间,必须预留60分钟时间写作文。

最后说说“意在笔先”。

“意在笔先”原指写字、作画前,先构思精审,然后下笔。当然也适用于高考作文。

大而言之,“意在笔先”就是古人说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历年高考,语文都是第一天第一科,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头,那么,心情就好,后来几科就会越考越好。

在考场上怎么做,才能发挥得更好呢?

语文考试开始前五分钟,按规定,监考老师要宣读“考试规则”。按规定,考生这时可以阅读试卷,但是,绝对不许动笔。此时,考生可以利用这宝贵的“五分钟”,切实做好“意在笔先”的“意”。

第一,要在“五分钟”之内做到“意气自若”,也就是说要迅速做到神情气概自然如常,镇静自如。客观地说,考生面临这样决定自己前途命运的重大考试,不紧张是不正常的。第一天第一次走进考场,心情紧张是人之常情,关键是坐下来之后,要尽快恢复正常。

快速消除紧张情绪,恢复正常状态的有效方式是“气沉丹田,闭目养神”。此时,你可以展开充分的想象,设想自己躺在静谧的大森林里,耳边听到的是风吹树叶发出的“沙沙”之声,你在这绿色生态环境之中,回想自己短暂的人生,从记事时想起,只想自己曾经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每一次成功、每一次获奖,哪怕是在幼儿园周末得到的一朵小红花,让“成就感”充满心中,让期待“成功”的心理成为开启心智的钥匙。

第二,要在“五分钟”之内做到“意料之中”,也就是说要快速阅读语文试卷全部试题,边读边思,制定答题计划,确立解题顺序。其宗旨是:先易后难、先作阅读题后写作文、先作客观选择题后作问答题。

首先说说“先易后难”。任何一份试卷的题目都是有难有易的,同时,任何一份试卷的题目排列的顺序都不是由易到难的,因此,考生在阅读完试卷后,一定要确立先易后难的解题顺序。在监考老师宣布可以动笔答题后,先把最有把握的正确答案写上去,让“成就感”充满心中,期待“成功”的心理在由易到难的解题过程中就越来越强烈!解题思路就越来越清晰!解题速度就越来越快!

第三,要在“五分钟”之内做到“意气风发”, 意气风发就是精神振奋。振奋精神也是一种自我心理调节,心理调节的最佳境界是快速点击自己的“兴奋点”。

最后强调,为了保证高考“临门一脚“的成功,希望大家在考前十天,在家自习一定要蓄精养锐,特别要注意饮食卫生,复习各科都要做到”纲举目张”“提纲挈领”。7月7日我会与家长一起去送你们进考场 预祝大家一切顺利!

 7月7日上午九点全国高考准点开始。九点半看到试卷复印件,正如省教研室的教研员张良谟老师所言,考试题型和内容,我们语文实验班平时都训练过,甚感欣慰。

   我们实验班的学生考完出来,笑容满面,纷纷议论,兴奋地说:“都抓到了!都抓到了!”少数学生对作文《习惯》能得多少分把握不大。

   后来,严老师和甘老师去华师大参加高考阅卷。据严老师阅卷后统计,我们年级语文高考平均分超过湖北省人均10分。实验班人均78.17,略高于年级平均分,皆大欢喜。学校领导希望我再从初一开始新一轮教改实验。

【附录】最美的遇见(5)与赵毅相遇在《文学城》相逢在母校



  赵毅是华中师大一附中1988届高中毕业生,他在三班,我教的语文实验班是四班。

  2018年初,他在美国硅谷工作之余,看到北美《文学城》上我的博客文章后,立即联系我,加了微信。我们在网上相遇了。

  他在微信中告诉我,高中在母校三年,只在高考前夕听了我的一节课,他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居然三十年后,在美国上网时看到我的博客,立即联系上了。

  2019年5月23日,我在微信上收到华中师大一附中校友会马岚老师发来的邀请函。邀请我于5月27日下午回母校参加1988届校友“爱之甘醇”分享会。不一会我的四班班长王伟就来电话,说这次活动是我们年级校友分会邱凌同学主持,与母校高一年级三十个班的学生分享人生经验、智慧及行业展望。这是校友会马老师和88届校友分会邱凌等同学精心策划的、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传统教育活动。

 分享会正在进行时,刚刚从美国回汉看望父母的88届校友赵毅得到消息后赶到会场,向大家介绍了硅谷现代科技的最新动态。他讲完后,走下台来,紧握我的手说:“李老师好!在美国《文学城》上看到你的文章好兴奋,虽然在学校读书时,你只教过我们班一节课,但是你那讲课的神态和内容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没有想到我们今天在母校遇到了,真是有师生缘啊!”我与赵毅第一次相见在三十年后的母校。

  我们坐在一起,看着他那陌生而又热情洋溢的笑脸,努力回忆当年最后一节课给学生讲了些什么,能让他们留下如此深刻印象呢?

 1988年我们师生所在的教室,还是1965年我在母校读高中时的那栋教学楼,当我走进三班教室面对陌生的学生时,上课伊始,我深情地对学生说:“二十三年前,我就坐在你们现在的教室,听我的老师讲怎么去迎接人生第一次大考……”然后简要转述了当年郎校长的“考前动员报告”的要点。才开始讲我的《最后一课》。

  重点讲“临门一脚”要做到:第一,投其所好;第二,胸有成竹;第三,意在笔先。

 ……

当然,我的《最后一课》,绝不是简单罗列上述要点和要求,其中穿插了一些与高考相关的段子或故事,加深学生的印象。比如讲到高考作文必须达到800字时,作文评分标准规定“凡是字数未达标的,一律在三等以下。“当时作文格子不像现在,在800格那里标出来。于是,有的阅卷老师就用双手展开,往试卷上一蒙,蒙住后手掌下面没有文字了,就判为三等作文。不再浪费时间批改了。一次告诫学生,一定要注意试卷上的每一个字。特别是文言文试题,因为考试大纲明确规定只考学生”借助工具书阅读简易文言文“,所以,对考题中的有些生字难词,会作一些”注释“。一定要注意这些”注释“。赵毅同学只听了我那一节课,就留下深刻印象,尽管是个别现象,但也说明了老师教学生学,一定要“以其昭昭使人昭,以其先觉觉后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