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记行

时隔八年再访伦敦,心境已然不同。那年来伦敦开会,忙里偷闲走马观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如今自在悠闲,去南汉普顿乘坐邮轮前,在伦敦停留几天,与朋友一起将郊外名胜:温莎城堡,牛津,剑桥一网打尽。

先安排乘火车去温莎城堡游览,赶上11时皇家卫队换岗仪式,看红衣黑帽卫队一招一式,有板有眼,交更换岗,军乐队鼓号齐鸣,皇家传统气派彰显,自不在话下。草坪,台阶上挤满的兴致勃勃的游人给城堡增添了欢庆的气氛。城堡内部不能照相,随着人流走走停停,浏览数不清的大厅,门廊,房间,展示的王室生活如过眼烟云,出来了,也就烟消云散了,啥也没记住。看完城堡,与过去都曾受过红色教育的朋友按计划返回市内,直奔海格特公墓(Highgate Cemetery) 探访共产党人的老祖宗马克思墓。墓地很大,分东区西区,入口处有一小门厅售票,每人10英镑。快闭园了,看门老妇说时间不够了你们只能看东区,收费6英镑。似乎有些讽刺,当年靠挚友恩格斯资助的贫困无产者马克思可曾想到百年之后人们看他的墓地还要付费。墓地园区很静,密密麻麻的墓穴,墓碑,有些长满青苔,杂草,缺乏打理维护。沿着路径走着,想起少年时代读过的共产党宣言:“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 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 卡尔马克思在1848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的开场白,是那时懵懂的我读后印象最深的一段。漫漫人生,时代变迁,红色少年已成退色老汉,怀着曾有的初心特意来此一探究竟。墓碑前寥寥数人,低声窃语,与温莎城堡那喧闹热烈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比。马克思墓是1954年从附近的墓址迁移至此。英国共产党员, 艺术家,雕塑家Laurence Bradshaw 设计,完成了头像雕塑,1956年由英国共产党总书记Harry Pollitt 主持揭幕。自建成以来,成为马克思理论追随者的朝圣之地,也成为反马克思主义者破坏的目标,70年代经历了两次爆炸破坏。由于马克思的特殊历史地位和价值,其墓地也成为一级保护建筑。马克思的铜像安放在一人多高的花岗岩基座上,硕大的头像与基座咋眼一看有些不成比例,但颇具雄浑,坚毅,充满力量还有几许忧患。远远走来就能辨认出他那标志性的大胡子及发型。墓碑上端刻写着共产党宣言中最后的那句名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下面的碑文记载着合葬于此的马克思与夫人燕妮,女儿,外孙,女仆生卒年代。不远是其初始墓地,踏着荒草落叶,按图索骥找到不起眼的墓碑,模糊的碑文可辨认出马克思的字样。有崇拜者放在这里的花束,还有散放在碑石上的各国纸钱,硬币,人民币不少,武汉一所大学的校徽竟也赫然在目。颇有讽刺意味,甚至亵渎,马克思还要用金钱来供奉吗?历史车轮滚滚向前,长眠于此的马克思还在影响着世界。指导了几代人的马克思主义仍在接受时代的检验。

次日参加牛津剑桥大巴团一日游。牛津剑桥两地相隔甚远,自由行难以一日完成,只好跟团游,结果令人失望。马来西亚华人导游中英文双语解说,耽误不少时间。在剑桥观光时看到那座著名别致的木桥,导游介绍时张嘴就说:这是算术桥,于1749年最初建造,听着别扭,算术数学不分,不伦不类的,忍不住纠正了他一下:应该是数学桥,光头导游倒也机灵,一摸秃头,赶紧改口:对对!是数学桥。一日游大部分时间耗在路上,参观景点的时间很有限,很多地方都没看到就往回赶,尤其是在牛津。于心不甘,和朋友夫妇果断决定放弃回伦敦大巴,继续在牛津游览,晚上坐火车回去。傍晚大多数游客已经离去,校区,街道不再喧闹,古色古香的学府恢复了平静,白天浓浓的商业气息淡薄了,感觉这才是牛津应有的样子。

短短两天半游览了皇家城堡,两大著名学府,马克思墓,享受几顿大餐,泰晤士河畔漫步,知足了。记得上次在伦敦坐地铁公交车买一张蚝卡,四通八达,方便实惠,这次发现市内乘车可直接刷信用卡,更为便利,很赞!最开心的是有老友相伴,观光,聚餐,畅谈,不亦乐乎。最后一起乘火车前往南汉普顿登上邮轮开始了新的旅程。

泰晤士河



温莎城堡 - 查尔斯国王注视着你



卫队换岗







海格特公墓 - 马克思墓









剑桥打卡

数学桥



The Corpus Clock (蚂蚱钟)- 2008年大名鼎鼎的剑桥物理学家霍金为此钟建成揭幕



三一学院墙外那颗非同寻常的苹果树 - 传说当年牛顿被掉下的苹果砸在脑袋上, 灵感焕发, 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剑桥的学院生财有道,进入校园还需购票。 时间有限, 在门口看一眼作罢。







牛津掠影













基督教堂学院的大餐厅















伦敦暮色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