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江南(五)姑苏行
姑苏园林甲天下,吴侬软语入梦他。
游戏人生三件事,小桥流水见人家。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可不可以乘船去苏州呢?回答是应当可以。在号称东方的威尼斯城里小河如珠网一般,也许通过某一水道就可以从无锡到达苏州。不过当时并没有班船。
最早知晓苏州并不是因为寒山寺,而是因为小学时学到的 ‘卧薪尝胆‘ 的成语故事。故事中吴王夫差的王宫不就在虎丘吗!到苏州就自然而然地一拍屁股就来到吴王夫差的虎丘。说实话,虎丘更多的是其历史意义,所以打卡的成分较多。
苏州园林天下闻名,其四大园林肯定都去过的,不过只有沧浪亭,拙政园和留园还有印象。文革后期,整个社会都比较萧条。找了半天才找到沧浪亭的大门,一个墙体斑驳的圆洞门。好像没人收票,也没有什么游客。园子并不大,有水有亭子。与无锡的园林相比,显得太小气了,太多的人工痕迹。
拙政园那就完全不同了。不仅地方大,而且有山有水。小桥流水,曲径通幽,亭台楼阁,荷花池塘。在里面呆上一段时间,也不会感到厌倦。留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大石头,也叫叠石。正因为高大,所以现在还记得。几个园林中最喜欢的是沧浪亭,也许是个人爱好吧!
苏州园林美不美,那肯定是美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曲径通幽,那等等是那么的叫人流连忘返。但是因为刚刚看完了无锡寄畅园,就觉得苏州的园林不够大气。没有天地一体的感觉。
在苏州做了三件值得记忆的事。一是去得月楼吃了一顿饭,二是体验到了吴侬细语,三是在火车站过夜。196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了一部喜剧片叫‘满意不满意’ 。描写的是’天下第一楼’ 得月楼的一位服务员如何改造思想的故事。里面的一些场面是小学时代大家模仿的镜头。一直都想亲自去得月楼看看。所以到了苏州就有一种满足小时候愿望的冲动。有一天看完园林后,专门坐车去了得月楼。点了名菜松鼠桂鱼。正值文革期间,所以电影里看到的场景当然是一个都没有。虽然什么都没有看到,怎么说也是了结了小时候的心愿。
很早就知道,苏州人讲话很软。到了苏州以后并没有什么机会听到地道的苏州话。去沧浪亭游玩的那天正好出太阳,走累就在长廊的长椅坐一会儿,十月小阳春的晒到身上暖暖的。旁边石桌坐着两个老头儿在用苏州话聊天。我就想听听看,能否听懂。刚开始觉得两个老头儿讲话像女人一样,还有点儿好听。但一点儿雄性动物的味道也没有。听着听着就觉得像唱歌一样,不知不觉就睡着了。而且好像在梦中也听到歌声。醒来以后,两老头儿还在那儿讲。过了一会儿,怎么又觉得想睡觉了。真没有想到吴侬软语是这么的软,像催眠曲一样。
在无锡都是住旅馆。苏州虽然多次睡澡堂子,但是还是能有地方住的。一天突发奇想,去火车站睡一晚上会是什么感受? 吃完饭后,拎着旅行袋去了苏州火车站。找了个位子坐下来。火车站人不多。十点以前还有进站出站的车次。十点以后车站就没有什么人了。把旅行袋做枕头在长椅上和衣睡了下来。好像并不害怕。不知不觉就睡着了。梦中怎么觉得眼前这么亮,才发现有人用电筒照我,并叫我起来。几个戴红袖笼的中年人问我是干什么的? 有没有证件? 还好我有街道办事处的介绍信。他们也没说什么就走了。这大概是上半夜的事情。睡了一阵,又被叫醒了,问了同样的问题。我说你们不是问过了吗。他们说他们刚刚接班。看来是两拨人。一会儿天就亮了。平安无事,只是睡的不舒服。也算是一种经历吧。
其实苏州与N家还是有些渊源。观前街不远就是N家巷。戴季陶夫人N有恒就是地道的苏州人士。戴季陶在日本住江浙会馆是夫人的原因。爷爷就读东京明治大学同住江浙会馆大概是与戴夫人为本家的原因。戴夫人是不是亲戚已无从考证。如果是,得叫她一声太姑婆。
到苏州说起要去杭州,好心人就告诉有夜班船。苏州下午上船,第二天早上就到杭州了,是走京杭大运河。苏州到杭州的船是有卧铺的,可以睡觉。又何乐不为了。还可以省一天旅馆费。
船不是很大,大概一百多人吧。有坐票和卧铺。因为是运河,河水比河岸低,船也不高看不到什么风景。河岸上是公路,汽车比船开得快。出苏州不久看到一座拱桥,不记得是不是十八孔桥,好像是什么古迹。不久天色渐黑,没什么可以看的,只能睡觉。
唐诗曰:‘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苏州是一个艺术与生活相融,古韵与现代相映的宜居城市。良禽择木而栖,若干年后改革开放时,父母是有机会调苏州工学院的。因母亲不想折腾,错过了机会。此游姑苏,虽然不是‘夜半钟声到客船’,却是乘船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