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布拉格之旅回家来,回到美国中产阶级的suburban neighborhood来,陈丹燕说的太安静了、可以用简单和单调来形容的地方。
秋天来了。那天Uber送我们从机场回家,看到门前枫树已经有叶片落在了修剪成方块的灌木上。昨天剪草的老墨工人来把叶子清理干净了,好似秋意又浅了一分。细微的变化,被留意到。感受秋天,气候、食谱、橄榄球赛季就要开始了。
倒时差的几天写了《布拉格散记》,发在家园栏目。网友diaoerlang留言道,“当年捷克的好兵帅克绞刑架下的报告影响了几代人。。”他常给我独有见地的留言,分享有时,引导有时,于我大有裨益。
我整个忘记了的《绞刑架下的报告》,中学课堂上教过节选。“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是七步。”当年老师大讲特讲开头的这一句,怎么一个好法。如果我没有忘却伏契克,我会在攻略中加上一条,去追寻他的足迹吗?恐怕并不会。做攻略时读到 Heydrich Terror,并没有把那个在新城区的主座教堂列为must see。我觉得自己的心脏已经太脆弱,难以面对那样的黑暗。但是,在写过回复diaoerlang的留言后,我去图书馆hold了旅游指南推荐的五本读物的第一本,《Prague in Black and Gold》,“it's an account of life in Prague under Nazis”。
我肯定,我是爱上了布拉克。这个秋天决定阅读捷克,在书里延伸我的旅途。
9/14, 周六
*****
从《绞刑架下的报告》开始,在九九藏书网。语文课我们学的是节选,我并没有读过全书。我先去翻找那个句子,如同翻箱倒柜找一件旧物,一条小女孩时期当宝贝藏起的手绢。在布拉格看到一个男人将手绢的四角打了结做成一顶睡帽,躺在查理广场的长椅上休酣。我先是起了找回童年的感觉,“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现在已经没有人用布质手绢了,至少在美国是这样。继而又想到从前捷克人的习俗,把手绢丢在你面前表示要决斗。是这个原因才保持着用手绢的习惯吧。那个句子在第三章的开头,奇怪,我记得的课文结尾是在第八章,“人们,我是爱你们的,你们可要警惕啊。”老师讲那个爱字,说明了共产党人爱人民。他没有说明白为什么要警惕、警惕些什么,我敢说他不知道。我现在奇怪的是这第八章的最后一句是怎样和第三章的开头天衣无缝地出现在同一篇课文里的,可惜我已经全不记得课文了。在我得到的学校教育里,有太多的剪裁粘贴和断章取义,我也不求甚解。现在,补救吧。
在字里行间行走,回头路。伏契克写了八章,第一二章写被捕和受刑,三、四两章分别写在布拉格郊区的庞克拉茨监狱276号牢房和在佩特宫四楼的候审室"400"号。接下来他计划写狱中众生相,写了第五章。这时发生了盖世太保在捷克的最高长官Heydrich 遭伏击身亡的事件,也就是旅游指南里所说的Heydrich Terror。纳粹疯狂报复,滥杀市民的同时在狱中大批处决犯人,于是他插进了第六章1942年的戒严。第七章回到众生相,继续写。当他明白自己押解在即时,匆匆写了第八章一小段历史。这第八章,我第一遍是没有看懂的。
这是一个知道自己必死无疑的报纸编辑写下的监狱见证,他不是文学素人,写过小说、文学评论、写过对苏联的见闻报道,文笔洗练。他一边写,同牢的佩舍克老爹有在读。假如他夸张了,会在当中学校长的老爹面前汗颜。他写的是一份见证,基督教含义里的见证,这一点是和《红岩》最大的不同。他虽然是共产党员,在昏迷濒死的状态看见的是耶稣而非马克思。布拉格那些尖尖的教堂塔楼投影在他和他的同志们的心灵底板上,虽然他们跳镰刀锤子舞庆祝五一节,可是在以为伏契克要死了的时候,唱的却是圣诗。
他被捕的时候手里有枪。他正好站在盖世太保冲开的门后面,第一时间没有被发现。顾虑会伤及同志他没有开枪,自己走了出来。另一个手里有枪而没有扣扳机的人是李大钊。
当他看见自己的吊裤带挂在了牢门外,知道押解的日子就在眼前,为了留下的不是一个未完成稿而匆匆结尾。“我是爱你们的,你们可要警惕啊。”是真实意义他写的最后一句。他在这一句下面留下日期并签名,1943年6月3日。三个月后他死在柏林监狱的绞刑架上。吊裤带,小时候家兄有一副。文革爆发,我的母亲突发奇想给我们拍了一张忠字舞的摆拍,是大海航行靠舵手的造型,我穿有泡泡袖的绣花连衣裙,家兄穿用吊裤带吊着的西装短裤。扳扳手指头已经五十多年了,如果不是这个秋天的阅读,我不会再想起来,儿时的衣物。那张照片保留在相册里,也是一份见证。衣着从那时起开始发生变化,两个小童可笑地做出革命的姿态,在那之后,他俩就工农化了。
“我向那个经历过这个时代而幸存下来的人提出一个要求。请你们不要忘记。既不要忘记好人,也不要忘记坏人。”
经历过毛泽东时代的人们啊,是否有感?
*****
我去了Mall,为自己买一件秋天的夹克。看见橱窗玻璃上的中秋祝语,惊讶地意识到月饼节已经过了。我们叫它月饼节,为自己给它取了个最实质的名字而得意。Costco进八月就开始卖月饼,今年我替猪买了盒台湾月饼。一盒四只,枣泥、豆沙、抹茶、荔枝,他拒绝有蛋黄的馅心。家中只他一人吃月饼,女儿表示月饼做为一种糕点实在没有表现出来有什么优处,我则是避免吃甜。月饼在我们去布拉格之前就吃完了,那么节就算提前过了。国人总是没完没了地写吃,写起吃来没完没了。布拉格之旅的一个强烈印象是人家不谈吃。大街小巷的咖啡馆就只是咖啡馆,轻描淡写,甚至写都不写。布拉格人从四个立面介绍自己的城市,音乐、艺术、文学、建筑。在布拉格的日子我们都是在咖啡店解决早餐,猪君照例是一杯咖啡一只牛角面包,和在家一样。我真搞不懂你们那些人,他说,喝杯咖啡也能当回事。来之前我推销过,到布拉格一定要坐一坐咖啡馆。他继续哼唧道,你们文学城的那些人啊,看欧洲什么都浪漫。实事求是一点好不好?布拉格的牛角包,照我看和Costco的没什么两样。Costco的还又大又便宜。主管伏契克案子的刑事警官数次带他去市内一个叫布拉尼克的地方。“从与世隔绝的监狱世界突然来到这引人入胜的人流里,起初见到它那甜蜜的幸福,倒真有点痛苦之感。”伏契克写道,戒严期间警官又把他带到布拉尼克去了一趟,坐一个在花园里的小饭馆。是美丽的六月,空气中弥漫着菩提树和迟开的槐花的芳香。伏契克没提喝咖啡还是啤酒,他们一起看过往的行人。这让我颇感意外。起初读到,我以为是心理战,有着坚强信念的共产党人伏契克完胜。
布拉尼克Branik在伏尔塔瓦河东岸,从跳舞的房子那里开车往南下去,车程大约十分钟。那里没什么景点啦,从前有Branik啤酒厂,2002年停业。啤酒厂大楼的外观看上去像星巴克在西雅图的总部。
中秋节在九月,玻璃橱窗上的三只兔子像是从洞穴里钻出来,在草地上东张西望。酸浆结出红灯笼样的果实,早早把时令推向了深秋。它们带有的中国元素华人心领神会,将兔子和复活节相连的西方人大概率看不明白。伏契克形容他看到的行人,一群一群像兔子一样活泼可爱。他和警官在干什么,我后来才看懂。
*****
布拉格归来的缘故,我十分留意《报告》写到哪些地点,极少极少。他被关在布拉格郊外的庞克拉茨监狱,提审坐囚车去佩切克宫。从网上查到,完篇后的第二天他即被押解去德国,在柏林的普勒岑湖监狱Plötzensee Prison接受人民法庭的审判,最后以重叛国罪被处死。原来叛国罪还分等,high treason vs petty treason,刘晓波被判了high还是petty?黎智英呢?来来回回地读,方才理解法律程序基本上是这样的:他在布拉格被捕,头几天受到盖世太保的刑讯。而检察单位,应该就是他所说的法院侦查员,在他羁押期间负责调查整理案件准备提起诉讼,用了十三个月的时间。盖世太保审讯为了获取线索去捕捉更多的人,法院侦查员审讯则是例行法律之公事取证录供。侦查员也动手打人,但两者不可混为一谈。伏契克谓,在盖世太保那里虽然可怕但尚可以感受到生活、甚至热情 -- 那一种见猎心喜的热情,对方也是有信仰的;侦查员处则是一个衙门、一些严厉而冷酷的官吏。很少看到这么写盖世太保的。
1943年5月22日他签字结案,列六大罪状,第一条是阴谋颠覆德意志帝国。十天后起诉书拟就,捷克是被保护国,他被移送保护国德国的法院。生命中的最后三个月他在包岑和柏林度过,包括候审、判决和执行。联想到慕尼黑的白玫瑰组织,想了解坦然赴死的汉斯兄妹是否也是在人民法庭受审,搜网遇见安娜晴天几年前的博文,看到我们之间的对话,一时感慨光阴荏苒。秋天的远方,她深爱并为之自豪的巴伐利亚离布拉格不远,愿朋友一切都好。
第三帝国的人民法庭是一个独立运作的法庭,专门处理政治反对者的案件。十二年时间它处死了五千余名犯人。伏契克被处死的监狱现在供人参观,行刑室内一根黑色铁梁横贯,固定在左右两面的墙上,横梁上挂了5只铁钩。横梁背后的白墙上有两扇拱券窗,使得杀戮和古典优雅共存一室。他的判决书如今在网路上有影印件。
佩切克宫Petschek Palace是银行家佩切克在1920年代盖建的一幢新古典主义的四层办公大楼。叫palace真不为过,20年代就已经全楼空调。佩切克在纳粹占领之前卖掉大楼全家移居国外,盖世太保拿来做了在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地区的总部。佩切克宫在新城区,距离穆夏美术馆只有400米,现在是捷克工业和贸易部的办公楼。我或许路过,或许错过,没有印象看见钉在大楼转角的地下抵抗受难者纪念铜牌,或许瞥见过没有注意到。中国有一批伏契克粉,官方媒体也注入热情追寻其足迹。大楼里有个小博物馆,我跟随他们看到伏契克写的“400号”,里面的长条板凳是当年的原物。
《报告》第六章写1942年的戒严,Heydrich被刺杀后盖世太保在监狱里杀囚报复。捷克人有够厉害,抵抗组织干掉盖世太保在被占领国的最高长官好像只有这一例。德国人也够厉害,戒严之下全城搜查,数日后硬是把行动小组堵在了Sts Cyril and Methodius主座教堂的地下室。双方交火,拒捕的行动小组集体自杀。教堂的主教以窝藏罪被处死。布拉格有一个二战的纪念游,领游客参观这个教堂、佩切克宫、和犹太人设在Pinkas会堂的纪念馆。我没有选这条线路。上小学时电影院放映阿尔巴利亚电影《宁死不屈》,同学都去看。母亲只带哥哥去,说,妹妹不要看。
(未完待续,下一篇解释为何我第三遍才读懂最后一章“一段小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