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Canada),地处北美洲的最北部,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大的国家(999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国土西临太平洋,东濒大西洋,北接北冰洋。加拿大南部与美国的本土相邻,西北部与美国的阿拉斯加接壤,东北部与丹麦的格陵兰岛隔海相望。
加拿大的行政划分为十个省和三个区。南部的十个省:1. 不列颠哥伦比亚,2.阿尔伯塔,3.萨斯卡切温,4.马尼托巴,5.安大略,6.魁北克,7.新布伦瑞克,8.新斯科舍,9.爱德华王子岛,10.纽芬兰。北部的三个区:1.育空地区,2.西北地区,3.努纳武特地区。
下面是加拿大的省区划分地图。
![](/upload/album/8c/1f/b7/2b7362364734tBAod3nF.jpg)
图.1 加拿大的省区划分地图
下图是加拿大的国旗枫叶旗。
加拿大国土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却很稀少,全国风光秀丽。既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福利国家,也是政治上与世无争的自由国家。生活在加拿大的人民,幸福指数远远高于其它国家。在我的人生经历中,除了北部寒冷的三个地区之外,到过南部的十个省。
我把这些在十个省的经历写入自己的系列游记《枫叶之国加拿大》第一篇至第十三篇中,本篇作为《枫叶之国加拿大》的第十四篇,记录了我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岛上四天三夜的旅游经历。
不列颠哥伦比亚(British Columbia,BC),是加拿大最西部的一个省,西边濒临太平洋和阿拉斯加狭地,北边隔北纬60°线,与育空地区和西北地区相连,东边隔加拿大落基山脉,与阿尔伯塔省接壤,南边隔北纬49°线,与美国的华盛顿州和蒙大拿州为邻。
下图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在加拿大的相对位置,红色阴影区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再下图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地图,图中标出了该省最大的城市温哥华和首府维多利亚。
![](/upload/album/05/63/00/d550c5135299gqlqvFEW.jpg)
图3.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在加拿大的相对位置
![](/upload/album/05/63/00/d550c5135287KJU5Me73.jpg)
图4.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地图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面积94万平方公里,是加拿大面积第3大的省,仅次于安大略和魁北克。人口520多万,为加拿大第三,亦仅次于安大略和魁北克。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于1871年加入加拿大联邦。本省的首府是温哥华岛上的维多利亚市,最大的城市是大陆上的温哥华市。
温哥华岛(Vancouver Island),是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西南隅的一个太平洋岛屿,长460公里,宽50-80公里,面积达3万平方公里,是北美大陆西海岸最大的一个岛屿。温哥华岛的总人口大约76万人,其中一半居住在该岛南端的维多利亚市。
与温哥华岛同名的加拿大第三大城市温哥华市(City of Vancouver)并不在温哥华岛上,而是在北美大陆的弗雷泽河(Fraser River)冲积平原上。温哥华市与温哥华岛之间隔着乔治亚海峡(Strait of Georgia)。
因为两者皆为英国探险家乔治-温哥华(George Vancouver)所发现,所以在名称上有雷同。这位前英国皇家海军军官于1791-1794年间,考察了整个东北太平洋的海岸,包括现在的温哥华市和温哥华岛。
温哥华岛上的气候相当舒适宜人,吸引大量游客及许多人退休后来此养老。全岛年平均气温10度左右,冬季平均气温在零下2度,夏季则约为20度。最早在温哥华岛定居的是原住民,他们已在岛上居住了上千年,至今仍是岛上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1774年,西班牙船队首先发现了这里,丰富的毛皮资源很快吸引了许多其他欧洲国家探险者和贸易商。经过一系列的争斗,最终,这里成为当时大英帝国的控制范围。
1843年,哈德森湾公司(Hudson's Bay Company)在温哥华岛南端建立了第一个定居点,也就是后来的维多利亚市。1846年,英美之间签订了划分边界的俄勒冈条约,包括岛上一部分处于北纬49度线以南的区域全部归于英国所有。
1848年,温哥华岛殖民地正式建立,詹姆斯-道格拉斯(James Douglas)成为第一任总督,维多利亚是殖民地首府。1865年,英国皇家海军在维多利亚附近的一个小镇,埃斯奎莫尔特(Esquimalt),建立了海军基地,作为当时太平洋舰队的总部。
1866年,温哥华岛殖民地与大陆本土的殖民地正式合并为不列颠哥伦比亚殖民地(Colony of British Columbia),维多利亚依旧是首府。1871年,不列颠哥伦比亚作为一个省加入加拿大联邦,维多利亚依旧是首府。
下面是温哥华岛的地图,图中标出了我们经过的几个城市(方框)和港口(圆圈)。
![](/upload/album/05/63/00/d550c5135271juwkOwXM.jpg)
图5. 温哥华岛的地图
温哥华岛被中部的山脉分为东西两部分,其中面朝北美大陆的东海岸,有连接维多利亚市和纳奈莫市的加拿大1号国道,连接纳奈莫和哈迪港的19号公路。而面朝太平洋的西海岸,有许多海湾和峡湾,相当适宜作海港,并有一个国家公园和一些省立公园。
温哥华岛的南北方向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的南部最发达,有岛上最大的两个城市维多利亚和纳奈莫,占全岛人口的2/3。岛的中部以第三大城市坎贝尔河(Campbell River)为核心,有岛上最大的省立公园。岛的北部小镇哈迪港(Port Hard,是19号公路的北端终点。
我曾经两次到过温哥华岛,主要在维多利亚市。第一次是开会(1997.5.25-6.1),第二次是观光(2014.6.2-5)。但是仍不满足,于是今年夏天再次登岛,下面是我与我儿在温哥华岛上的自驾旅游路线(2024.8.26-29)。
White Rock(Home)-> Tsawwassen Ferry -> Sydney (Schwartz Bay Ferry)
-> Butchart Gardens -> Victoria (8.26,Turtle Hostel)
Victoria -> Nanaimo -> Campbell River(8.27,Harbourside Inn)
Campbell River -> Strathcona Provincial Park (Lupin Falls)
-> Campbell River -> Port Hardy (8.28,Backpacking Hostel)
Port Hardy -> Nanaimo -> Ferry to Vancouver (Horse Shoe Bay Ferry)
-> White Rock(Home)
第一天,2024年8月26日,星期一。我与我儿早早起床,饭后马上装车。带上简单的行李和简单的炊具,冷却箱里装上了食品和水果。7:30出发直奔海边,半小时后8:00,到达托瓦森渡口(Tsawwassen Ferry),渡口的位置见前面图5中的“圆圈1”。
两人一车的单程渡轮费共计 105.60加元。下面的两张图,分别是托瓦森渡口码头的大楼和市场。
![](/upload/album/05/63/00/d550c5135755ncw3mkjt.jpg)
图6. 托瓦森渡口码头的大楼
![](/upload/album/05/63/00/d550c51359415jCWRK5o.jpg)
图7. 托瓦森渡口码头的商场
下图是我在进船时拍摄的照片,上方的红字标出前进的方向是维多利亚(Victoria)。
![](/upload/album/05/63/00/d550c5135956MGH7rWpo.jpg)
图8. 在托瓦森渡口码头开车上船
渡轮共有七层楼,1楼是轮机工作层,2-4楼是车辆停泊层,5-6楼是乘客休息层。下面的两图是我所拍摄6楼休息层的大门和内部。![](/upload/album/05/63/00/d550c5135967onmlxvPf.jpg)
图9. 渡轮6楼休息层的大门
![](/upload/album/05/63/00/d550c5135978bsOwtvfE.jpg)
图10. 渡轮6楼休息层的内部
上午9:00整,渡轮出发,行船1.5小时,上午10:30,渡轮到达温哥华岛上悉尼镇(Sydney)施瓦兹湾渡口(Schwartz Bay Ferry)。渡轮停靠后车辆鱼贯开出,直接进入通往维多利亚(Victoria)的17号高速公路。
但是,我们决定在去维多利亚之前,先去参观著名的布查德花园。布查德花园(Butchart Gardens),是一个花卉展示园,坐落在温哥华岛上的布伦特伍德湾(Brentwood Bay)海岸,位于维多利亚市北边23公里处,距离施瓦兹湾渡口21公里。
1904年,罗伯特-布查德(Robert Butchart),在此处设立石矿场和混凝土工厂。随着矿石采伐殆尽,其妻珍妮-布查德(Jennie Butchart)开始以花卉美化此地,并将采伐石矿后遗下的深坑改建成下沉花园(Sunken Garden)。
1905年,布查德夫妇聘请日本景观设计师建造了日本庭园(Japanese Garden)。1929年,又建造了地中海花园(Mediterranean Garden)。1939年,建成了罗斯喷泉(Ross Fountain),至此布查德花园(Butchart Gardens)的建造全部完工。
近年来,布查德花园的工作人员执行了一系列的花园重整。五十个专职或兼职人员,培养出数百万株花坛植物,700多个不同的品种,以确保每年三月到十月不间断地盛开。布查德花园于2004年列入加拿大国家历史古迹。
在布查德花园的入口,见到每人门票竞高达 41.5加元,不由大吃一惊。不过既然人已到此,忍痛掏腰包吧。天还下雨,好在不大,按图索冀,倒也不难。下图是我在布查德花园标记下的留影,再下图是我儿在布查德花园标记下的留影。
![](/upload/album/05/63/00/d550c5136324fZsJZCLb.jpg)
图11. 我在布查德花园标记下的留影
![](/upload/album/05/63/00/d550c5136681u7DyxFSw.jpg)
图12. 我儿在布查德花园标记下的留影
下图是布查德花园里的一个花房。
![](/upload/album/05/63/00/d550c5136695BZPQy6gD.jpg)
图13. 布查德花园里的一个花房
下面的两张图是布查德花园里的下沉花园(Sunken Garden)。
![](/upload/album/05/63/00/d550c5136709w8LDVUxt.jpg)
图14. 布查德花园里的下沉花园
![](/upload/album/05/63/00/d550c5136717STfdIl1h.jpg)
图15. 布查德花园里的下沉花园
下图是布查德花园里玫瑰花园(Rose Garden)的拱门。
![](/upload/album/05/63/00/d550c5136728oQLxd9GA.jpg)
图16. 布查德花园里玫瑰花园的拱门
下图是布查德花园里的罗斯喷泉(Ross Fountain),当时没有喷水,有点煞风景。
![](/upload/album/05/63/00/d550c5136742nGa7Of60.jpg)
图17. 布查德花园里的罗斯喷泉
下图是布查德花园里的日本花园(Japanese Garden)。
![](/upload/album/05/63/00/d550c5136752RUjoQ1XR.jpg)
图18. 布查德花园里的日本花园
其实早在27年前,我就来过一次布查德花园。1997年5月30日,我与我妻趁到维多利亚开会的机会,游览过布查德花园。下图是我与我妻在布查德花园标记下面的合影,再下图是我与我妻在布查德花园罗斯喷泉前面的合影。
![](/upload/album/3a/60/e8/b84445c86954KNVEqUjA.jpg)
图19. 我与我妻在布查德花园标记下面的合影(1997.5.30)
![](/upload/album/3a/60/e8/b84445c86966yE5JM6Ms.jpg)
图20. 我与我妻在布查德花园罗斯喷泉前面的合影(1997.5.30)
当时我们还年轻,意气风发,兴趣盎然。现在的我,垂垂老矣,不复当年。再看看门票,当年两人38元(1997),如今两人83元(2024),27年上涨两倍还多。加拿大的通货膨胀,实在令人头大。因此,冒雨游完花园之后,各中心情五味杂陈。
好了,消极的话,就不说了。离开花园之后,沿着1号国道,冒雨驱车,直奔维多利亚。维多利亚,当地华人过去简称维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首府,位于温哥华岛的最南端。南面濒临胡安-德-富卡海峡与北美大陆相望,每年都会吸引很多游客到访。
历史上,前往加拿大淘金及修建铁路的华工,都在维多利亚定居和生活。后来温哥华开埠,维多利亚地位尽失,被温哥华所取代。但是直至现在,当地还保有不少华工生活的痕迹。维多利亚在温哥华岛的相对位置,见前面图5中的“方框 Victoria”。
下面是维多利亚市的地图。
![](/upload/album/05/63/00/d550c5137893anbDeNyK.jpg)
图21. 維多利亞市的地图
2024年8月26日,下午1:30,我们来到维多利亚,首先参观省议会大厦。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议会大厦(British Columbia Parliament),是省议会的工作场所。1892年竞标设计,1893年开始动工,1898年正式启用,建筑风格是自由古典式。
省议会大厦的位置,见前面图21中的第1点。下图是省议会大厦的正面,可惜是逆光。
![](/upload/album/05/63/00/d550c5137910QlTfWfGT.jpg)
图22.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议会大厦的正面
下图是我(左)与我儿(右)在省议会大厦前面的留影,再下图是我(左)与我儿(右)在大厦前维多利亚女王雕像下面的留影。可惜都是逆光,没办法,建筑物的方位决定的。
![](/upload/album/05/63/00/d550c5137978rNAiknST.jpg)
图23. 我(左)与我儿(右)在省议会大厦前面的留影
![](/upload/album/05/63/00/d550c5138031WAvcR7xq.jpg)
图24. 我(左)与我儿(右)在省议会大厦前女王立像下面的留影
在省议会大厦前面照相之后,我们进入内部去参观,内部参观是免费的,但要通过安检。大厦内有四层楼,但是只开放两层。下图(左)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省徽,下图(右)是大厦的荣誉厅。
![](/upload/album/05/63/00/d550c5138083MVCJWDAI.jpg)
图25.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省徽(左)与大厦的荣誉厅(右)
下图(左)是大厦的圆形纪念厅,下图(右)是省议会的会议厅。
![](/upload/album/05/63/00/d550c51381236rZVtwCa.jpg)
图26. 大厦的圆形纪念厅(左)与省议会的会议厅(右)
从大厦内部出来后,我们又去参观大厦的背面。下图(左)是省议会大厦的背面,下图(右)是省议会大厦的侧面。
![](/upload/album/05/63/00/d550c5138163ZF4l1reH.jpg)
图27.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议会大厦的背面(左)与侧面(右)
下图(左)是省议会大厦背面的矿工纪念像,下图(右)是省议会大背面的一个纪念碑。
![](/upload/album/05/63/00/d550c5138202HuFZUSoi.jpg)
图28. 省议会大厦背面矿工纪念像(左)与一个纪念碑(右)
离开省议会大厦后,我们驱车到维多利亚最南端,去参观另一个景点:加拿大1号国道的西端起点,“零公里纪念碑”(Mile Zero Monument)。纪念碑在维多利亚的相对位置。见前面图21中的第2点。
下图是我在“零公里纪念碑”前的留影,再下图是我儿在“零公里纪念碑”前的留影。
图29. 我在零公里纪念碑前的留影
![](/upload/album/05/63/00/d550c5138298biqeSBTb.jpg)
图30. 我儿在零公里纪念碑前的留影
最后,我们到达今天在维多利亚的住处,一个华人经营的家庭旅馆,“乌龟旅社”(Turtle Hostel),名字不太好听,但是条件不错,而且价位合理,一晚113.68加元。我们今天记录的行程85公里。
“乌龟旅社”在维多利亚的相对位置,见前面图21中的第3点。下图(左)是“乌龟旅舍”的正面,下图(右)是“乌龟旅舍”对面的教堂。
![](/upload/album/05/63/00/d550c5138360HiKXtvMU.jpg)
图31. 维多利亚的家庭旅馆(左)与旅馆对面的教堂(右)
在旅馆稍微休息一会儿,到附近的麦当劳吃晚饭,点了常吃的套餐“大麦克”(Big Mac),一看菜单,不由得又一次感叹加拿大的通货膨胀(Inflation)。刚来到加拿大时(1986),不到5加元,38年后的今天(2024),同样套餐,将近15加元,上涨三倍,令人乍舌!
其实,今天是我第三次来到维多利亚。第一次是27年前的1997.5.25-6.1,我到维多利亚参加“加拿大计算流体力学学会第5次年会”。会址在维多利亚大学的大学中心,住在维多利亚大学的学生宿舍。因为暑假期间,学生宿舍成为物美廉价的旅馆。
维多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ctoria),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一所知名大学,位于维多利亚首府地区的东北部,距离维多利亚市中心约6公里,是该省历史上第二悠久的公立综合型大学。1903年初,创建维多利亚学院,1963年,扩建成维多利亚大学。
在这次学术会议上,我有两篇论文要宣讲,英语又不是母语,所以压力山大。会议期间忙于交际,会议之后游览市区。离开之后才发现,居然没有留下一张关于会议和大学校园的照片,因此悔恨不已。直到17年后(2014)的第二次到访,才弥补了这一遗憾。
会议之后,我与我妻曾到维多利亚市区游览,其中包括:省议会大厦,太平洋水下花园,比肯山公园,雷鸟公园等,还有皇家蜡像馆和水晶花园等等。下图是“皇家蜡像馆”(Royal Wax Museum)里英王亨利八世(Henry VIII)和他六个妻子。
![](/upload/album/c4/ce/30/921ceb0e4053SuMRZK1F.jpg)
图32. 皇家蜡像馆里亨利八世和他六个妻子(1997.5.29)
下图是我在“太平洋水下花园”(Pacific Under Sea Gardens)入口处的留影。
![](/upload/album/c4/ce/30/921ceb0e4082QUC0izfY.jpg)
图33. 我在太平洋水下花园入口处的留影(1997.5.29)
我们还参观了“水晶花园”(Crystal Gardens)。水晶花园里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小展厅,养了几只微型小猴儿,只有人的拇指那般大,下图是微型“拇指猴”爬在天花板上。
![](/upload/album/c4/ce/30/921ceb0e4103TQYaWKSs.jpg)
图34. 水晶花园里的微型“拇指猴”爬在天花板上(1997.5.29)
第二次造访维多利亚是10年前的2014.6.2-5,这时我已退休,专程前来旅游。前面讲到的维多利亚大学,开会时漏掉了照片,这次特地转了半天,把校园的里里外外都逛了个遍。下图是维多利亚大学的校门,再下图是维多利亚大学的大学中心,当年开会的地方。
![](/upload/album/c4/ce/30/921ceb0e4122mA73diwK.jpg)
图35. 维多利亚大学的校门(2014.6.4)
![](/upload/album/c4/ce/30/921ceb0e4159cYeaF5EU.jpg)
图36. 维多利亚大学的大学中心(2014.6.4)
维多利亚的内港(Inner Harbor),总是旅游的重点,因为那里有省议会大厦,还有菲尔蒙特女皇酒店等主要景点。下图是我在省议会大厦(British Columbia Parliament)前面的留影,再下图是菲尔蒙特女皇酒店( Fairmont Empress Hotel)。
![](/upload/album/c4/ce/30/921ceb0e4387FQlOUm2p.jpg)
图37. 我在省议会大厦前面的留影(2014.6.2)
![](/upload/album/c4/ce/30/921ceb0e4494TNa3afdX.jpg)
图38. 维多利亚的菲尔蒙特女皇酒店(2014.6.2)
当年的皇家蜡像馆,太平洋水下花园,水晶花园早已荡然无存。只有一个新的“微型世界”建在内港旁边。下图是“微型世界”(Miniature World)的正门,再下图是“微型世界”里的“轮敦白金汉宫”(Buckingham Palace of London)。
![](/upload/album/c4/ce/30/921ceb0e4924OD8DRlnI.jpg)
图39. 维多利亚 “微型世界”的正门(2014.6.3)
维多利亚的唐人街也颇有些名气,我还在唐人街的一个中餐馆吃过午餐。下图是维多利亚唐人街的同济门,再下图是横跨唐人街的金龙横幅。
![](/upload/album/c4/ce/30/921ceb0e4951AaGdb79G.jpg)
图41. 维多利亚唐人街的同济门(2014.6.2)
![](/upload/album/3a/60/e8/b84445c88138AF01xuMC.jpg)
图42. 维多利亚唐人街的金龙横幅(2014.6.2)
另外,我还参观了郊区的克雷格罗奇城堡(Craigdarroch Castle)。该城堡建于十九世纪后期,1979年,该城堡被改建为历史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如今是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接待15万名游客。1992年,该城堡被指定为加拿大国家历史古迹。
下图是克雷格罗奇城堡的院墙,再下图是城堡的正面。
![](/upload/album/c4/ce/30/921ceb0e49769mHGW5IL.jpg)
图43. 维多利亚的克雷格达洛奇城堡-院墙(2014.6.3)
![](/upload/album/c4/ce/30/921ceb0e4990vyOlkEct.jpg)
图44. 维多利亚的克雷格达洛奇城堡-正面(2014.6.3)
我这个人比较念旧,尤其是上了年纪之后,朝前想的不多(朝前的终点是坟墓)。这次重游维多利亚的一天,把以前的经历都勾引出来了,啰里啰唆说了一大推。实在抱歉,读者如果嫌烦,大可略过。下面讲述这次自驾旅游的第二天。
第二天,2024年8月27日,星期二。早餐后,上午9:00,我们从维多利亚(Victoria)出发,沿着加拿大1号国道,开往温哥华岛的第二大城市纳奈莫(Nanaimo)。两小时后,上午11:00,到达纳奈莫信息中心(Nanaimo Information Center)。
纳奈莫(Nanaimo),是温哥华岛上人口第二多的一座城市。因其天然的深水良港,纳奈莫的官方绰号为“海港之城”(Harbour City)。1986年,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Prince Charles & Princess Diana)到访时,签署官方声明正式确立此绰号。
纳奈莫位于西经123度,北纬49度,与55公里以东的温哥华,隔乔治亚海峡(Strait of Georgia)相望,位于省府维多利亚西北约111公里。人们可以直接从温哥华乘坐不列颠哥伦比亚渡轮(BC Ferry)到达这里,进而前往岛上的其他城市。
纳纳莫最早作为一个殖民者的贸易站于19世纪早期出现。1851年,当时的哈德森湾公司(Hudson Bay Company)通过当地原住民获悉这里有大量的煤矿资源,遂于1853年在今天的纳奈莫市中心建立了一个碉堡,这个碉堡至今仍作为这个城市的象征而保存着。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纳奈莫作为一个重要的煤矿资源产出地而迅速发展,并于1874年正式建制为市。20世纪40年代,木材开始取代煤矿成为了这里最主要的贸易资源。今天纳奈莫的重要产业包括渔业,林木业以及各种第三产业,例如旅游和交通等。
纳奈莫是温哥华岛东部的交通枢纽。不列颠哥伦比亚渡轮在市内设有三座码头:1.提供航线前往加布里奥拉岛,2.提供航线前往西温哥华马蹄湾,3.提供航线前往三角洲托瓦森。
加拿大1号国道,温哥华岛段北端的终点,位于纳奈莫的“启航湾码头”(Departure Ferry),向南伸延至维多利亚南端的“零公里标记”(Mile Zero Monument)。本省19号公路的西南端终点,位于纳奈莫的另一个码头,自此往西北伸延至哈迪港(Port Hardy)。
我们从纳奈莫信息中心得到消息,找到了本市最大的“小树林”(Wood Grove)商场,商场里有大众化的食品庭(Food Court),其中的“日本江户”(EDO Japan),料理“我的最爱”(My Favorite):“日式鸡肉铁板烧”(Yeriyaki Chicken),于是我们飞车前往。
下图是我在“小树林商场”(Wood Grove)指示牌下的留影。
![](/upload/album/7b/9b/17/23d560575752BsmZ1VZz.jpg)
图45. 我在纳奈莫小树林商场指示牌下的留影
下图是小树林商场食品庭中的“日本江户”(EDO Japan)摊位。
吃饱喝足之后,下午12:30,我们离开纳奈莫,沿着本省19号公路向西北开,目标是“坎贝尔河市”(City of Campbell River)。一个半小时后,下午2:30,我们到达坎贝尔河市。坎贝尔河市在温哥华岛的相对位置,见前面图5中的“方框 Campbell River”。
坎贝尔河,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一座海岸城市,位于温哥华岛中央靠东边处。坎贝尔河市大约有三万五千人口,是维多利亚和纳奈莫之后的岛上第三大的城市。除了林木业以及采矿业之外,长长的海岸线以及迂回曲折的水道,蕴藏着丰富的海产资源。
坎贝尔河(Campbell River)城市北面的发现水道(Discovery Passage),与其相连接的乔治亚海峡(Georgia Strait)和庄士敦海峡(Johnstone Strait),均被列入世界上最佳潜水的好去处之一。另外,坎贝尔河市又被称为“世界鲑鱼之都”。
坎贝尔河市曾经是一座默默无闻的纸浆和造纸工业小城,如今配备了各种城市便利设施:精雅的餐饮场所,遍布的公园,高尔夫球场。或沿着坎贝尔河市的海滨大道(Rotary Seawalk)一里接着一里地漫步,可以体会惬意放松漫步在海边美丽的景观。
在信心中心,我们拿到了关于“斯特拉斯科纳省立公园”(Strathcona Provincial Park)的信息和地图,因为我们明天计划去那里游玩。信息中心里边有一个“海事遗产博物馆”(Maritime Heritage Museum),顺便也看了看。
下图是信息请中心和博物馆的正门。
![](/upload/album/7b/9b/17/23d560575867XpvcjEQa.jpg)
图47. 坎贝尔河市信息中心与海事遗产博物馆的正门
下午2:30,我们到达今天的住处:“港边旅社”(Harbourside Inn),实际上是个汽车旅馆(Motel),房间号376。住宿费是预交的,一晚 91.60加元。今天行程5.5小时,270公里。下图是“港边旅社”的指示牌。写在墙上,不太正规,下边还有杂物。
![](/upload/album/7b/9b/17/23d560576228F6OqOrUD.jpg)
图48. 坎贝尔河市的港边旅社指示牌
不过旅馆的大门在侧面,房间在三楼,停车场在后院,安全应该有所保证。一天跑下来,感觉很疲劳。走进房间看了一下,觉得条件还算可以。又困又乏,洗把脸后,到头便睡。
两小时后,一觉醒来,天还大亮,打算出去看看。我儿开车一天,呼噜呼噜,谁得正香,不忍叫醒他,我自己出去到海边逛,在海边拍摄了一些照片。下面的两张图是海边的一个小公园,孩子们在公园里快乐地玩耍。
![](/upload/album/7b/9b/17/23d560576283AsAdD3kJ.jpg)
图49. 坎贝尔河市海边的小公园
![](/upload/album/7b/9b/17/23d5605763185IdJW1g3.jpg)
图50. 小公园里的孩子们在玩耍
下图是我在坎贝尔河海港的留影。
![](/upload/album/7b/9b/17/23d560576359opkDFp08.jpg)
图51. 我在坎贝尔河海港的留影
下面的两张图是坎贝尔河海港里的私家船。
![](/upload/album/7b/9b/17/23d560576401hsnJEjkr.jpg)
图52. 坎贝尔河海港里的私家船
![](/upload/album/7b/9b/17/23d5605768401NXpJV2J.jpg)
图53. 坎贝尔河海港里的私家船
下面的两张图是坎贝尔河海港里的木制栈道。
![](/upload/album/7b/9b/17/23d560576505FWlJbfnM.jpg)
图54. 坎贝尔河海港里的木制栈道
![](/upload/album/7b/9b/17/23d560576512GEngHt8G.jpg)
图55. 坎贝尔河海港里的木制栈道
下图是坎贝尔河海港里的跨海渡轮。
![](/upload/album/7b/9b/17/23d560576559LhoxJCZY.jpg)
图56. 坎贝尔河海港里的跨海渡轮
下图(左)是坎贝尔河海港的指示牌,下图(右)是坎贝尔河海港管理处的大楼。
![](/upload/album/7b/9b/17/23d560576612zjveztM9.jpg)
图57. 坎贝尔河海港的指示牌(左)与海港管理处的大楼(右)
下图(左)是坎贝尔河海边的雕塑艺术品,下图(右)是坎贝尔河海边的印地安图腾柱。
![](/upload/album/7b/9b/17/23d560576650h9pnLG6U.jpg)
图58. 坎贝尔河海边的雕刻艺术品(左)与印地安图腾柱(右)
就这样,我在海边逛了两个多小时,感到累了才回到旅馆,我儿醒了,我却接着又睡了两个多小时。晚餐自己做,餐具自带,方便面,鸡蛋,蔬菜,水果样样齐全。还带来半个大西瓜,饱餐一顿,心满意足。写完日记,做好明天的计划,就上床休息了。
第三天,2024年8月28日,星期三。上午9:00整,我们从“坎贝尔河”的“港边旅舍”出发,去参观“斯特拉斯科纳省立公园”(Strathcona Provincial Park),先是沿着19号公路,然后再转28号公路。行车大约一个小时,上午10:00整,我们到达公园的大门。
“斯特拉斯科纳省立公园”在温哥华岛的相对位置,见前面图5中的“椭圆 Strathcona Provincial Park”。不过,这个公园很大,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只是到了公园的北部,参观了一个小瀑布。
斯特拉斯科讷省立公园(Strathcona Provincial Park),位于坎贝尔河(Campbell River)流域附近,建于1911年,由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公园局(BC Parks)管理。是一处四季皆宜的最佳探游之地,不论你喜欢划独木舟,徒步健行,还是雪鞋行走,总有一样适合你。
若想体验野外探险的刺激,你可以把目标锁定在这座公园的冠上明珠:德拉瀑布(Della Falls)。该瀑布是加拿大最高的瀑布,并跻身世界十大瀑布之列,据说是世界第八大瀑布。可从大中心湖(Great Central Lake)前往瀑布南面的步道起点。
在巴特尔湖(Buttle Lake)的湖畔,有很多令人沉醉的露营地和地中海旅舍等度假民宿,露营地实行先到先得的原则。公园里草木葱郁,河湖与山石乡间,都是户外爱好者的天堂。徒步旅行欣赏景观非常值得,但要携带大量的水!
下图是一路上的湖光山色,再下图是公园大门的指示牌,是一个麋鹿(Elk)的铜雕。
![](/upload/album/7b/9b/17/23d560577159znznjDoe.jpg)
图59. 去斯特拉斯科纳省立公园路上的湖光山色
![](/upload/album/7b/9b/17/23d560577265E0ATVeWQ.jpg)
图60. 斯特拉斯科纳省立公园的大门
进入公园之后,只有一条沿湖公路,我们沿着此路一直向前开,半个多小时后,我们到达鲁平瀑布。下图(左)是“巴特尔湖”(Buttle Lake)的风景,下图(右)是鲁平瀑布(Lupin Falls Trail)小径的指示牌。
![](/upload/album/7b/9b/17/23d560577752BRZxC8Ji.jpg)
图61. 公园里的鲁平瀑布小径的指示牌
路旁的说明书指出,由此向前6公路的小径,可达鲁平瀑布。我们觉得不算太远,决定步行进山参观瀑布。下图是我(左)与我儿(右)在林中小径的留影。
![](/upload/album/7b/9b/17/23d560577793KIWE4H9B.jpg)
图62. 我(左)与我儿(右)在通往鲁平瀑布林中小径的留影
大约20分钟,我们到达鲁平瀑布。鲁平瀑布不大,但是流水哗哗声响,在幽静的林中清新悦耳。下图是鲁平瀑布的上段(左)与下段(右)。再下图是我(左)与我儿(右)在鲁平瀑布前面的留影。
![](/upload/album/7b/9b/17/23d560577803zESsQ4uq.jpg)
图63. 鲁平瀑布的上段(左)与下段(右)
![](/upload/album/7b/9b/17/23d560577813Yb5MLfi7.jpg)
图64. 我(左)与我儿(右)在鲁平瀑布前面的留影
原来打算再往里开,去参观另一个瀑布,但是考虑到太远了,汽油可能不够,所以决定取消这个计划,由此往回开。离开公园前,在公园大门与铜麋鹿合影留念,下面的两张图是我(左)与我儿(右)在铜麋鹿前面的留影。
![](/upload/album/7b/9b/17/23d5605778267EPOaOnb.jpg)
图65. 我在铜麋鹿前面的留影
![](/upload/album/7b/9b/17/23d56057783712sCogJd.jpg)
图66. 我儿在铜麋鹿前面的留影
大约中午12:00,我们回到“坎贝尔河”(Campbell River),加油午餐后,开往本次行程的最北端“哈迪港”(Port Hardy)。下午3:00,我们到达哈迪港。下图(左)是我在路上拍摄的照片,天上有一条斜斜的白云。
下图(右)是哈迪港入口处“欢迎来到哈迪港”(Welcome to Port Hardy)标识牌。哈迪港在温哥华岛的相对位置,见前面图5中的“方框 Port Hardy”。
![](/upload/album/7b/9b/17/23d560578593sZlNAJy0.jpg)
图67. 在去哈迪港的路上(左)与到达哈迪港(右)
哈迪港(Port Hardy),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一个区域自治体(District Municipality),位于温哥华岛的西北端。人口大约为4000人。哈迪港是以英国皇家海军中将汤玛斯-哈迪爵士(Sir Thomas Hardy)而命名。哈迪将军曾经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指挥胜利号战舰。
受到太平洋缓和影响,哈迪港呈海洋性气候,夏季较同纬度地区清凉,但是冬季则温和。当地冬季降雨量高,夏季趋向干燥,但夏季的降雨量仍较地中海式气候地区为高。
哈迪港位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19号公路的最北端,往南通向纳奈莫,距离约400多公里,4个多小时的车程。哈迪港渡轮码头提供不列颠哥伦比亚渡轮航线往鲁珀特王子港(Prince Rupert),太平洋沿岸航空则营运往返哈迪港机场和温哥华国际机场的航班。
由于我们预定的旅馆下午4:00才开门,所以我们先到海边的港口去游玩。下面的四张图是我与我儿在哈迪港海边的留影,背景是一条舰船。既不是远洋游轮,也不是跨海渡轮,估计是用于海事活动的专门轮船“阿夸-特洛莫伊号”(AQUA TROMOY)。
![](/upload/album/7b/9b/17/23d560579197oM5NPAJ6.jpg)
图68. 我在哈迪港海边的留影
![](/upload/album/ce/ee/b4/4c3431359205VjpFFsfC.jpg)
图69. 我儿在哈迪港海边的留影
![](/upload/album/ce/ee/b4/4c3431359217R4nEk269.jpg)
图70. 我在哈迪港海边的留影
![](/upload/album/ce/ee/b4/4c3431359250eCRgwDcI.jpg)
图71. 我儿在哈迪港海边的留影
下图是哈迪港海边的木栈道,再下图是哈迪港海边的鹅卵石。
![](/upload/album/ce/ee/b4/4c3431359275aeSgPmrO.jpg)
图72. 哈迪港海边的木栈道
![](/upload/album/ce/ee/b4/4c3431359290J3B6FP6w.jpg)
图73. 哈迪港海边的鹅卵石
下图是哈迪港海边“海港公园”(Port Park)的大门与图腾柱。
![](/upload/album/ce/ee/b4/4c343135939509JHwEXR.jpg)
图74. 哈迪港海港公园的大门和图腾柱
下图是我儿在哈迪港“海港公园”(Port Park)拱门前的留影。
![](/upload/album/ce/ee/b4/4c3431359415iQ0Q5WfK.jpg)
图75. 我儿在哈迪港海港公园拱门前的留影
下图是哈迪港“海港公园”(Port Park)的旗帜。
![](/upload/album/ce/ee/b4/4c3431359426jh2LU1ry.jpg)
图76. 哈迪港海港公园里的旗帜·
下图(左)是我在海港公园拱门前的留影,下图(右)是我儿在公园里图腾柱前的留影。
![](/upload/album/ce/ee/b4/4c34313594516JhMt1GO.jpg)
图77. 我在海港公园拱门前(左)与我儿在图腾柱前(右)的留影
下图(左)是公园里的“萝卜”,下图(右)是公园里的图腾柱。
![](/upload/album/ce/ee/b4/4c34313594739QnrYS7D.jpg)
图78. 公园里的“萝卜”(左)与图腾柱(右)
下图(左)是哈迪港街上的时钟,下图(右)是哈迪港公园里的“和平旗”。
![](/upload/album/ce/ee/b4/4c3431359680uLIix0Dc.jpg)
图79. 哈迪港街道上的时钟(左)与和平旗(右)
下午4:00,我们预定的旅馆开门了:“特雷尔北海岸背包客青年旅馆”(North Coast Trail Backpacker Hostel),一晚115.07加元。公共厨房,公共浴室,游乐间,健身室,阅览室,设备完善,应有尽有。今天行车6小时,380公里。下图是哈迪港青年旅馆。
![](/upload/album/ce/ee/b4/4c3431359738HjmsLHzc.jpg)
图80. 我们在哈迪港的青年旅馆
我们自带食品和炊具,吃饱喝足,到头便睡,直到第二天清晨。
第四天,2024年8月29日,星期四。早晨7:00,起床吃早饭。上午9:30,从哈迪港(Port Hardy)出发,开往纳奈莫(Nanaimo)。行车两个小时后,上午11:00,到达坎贝尔河(Campbell River),加油与野餐后,然后直奔纳奈莫。
下图(左)是我们在路上,下图(右)是路上的加油站。
![](/upload/album/ce/ee/b4/4c3431350445a6nOBOJW.jpg)
图81. 从哈迪港到纳奈莫的路上(左)与路上的加油站(右)
下午1:30,到达纳奈莫(Nanaimo)的“小树林商场”(Wood Grove Shopping Center)。在“日本伊豆(EDO Japan)摊位,吃铁板烧鸡(Teriyaki Chicken)。来时在此吃午餐,现在轻车又熟路,不浪费一点时间。
下午2:30,我们到达纳奈莫的“启航湾渡口”(Departure Ferry)。可惜4:00的船票已经售尽,我们只好买6:20的船票。从纳奈莫启航湾渡口,到温哥华马蹄湾渡口(Horse Shoe Bay Ferry),两人一车的单程船票,共计106.10加元。
在港等待,闲极无聊,四周看看,到处转转,随手拍照。
![](/upload/album/ce/ee/b4/4c3431350704Kcr0s5se.jpg)
图82. 纳奈莫渡轮港口的旗帜
![](/upload/album/ce/ee/b4/4c3431350713b0as2Qnc.jpg)
图83. 纳奈莫渡轮港口的标记
![](/upload/album/ce/ee/b4/4c3431350726GVqfLdGh.jpg)
图84. 纳奈莫渡轮港口的大楼
![](/upload/album/ce/ee/b4/4c3431350740jv2P4Hy2.jpg)
图85. 纳奈莫渡轮港口的商场
等待实在无聊得很,不饿也吃点东西,在市场里买了两张明信片,质量很差,价格很贵,每张竟然1.4加元。终于熬到下午6:00整,广播响了,可以开车上船了。下面的两张图是我在上船时拍摄的照片。(左)图是钻桥洞,(右)图是进船舱。
![](/upload/album/ce/ee/b4/4c3431350789EDMvFFLL.jpg)
图86. 在纳奈莫渡轮港口开车进船舱
下图是我们汽车停靠的位置,在第三层楼。
![](/upload/album/ce/ee/b4/4c3431350805itbPM01W.jpg)
图87. 我们的汽车停靠在渡轮的第三层楼
下午6:20,准时开船,行程1小时50分钟。晚上8:10,到达温哥华的马蹄湾渡口码头(Horse Shoe Bay Ferry)。下图是船在接近港口时的照片,明显看出,已经是夕阳西下。再下图是我在渡轮顶层露台上拍摄的船桅杆照片,(左)图是前桅杆,(右)图是后桅杆。
![](/upload/album/ce/ee/b4/4c3431350817nH4Z7xks.jpg)
图88. 我们的渡轮驶向夕阳西下的温哥华港
晚上8:30,我们跟随前面的汽车,缓缓驶出渡轮,然后直接开上高速公路。一个小时后,晚上9:30,安全到家。今天行车12小时,280公里。至此,四天三夜的温哥华岛自驾旅游结束了。全程行车1180公里,总消费720加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