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竹谈今论古之一
2024/10/5
美国政治学学者Francis Yoshihiro Fukuyama在其1992的著作《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中提出:“西方国家自由民主制的到来可能是人类社会演化的终点、是人类政府的最终形式,”[1]这只是他的一家之言,笔者不完全赞同。现实是(目前)这种制度dominate其它社会结构。这里避开宗教、文化等等传统的视角,从人的本性的角度简单描述这两种制度,只是白描,而且是极简的白描。不解释形成原因,这是很大的题目,可以穷其一生去研究,所以本文不解释为什么西方和中国的制度演化成这样。也不加以褒贬,西方制度有自身的缺陷(后面会提到)。
西方制度是围绕着以下核心运作的(当然有很多例外,但主要的内在逻辑是这样的):
产权明晰的私有制
让社会各成员间结成一种利益共线的关系以激发人性中的SS原动力
让权力在运作过程保护个人的权力(产权﹑人权等等)
胡萝卜——正面渠道畅通:如果自己在台上无法、或者难以剥夺他人的产权,那么它日自己下台以后别人同样无法、或者难以剥夺自己的产权,所以无论是在台上还是在台下,自己的财产、人权是安全的。需要说明的是这并不是几个伟大的人物开会决定的,而是统治阶层(王、贵族、教皇、大主教等等掌握资源的人)为了切身利害你死我活地斗争,并且在这种过程中逐渐向外围推(例如选举权推及有土地的白男成年人[下同]–﹥所有白男–﹥所有白女—﹥所有有色人种)的结果。过程是漫长而血腥的
大棒——反面渠道阻碍重重;不必、不值得(代价太大)、不能、无法做到。后面用例子解释。
前面谈到私有制是西方制度的必要条件,这里解释一下。下面借用西方工业革命之前的社会结构解释,因为工业革命之后,特别是二战以后,西方制度有越来越多的公有制的因素加入,出现国营机构[比如有的国家医疗﹑公共交通是国营的,政府部门本身也是]。共产主义运动、两次世界大战促使西方制度本身发生变化,这也是很大的话题,比如为什么会出现工业革命,西方国营机构又是如何维护以上三原则的,与中国有什么不同,这些复杂性无助于解释私有制的必要性,公有制因素的加入是在私有制社会结构比较成熟,成了社会的基因的情况下,因此用之前的社会结构。
前面谈到公有制、集体主义的系统性缺陷是需要一个胸怀秉公之心兼具睿智大脑的超人,这样的人又不存在,因此现实生活中的公有制是这样运行:职位由上级决定,上级挑选的人是对自己最有利的人(一般是察言观色、能取悦于上级的并能满足上级的SS而有不让其承担责任的人,不排除有秉公之人,但毕竟是个例,这样的人要上报纸、戏剧),职位是一个人唯一的收入来源,所以唯命是从才最符合个人的利益。在最上层,中央的官员们拥护一尊才最符合个人的利益,整个国家都是大家共同所有,但大家又没有任何决定权、甚至使用权,所以实际上举国为一尊所有,一尊决定一切,一尊的决定,无论动机是为了全国人民还是自己的权威,都无法在高层得到讨论、评估,即使有个别人反对,比如彭德怀、梁簌冥,也会以失败告终,同时还会受到无情的打压和整肃。虽然有民主集中制、群众中来群众中去,政协、人大之类的政策、机构,事实证明他们只是起装饰作用。
用换马比赛的原理,假设统治阶层全部是由大地主、大资本家组成,他们瓜分了中国所有的资源,他们之间纵横勾结、竞争、合作、为了自己的SS,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就像现实生活中你我这样的普通人,没有多高尚,也没有多卑鄙,但有一点,他们无法像秦一样灭六国而独吞天下(这一点很重要),这个时候在中央就会出现这样一种辩论:
领地在辽宁省的彭德怀说:超英赶美是不现实的,我的领地上虽然有钢铁厂,但是产出已经达到极限,需要资金研究新工艺……;
领地在广东省的叶剑英说:为什么要定这样一个目标?又不是比赛?赢了英国又如何?为了谁?我是不会会为了给你撑面子而定下这样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目标的。另外,我们的海外贸易需要与美国洽谈汇率和关税问题,我认为……;
领地在河南的刘少奇说:秋收即将到来,去炼钢完全不务正业。我反对!
当然,一尊怎么会是无产者?一尊应该是最大的地主(再次强调一尊无法完全兼并其他大地主的土地),交换了马匹之后,一尊根本就不会去提什么超英赶美的目标,他也会很务实,即使去访问苏联签署条约,也是为了他自己的SS,遵循的原则应该是经济利益优先。所以文革、大跃进根本就不会发生,即使一尊想做,部长们也不会配合。
再假设一个例子:一尊的钱袋子捏在人大(人大决定预算、征税、立法)手里,对于那些出于政治目的而不顾经济利益的项目,比如援助亚非拉,也许会出现这样的讨论:
叶剑英说:援助乌拉圭5亿,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直接给钱?我反对!我建议用无息贷款的形式,获取他们国家的铁矿开采权。用这些贷款为他们建铁路,2亿买老彭的钢,1亿买老刘的面粉,2亿给我们的铁路公司,建好了铁路又可以把铁矿运到海边,这样会带来20亿的收入,增加工作机会,我们还可以多交税,
这样一种社会结构,那些一尊异想天开的面子工程得不到领主们的支持,于民不利也于领主不利,领主与所领导的人民因为利益共线结成利益共同体。领主敢与一尊叫板有以下原因:首先领主与一尊没有那么强的人身依附关系,一尊无法随意剥夺领主的土地,领地是领主的收入来源;其次一尊虽然是最大的地主,但没有绝对的权力,预算受制于人大,还要依靠领主们缴的税;第三有实力,一尊不敢动领主因为他不是一个没有资源的老百姓,生杀予夺全在一尊手里;第四牵涉到自己的切身利益,领地闹饥荒,自己的收入也受影响。私有制给了领主们据理力争的动机、目标。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下,一尊的权力受到领主们的制约,政策有利于领主,也就有利于整体——国家和个人。
再举真实的例子:
例1:英王查理一世(Charles I,1600年11月19日—1649年1月30日)在位期间与国会产生严重冲突,曾经解散国会,自行征税,最后被处死。贵族和下议院有实力(私有财产比如领地)反对查理的许多政策,虽然这种反对不足以阻止查理一意孤行,但削弱了他推进其项目的能力,使其失败后不得不求助于国会。多次尝试加强王权、实行独裁统治导致与国会产生血腥冲突,最后以被砍头告终。 设想若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谁敢反对?就算是犯颜直谏的魏征,也不过是说说天下、社稷之类的大道理,远不如各个大臣为了自身利益在朝堂上唇枪舌剑地争论更有力度、更有效,而且不需要大道理动员,出于本能就会去辩论、去行动。
例2:北京一个军界官员住宅,定时供应热水,水龙头坏了,九十年代逐渐引入了市场机制的管理,有些东西比如水龙头要自己掏钱修,而热水是免费的,所以,即使没有人洗澡,也会让热水白白地流几个小时。当然,私心不那么重的人家会自费花钱修理,这样的行为毕竟要靠觉悟、大我/小我之间的思想斗争,不是每一家都会这样做。如果使用换马原理,此房属于个人,有房产证,房主一定会在第一时间修好水龙头,对私心重的人也同样是最佳选择,对社会这个整体,同样是最佳选择。同样的私心,不同的行为,但对社会而言,显然后者更有利。
这里阐述了私有制的必要性,有了私有制,不是充分条件,因为个体之间的竞争有可能导致兼并而成为独有,为什么英国没有?这里再次说明不解释为什么,本文白描其区别。
那末西方制度如何激励个人的原动力,同时又最大限度地避免内耗呢?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End_of_History_and_the_Last_Man [中文]
2﹒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arles_I_of_England
3﹒https://www.parliament.uk/magnacar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