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力量发自内心——访《心胜》作者金一南(图)
■ 本报记者 王振江 2013年08月13日09:31 来源:解放军报
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研究者,金一南被称为“桅杆上的瞭望者”。近日,他推出了一部将战争之道、将帅命运、战略之思等放在贯穿至今的国际大背景下的首部随笔集《心胜》,字里行间充满了在大时代下对强固内心的呼唤。就“心胜”理念的提出及对当下的意义等问题,记者采访了金一南。
记 者:您之前出版的《苦难辉煌》和这部新书《心胜》都是讲述党史军史的著作,两者在叙述角度和具体内容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金一南:两本书差别比较大,《苦难辉煌》讲历史,《心胜》讲现实。《苦难辉煌》是喷涌出来的产物,而《心胜》是反复琢磨的结果。《苦难辉煌》是个完整的系列,《心胜》是若干篇的汇集。看似小了,但实则可能更大。《苦难辉煌》从真实的历史细节中描述,《心胜》中有大量分析评论,我觉得有更强的针对性,针对当下物质发展迅速,但精神发展较为匮乏的现状。
记 者:您在本书中首次提出“心胜”的理念,并呼吁“心胜则兴,心衰则败”的精神。那么您如何定义“心胜”?
金一南: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讲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所提的“自胜”,包含了战胜对手首先要战胜自己的意思。这是“心胜”的一部分,但还不是全部。“心胜”的核心是本书扉页上那句话:“战胜对手有两次,第一次在内心中。”“心胜”并非胜利的全部,却是迈向胜利的第一步。人活着必须要有精神。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从物质到精神莫不如此。我们太多苦难,太多挫折,太多失败,太缺乏胜利激情对心灵的滋养和陶冶。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了新元素,成为提升民族精神的新平台。精神是什么?是内心的力量,内心的光明。内心有力量,精神才有定力。内心有光明,力量才有指引。毛泽东当年在井冈山搞工农武装割据,才几个人、几杆枪,就发出史诗般的预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靠什么?靠对中国国情的深刻了解,靠强烈的历史进取心。再看看那个瘦骨嶙峋的圣雄甘地,没有一兵一卒,也没有权力,随身带一只山羊,以羊奶为食,周游贫困乡村和污秽城市,以自己蒙受苦难的方式唤起别人觉醒。就是这个看似弱不禁风、穿着单薄、终生主张非暴力的人,摧毁了大英帝国在印度的殖民体系。再看看穷困潦倒于英国的马克思,因为交不起房租,多次被房东撵得搬家,连衣食住行都成问题,当时没有人认为这个整天泡在大英博物馆的《莱茵报》前编辑能有什么力量。但马克思主义却掀翻了多少王座、颠覆了多少独裁者、解放了多少民众、改变了多少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毛泽东、甘地、马克思,完全不具备今天我们认为取胜所必备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当他们怀着内心百折不回的执着走向世界的时候,表面看一无所有。但今天全世界都承认,他们给他们的国家和民族、给全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制胜的力量来自哪里?来自他们的精神,他们的思想,他们的信仰,他们的人格。一句话,来自他们的内心。真正的胜利到来之前,他们已经实现了心胜。
记 者:当下的中国,在经济、科技、国防、文化等诸领域均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您为什么在此时还要提出“心胜”?
金一南:在如今的和平年代,“敌人”可以是他国的挑衅和威胁,也可以是产业面临的低谷和挑战、可以是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还可以是体育比赛中的对手、可以是突如其来的天灾。面对这些,我们能不能首先做到“心胜”——有藐视困难的气概、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在这个高速发展、充满梦想、充满变化的时代里,到处都充满了对力量的期待。不少政要的力量期待,多属于物质期待,设想GDP发展到某日,国家拥有了何等财富,一切头痛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有些军人的力量期待,多属于装备期待,设想先进武器发展到某日,三军拥有了一流装备,前面所有障碍便都所向披靡……这些期待并非没有道理,却怕永远难以实现。一个人,一支队伍,如果内心缺乏力量而期待外在力量弥补,那么不管外部力量多么壮观,恐怕都难以支撑。
真正的力量,发自内心。
记 者:您能具体讲一讲,“心胜”对于今天的军人来讲有什么特定的要求?
金一南:我曾在试飞英雄李中华的座谈会上讲过,军人的最高追求不单单是舍生取义、以身殉国。最近我们在刘公岛参观,看见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予绝不弃报国大义,今惟有一死”以及主力舰管带刘步蟾“苟丧舰,必自裁”的誓言,令人感慨、感叹。舍生取义固然可贵,但牺牲不是军人的最高境界,军人的最高境界是胜利。
我在《心胜》中写有一篇短文:“军人生来为战胜”。为什么这样写?国家和人民花那么多钱供养军队,不是让你最后一死了之的。军人必须以胜利为人民服务,这是军人对人民的最高报答。毛泽东说,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毛泽东还说:“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今天迫切于高科技知识积累、迫切于复杂技术装备掌握的中国军人,绝对不能忘记这种精神和气概!那种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的精神风貌,是新中国军人展示在世人面前光耀千秋的无价之宝。只有以这样的精神风貌迎接挑战,才是今天的中国军人为明日的中国军人最好的奠基。
记 者:有专家认为,“心胜”能为强军梦、强国梦的实现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您是如何看的?
金一南:“强军”目标的提出,并不是要按照别人的建军思路完成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更不是只准备去打一场别人已经定出模式的战争。军队是干什么的?是去打胜仗的。怎样才能打胜仗?必须发挥自己的特长。当年朱毛红军的胜利,就是依靠“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一要诀。自主作战、以长制敌,从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制胜的核心。为什么在那样劣势装备、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朱毛红军也能取得胜利?很重要一条——内心从来没有畏惧过对手。只有在这种精神状态下,才能将自身全部优势有效发挥出来。这不就是“心胜”吗?如果没有这种“心胜”,中国革命可能成功吗?
今天,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民族复兴的目标,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渴求内心的力量。我们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无不需要“心胜”的精神支撑。2006年,我随海军编队横跨太平洋参加首次中美联合军演,返航途中遭遇到狂风巨浪。编队全体官兵各司其职,全体一心全力抗击风浪,终于使舰队安然抵达。这一体验更使我感到,真正的“心胜”不是求平稳、求安宁的产物,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产物。一支军队的强大、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包含进这样的精神要素。
新中国60多年风雨跌宕。我们经历过贫穷,也享受着富裕;应对过危机,又面临着挑战。所有这一切,不管是经验还是教训,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足以形成一个民族庞大的精神财富,构建我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内心定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记 者:对于一般的读者看了这本书后,您有什么样的期待?
金一南:希望他们能扬起理想的风帆。这张风帆不仅为个人,而且为国家、为民族。“心胜”这一理念,绝对不仅仅是我们这一代应该做到“心胜”,中华民族一代一代的“心胜”,才能最终成为世界上一个强大的民族。新中国发展到今天,中华民族发展到今天,我们必须具有与我们往昔奋斗、现实地位和未来目标相适应的精神状态。
记 者:您之前出版的《苦难辉煌》和这部新书《心胜》都是讲述党史军史的著作,两者在叙述角度和具体内容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金一南:两本书差别比较大,《苦难辉煌》讲历史,《心胜》讲现实。《苦难辉煌》是喷涌出来的产物,而《心胜》是反复琢磨的结果。《苦难辉煌》是个完整的系列,《心胜》是若干篇的汇集。看似小了,但实则可能更大。《苦难辉煌》从真实的历史细节中描述,《心胜》中有大量分析评论,我觉得有更强的针对性,针对当下物质发展迅速,但精神发展较为匮乏的现状。
记 者:您在本书中首次提出“心胜”的理念,并呼吁“心胜则兴,心衰则败”的精神。那么您如何定义“心胜”?
金一南: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讲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所提的“自胜”,包含了战胜对手首先要战胜自己的意思。这是“心胜”的一部分,但还不是全部。“心胜”的核心是本书扉页上那句话:“战胜对手有两次,第一次在内心中。”“心胜”并非胜利的全部,却是迈向胜利的第一步。人活着必须要有精神。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从物质到精神莫不如此。我们太多苦难,太多挫折,太多失败,太缺乏胜利激情对心灵的滋养和陶冶。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了新元素,成为提升民族精神的新平台。精神是什么?是内心的力量,内心的光明。内心有力量,精神才有定力。内心有光明,力量才有指引。毛泽东当年在井冈山搞工农武装割据,才几个人、几杆枪,就发出史诗般的预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靠什么?靠对中国国情的深刻了解,靠强烈的历史进取心。再看看那个瘦骨嶙峋的圣雄甘地,没有一兵一卒,也没有权力,随身带一只山羊,以羊奶为食,周游贫困乡村和污秽城市,以自己蒙受苦难的方式唤起别人觉醒。就是这个看似弱不禁风、穿着单薄、终生主张非暴力的人,摧毁了大英帝国在印度的殖民体系。再看看穷困潦倒于英国的马克思,因为交不起房租,多次被房东撵得搬家,连衣食住行都成问题,当时没有人认为这个整天泡在大英博物馆的《莱茵报》前编辑能有什么力量。但马克思主义却掀翻了多少王座、颠覆了多少独裁者、解放了多少民众、改变了多少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毛泽东、甘地、马克思,完全不具备今天我们认为取胜所必备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当他们怀着内心百折不回的执着走向世界的时候,表面看一无所有。但今天全世界都承认,他们给他们的国家和民族、给全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制胜的力量来自哪里?来自他们的精神,他们的思想,他们的信仰,他们的人格。一句话,来自他们的内心。真正的胜利到来之前,他们已经实现了心胜。
记 者:当下的中国,在经济、科技、国防、文化等诸领域均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您为什么在此时还要提出“心胜”?
金一南:在如今的和平年代,“敌人”可以是他国的挑衅和威胁,也可以是产业面临的低谷和挑战、可以是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还可以是体育比赛中的对手、可以是突如其来的天灾。面对这些,我们能不能首先做到“心胜”——有藐视困难的气概、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在这个高速发展、充满梦想、充满变化的时代里,到处都充满了对力量的期待。不少政要的力量期待,多属于物质期待,设想GDP发展到某日,国家拥有了何等财富,一切头痛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有些军人的力量期待,多属于装备期待,设想先进武器发展到某日,三军拥有了一流装备,前面所有障碍便都所向披靡……这些期待并非没有道理,却怕永远难以实现。一个人,一支队伍,如果内心缺乏力量而期待外在力量弥补,那么不管外部力量多么壮观,恐怕都难以支撑。
真正的力量,发自内心。
记 者:您能具体讲一讲,“心胜”对于今天的军人来讲有什么特定的要求?
金一南:我曾在试飞英雄李中华的座谈会上讲过,军人的最高追求不单单是舍生取义、以身殉国。最近我们在刘公岛参观,看见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予绝不弃报国大义,今惟有一死”以及主力舰管带刘步蟾“苟丧舰,必自裁”的誓言,令人感慨、感叹。舍生取义固然可贵,但牺牲不是军人的最高境界,军人的最高境界是胜利。
我在《心胜》中写有一篇短文:“军人生来为战胜”。为什么这样写?国家和人民花那么多钱供养军队,不是让你最后一死了之的。军人必须以胜利为人民服务,这是军人对人民的最高报答。毛泽东说,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毛泽东还说:“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今天迫切于高科技知识积累、迫切于复杂技术装备掌握的中国军人,绝对不能忘记这种精神和气概!那种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的精神风貌,是新中国军人展示在世人面前光耀千秋的无价之宝。只有以这样的精神风貌迎接挑战,才是今天的中国军人为明日的中国军人最好的奠基。
记 者:有专家认为,“心胜”能为强军梦、强国梦的实现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您是如何看的?
金一南:“强军”目标的提出,并不是要按照别人的建军思路完成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更不是只准备去打一场别人已经定出模式的战争。军队是干什么的?是去打胜仗的。怎样才能打胜仗?必须发挥自己的特长。当年朱毛红军的胜利,就是依靠“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一要诀。自主作战、以长制敌,从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制胜的核心。为什么在那样劣势装备、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朱毛红军也能取得胜利?很重要一条——内心从来没有畏惧过对手。只有在这种精神状态下,才能将自身全部优势有效发挥出来。这不就是“心胜”吗?如果没有这种“心胜”,中国革命可能成功吗?
今天,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民族复兴的目标,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渴求内心的力量。我们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无不需要“心胜”的精神支撑。2006年,我随海军编队横跨太平洋参加首次中美联合军演,返航途中遭遇到狂风巨浪。编队全体官兵各司其职,全体一心全力抗击风浪,终于使舰队安然抵达。这一体验更使我感到,真正的“心胜”不是求平稳、求安宁的产物,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产物。一支军队的强大、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包含进这样的精神要素。
新中国60多年风雨跌宕。我们经历过贫穷,也享受着富裕;应对过危机,又面临着挑战。所有这一切,不管是经验还是教训,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足以形成一个民族庞大的精神财富,构建我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内心定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记 者:对于一般的读者看了这本书后,您有什么样的期待?
金一南:希望他们能扬起理想的风帆。这张风帆不仅为个人,而且为国家、为民族。“心胜”这一理念,绝对不仅仅是我们这一代应该做到“心胜”,中华民族一代一代的“心胜”,才能最终成为世界上一个强大的民族。新中国发展到今天,中华民族发展到今天,我们必须具有与我们往昔奋斗、现实地位和未来目标相适应的精神状态。
金一南:心胜(全三册) 讲真话,办真事,信真理,做真人 灵魂与血性,关乎民族命运 – July 1, 2017
Chinese Edition by 金一南 (Author)
2013年,金一南将军首创“心胜”概念,至今已推出三部系列作品,以“战胜对手有两次,D一次在内心中”这一核心信条,为当下的个体、组织乃至整个民族打造了一副有力度的思想武器。《心胜》亦成为《苦难辉煌》之后,另一个极具影响力的佳作品牌。
作为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金一南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国家安全战略、国际冲突与危机处理,“心胜”系列作品正是他多年治学成果的集中体现。民族百年兴衰,中西将帅功过,古今战争内幕,内外战略格局,无不显露其深厚学术背景。透过对关键人物、重大事件的深度解读,意在对今之现状的批评与忧虑。拳拳之心,字字可鉴。
《心胜》全集持续创作十年,内容近百万字。既富有正义豪情,又不乏冷静沉思,实为一部审视历史、提振人心的时代佳作。大国关系就是做交易围绕着利益、威胁、目标、手段,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些认识和判断。
第一,国家利益实际上跟国情密切相关。当我们描述中国国情的时候,经常会说:“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将这句话剖开,实际上国家的利益就全部显现出来了。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当务之急就是要取得发展,经济的增长和国家的富强,这就是我们的最大利益。
第二,“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我们的安全利益就是维护社会主义体制,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三,“中国是一个大国”,我认为这句话不够完善,应该说“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尚未完全统一的社会主义大国”。尚未完全统一才是中国最大的国情。它对中国形成了极大的制约,对中国的安全、国际地位、资金流向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之大,体现在领土、人口上。但这还不能被称为一个强国。今天,很多人以为中国很强大,甚至已经到了要反复声明我们永远不做超级大国的时候了。我认为完全没有这个必要,我们连统一都没有完成,离超级大国还差得很远。
第四,“大国”,作为一个大国,我们必须要发展,必须要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必须要完成统一,必须要完成大国的利益。国家安全战略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一定要阻止周边国家出现敌对性集团。为什么加“集团”二字?因为周边出现敌对性国家难以避免,但一定不能让它们联起手来对付我们。一定要打破它们的这种企图。这才是一个大国的追求。
中国不说“势力范围”,但大国一定要营造自己的安全范围。一定要组织自己的缓冲区,营造一个友好地带,一个中立地带,然后才是敌对地带。如果一打开家门都是敌对地带,那么国家安全如何维护?这就好比单元门一打开,这家跟你过不去,那家跟你过不去,都是你的仇人,那你在这个单元还有什么安全可言?理想的状态是你一打开门,都是朋友,其次是中立的,然后才是敌对的。这也是一个大国必须追求的目标。作为大国,中国不干涉别国的内政,但只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也是远远不够的。
1998年至1999年,印巴发生冲突。巴基斯坦外长来中国访问,印度外长也立即到中国访问。我个人认为,当时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战略是欠妥当的。因为我们指责他们把克什米尔地区搅得一塌糊涂,制造了紧张趋势,所以对巴基斯坦外长的态度非常冷淡。巴基斯坦外长立刻有种被冷落甚至被抛弃的错觉,就好像中国要跟印度站在一队了。而印度外长来访时,我们对他却非常热情。作为大国,中国必须学会大国之间的游戏规则,大国不害怕周边事态波动。如何发挥。
金一南:心胜的力量
金一南
“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民族复兴的目标,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渴求内心的力量。”金一南想要回答这个时代的命题,他呼唤寻找制胜力量过程中越来越焦灼、越来越烦躁、越来越迷茫的人们,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
■本报记者 郝俊
站起身,金一南向台下观众行了一个标准而庄重的军礼。少将金一南是国防大学教授、战略研究所所长,他为大众所熟知,则缘于其军事评论员和作家身份。前不久,金一南携新近出版的《心胜》一书在北京与读者见面,活动还邀请军旅作家乔良与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来到现场,一起畅聊《心胜》的背后故事和当下启示。
身着军装的金一南声音洪亮,谈吐间广征博引,尽显学者风范。与他相识10年的白岩松这样评价他眼中的“一南兄”:“感性的表达,却拥有极其靠谱的理性支撑。”
金一南的这种特质,映照在他的言谈举止中,更落实在他的文笔之下。作为一本聚焦战争之道的随笔集,他写下的是金戈铁马,思考的却是社会命题。书中内容涉及很多思想,他透过大量的分析评论,希望以此“认识和分析今天的中国”。
在心中战胜对手
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研究专家,金一南被外界誉为“桅杆上的嘹望者”。与他此前出版的著作相类似,《心胜》同样取材自他所熟稔的军事领域,书名从最初的《军人生来为战胜》到《军之魂》、《军魂》,曾经历多次修改。
然而,出版社与金一南始终感觉,这些书名并不足以挖掘并表达出全书的丰富内涵。
“书中的内容其实超出了军事范畴,它对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很大的适用性。”金一南意识到,这本经过数年时间反复琢磨的作品,应该具有更强的针对性——针对当下物质财富发展迅速,但精神发展较为匮乏的现状。
“战胜对手有两次,第一次在内心中。”书中这样一句话,为双方确定书名带来了灵感,最终定名为《心胜》。
“心胜“概念作为全书的核心,出版后引发读者热议:究竟什么是心胜?
金一南解释,“心胜”并非胜利的全部,却是迈向胜利的第一步,它是一种精神、思想、信仰和人格。“精神是什么?是内心的力量,内心的光明。内心有力量,精神才有定力。内心有光明,力量才有指引。”
“真正的胜利到来之前,他们已经实现了心胜。”金一南说,不论一个人还是一支队伍,制胜的力量来自内心,如果内心缺乏力量而期待外在力量的弥补,那么不管外部力量多么壮观,恐怕都难以支撑。这就是心胜——首先在心中战胜对手。
恰逢其时的“补天”
一些读者想到了阿Q。然而在金一南的观念里,阿Q用“精神胜利法”聊以自慰并非内心强盛的表现,相反恰恰是内心极度虚弱的表现。“它导致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胜利,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衰亡。”
从军事话题延伸开来,去触及当下社会须直面的精神危机,《心胜》的到来被认为是恰逢其时。
“如果只面对军队,就委屈了这本书。在如此竞争激烈和高速变化的时代,请问谁不是一个战士?”白岩松如此发问。
“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民族复兴的目标,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渴求内心的力量。”金一南想要回答这个时代的命题,他呼唤寻找制胜力量过程中越来越焦灼、越来越烦躁、越来越迷茫的人们,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
而在乔良看来,金一南似乎是在挑战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将其称为“补天”一般的尝试。“今天的中国,精神生活越来越萎缩,‘心灵窗户’的缺失越来越明显。”
“怀着这样的愿望,即使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他也要去做。”乔良说,写作这本书,金一南完成了一次对自己的“心胜”。
“心胜”概念的萌芽,则可追溯至金一南一次难忘的“出征”经历。2006年,他随海军编队横跨太平洋参加首次中美联合军演,返航途中遭遇狂风巨浪。
“编队全体官兵各司其职,全体一心全力抗击风浪,终于使舰队安然抵达。”这一切身体验,让金一南感到,真正的“心胜”不是求平稳、求安宁的产物,而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产物。一支军队的强大、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包含进这样的精神要素。
也正是与惊涛骇浪相伴的那次航程中,金一南完成了他上一部长篇著作《苦难辉煌》的定稿。他曾跟同船人员开玩笑,若舰艇抵御不了狂风巨浪,有直升机来搭救,就把他的笔记本电脑带走,而他本人则可以留在船上。因为电脑中,有他长达50万字、尚未出版的《苦难辉煌》书稿。
正是《苦难辉煌》,让金一南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辉煌一页”。在2011年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中,他以400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登上作家富豪榜第11位,引发广泛关注。
内心的一盏明灯
金一南的军旅生涯中,不乏他切身经历的“心胜”往事,而令他印象最深的,却是一件看似极为平凡的小事——年轻时在全营举行的插秧比赛中得了第一。
“我作为一个北方城市来的兵,居然赢了很多南方农村来的兵,当时我们营长听说了都不相信。”金一南说,一个人在最不被认可时,咬紧牙关做的事情,取得的成功反而是最难忘的。他首先在内心中战胜了自己。
鲜有人知,金一南本人的成长史,就堪称一部战胜自己的“心胜”历史。
1952年,金一南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父亲金如柏是少将,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母亲郑织文参加过抗日救亡的学生运动,后前往延安投身革命。然而,这样的出身并没有给金一南带来多少优越条件。
“文革”中,父亲受到迫害,14岁的金一南作为“黑五类”被分到一个街道小工厂烧药瓶;1972年父亲出狱,金一南参军进入北京军区的一个通信团,因其出色表现很快成为一名无线电技师;后来,他又当上了军体教员,研究双杠、鞍马等项目,还在部队运动会上拿了团体金牌。
直到1984年,金一南被分配到解放军政治学院,只有初中学历的他尽心尽力干好每件事,从图书馆馆员一直做到教员,最终走进国防大学成长为今天的教授。
“哪怕再不起眼的工作,我都没有放弃过对未来的理想,做好起码的工作,是实现理想的基础。”正如金一南对“心胜”的理解,它是内心的一盏明灯,在黑暗中照亮前路,不管前方有多少苦难,都坚信能活出自己的价值。
金一南曾将自己比作一棵豆芽菜——大砖头没能压住,从砖缝里钻出来了。
谈及写作《心胜》的目的时,金一南坦承:“这本书也是写给我自己的,为了回答我内心的很多问题。”
他找到了答案:心胜则兴,心败则衰。
《中国科学报》 (2013-09-06 第7版 学人)
心胜者思维
什么叫胜者思维?注重思维的前瞻性、整体性和进取性。胜者注重思维的进取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进取本身对机遇的寻找、把握与利用,必须进取。
金一南看抓紧机遇要诀:把握不确定性
金一南指出,京剧《三岔口》中摸黑搏斗一幕,正是不确定性带来机遇的最佳代表。只要不要害怕不确定性,能够主动发挥的空间就愈大。(网上图片)
守摊子是守不住的,我们军队有句话“进攻是最好的防御”。为了防御,我都得进攻。毛泽东主张积极防御,叫防御中的进攻,内线中的外线,就是不仅内线打出外线去,真正机遇往往藏在挑战背后,不战胜挑战就无法赢得机遇。
谁都想抓紧机遇。世界上有句话,机遇永远存在,抓住机遇的永远是少数。看这两个永远,多数人对机遇没有做好准备,所以擦肩而过。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人人都有机遇;机遇是一种无形的资源,把握机遇就要把握不确定性。
我们最怕不确定性,什么事搞不清楚,担心,要搞清楚才行动。其实真正行动、真正抓机遇,是在没有搞清楚的时候。
你看京剧《三岔口》,你也看不见我,我也看不见你。你砍我一刀,我砍你一刀,摸着黑砍谁看不见谁,那就是不确定性。真正的机遇就在那个里面,真正高超的领导艺术就是利用不确定性的结果。不要害怕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充满了机遇,愈是存在不确定性,主观能动性发挥的余地和空间也就愈大。
当什么事都搞清楚了,那就是计算机模拟了,还要你决策干什么呢?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不确定性是我们今天发展最大的空间。
延伸阅读:金一南看5G的军事战略意义 改变现代战争面貌
金一南看一带一路机遇:美国担心成为新马歇尔计划
刚于今年12月3日通车的中老铁路,连接接中国昆明和老挝首都万象。它作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将加强中国与东南亚的交通联系和经济合作。
我们现在充分利用国际形势不确定性,和中国产能的大量提升,我们提出一带一路,这种发展机遇,令美国人很恼火。
美国人说这是中国的马希尔计划,因为中国人除了到全世界的Made in China,没提出什么大的战略构想。我们本来叫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美国人说我们是新马歇尔计划;我们改了,叫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倡议而已嘛。
延伸阅读:金一南看美国与华为事件:美国欠缺前瞻性思维
你同意也行,不同意也行,我们是一带一路倡议;美国人说它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中国要征服世界的计划。我们哪有这计划,但美国人确实很着急。美国众议院前议长金里奇讲,美中之间不是一场国家之间的较量,是一项有关文明的较量。(四之三)
第88期论坛金一南《心胜: 来自内心的光明信念与力量》圆满举行!2023-03-03 商维高研院
感受名家魅力,聆听权威声音!3月2日,第88期新商界高级管理精英论坛在济南南郊宾馆举行。特别邀请著名军事家、战略家、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金一南将军带来《心胜:来自内心的光明信念与力量》主题报告。通过解读华为、中美关系等热点事件,回顾经济发展历程,阐释心胜的内涵,揭示灵魂、血性与命运之间的内在关系,及"唯有心胜, 才能担当"的时代呼唤。近1000名历届新商界学员校友共同聆听了此次报告。
金一南将军主题报告
当下,大国博弈加剧,外部环境越发趋向复杂多变。全球百年大变局,我们前所未有地需要胜者思维,中国企业也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关心国际时事!时代在呼唤百折不挠的企业家精神,企业经营者要学会与变化共舞,化挑战为机遇。顺变局之势,谋制胜之道。
本次开年论坛,金一南将军围绕心胜的理念,以《心胜: 来自内心的光明信念与力量》为主题作报告分享,从史料视角、战争之道和战略之思,系统地剖析"心胜则兴,心败则衰"历史定义,并结合当下世界格局,深入分享大时代下强固内心的重要性。
金一南将军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苦难即辉煌"的历史,多次强调心胜是迈向胜利的第一步。而对于当代企业家来说,企业家精神就是最大的制胜法宝,能够引导我们从心中的胜利走向真正的胜利。
1947年,人民解放军即将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毛泽东连问了"四个敢不敢":我们长期在农村打游击,我们敢不敢进攻大城市?进去之后,敢不敢守住它?敢不敢打正规战、攻坚战?我们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口,要吃、要穿,面临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共产党敢不敢负起责任来?他既是在问同伴,也是在问自己,询问自己的内心。
金一南将军认为,心胜,首先是在内心中战胜对手。心胜并非胜利的全部,却是迈向胜利的第一步。如果自己心里都认为自己不行,那肯定是要败的。
圣经上说:内心的光明若失去了,黑暗何等之大。反过来看,内心有一盏明灯,世间哪里有暗夜。光明来自内心,动力也是来自内心。
领导者的意志是中流砥柱,没有中流砥柱,只能随波逐流。人的一生纵然漫长,但真正决定命运的只有关键时刻的几次关键性选择。多数人因看见而相信,少数人因相信而看见。
在这个充满动荡与变化的时代中,企业领导人比任何时候都要敢于斗争,我们该以什么精神状态迎接挑战?历史就是最好的教科书。金一南将军说:战胜对手有两次,第二次在内心中。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金一南将军强调,今天回顾那段历史,不是为了歌颂当时的伟大、光荣、正确,而是为了追溯力量的来源,并延续这种力量。"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历史,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只有继承这种力量的根本,中华民族才能有真正的未来。
最后,金一南将军用一段话结束了今天精彩的分享:心胜是一种对人生的感觉,是一种对命运的把握,是一种直面自己、又直面整个世界的勇气。如果把它形容为一个光环,那么必定是一个来自内省的光环,不是任何身外之物可以赋予。
回溯历史,纵观世界,探寻内心,应对世界大变局,谁能扛得住,谁才能生存;能生存下来,才能变革;能够变革,才能胜利。
内心有光明,力量才有指引,内心有力量,精神才有定力。新征程上,我们需要以心胜为舵,扬帆远航。
论坛圆满收官,愿我们走遍世界不忘初心,扎根行业不忘提升。新商界高级管理致力于为同学带来更多思维上的迭代、管理上的提升,坚定践行帮助中国企业持续成长的使命,与众多企业家同学一起沐光而行,聚合共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