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我和文友竹笛心有灵犀一点通,不约而同地从温哥华出发,开启了疫情之后第一次回国之旅。在各自回家拜望了父母长辈后,我俩相约在北京碰头,再到河南开封旅游。
开封是祖母的老家。上世纪初,祖母生于斯长于斯,人到中年以后才跟随祖父辗转来到上海定居。尽管周家后代已在世界各地开枝散叶,但开封老家仍旧居住着众多老周家的后代。为了了结这份思乡之情,确切地说为了寻根,我此番不远万里来到祖母的家乡。
二姐驾驶电三轮,带着我俩穿梭于繁忙的街头闹市,游览了开封城墙、铁塔、龙亭、繁塔、大相国寺、山陕会馆、禹王台、包公祠、延庆观、清明上河园等名胜古迹……这座历史悠久的“八朝古都”,不但浸润着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而且连接着亲朋好友挚烈的亲情。
乘坐二姐亲征御驾的开封头等舱,徜徉在这座具有4100余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恍若时光倒流,让我们穿越到夏朝,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朝,享受着连宋徽宗都无缘享受的待遇。
阔别30多年,我终于回到了祖母生前梦牵魂绕的地方,见到了众多的亲人,听熟悉的乡音,品尝沿街叫卖的各色小吃:黄焖鱼、灌汤包、胡辣汤、羊肉炕馍、炒凉粉……叙不完的亲情,尝不尽的美食。
令人称奇的是,97岁高龄的大伯骑着三轮车,穿过繁忙的街道,在市中心酒店为我这个远道而来的侄女,专门开设了一桌接风宴。他老人家精神矍烁,眼不花耳不聋,看上去就像是70岁出头。“时间过得真快啊!一晃,我们都老了。想当年,我还是个四岁的孩子,就随我妈参加了你奶奶的婚礼,看着她一步一摇地踏上花轿,伴着八台大轿嫁到了外乡。真风光啊!”大伯哈哈笑着说。
正逢第41届开封菊花展开幕,城市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大花园,色彩斑斓、争奇斗妍的菊花争相开放,令人目不暇接。漫步在鲜花的海洋中,我们的手机咔嚓咔嚓响个不停,花美,景美,人更美!
“昨晚南行楚,今朝北汴河。客愁能几日,乡路渐无多。”傍晚时分,我们踏着皎洁的月光,吟诵着唐代诗人崔颢的诗,缓步来到一家街心公园。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二三乐师拨动琴弦,悠扬的乐曲从亭子里远远传来。
赤橙黄绿青蓝紫,多彩的灯光折射在地上,青石板上的菊花随着光影欢快地跳舞。我们沿着蜿蜒流淌的汴河一路前行,月矇胧鸟矇胧,梦幻般的色彩温柔又浪漫,在天堂上行走也不过如此吧;花枝柳丛、芦苇荡边留下了我们一个个美丽的剪影。
次日,姐夫驾车带我们到开封北郊,参观了著名的黄河游览区——柳园口。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终于来到你的身边!这里的黄河,两岸河堤间宽达8公里,河面宽3750米。极目远眺,烟波浩渺,水天一色,蔚为壮观。大堤上屹立着明代政治家于谦治理黄河时铸造的高2.66米的独角朝天的镇河铁犀,游人可乘船饱览黄河两岸的壮丽风光。
此番运气甚好, 在黄河寻源的途中,正巧遇上了赶庙会唱社戏。尘土飞扬的公路旁,豫剧团搭起戏台,唱起了大戏,引得当地引车卖浆、贩夫走卒们一应聚来、驻足欣赏。瞧,那白发老太太眯着眼,一副自得其乐的模样。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代。开封之行,收获满满。临别时,表哥表姐们齐齐聚来,夹道欢送,激动的场景模糊了我们的双眼。
再见了开封,再见了故乡的亲人!下次有机会,我们一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