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yan-Le 2008-07-11 /2024-11
几位大陆网友来信,说到以前的“五一”“十一”游园活动。看文史资料说,文革中的那种节日游园,谁见报或不见报意味着那些人的政治状态,譬如是在“挨斗”还是获得“解放”。文史资料说、网友也解释说,1975年的“五一”北京游园活动,特别有意义:那是邓小平恢复工作的一年,几乎每过问一个请柬都会跟“四人帮”发生冲突;还有,那是周恩来生前最后一次亲自过问主持“五一”请柬事宜。
譬如有资料文字说(摘录):
-
周恩来通过邀请参加1975年五一劳动节的庆祝活动,“解放”了一批爱国民主人士。当时,周恩来已重病缠身,但仍亲自过问。他发现张春桥拟定的出席庆祝活动名单中许多爱国民主人士没有列上。于是,他让中共中央统战部负责同志,务必采取措施,邀请没有列入名单的爱国民主人士仍能参加五一劳动节庆祝活动。后来,设法调集了三四十辆小轿车,派人分别将请柬送到这些人士家中。来不及参加白天游园活动的,就参加焰火晚会。凡参加五一劳动节庆祝活动的爱国民主人士,名单第二天都见报和电台广播,以此亮相,表示获得“解放”。(摘自:《周恩来的晚年岁月》,卷三:保护社会栋梁,保护爱国民主人士(5),作者:刘武生人民出版社。)。
-
1975年4月,何长工给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邓小平写信。邓小平过问了何长工的事。这一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何长工收到了游园联欢的请柬。这已经是迟到9年的请柬了。何长工接到请柬,心中有说不出的味道。(解放日报网络:《开国部长:重工业部代部长何长工(2)》。)。
-
1975:当时的“五一”和“十一”,报纸上都要刊登一个参加游园和国宴等活动的人员名单,这是周总理有意要向社会传递一些老干部被解放的消息。(《吴德自述:十年风雨纪事和“四人帮”的斗争》,人民网 2004年05月24日)。
可说,1975年“五一”北京游园活动请柬有特别历史意义和文物保存的价值。非常幸运,前些年,本人从一对大陆夫妇那里得到了一枚1975年“五一”北京游园活动的请柬,请柬正面封印刷着“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1975”的字样。据说,那年的北京游园活动请柬有不同种类:一种是只限本人使用的,多数是发给司局级以上官员和一般知名人士的;另一种是红皮的,可带家属五人以下,是发给部长级以上的官员或是国家级知名人士的。本人通过转让而得到的是1975年“五一”劳动节的红皮请柬。
记得原持有夫妇介绍说,那枚红皮请柬是周恩来特别嘱咐过问和邓小平本人过问直查到底、冲破“四人帮”的阻挠而发给一些高干和知名人物的请柬之一,目的是向社会传递一个信息:收柬人获得且全家也获得“解放”。不久之后,邓小平再次挨批和下台,那位收柬人也再次遭到厄运。1975年10月,周恩来进入了为挽救生命而做最后一轮手术的艰难时刻(因而,当年“十一”活动请柬由邓小平等代劳);1976年初,周恩来去世。1975年的节日游园活动请柬简直就成了周恩来最后一次主持和嘱发的节日请柬了。那对夫妇说,收集文革文物成了全球时尚,那时候的节日请柬也是收藏目标;可文物市场上,1975年“五一”北京游园活动的请柬特别少,红皮的几乎就没有,不知是被迫销毁了、还是珍藏不露,反正是罕见。
不管咋地吧,那枚1975年“五一”劳动节的红皮请柬确有些不寻常的历史意味。看报道和听议论,做做今昔对比,也更觉得那枚请柬是很有些收藏意义的。下面是那枚请柬的照片。遵照那对夫妇转让嘱咐,暂不公开请柬号码和收柬人。
实物照片:1975年的“五一”游园活动的红皮请柬(自藏自拍):
补充:
一个入场券也有收藏价值(个人生活或国家生活)。每个人都有某收藏。打开你的思路,来分享你的收藏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