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美国大选,全球的目光都聚集在美国的选票上。无论是美国的“同志加兄弟”,还是“反美势力”,各国都在紧盯着大选的结果,希望能借此调整与美国的外交政策。这个过程中,几乎每个国家及其民众都带着旁观者的戏剧化心态,完全无视美国本身的国家利益,反倒更关注自身的好处与利益。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军事强国和外交大国,任何一届总统都将对全球局势产生深远影响。从外交政策到国际贸易,再到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美国的立场和政策变动,都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他国家的国民经济和政策走向。于是,每个国家都把自己“绑”在了美国选票的涨落上,甚至将候选人的胜负,视为自身利益的先决条件。这种关注并不以美国国家利益为核心,更多的是为了自身利益考量。这种“利益本位”的行为并无不妥,但它也说明了在全球化的时代,各国关心的是美国的影响力而非美国本身。
全球媒体,尤其是西方媒体,报道美国大选时为吸引眼球,采取煽动性手法,把美国大选包装成一场“全球注目的政治剧”。在这种情况下,观众和读者的注意力,被转移到了竞选表面现象上,从而忽略政策与理念的实际内容。这种戏剧化处理,不仅吸引了观众,也在潜移默化中消解了大选的政治严肃性,外界更容易从娱乐的角度去看待美国大选。
除了媒体,民众对美国的关注也带有戏剧色彩。大部分普通民众并非关注大选对美国本身的影响,而是看中其结果对本国利益的影响,或者仅仅是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自各抒己见地评价和调侃美国政治。这种带有“戏剧性”的兴趣背后,有着对“美国梦”怀疑态度。自“美国梦”概念提出以来,全球对美国的价值观和体制有着一种特别的期望,认为它是自由与公平的象征。然而,美国大选过程中出现的混乱和争议,尤其是近年来美国内部的分裂加剧,外界开始对“美国梦”产生质疑。
对于世界各地的一些普通人来说,美国大选更像是“另一种好莱坞大片”,在他们眼里,美国的政治家更像演员,竞选更像一场表演,而选举的结果与其说是国家的抉择,不如说是“全球娱乐盛事”。这种把大选当作戏剧的现象,说明部分观众对美国民主制度一知半解,充满成见,将政治事件当成娱乐节目。
美国大选的结果会影响到一些国家的自我定位。一些国家对美国长期主导国际事务早已心怀不满,不少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经历了被美国政策牵制的历程,因此在美国大选中,美国自身的“混乱”,给了他们一种报复般的心理满足和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在全球对美国大选的关注中,“自私”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揭示了国际社会中的“利己”本质。对于一些国家而言,美国大选纯碎“为己所用”——无论是希望借此与美国拉近关系,还是想通过选举结果调整对美政策,它们都不是基于美国本身的需求,而是基于自我需求。这种现象不仅体现在国家层面,也反映在普通民众的态度上。
其中特别是国际上的“反美势力”,看到美国的政治危机和分裂时,表现出一种“幸灾乐祸”的态度,趁机夸大其词,挑唆反对,为反美而“反对”。这些“反美势力”的国家及其民众,他们不关注民主党还是共和党,不在乎哈马斯还是特朗普,只有一个目的,希望看到美国“乱”,希望看到美国出现“动乱”,希望美国在纷争和动荡中“自乱阵脚”,甚至分裂。他们以一种敌视及带有蔑视的眼光,来看待美国的种种政治危机,毫不掩饰对美国的反对与敌意。
这些“反美势力”国家领导人和媒体从美国的危机中,找到了一种心理上的“自我满足感”,将美国的内部争端视作对自己制度“优越性”的一种间接证明。这种“自证正确”的心理,源自于他们长期对抗美国的政策和立场,任何美国的混乱,都被视为自身体制“优越”的对比依据。这样一来,美国的动荡成为这些国家证明自己“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的证据,他们可以向本国民众大肆宣传:美国并非完美,甚至比我们更混乱。这种“优越感”的背后,掩盖的是一种对美国的深层敌意。
“反美势力”视美国的内部混乱为“绝佳良机”,希望通过这种内乱,促使美国陷入持续的政治不稳定。毕竟,一个分裂的美国意味着在全球地位的弱化,从而让其他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通过强化这种期望,他们希望在美国自顾不暇之时,进一步扩展自己的地区影响力,从而在国际事务中实现“去美国化”操作。
全球对美国大选的热评与关注,是国家利益与个人利己心态在全球化时代的投射。对于世界而言,美国大选是一个“舞台”,一个用来观察、调侃和衡量的舞台。在这种戏剧化的氛围中,美国大选逐渐演变为一场无关美国国家利益的全球性事件,而全球对大选结果的关注,也不过是对自身利益的再度期望和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