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本无罪,米饭亦无过,谁曾想到,“蛋炒饭”竟成“敏感词”,相关词汇和视频节目,被直接从中国互联网下架,成为禁忌话题。
事情源于一个传闻:据说,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因为一时馋嘴制作蛋炒饭,炊烟被敌机发现,最终命丧空袭。这一传闻本身真假难辨。然而,越是模糊的“谣言”,越容易在人群中引发关注,尤其当这一“谣言”涉及毛岸英这样具有特殊政治象征意义的人物时,更为公众津津乐道。这一传闻,原本不过是人们饭后谈资,或者说是对历史事件的戏谑调侃。然而,官方的过激反应,却让蛋炒饭从一种普通食物,成为了权力禁忌的代名词。
厨师王刚的烹调视频节目在中国很受欢迎,但因为“蛋炒饭”节目,被“爱国者”谩骂攻击为“汉奸”、“挑事者”和“人渣”。还有更严重的后果,2021年,江西省警方将一名男子拘留了10天,原因是他在微博上发表了一条评论:“感谢蛋炒饭。”《环球时报》前主编胡锡进苦口婆心地劝大家:“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在毛岸英烈士忌日前后,舆论场应当避免触及‘蛋炒饭’这个话题。”接下来,关于蛋炒饭的讨论,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上遭遇全面封锁,甚至“蛋”“炒饭”等字眼,都像定时炸弹一样,随时触发自动审查机制。
有趣的是,中共官方一面严控“蛋炒饭”言论,一面又发布“辟谣声明”,强调毛岸英之死与蛋炒饭毫无关系。然而,公众反应却恰恰相反:越是辟谣,越是有人相信传闻。正所谓“此地无银三百两”,官方越是极力否认,民间舆论越是将其视为真实的注脚。
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历史传闻,为何会成为政治敏感的禁忌?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共对“历史解释权”的绝对控制欲。这种控制欲不仅涉及重大历史事件,也延伸至最微不足道的传闻和戏谑。中共长期以来强调毛岸英的“革命烈士”形象,将其塑造为革命家庭的英雄代表。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与毛岸英形象不符的传闻,哪怕只是关于蛋炒饭的小插曲,都被视为对官方叙事的挑战。
为什么“蛋炒饭”这样的小事会让一个政权如此紧张?这实际上反映了中共政治权力的脆弱性。中共将历史人物和事件作为意识形态工具,任何对这些叙事的调侃和质疑,都可能被解读为对整个体制的否定。在社交媒体时代,微小的传闻都可能引发舆论风暴,而当局对这些舆论的紧张反应,则进一步激化了公众的关注和讨论。
蛋炒饭,这道全世界中国人餐桌上再普通不过的家常便饭,竟然因为一段模糊不清的历史传闻,而变得“罪恶滔天”。这种荒唐之处,正是对中共过度敏感和控制欲的最佳讽刺。民间对历史的调侃和幽默,恰恰是历史活力的体现,而官方的过度反应,却让整个社会陷入无谓的紧张与荒唐。
对“蛋炒饭”言论的全面封禁,体现了中共对舆论控制的进一步收紧。这种压制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整个舆论管控系统的一部分。从“蛋炒饭”到更广泛的历史话题,任何稍有争议的讨论,都可能面临被封杀的风险。这种趋势不仅限制了公众的表达自由,也使社会讨论陷入单一化和僵化。幽默感是社会健康的重要标志,而对“蛋炒饭”式话题的禁忌处理,则让公众丧失了调侃和批判的空间,进一步加剧了社会氛围的沉闷与压抑。
中共对“蛋炒饭”的过度反应,非但没有增强其权威,反而使其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困境。民众对传闻的关注和调侃热度,反而因禁忌而提升,让官方的辟谣努力变得徒劳无功。尽管官方采取高压政策,民众的智慧和幽默感却永远不会被轻易压制。一些经典的民间反抗方式,从“蛋炒饭”到“炒蛋饭”“黄金炒饭”,各种替代说法层出不穷,让审查疲于奔命。蛋炒饭事件成为网络段子的素材,人们以戏谑的方式,表达对官方审查的不满,既滑稽又具有深刻的讽刺意义。这不仅是一种语言的创造力,也是一种隐秘的抗争方式,彰显了普通人在面对高压政策时的幽默与智慧。
中共对“蛋炒饭”的敏感处理,反映了其对言论控制的极端化倾向。从表面看,中共似乎无所不能,掌控一切,但实际上,它对历史解读权的执念、对舆论的敏感,恰恰反映了其脆弱与焦虑。这种对话语权的强迫性控制,暴露了执政者对其合法性的不安和担忧。蛋炒饭从美食经典到言论禁区的转变,堪称荒唐与讽刺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