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瑞典,根本就是世界尽头的一块不毛之地-漫长黑暗的极夜,荒凉贫瘠的土壤,寒冷封冻的港湾… 如果不是挣扎在雨雪、饥荒和死亡的夹缝中,谁愿意烧杀劫掠制霸海上200年?谁又愿意背井离乡移民北美400万?
如今的瑞典早已是“千帆过尽皆是客,万般随缘天地宽”了。 2024年,它稳稳地坐在全球最幸福国家排名指数的第四位。瑞典仿佛是那个棱角分明、目光深邃的忧郁男主,是无数小女生期待烛光相会的他。
那么,瑞典是怎样咸鱼翻身,从一穷二白变为丰衣足食的?瑞典人近代生活方式和民俗传统又有何特色?我来到了展示瑞典人文化史和民族志的北欧博物馆(Nordic Museum),希望从16世纪迄今500年间的四季变迁中寻找答案。
主厅中央是一座超大的1523 -1560期间的国王古斯塔夫一世(Gustav I Vasa)橡木雕像。第一次瞻仰建立瓦萨王朝,统帅北海争霸的 Vasa 国王,感到很有些突兀。因为这个位置我们已经熟悉了耶稣圣母或大佛观音的形象,从未见过这位发型怪怪的国王爷爷。
北欧博物馆设有8个常设展,采用生活场景与文物展示结合的方式,让我们沉浸式地体验北欧的历史变迁。其中的【餐桌摆设展】是让我最兴奋的展厅。16世纪至1950年代各种社交场合的餐桌摆设及其饮食器具的组合演变,让我们走进了一户户人家,体验瑞典人的餐桌文化和饮食习惯。
餐桌上的食品或丰或简,仪式感却是绝不马虎。
这桌上最夸张的莫过于优雅的白天鹅了,它当然只是一个放置烤肉的道具。不过,这的确是个好主意。聚会的桌上,很应该放上画龙点睛的装饰品来烘托气氛。我在博物馆的礼品店里一通转悠,想着买点类似的浮夸摆设,好惊艳一下来家做客的友人,未果。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式下午茶风,也吹到了北欧。这细瓷杯碟和银质茶具华丽而不俗气,简朴却不寒酸。餐具在西方除了它的实用性,还有艺术品的职能。不过,把下午茶搞得那么贵族气,也是太“得瑟”,想来当年的绅士小姐们太清闲了。
再看瑞典女人,有的随性自在,有的端庄温婉,无论何时与何地,总归如此。
最可爱的是仲夏之夜的小女孩,她的头上戴着美丽花冠,身后的餐桌上摆着草莓蛋糕。
仲夏节(Midsummer Eve)是北欧人庆祝夏天莅临的重要节日,多在白天最长的夏至日的前后。同时,瑞典人为期5周的年度长假也从这一天开启。欢庆的人们会团聚在用鲜花、树叶和花环装饰的十字形“五月柱” (May Pole)周围,翩翩地跳起快乐的小青蛙舞。女孩子还会把七色鲜花编制成的花冠放在枕边,这样,她就会梦见她的白马王子。这个节日看起来够欢快,我特意查了我们州美国瑞典研究所的日历,明年六月要记得去那里凑个热闹,感受明州北欧人欢度仲夏节的盛大场面。
北欧的过往有温情浪漫,更有粗粝严峻,艰辛苦难。北欧博物馆以50多萬件收藏的日常生活用品,让我们沿着时间隧道,窥视瑞典民族的生活轨迹。
1500s期间的瑞典-森林中的民族
那个时候,国王爷爷鼓励农业开发,只要把国有土地清理成农田,你就可以享有 7 年免税的优惠。于是,在贫困和战火中挣扎的数以万计的芬兰农民,穿越冰雪和海洋,来到了瑞典的云杉林深处,他们烧林垦地,种植黑麦和土豆,这批刀耕火种(slash-and-burn)的芬兰农民被称为“森林芬兰人(Forest Finn)” ,他们尤其擅长桦树皮工艺。
那个时候,教堂更接近世俗。礼拜结束后,教堂外的商业交易立即开始了,啤酒桶被推出来,八卦口口相传。雪花飞舞下,玩球的孩子们脸颊红彤彤的。我觉得这样挺好。既然耶稣讲道都是在阳光之下的旷野里,传教或信教的人们又何必把自主和自由限制在圣殿和圣所里呢?
1600s期间的瑞典-Welcome to the town
那个时候,道路修起来,房子盖起来,邮局建起来,报纸办起来,战船造起来,矿藏挖起来……这是百业待举和百废俱兴的时代,很有些80年代中国的气势。
贵族阶层的奢华和辉煌
那个时候,葬礼前,必须为逝者举行充满欢笑、游戏、舞蹈和啤酒的守灵仪式,以确保其灵魂免受邪恶的侵扰。“不要为我的死而哀悼,让我升入天堂 (Don't mourn my death, deliver me to heavenly bliss)” 。
1700s期间的瑞典-在北欧种茶,不可能
那个时候,新潮的、异域的、奢侈的东方品牌-茶叶、丝绸、瓷器、香料、绘画等,大量涌入北欧港口。有人从中国带来了茶树苗,然而,在瑞典种植茶园的梦想终是夭折了。
那个时候,孤儿院的孩子成为最廉价的劳力。每日晨光熹微之时,他们双手飞舞着,忙碌地为纺织厂分捡羊毛,以换取口粮和能够识字的机会。
辛劳的童工和喝茶的贵妇
1800s期间的瑞典-“土改”
1800s 的瑞典和一个重要名词连在一起,“the Great Partition” (大划分)。
从前的瑞典村庄是集体拥有土地,每个村民获得的份额是远近/好坏搭配的数块耕地之和。这种相对公平的分配背后也隐藏着弊端,由于土地的分散,每户农家耕种的效率极为低下。“大划分”运动是瑞典帝国史上最大规模的农业改革,它将各户持有的零碎土地转型为相连的农田,这样,每家隶属的土地数量虽少了,面积则更大,土地也更易使用。政府支持的这项耕地兼并政策,最终使瑞典农牧业从早期小农垦殖,走向大规模经营的农庄集约化。这是一条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跃升的轨迹,也是如今瑞典能以30万农民养活全国900万人口的奥秘所在。
读着这些介绍,我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熟悉的图画:在北美的郊外驱车时,所遇传统村庄或小镇也是越来越小,除了几个了无生机的加油站和快餐店外,难见炊烟袅袅、鸡鸣犬吠、巷陌交错的田园牧歌图。工业化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某些生活品质,同时也冷酷地抹掉了另一些生活品质。
集市上的烟火气
左:和妈妈赶集; 右下:玩具乐器 Ocarina(陶笛)
女人们的配饰格外精美
博物馆真是非常严谨,每一个物件的身世都有记载
博物馆真是非常严谨,每一个物件的身世都有记载
瑞典少数民族: 萨米人 (Sami)
最后,我们来到了1900s期间的现代瑞典展示厅,对此,我们都不陌生。
在北欧博物馆一圈儿转下来,身体的确疲惫,脑子里也塞得满满的。我也不急于消化,因为有一点我是明白的-彼时彼地的瑞典变迁,完全不是孤立的、唯一的和奇异的,审视我们长久生活过的中美两国,我们看到彼此的关联和呼应。
知识点:曾经“呼呼嘿嘿”的瑞典是怎么致富的?
【小国最富裕:为何瑞典会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一文,概括了四大要素成就了今天的瑞典。
第一,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作为英德近邻,且铁矿、森林及水利资源丰富的瑞典承接了两国转移出来的工业,同时也成为了原料出口地。在此基础上瑞典完成了工业革命。
第二,瑞典在同俄罗斯争夺北方霸主失败之后,成为了“永久中立国”,欧洲是世界上战争最频繁的大洲,从1815年-1945年将近130年,瑞典都没遭到战火的荼毒,当欧洲风烟四起的时候,瑞典埋头搞经济。
第三,重视教育。瑞典和瑞士、美国继续在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上 “独占鳌头”。
第四,瑞典延续了维京人经商的传统,重视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