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能把活人等死的加拿大急诊室

我和你,米和油,同住地球村
打印 被阅读次数

  12 月 5 日,蒙特利尔一名39岁男子伯戈,感到左侧胸部疼痛、恶心,而且皮肤湿冷。 “情况开始变得更糟,所以我去了急诊室。”

  在急诊室等了六个小时仍然没有见到医生,他放弃等候回家,第二天病情加重死亡。

  加拿大医学协会称,“全国各地的许多急诊室人满为患,加拿大各地的患者等待时间太长,无法获得必要的护理。” “这种情况并罕见,但除非我们做出重大的系统性改变,否则这种悲剧会继续重演。”

  最近本人也去过医院急诊室,实录一下加拿大的急诊系统的情况。

  前些天嗓子痛,有一些咳嗽,估计是一般的病毒感冒。按照加拿大的标准疗法“多喝水”几天后,咳嗽加剧。买了咳嗽神药川贝枇杷膏服用,无效。后来出现低烧等细菌感染症状。病毒寿命有限,和它们拼时间就行。可是细菌寿命长,需要吃抗菌素对付。但是,抗菌素是处方药,只有医生才可以开。于是问题来了:怎么才能尽快见到医生?

  按照加拿大正常就医程序应该先找家庭医生,可是家庭医生需要提前很多天预约,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最快见到医生的方法只有去医院急诊室。很多人虽然病很急但只是常见病,可是不去急诊就见不到医生,见不到医生就拿不到药。另外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是大病前兆还是一般的小病,也只能去急诊室让医生判断。这就是急诊室人满为患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觉得只是要一些抗菌素而已,不值得去急诊室凑热闹。于是想去“不需要预约诊所(Walk-in Clinic)”,但是前台听我咳嗽,拒绝我去诊所,约医生两天后打电话。

  周六,医生打电话来,同意开抗菌素。因为药房周日休息,急忙去药房取药。服药后很快开始猛烈咳嗽,但是很快就好了,显然抗菌素奏效。但七天疗程结束仍然有炎症。再打电话约医生,两天后再给了五天药,效果不明显。医生给的是阿莫西林,估计应该换抗菌素,于是还得找医生。

  星期一,给家庭医生打电话,家庭医生让我去看急诊中心(Urgent and Primary Care Centre)。

  所谓急诊中心是为了解决医院急诊室拥挤问题而在医院外设置的独立急诊室。我上网查了一下,温哥华急诊中心等待时间差不多四个钟头,这时间太长了。好在网站上列出所有急诊室等待的时间,最多的10个小时,最少的在Richmond,1小时58分。有点奇怪,等候时间居然能精确到分,咋算的?



  计划午饭后Richmond去,吃饱喝足了再去耗时间。

  午饭后再上网,Richmond急诊中心等候时间变成4个钟头。温哥华的变成6个钟头。但是有一家医院急诊室是一小时45分钟,赶紧出发。

  这家医院急诊室房间很小(各家医院都小),有几十个凳子。当中用绳子隔出一个排队的地方。我站着排队,过了大概半个小时,一个护士出来说,请记住你前后的人,然后坐在凳子上等候。于是我可以坐着等了。很快,新来的人在绳子里面有排上大队,他们得等凳子空出来以后才可以统一坐下来。

  大概又等了半个钟头,终于轮到进去。量血压,测体温,然后去窗口挂号,这时候才第一次报上名字,询问病情,戴上手环,算是挂上号,再回到外面等候叫名字。晚上标明的等待时间,应该是指进入急诊室到报上名字挂号的时间。这时候已经初步分科,接下来就是等专科医生,各科等候时间不一样,不可能计算出等候时间。

  过了不久,护士叫我的名字进去。里面有三个凳子,只给病人坐,陪同人员只能站着。有一个医生看病,前面两个听上去也就是头痛脑热之类的。轮到我,医生询问一番,又让出去等候。时间不算长,被叫进去在治疗室等待。这回是真正看病的医生来了,询问一番,然后安排抽血,回家等通知做B超。

  星期六做超声波,可以看着屏幕和医生讨论病情,显然是炎症,问题不大。我觉得既然阿莫西林起初有效,说明抗菌素对路,只要换一种抗菌素就可以。但是她只管做B超,医嘱是要把结果直接发给家庭医生,也就是说没有在医院治疗的资格。

  转了一圈又回来了。还得和家庭医生预约。家庭医生尽快安排也已经是20天以后了。

 也就是说,细菌性炎症大约需要等一个月的时间才可能拿到药,这不太科学。

  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家庭医生和医院之间有一个隔断层。因为家庭医生不足,预约困难,只能看慢性病。而医院是设计给治疗急病重病的,但大多数病人没有医学背景,不可能判断疾病的性质,要求只有大病或急病再去急诊不现实,也太冒险。比如那位伯戈,就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病情的严重性才放弃等候而回家,结果一命呜呼。

  所以,有病还是应该去急诊,在医院里等医生还是好过在家里听天由命。

Billzhou 发表评论于
肺炎病人如何判斷是病毒型的,還是細菌性的?還真想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AP33912 发表评论于
全民医疗也有弊端,这就是一个例子。俺在美国用的PPO不用家庭医生介绍的,一般一周内能约到专家。ER 也不会等太长时间。
多市人 发表评论于
或许各地的情况不同。我在多伦多一般病情就是约见家庭医生,或去Walk-in clinic。

但在过去10年中,我也先后3次到过医院的急诊科Emergency。两次因心脏问题,到医院后都是第一优先,立刻被安排看了医生。今年8月因自测新冠阳性去了医院的Emergency Department(因家庭医生正外出休假,诊所秘书鉴于我有基础病建议直接去医院开药)。最初挂号见Triage的护士,大概等了将近30分钟,Triage的分流护士认为我不属必须立刻就诊之类病人,再让我在过道的椅子上坐等了差不多2小时后,才被叫去看ER医生。
枪迷球迷 发表评论于
医疗是稀缺资源, 只要是稀缺, 就有人会先得到有人需要等待甚至得不到。 天下没有免费午餐。 因为大家都免费, 只能让官僚决定先后。 因此全民免费医疗长远来说是不可持续的。只能靠不断增加税收,降低福利和延长等待。

美国医疗系统有各种毛病, 但加拿大和欧式的“全民免费医疗”从来不是解决办法。
bushihandyman 发表评论于
个例而已,真急就叫救护车。
Billzhou 发表评论于
加拿大國家不是發達國家嗎?急症室應該不會這樣。在香港也是這樣,公立醫院看急症時,在見到醫生前,都有姑娘對你做個評估,然後,出一張電腦紙,你便知自己該等多久了。
MusingLeaf 发表评论于
"仍然有炎症"的症狀是什麽?B超顯示的是什麽部位的炎症?咳嗽通常應該先做 X光檢查吧?估計你的症狀不嚴重,所以急診不予治療
五湖以北 发表评论于
也不能一概而论,去年我觉得胸口烧痛,不到一小时就在急诊室查血心电图,后来又照了CT了,排除不是心脏问题,可能是胃酸倒流。总的说来,上午人少,傍晚拥挤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