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郞笔谈》052:立新破旧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勤于学习,善于自省,变教训为经验,从失误趋成功。勇于开拓,敢于进取,继往开来,谱写新章。巴郞身处环境、社会、以及自身的发展变化之中,耳闻目睹,泘光掠影,感同身受,偶有所得,遂予笔录存之,欲与文友们分享,俟以自娛娛人矣。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巴郞笔谈》052:立新破旧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儿时最深刻的记忆,莫过于文运初期的小学生经历。红卫小将们的创新,千奇百怪,红宝书、红袖章、红像章、绿军装等,相信我们同学们,都曾或多或少地有过这样一两件物品。写下来,留下一丝那岁月的象征。

破除四旧,相信我们大多数同学都还记得。我们听了老师的话,放学回家后,翻箱倒柜地,把家里的自认为“四旧”的东西,清理出来,拿去交给街段处理。

有时是家里要用的东西,父母回家,发现没有了,怎得是好?于是遭到父母斥骂的我们,又委曲地跑去街段,把那东西拿回来,当作家用。

那“东西”,是个玻璃开水瓶,上面绘了梁祝。拿回来用了不久,不小心打破了。算是破了“四旧”。哈!

破四旧之后是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四大”。66年的8月到67年1月,民众开始参与文运,写、贴、和观看大字报,是文革初期的一大景观。成千上万的人,熙来攘往,如逛闹市,指戳喧哗,煞是热闹。

鸣放辩论方兴未艾。由于立场观点的不同,保造两派正在形成,力图宣传本派观点,争取民众。“要文斗,不要武斗”。此时还是比较文雅的。虽然骂骂咧咧,但还没有大打出手。要从67年4月以后,给“二月镇反”平反,才开始文攻武卫的。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20220803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