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广州地铁实施了比机场还严格的安检措施,在未提前充分预警与安排的情况下,突然升级安检标准,导致高峰期大量乘客滞留。早高峰排队半小时以上,直接触碰到了公众的“生活痛点”。从视频与民众反馈来看,“一人一检”的严格模式极为低效,且安检内容显得机械而冗余,例如检查充电宝、纸巾等物品, 进站口造成了严重拥堵,民众怨声载道,骂声一片。
有网友注意到,12月8日下午,广州地铁发布两条通知,提醒进站乘客主动配合,按照“人过门、物过机”的要求进行安检。如通过安检门、安检机有提示报警的,安检员将会人工进行复查及开包复检,确认无问题后才能予以放行。据传,起因是几位公安部(厅)“安保专家” “微服私访”,携带刀具等违禁品,“混”过了地铁安检,“发现”了严重的安全漏洞。追责下来,地铁公司不得不紧急应对。为了规避安全漏洞导致的责任追究,选择“过度执行”来表态。
中国自诩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无论是治安环境还是社会犯罪率,均处于较低水平。那么,为什么一个公认“安全”的国家,地铁安检仍然如此频繁?这是否是安全与效率之间的一种“伪平衡”?地铁安检,在中国不仅是一种安全措施,更被赋予了“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的象征功能。安检的存在在传达一种信息:“绝不允许安全事件发生。”
既然犯罪率低、安全事件少,地铁安检的频率和严苛程度,就显得与之不成比例。在中国,“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治理思维占据主导。地方政府面对安全问题时,通常会采取极端措施以规避责任,而不考虑对效率与民生的影响。地铁安检,全国普及,而许多国际都市(如纽约、伦敦和东京),并未在地铁安检方面投入如此多资源。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模式,究竟是在追求安全,还是在为治理“表现”服务?
12月9日晚高峰起,多位网友反映,广州地铁的多个地铁站恢复以往的安检流程。12月10日早高峰,据民众实测,广州地铁安检已恢复此前安检流程,市民可“丝滑进站”。这场“严查”手段,持续约10个小时后,终于在民众的一片叫骂声中草草收场。仅维持10小时便恢复原状,背后显然是公众舆论的强大压力,以及地铁公司与政府的妥协。这种“头痛医头”的方式,暂时平息了矛盾,但并未解决公众对安检制度的不满。
安全固然重要,但过度的安全措施是否以牺牲民生效率为代价?此次事件反映了民生需求与安全成本之间的冲突。对于乘客而言,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严查引发的长时间排队,直接导致通勤效率降低,进而对社会生产力产生负面影响。升级安检措施需要额外的设备、人员与资金投入。这种高昂的成本是否物有所值?公众对安检措施的必要性,一直有质疑,地铁公司从未提供科学依据与透明解释,仅以“上级要求”搪塞,而这个“上级”到底是谁?从来没有人出来承担责任。
事件传闻中的“专家测试”,无论是否属实,都反映了中国治理体系中强烈的责任追究文化。中国许多城市治理政策,在执行中更注重形式与表象,而忽略实际效果。地铁安检的过度形式化,正是这种治理逻辑的产物。地铁安检的存在,并非完全出于安全考量,而是一种风险规避机制。即便安全事件的概率极低,地方政府依然希望通过严查来展示“负责任”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