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各国的首都中,马德里相对比较乏味,毕竟1975年才结束弗兰戈的独裁,因此从城市规划、建筑格局到精神面貌及生活方式,都弥漫着一种形式重于内容的体制气息,这形式就是所有专制看重的面子,由此缺乏巴塞罗那的天性自由与激情冲动,一切都是扳着脸的按部就班,规规矩矩的繁文缛节,所以来马德里也只为看几个博物馆。
美术馆是旅行中最爱去的地方:艺术存在的意义在于,有了画家和他们的画作,我们才得以真正看见这个世界曾经发生,正在发生,以及即将发生的事情,即使处在这个充斥着电子图片的狂躁现代,仍能在艺术中发现其他地方发现不了的,即以某种方式将人们与永恒而深刻的东西连接起来的喜悦之情,正是如此仍然会有许多人涌入博物馆和画廊参观艺术品。艺术不一定需要理解来欣赏,艺术可以单纯地体验,所以我从来不去租一个听的讲解器,而是更愿意好好地站在一个幅画前欣赏,无论知道与否都会驻足观看,喜欢的就会拍照留存。
首先体会到马德里的官僚气质,是普拉多博物馆。普拉多应该被视为西班牙的国家博物馆,以王室艺术收藏为主,所以门口伫立着王室御用画家委拉斯贵兹的雕像,镇馆之宝也是委拉斯贵兹的作品《宫娥》。普拉多的收藏不乏精品力作,除了戈雅等西班牙画家的作品,还收藏有文艺复兴、威尼斯画派和弗兰德斯画家的作品。然而王权在上,整体与世界水平差距甚远。首先是网上购票,所有已经提前在网上完成购票交易(但没有二维码),到了博物馆门口却要求在入馆前到售票处换成印有二维码的纸质票以便扫码进入。二是博物馆内不准摄影,这是最糟的事。难道据说是艺术博士的馆长,竟然不知道艺术的价值完全在于人们的观赏过程,这过程包括摄影或临摹这种与艺术的互动,与卢浮宫、大都会、伦敦国家美术馆、荷兰国家博物馆等相比实在太不专业。三是策展混乱,参观体验给人感觉太差,许多人都是手拿博物馆地图,不停穿梭其间按图寻宝。而馆内工作人员的唯一职责就是盯住每位观众,严防有人摄影。
十七世纪是艺术蓬勃向上的时期,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且不说意大利法国荷兰。当欧洲已经进入工商业发展时期,如荷兰海上贸易已经到达亚洲,而西班牙仍处在极其落后的封建君主专制阶段。西班牙贵族政体虽已没落,却没有失掉它的政治特权。昔日的老欧洲西班牙日益衰弱,轮为二流国家,国家落后陈旧的政治社会严重阻挡着艺术的发展,文化艺术被中世纪宗教裁判所控制。西班牙的画家一开始都要成为宫廷画家才能有所发展,而普拉多博物馆的核心就是西班牙王室的收藏,比如委拉斯贵兹就号称国王的画家。得不到王室的承认,许多艺术家纷纷自我放逐迁徙异国他乡,于是在异国还留下了西班牙大师的足迹,也让欧洲第一次将西班牙绘画写进西方艺术史。
出生希腊的画家格列柯,虽然成为宫廷画家的美梦破灭,但他的许多作品都留在了西班牙,他被誉为西班牙文艺复兴大师和最杰出的宗教画家,有人把十六世纪下半期的绘画称为格列柯时代。但是普拉多博物馆展出的格列柯作品并不在一个明显的位置,找了一阵才终于发现。马德里对格列柯的态度仍然暧昧,缺乏文化包容和气度,专制习惯不想把一个外国人捧得太高。托莱多是收藏格列柯作品最多的地方(西班牙:格列柯的托莱多风景)。
十七世纪西班牙近代绘画艺术,是从戈雅开始的。十六世纪末到十七世纪格列柯之后,西班牙进入艺术黄金时代,出现了委拉斯贵兹、里贝拉、苏巴朗等一批本土画家,从长于幻梦的格列柯到惯于描绘私密空间的委拉斯贵兹,尽管创作题材仍然限于宗教和王室,但西班牙绘画风格在这一时期得以形成,之后始终影响着西班牙的艺术发展,到十九世纪无可争议的最伟大的画家戈雅,在充分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彻底超越了前辈。
戈雅如愿以偿成为宫廷画师,在宫廷内有了一席之地,并为皇室和贵族画了许多肖像,风格明显受委拉斯贵兹的影响。但是戈雅并不满足宫廷画家这一至高的职位,从来不以画笔讨好权贵,他不断追求各种表现方式,敢于创新。不同于其他宫廷画家,他大胆创作祼体画像,《祼体的玛哈》是西班牙绘画里极少有的人体肖像,当时的西班牙受天主教会掌控,禁止描绘裸体,戈雅饱受争议,不得不为玛哈穿上衣服。戈雅后来的作品深刻大气而更具挑战性,他以现实主义手法的风俗画讽刺批判教会和体制。直到今天,戈雅仍然撼动着西班牙人的灵魂。
戈雅绘画经历了三个时期:巴洛克风格、宫廷绘画、以及黑暗时期。其作品在博物馆里本来可以按照这三个时期进行展列,容易让观者了解这位西班牙最伟大的画家的绘画生涯和风格,普拉多却将戈雅的作品分布在不同楼层的不同展厅,早期巴洛克风格作品被放在三楼尽头的展厅,著名作品《枪杀起义者》被放在一间较大展厅里和其他画家的作品混展,两幅《玛哈》亦是如此,造成来回奔波,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而戈雅成就最高的黑暗时期作品竟然在楼上一个不大且暗的展厅里,而且没有一幅黑色绘画在博物馆的导览图上标明?本来西班牙就没有几个大师,如此对待戈雅感觉实在有些不友好。像卢浮宫,虽然镇馆之宝是《蒙娜丽莎》,但是法国本土画家的著名作品都是集中在主要展厅里展示,或者像荷兰国立博物馆,荷兰画派的作品几乎都是围绕着镇馆之宝《夜巡》分别展出。
戈雅巴洛克时期的作品,多以西班牙乡村景色和人物为主,色彩明快鲜艳,人物欢欣自在, 令人印象深刻。
戈雅宫廷绘画作品《查理四世全家像》,跟伦勃朗一样,戈雅也喜欢把自己画进画里。
两幅玛哈,经历了文艺复兴后的西班牙绘画流露出越来越多的个人色彩,和对权威的挑战,戈雅开始在画中大胆地表现自我,作品走向批判现实主义风格。
当拿破仑入侵西班牙,戈雅创作了许多关于战争、死亡等现实主义作品,画面充满绝望的气息,画中人物似乎都在无声地嚎叫,脸上是疯狂扭曲的神色。
偷拍的《狗》是自己非常喜欢的一幅画,绝妙的构图,意味深长的表达,狗的悲情让观众在叙事画面之外感动不已。
正如黑色可以代表某种事物,指代一种虚无,所以成为戈雅晚年所思所想的绘画色调。戈雅在经历了战争的血腥和死亡的绝望之后,绘画风格阴沉恐怖。戈雅后期充满阴郁怪异的黑色绘画,魔幻寓言式表现,让戈雅真正成为西班牙大师。因为普拉多博物馆不让拍照,而在其家乡萨拉戈萨的戈雅博物里,循环播放着一段专门介绍戈雅这组黑色时期绘画的影片,得以拍下一些照片。萨拉戈萨以戈雅为荣,明显胜过马德里。不过,毁誉参半似乎是所有西班牙艺术家的宿命。
戈雅在家乡荣耀,皮拉尔广场上摆放着戈雅的复制作品。
收藏于萨拉戈萨戈雅博物馆的戈雅蚀刻版画集,包括几个不同主题的版画。除了油画,戈雅还是一位版画家,其中《战争灾难》表达了戈雅对战争的看法:非理性、梦幻主义、讽刺、残忍、暴力等。戈雅作为二十世纪艺术的先驱,一直影响着达利、毕加索等现代艺术家。
收藏于戈雅家乡萨拉戈萨戈雅博物馆的戈雅作品,画中是戈雅的儿子。
马德里的提森博内米萨博物馆,与普拉多和索菲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合称为马德里的艺术金三角。提森博物馆的藏品完全是私人收藏,主要以德国钢铁大王提森在一战前,以及一战后其儿子的收藏,其中八百幅绘画包括从十四世纪到二十世纪欧洲不同流派的作品,后来这些作品被西班牙政府向提森家族买下,建立了提森博物馆。提森博物馆的藏品和策展理念国际化,使观赏体验也具备国际水准,可随意拍照轻松自由参观。与其相比,普拉多是王室藏品为主,王室有顾问委员会可以干预展出。
提森博物馆里的戈雅作品
提森博物馆的梵高作品,画面是梵高出生地津德尔特的风光。
提森博物馆收藏的一组荷兰绘画,荷兰画派作品在西班牙有相当数量的收藏。荷兰工商业的发展,画家们从为皇窒和教会打工转变为新兴的中产阶层服务,肖像画包括各个行业中产阶级,风景画也开始流行。
伦勃朗自画像
提森博物馆收藏的一组法国画家的作品,包括莫奈、莫里索、柯罗等。
提森收藏的一组美国画家的作品,无论从色彩、构图都很不错。
提森博物馆的现代绘画
蒙德里安的线条风格
马德里一条僻静小街,有一个称为国家浪漫主义博物馆的地方。博物馆为民居改建,所以并不大,外有一个花园,但参观者在门外排长队,藏品还不错,有几幅名家作品。
浪漫主义博物馆收藏的戈雅作品
索菲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是马德里艺术金三角的一角,是先锋艺术之地。镇馆之宝是毕加索的名作《格尔尼卡》,也因毕姥爷这幅享誉盛名的作品,使得索菲亚在世界重要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中占有一席之地。尽管当年的格尔尼卡惨案至今仍然是令马德里十分尴尬且不愿提及的话题,正因为如此,如此世界级的巨作无法进入国家博物馆作为镇馆之宝,想必是毕姥爷斗不过小公主。
索菲亚艺术中心本身藏品不多,虽有大师如米罗、达利的作品,但数量寥寥,其中有一个1937年共和国馆,展出西班牙内战的相关作品,这可能是马德里唯一直面那段历史的地方。作为国家的现代艺术博物馆,索菲亚比不上巴斯克地区毕尔包鄂的古根海姆现代艺术博物馆,更无法与荷兰一个市立博物馆相比。
达利早期作品
毕加索《格尔尼卡》,为此专程前往巴斯克地区,拜访了小镇格尔尼卡。
西班牙,毕加索无处不在。
从巴塞罗那坐高铁到马德里,沿途气候多变,有的地方甚至下起雪来,西班牙原野一片白茫茫。从马德里开始,自驾西班牙一圈,最后发现最乏味的城市是马德里,幸好还有几个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