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猪肉膻味之谜,“怪味”还是味觉偏见?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近年来,有关美国和加拿大猪肉有异味的说法引发热议。有人抱怨其膻腥味过重,也有人坚持自己没有感受到这类异味。

一种广泛流传的说法是,美加猪肉有膻味,是因为屠宰时不放血。然而,根据加拿大和美国的农业标准,猪的屠宰必须经过人道处理,其中放血是不可或缺的一步。加拿大农业部门明确要求,通过刺杀主动脉迅速排血,以确保动物的肉质安全和卫生。而美国农业部(USDA)的相关规定也要求类似的屠宰流程。

如果放血不足,确实可能导致残血在肉质中残留,产生铁锈味或腥味。但美加屠宰场的工业化流程通常比中国更先进,设备和操作规范性都更高。因此,将美加猪肉异味归咎于未放血并不合理。

另一个被广泛提及的原因是公猪膻味。公猪膻味,学名公猪味boar taint),是未阉割公猪体内的雄性激素(如雄烯酮和氨基酸衍生物)所带来的特殊气味。这种气味确实会在烹饪过程中被放大,尤其是在高温烹饪或脂肪较多的猪肉中。

然而,美加的生猪养殖也并未忽视这一问题。事实上,为了减少膻味和公猪的攻击性,美国和加拿大的公猪通,常会在出生后几天内进行阉割。此外,部分地区还会采用免疫抑制剂(如Improvac)来降低公猪味的产生。也就是说,大部分进入市场的猪肉基本不存在公猪膻味问题。



那么,既然屠宰流程和阉割习惯都与中国类似,为什么人们仍会感受到怪味呢?

猪的饮食对其肉质风味的影响极为显著。中国传统养猪方式中,猪多以剩饭、菜叶、杂粮等混合饲料为主,偶尔辅以青草或谷糠,这种多样化饮食为猪肉赋予了独特的香气。而美加的生猪养殖,多以工业化饲料为主,主要成分包括玉米、大豆、鱼粉等高蛋白饲料,这种饲料结构虽然促进了猪的快速增重,但可能导致猪肉味道偏淡,脂肪层次单一。

此外,饲养周期的长短也可能影响肉质风味。中国散养猪通常生长周期较长,达到100公斤出栏可能需要一年甚至更久,而美加的生猪通常在五到六个月内出栏,快速生长的猪肉脂肪分布,可能不如慢养猪细腻,味道因此略显单薄。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变量,是美加猪肉的运输与保存方式。由于美加国土广阔、人口稀疏,猪肉从屠宰到消费者餐桌的过程中,冷链运输是常态。冻肉因储存时间长、解冻后脂肪组织和细胞破损较多,容易产生肉汤味血腥味。而中国市场上本地猪肉更多是热鲜肉,即屠宰后短时间内即售卖,脂肪组织完整,风味相对更自然。

在东西方的饮食文化中,对猪肉风味的偏好差异,也可能加剧这种异味争议。中国传统烹饪对肉类处理尤为讲究,生姜、料酒、葱蒜等去腥调料常见于猪肉菜肴。而美加的烹饪风格更加直接,盐、胡椒、黄油是主要调味品,猪肉的原始风味被充分保留。如果中国消费者习惯了经充分处理的猪肉,一旦接触未经复杂调味的美加猪肉,就可能放大对异味的敏感。

同样,烹饪方式的差异也可能放大对肉质差异的感知。例如,中国菜系中长时间炖煮或红烧的做法,会彻底释放肉香,而美加常见的烧烤或煎炸方式,可能更容易暴露猪肉中的异味。

心理学上的认知偏见也可能在这一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交媒体和口口相传的异味说,会让部分人先入为主地认为美加猪肉存在问题,从而影响他们的实际感知。这种现象被称为证实偏见,即人们更容易察觉符合自己预期的信息。此外,文化认同感也可能影响味觉判断。一些消费者认为本地猪肉更符合自己的饮食习惯,对外国猪肉产生抵触情绪。这种心理倾向在跨文化食品评价中并不少见。

奇怪的是,与猪肉相比,中国人对美加牛肉,几乎没有类似的异味争议。其中原因或许是牛排作为西餐文化的代表,在中国受欢迎程度更高,消费者对其风味更宽容。所以说,美加猪肉是否真的有怪味,答案或许并不绝对。

Melee 发表评论于
品种差异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