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费城艺术博物馆(二)
Tu Xiang Zheng (涂向真)
费城艺术博物馆中最受瞩目的珍品之一便是梵高的《向日葵》,因此来到绘画馆时,参观《向日葵》自然成为首选。这幅作品创作于1889年,描绘了花瓶中十五朵鲜艳的向日葵。乍看之下,这似乎只是简单的静物画,但当你深入观察时,整个画面如同燃烧的火焰般生动,呈现出绚丽、热烈、和谐的美感。梵高用坚定而奔放的笔触,极致地表达了向日葵的丰盈光泽与立体轮廓。在他眼中,向日葵不仅是花朵,更是象征着太阳的光芒,是光与热的象征,是他内心情感的炽热呈现。
艺术的冲击力和感染力深深吸引着我,让我思绪飞扬。究竟是什么成就了这幅无价之宝的美?梵高自己曾回答:“真正的真实不仅存在于外在世界,也存在于心灵。若不触及心灵,仅捕捉到外在的真实,无法呈现整体的全貌。”梵高既在向日葵中发现了自然之美,也在内心探索出自己的深情。他的《向日葵》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心灵的象征,是美的艺术境界的极致体现。
梵高以心灵体验自然、以心血铸造艺术,他的创作之路也让我联想到自己在高科技创新发明中的追求。想起常在我家院子中采粉的小蜂鸟,我也曾仔细观察它。蜂鸟不仅能灵巧地在空中飞翔、悬停,还能迅速调整飞行姿态。作为科学家,虽然我不能像画家一样描绘蜂鸟的姿态,但我将蜂鸟的灵活性融入我的MEMS陀螺仪研究中。蜂鸟通过快速振动翅膀维持空中定位,我借鉴这一原理设计陀螺仪,实现对各种自主运动设备的姿态控制与远程操纵。
苏轼在《定惠院海棠》中写道:“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向日葵的美是天然的、绝对而永恒的,而梵高笔下的《向日葵》则是人类眼中不可否认的艺术之美。与向日葵的天然美相比,它也许只是水中月、镜中花。梵高一生多次创作向日葵画作,如今流传下来的有七幅,除了在费城的这一幅,其余分别收藏于德国慕尼黑新美术馆、英国伦敦国家画廊、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以及日本东京的东乡青儿美术馆等地。
为何梵高不断地描绘向日葵?每幅作品都是他在特定环境下对向日葵美的全新发现与感悟。环境变化让他产生新的灵感,创作出独具一格的向日葵系列。这也让我体悟到,艺术的美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与创作者的身份地位无关。无论古典还是现代,欧洲、亚洲或美洲,每种艺术美都反映了大自然的伟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