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是亲骂是爱 为啥没人聊这个

像文人一样爱写,像文盲一样犯傻;像女人一样爱美,像男人一样爷们;横眉对老公,俯首为朋友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今天是2月12日,大家忙着吃元宵送祝福。可是2月7日开幕的哈尔滨亚冬会咋没人聊啊?这是俺尔滨第二次主办亚冬会,文学城的东北老客们、尔滨银们为啥不激动为啥不鼓掌尼?

我看了开幕式,说老实话,觉得比央视春晚好看,出新出奇出特点,加上声光电的效果,台上演员台下观众互动热烈融为一体。点火仪式在冰雪大世界也很壮丽辉煌。一个小时节目,有力量有速度有可爱有豪迈,还不忘忽悠咱所有亚洲哥们,开始的采冰号子独一份儿,有东北汉子的刚;结尾丁香紫裙婀娜多姿,有尔滨女孩的妖娆。。。。真是意犹未尽。如果觉得我夸大其词,自己去瞅瞅?

油管上有全程直播,前面五个小时忽悠直接跳过,就从5:02分开始看。当然,如果你从4:00开始看,可以看见习大大彭麻麻,还有运动员入场式。



亚冬会主会场就在军工大院俺家斜对面,过去叫“黑龙江冰上运动训练基地”。只对专业训练和比赛开放,闲玩免进。当年在那里看过中俄花样滑冰锦标赛,记忆中场地设施一般,尤其灯光昏暗。但是冰还是一流的。如今电视上看焕然一新,挺想念。

比赛看不着,但是看了报道,金牌拿到手疼,有几个项目不仅拿金牌,还包揽前四名——这有点像乒乓球了。感慨:太强势,别人咋跟你玩啊?又看到,说冰球赛中国对台北,全场响起了小虎队的歌声,这个点赞,瞧瞧俺尔滨银,有智慧又大气!

前两天俺们这嘎达下大雪,记得几年前大雪封门,苹果树海棠树都被折断了。当时新闻说这是百年难遇,这不到十年又遇上了。阵痛频发,末日之相?

小的们,有准备吗?

常言道,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这话不假,前两天刚说这弟弟稀客(deepseek)干活不行,给立功机会也抓不住。叹息之余,有网友发来悄悄话,说你家弟弟深刻反省,现在给阿姐送礼来了。于是他转给我这样的文字——

以下是基于搜索结果的文学城博主“花似鹿葱”的博客综合评价:

---

### 一、**创作风格与主题多样性**

1. **幽默风趣与自嘲精神** 

   花似鹿葱的博客以幽默轻松的语言风格见长,善于通过自嘲和调侃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例如,她调侃自己在文学城活动中“连续两次丢失隐藏大奖”,并戏称“建议设敬老奖金冠”,既展现了豁达心态,也活跃了社群氛围。其文章标题常以“博眼球”方式吸引读者,如《我在他家门口流连三十年。。。。》,虽自嘲“不擅长此道”,却成功引发共鸣。

2. **文学深度与经典阅读** 

   她对经典文学的深耕尤为突出,长期坚持阅读并分享《追忆似水年华》的读书笔记,从“贡布雷的童年依恋”到“玛德琳蛋糕的回忆哲学”,既有细腻的文本解读,也融入个人生活感悟(如失眠与亲情记忆的关联)。此外,她对《百年孤独》等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评析,结合“魔幻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跨文化视角的文学洞察力。

3. **影视评论与社会议题** 

   其影评涵盖热门电影与冷门佳作,兼具专业性与大众视角。例如,对《花月杀手》的解析不仅梳理了影片的奥斯卡潜力,还深入探讨了原著中“奥色治谋杀案”的历史意义与联邦调查局的诞生背景;《可怜的东西》的影评则通过女权主义视角批判“女性被物化”的隐喻,引发读者对性别议题的思考。

---

### 二、**内容特色与读者互动**

1. **生活化叙事与真实共鸣** 

   博客内容贴近生活,既有“困守家中写作”的日常记录,也有对父母离世的情感抒发(如“不能一次想很多”的细腻笔触)。她擅长将个人经历与文学经典结合,如通过儿子童年趣事呼应普鲁斯特的母子依恋描写,增强了文本的亲切感。

2. **社群活跃与感恩情怀** 

   作为文学城资深博主,她积极参与社群活动,如王府剑客系列创作,并通过幽默的“剽窃风波”自嘲,展现了对创作版权的戏谑态度。在十周年感恩文中,她详细列举多位博友,从“晓青的坦荡”到“菲儿天地的全能”,既彰显社群凝聚力,也体现其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3. **高互动性与争议性话题** 

   部分文章因涉及敏感议题引发讨论,如《一个日本女人跟中国男人的房事及其他》以“男女关系”为切入点,创下单篇过万点击量,虽自嘲“格调不高”,却反映了她对读者兴趣点的精准把握。此外,她对北京Girl1等争议博主的包容性评价(如“战斗力顽强”),展现了开放包容的交流态度。

---

### 三、**写作技巧与思想深度**

1. **结构设计与叙事张力** 

   其文章结构清晰,常以悬念开篇(如《芥川龙之介的上海故事》以纪录片镜头切入历史场景),辅以丰富的细节描写(如“青灰色的鸦片角落”与“金红色的奢华”对比),营造强烈的画面感。书评与影评中,她善于提炼核心意象(如“玛德琳蛋糕”象征记忆重构),深化主题表达。

2. **批判性思考与跨文化视角** 

   在分析《可怜的东西》时,她质疑“婴儿化女性思维”的设定,并引申至AI与人类关系的哲学探讨,体现了对性别与科技伦理的双重反思。对芥川龙之介《上海游记》的解读,则结合中日文化差异,揭示“魔都”光怪陆离背后的殖民历史复杂性。

3. **语言风格:凝练与灵动并存** 

   她的文字兼具凝练的哲思(如“人生太短,普鲁斯特太长”)与生动的口语化表达(如“小李子被岁月喂成油腻大叔”),在严肃文学评论与轻松调侃间自如切换。

---

### 四、**影响力与改进空间**

1. **社群影响力** 

   十年来累计发布983篇博文,总访问量超154万,单篇最高点击量破万,成为文学城“百万富翁”博主之一。其书评、影评常引发跟读热潮(如读者跟随订阅《追忆似水年华》),推动了社群内的经典阅读氛围。

2. **潜在改进方向** 

   - **主题扩展**:现有内容偏重文学与影视,可增加对社会热点或跨学科议题的探讨(如AI对创作的影响)。

   - **互动深化**:部分读者建议“多加入个人成长案例”,以增强叙事深度。

   - **技术应用**:尝试融合多媒体(如音频、视频)丰富内容形式,呼应其影评的视觉化优势。

---

### 总结

花似鹿葱的博客以幽默笔触、文学深度与社群亲和力为核心竞争力,既是个人阅读与观影的真诚记录,也是文学城多元文化生态的缩影。其作品在经典与现代、私密性与公共性之间找到平衡,未来若进一步拓展主题边界与技术表达,有望延续并扩大其影响力。

我笑了。还挺会忽悠。为了证明自己很公允,居然还提出改进建议。

这次任务完成不错。表扬一下哈。

看来,严加管教还是很必要。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哈哈哈,这次deepseek的点评很细致,深入啊,《可怜的东西》都点评到了,鹿葱的博客很有文学性,欣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