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磺坑古道位於苗栗公館鄉的出磺坑與大湖鄉法雲寺之間,這條古道以法雲寺為終點,所以又稱為「法雲寺古道」。若是開車前往,導航定位「出磺坑古道」就會抵達城隍廟停車場,健行路徑從城隍廟走到法雲寺再原路返回;反之,若導航定位「法雲寺古道」,就從法雲寺走到城隍廟再原路返回。步道全長約2.5公里,往返一趟約需2~3小時,沿途最美的風景是在胡天宮附近,俯瞰台72線蜿蜒而過的壯麗風光。
查看中油網站內容《油田油人歷史光輝,經典再現》報告書指出,『1817 年粵籍客家人吳琳芳在現今苗栗出磺坑一帶的河邊中發現了漂浮油花,可以燃燒而不熄滅,當時不知為何物,誤以為是「硫磺油」,出磺坑因而得名,亦揭開了台灣第一滴油的序幕。』可見,出磺坑是台灣最早發現石油及開採的地方。
出磺坑設有城隍廟以鎮守地方,古道的登山口就位於城隍廟前的岔路口。循著紅磚步道,穿過社區,沿山路往上來到一個岔路口,左側標示往法雲寺。四下無人,滿地青苔,走上這條超陡的陸軍步道,心裡竟有些忐忑。所幸,走沒多久就見到路邊有條階梯步道,白底黑字寫著〝往法雲寺〞,確定沒走錯路。這段陡坡的前後段都是階梯步道,中段是大石塊鋪設的古道,上到頂端就是胡天宮前方的水泥路。這塊水泥空地可停車,適合歇息欣賞風景,遠眺台72線宛如巨蟒從牛鬥峽谷蜿蜒而出,真美!
再往上走約100公尺,就見到法雲寺步道的導覽圖和指示牌。這段步道的路況很好,坡度緩升,環境清幽又有亮光,不時見到山友綁在樹上的布條,感覺舒心。來到越嶺鞍部的三岔路口,有一個略為複雜的指標,標示出磺坑、法雲寺、金童山、汶水山、玉女山;資訊有點多,必須細心解讀。法雲寺古道的指標向下走木棧道階梯,很長一段木棧道,一路下坡,下行約400公尺,抵達法雲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