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漫步有感:
我的邻居布来恩应该属英国中产阶层家族?他的曾祖父是个舰长,1900曾经参加一场冲突战,在中国天津驻防,并购买了几样精美的瓷器,其中一样传给他。一百六十年前,布耒恩的祖先开了一家饼干加工厂,上世纪三十年代就买了,但老字号仍然存留至今。
1958年,布来恩十岁随父母移居加拿大。他说,父亲的生意实然倒闭,登陆时全家仅有5O英镑。买了一头奶牛,为了每早能喝上牛奶。其后,依靠政府的货款买了一个农场,城市人没有经验打理,农场亏损。布来恩说,新移民日子都艰难,他回想起十岁前,家里有花不完的钱,有二个保姆,每年乘船去西班牙、希腊、印度、奥大利亚旅游。
1975年,布来恩得到一笔意想不到的家族遗产,虽然他家早巳离开英国,但是过去家族里契约精神仍存在,由此,他的生活品质得以改善。买了一个独立屋,工作转为兼职,…。
布来恩的一儿一女离开大多地区十年,搬迁至海洋偏远山区,他们竟争不过新移民。我问过布来恩家庭里成人,对移民政策有何看法?他们一致回答:应该欢迎移民,我们也是移民,没有移民,加拿大经济会衰退。当然有反对声音,那是布来恩的儿媳,一个极右人士,最近由于与老公观念不合,离婚了。
布来恩对出生地英国也沒什么特别的思念,加拿大是他的最爱。
最近,告诉大家,布来恩妹妹去年成为加拿大律师协会的会长,这是个荣誉称号,没有任何利益,每人只能任职一年,由投票选举产生。他妹妹是结婚育子后才重新去大学学习,重塑自己职业归划。
同样,我也见过1950年代移居美国的中国大家族后人,祖上在清朝曾经出过二位进士。树大分叉,各是各一家,他们几乎很少相聚,也不一定非要男丁传宗接代,生活完全平民化,努力工作,保持传统,也融入北美文化圈。
我们普通人算什么?随着时代潮流裹挟,你有点成功,算撞上好运,别自吹自擂,千万别政治正确上脑,说大话套话成瘾,努力工作,尽我所能,善待周围的人,这岂不是最大的“爱国”?有些人总是认为自己最正确,别人是“汉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