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哪吒2

繁花似锦觅安宁,淡云流水度此生。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观影哪吒2

(一)

2025年的这个春节,《哪吒2》一骑绝尘,横扫国内的大小影院,国内票房破了百亿之后,2月14日开始在北美上映。

正值安省的家庭日长周末,我们也去看了哪吒2。

五年前,哪吒1在北美上映时,我们全家也去观看了,3D版的。以为是儿童片,看时才震惊于哪吒的造型和故事跟我小时候看的截然不同,同时也十分惊喜,中国动画片的制作己经如此精美。整个3D视觉效果看得热闹又有点头晕。以致于整个故事情节和细节并没有看得很清楚。出生于加国的儿子前半程哈哈大笑不止,后半程昏昏欲睡 。

这次看哪吒2,因为网上很多人说3D影片质感不太清哳,我们特意买了普通版的。

观影前,在网上已看了很多的小片段视频和解析剧透的小短文,还把了解到的基本的故事情节给儿子预告了一些。

长周末,在40厘米的大雪暴刚开始来临之际,我们提前入了影院,正值前一场散场,几乎全是华亚裔面孔。入场后,前前后后约半小时的广告和北美新片预告,昏暗的灯光中,陆陆续续入场的几乎全是华人,偶有几个白人面孔。

开映吋,影厅二楼大约二百多的座位座无虚席,底楼只有后几排有人,紧临屏幕的前几排空无一人。

哪吒2影片是真的很好看。

人物造型各有特色,色彩鲜艳,动作灵动,故事情节紧凑,场面宏大,特效逼真,声音清晰又有感染力,两个半小时里有笑点有泪点,没有尿点,连最后的彩蛋都出人意外又好笑。

哪吒的造型独特,大眼大嘴黑眼圈,丑萌丑萌的。太乙真人外貌上有几分大肚弥勒佛的喜气,川普口音又添了一些恢谐。这些在哪吒1里已见识过了,再见没有太吃惊也没有太惊艳。

倒是敖丙附身的哪吒是个惊喜,传统中式审美的俊俏小儿郎,还乖巧懂事象别人家的孩子,真招人喜欢。

倒显得真正的敖丙有些平平无奇了。

我不是动漫迷,但从哪吒、土拔鼠和夜叉的造型中,恍惚之间看到了一丝日美动漫的影子,而敖丙、李靖夫妇、鹿童鹤童、龙王还是中式传统人物或者神话形象,英俊的人型东海龙王、妖娆的美女西海龙王是现代时尚的建模脸和魔鬼身材。太乙真人有喜感,申小豹十分可爱,连两个小配角结界门卫都是三星堆式的脸、配上搞笑的言语和动作。

一部动画片,集齐了古今中外、传统和时尚的几乎所有文化元素。

这么说吧,甭管男女老少,总有一款长在你的审美点上,想不喜欢都难。

这样的影片不火才怪!

只是片中的大反派无量仙翁,竟是我们熟知的白眉大额头寿星老的模样,让人看得不是很舒服。特别是最后决斗时变身为丑陋的大力壮士,让我有如骨刺在喉般的不适。

已经看到有网文出番外解释,这仙之所以取名为无量(无良)仙翁,而不叫南极仙翁(寿星),因为他只是真正仙翁的桃木拐杖变的,这才作恶多端。

想来也许是和我有同样感受的中老年人写的吧。毕竟正在老去的我们,不仅喜欢这慈眉善目的长寿吉祥物,也希望老了,会变得释怀豁达而不是邪恶。

(二)

几千年的神话传说,拍成动画电影哪吒1、2,都是故事新说。和我们小时候听到看到的哪吒闹海故事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传统神话中势不两立的哪吒和敖丙成了惺惺相惜的好朋友,还共处于一个不稳定的肉身里,造就了影片中很多的笑点和惊喜。

印象里白须苍老的东海龙王竟是个父爱满满的俊朗中年男子。

天虚宫的临时掌门人无量仙翁成了片中最大的反派。神仙的祥瑞鹿和鹤成了帮凶。

传统反派人物申公豹在哪吒1里还是偷换灵丸的反派,在2里有了更多的细节描写,虽然依旧阴险狡诈,但也有自己的信念和苦衷,他的所有计谋只是为了打破世人的成见,想成就一番功业。复杂的人物性格和意外的剧情反转,特别是穿插着可爱的申小豹和古板的申正道的遭遇,让这一版的申公豹竟成了无数成人观众心中的意难平。

呆萌的土拔鼠聚餐,是平妖的第一关。锅被砸,鼠被抓时,不知会有多少人在捧腹大笑的同时,心里涌出了同情和叹息。

殷夫人化丹的那一刻,没有背景音乐,没有哭声,全场鸦雀无声,也不知有多少孩子和父母看得眼眶湿润。

新编的哪吒2故事,情节出人预料却又合情合理,仙界妖族和人间,正经又搞笑,有温馨和煽情,也有邪恶和阴谋,有单人斗法也有集体团战,有时斗智斗勇有时简单粗暴,有小细节也有大场面。

和人物造型一样,各式各样的故事情节和场景,甭管男女老少,总有一个画面让你惊叹:动画也可以做得如此精美逼真,场面宏大炸裂还细节满满;也总有一段剧情会让你咧嘴大笑,或打动你心扉,或引起你的共鸣,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以为是给儿童看的动画片,结果成人们个个看得激动不已,共情共鸣,联想不断。

难怪票房节节高升,势不可挡。

(三)

春节这半个月来,在网上或主动或被动地看了很多关于哪吒2的小视频和观影短文。

以致于观影时,几乎每一段情节或画面都似曾相识,少了些惊喜,多了些果真如此的会心一笑。

哪吒2里没有简单的好人坏人。每个角色都有血有肉,有立场,有态度,也会犯错,会失误。只是地位不同、目的不同,技能不同,便也命运不同罢了。

其实,仔细想想,不论是哪吒敖丙龙王李靖,还是申公豹无量仙翁,甚至鹿童鹤童,每个人都只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尽着自己的职责。

哪吒入仙时的闯三关,用现今的思维来解说,即是:砸了个难民食堂,关了个民营学校,抓了个资深宅女。

说土拔鼠、申正道、石矶娘娘是妖,其实他们又何曾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恶事呢?只是最底层妖族的顽强生存和向上进阶而已。

而哪吒为了得到玉液琼浆救敖丙,受命去收妖,又何曾去明辩事非?不问原由,闯入他人地界就开打。

没有太乙真人的喝酒误事,又怎么会有魔丸版的哪吒诞生呢?

身为捉妖队长,鹿鹤二童听从领导之令,尽职尽责。只怕以后哪吒封神之后,也会一样尽心尽力去捉妖。

炼丹炉里,海妖此起彼落地化丹,噗噗作响的声音,一片寂静中听得人后背发凉,心中凄凉。

最后的仙妖大战,数万海妖在哪吒龙王带领下为生存而战,数不清的捉妖队员仙人盘踞在桃木藤枝上压鼎,大场面壮观震撼炸裂。在破鼎的一瞬间,逃生者牺牲者无数,一切都碎了一地。

只是一段故事新说的神话传说而已,却如看了部霸总的小短剧一样,爽。

这影片还能不火吗?

时代在变迁,观念在改变,而人性是复杂多面的。

影片里没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正邪之间,几乎每个角色都引人关注。每个人都能在众多角色里看到自己的那个影子,而心有感触。

如果这一生,少年时有哪吒的逆天改命的闯劲和梦想,年轻时有申公豹的努力和奋斗,中老年有龙王的豁然,这个苦短人生似乎就没有过得那么苍白无力。

影片票房不断破亿,观影人数越来越多,网上剖析的画面越来越详细,了解的幕后花絮越来越丰富,解读的层次也越来越深。

本以为哪吒是儿童片,但成人们在里面看出了太多的人情世故。

中国上古的神化故事,经过观众网友们的不断深入解读,不仅看出了哪吒逆天改命的勇气和能力,还看出了申公豹个人的奋斗历史,还有仙界妖界的巨大鸿沟,阶层的固化和矛盾、世事的艰难,以及现实社会的残酷。甚至还有人看出了诸如中美博奕、国际格局、战争风云的隐喻。

如同当今的世界与社会,经历过过去几年的疫情时代,国家、种族、制度、贫富、观点和立场的不同,相互之间难以沟通,难以理解,难以逾越。

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是当今年青人的呐喊和梦想。而申公豹和土拔鼠的命运才是中年人和普通人的人生写照,凄惨而又无能为力。

孩子们喜爱哪吒,人人都想当哪吒,过得自由自在,还能逆天改命。其实哪吒是个官二代富二代,出生即太子,有仙人当师傅,有仙器法力无边。起点就在罗马,有底气,岂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

而最让我们普通人感慨和自嘲的就是:

年少时以为自己可以做哪吒,步入社会至中年意识到自己不过是申公豹,临到老年回顾过去才发现自己原来是只土拔鼠。

网上众多的观影解读小短文,读时很有同感共鸣,放下手机,抬头间,仿佛刚从逐字逐句分析鲁迅文章的学生时代穿越回来。再回头看看自己写的这篇观影记,不禁哑然失笑。

看电影就是看电影,业余爱好和娱乐消遣而已,欣赏艺术,心情愉悦,爽,即可。不必过度解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