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是一辈子省吃俭用,而经济上却始终没能成功的人。所有大家传说的八十、九十、零零年代俯拾即是的经济机遇,对于他俩,就像从来不存在。他们也不是没折腾过。我记得他们养过鸽子、养过猪、卖过豆腐、开过早点铺子,但是不管他们做什么,都赚不着钱,所以全部草草收手。
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次,我妈从小镇的地摊上给我买了双皮鞋,这是不常有的事。这双皮鞋看起来完美无缺,穿上去也很舒服合脚。我和我妈都很满意。妈妈说:“只要十块钱,我跟那个人讲了半天才讲下来呢。”第二天,我就穿着这双鞋子去上学。那是南方三四月的天气,阴阴的,不时就下起绵绵冷雨。我上学要高高低低爬两次桥,从两个山中间穿过去。路上变得泥泞的时候,那双鞋子很快就开缝了。泥水沾湿了我紧抠的脚趾,很快,脚底板也被浸湿。但这是一双好不容易得来的新鞋子啊,要十块钱呢!我同时也没有别的更合适的鞋子可以穿。就一口气,把这双鞋子穿了两个星期,直到它完全垮掉,露出黑皮下面的碎纸渣,才依依不舍地弃用。
贫穷是什么?是南方三月,野地上湿冷的泥水气,透过劣质的鞋底,阴戚戚,脏兮兮,让你寒从脚下起,悲从心中来。但是我十三岁的时候,真的没有为自己悲伤过,我是为那双鞋子悲伤:它那么好看,怎么一下子就坏了呢?可惜爸妈又要花钱了。
可以说,在很多年里,我对贫穷有一种麻木感。我觉得生活嘛,本来就是如此。父母对我的教导是:“好好读书。不然送你回老家种田。”“好好读书,考上大学就好了。”“我们这辈子是没戏了,就看你们的了。”长大后的一天,我忽然想到,他们说这些话的时候,其实才不到四十岁。我爱我的父母,我感激他们给了我最温暖有爱的童年,但是我最大的噩梦,就是活成他们的样子。七岁的时候我就知道,我将来要做一个跟他们不一样的人。所以,我曾经很努力,加倍地努力。然而,到三十岁,我发现,兜兜转转,我的生活,越来越像他们年轻时的样子了——我几乎跟他们年轻的时候一样穷。
终于,我从古圣先贤的务虚教导和一生出不了坑的父母家传中觉醒,直面人生的时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