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之国秘鲁:圣湖边的高原城

走遍千山万水,只为寻找初心。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3600多米的拉萨是中国著名的高原城。而在秘鲁,也有一座高原城,它就是海拔3800多米的普诺(Puno)。虽然由西班牙总督建于1668年的普诺比拉萨的海拔高,但这并不是让它立于拉萨之上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就在圣湖的的喀喀湖(Lago Titicaca)边。有人说,地球上有7个脉轮,顶轮在青藏高原的在冈底斯山脉,而生殖轮则在的的喀喀湖,这里是第二个地球脉轮的几何中心点,也是世界创造新物种和现有物种大进化的地方。它还被西琴先生浓墨重彩地写进了《地球编年史》中,因为这本书,的的喀喀湖成了我此次秘鲁之行最热切的期盼地之一。



普诺和的的喀喀湖

普诺

的的喀喀湖

从海拔不到2400米的阿雷基帕到普诺,只有300公里多一点,但谷歌地图给出的时间却是7个小时。对于爱开车的我来说,开长途不成问题;一直向高海拔地区爬升,也不是问题,毕竟我走过青藏高原的阿里大环线,还去了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但西藏之行不允许我自驾,在秘鲁能从低海拔一直向高海拔进发,前方还是大名鼎鼎的圣湖,我别提多兴奋了。一路上荒山野岭仍然是主旋律,可我们却又看见了米斯蒂火山,原来我们绕到了它的身后。跟太平洋岸沙漠地带的荒芜,但偶尔会遇见绿洲不同,去普诺的沿途都是荒山,一个城镇也没有,当然也没有风景,有的是数不胜数的盘山道。不过,在水草不丰美的荒原里,我们却看到了一群可爱的羊驼。



去普诺沿途

普诺沿途

普诺沿途

普诺沿途

普诺沿途

普诺沿途

当行程过半后,我们终于看到了河流和湖泊。在荒无人烟的沿途,能看见活水真是对我们最大的奖赏,我们立刻觉得天地不那么单调了。这个名为拉古尼拉斯(Lake Lagunillas)的湖泊位于连绵起伏的山丘中,海拔4200多米,科阿塔河(Coata River)源源不断流进此湖,使其面积达65平方公里,是西藏尽人皆知的羊湖的2/3。但是,羊湖是咸水湖,而它是淡水湖。该湖是普诺及周边地区的淡水源,科阿塔河从这里再流出后,最终会流入的的喀喀湖。因为是淡水湖,因而湖边的水草也很茂盛,吸引了更多的羊驼来,湖边也成了各种水鸟的栖息地。



普诺沿途

普诺沿途

普诺沿途

普诺沿途

普诺沿途

普诺沿途

我沿着科阿塔河往普诺开。由于科阿塔河的养育,从这里一直到普诺,沿途的风景开始“有滋有味”。虽然还是荒山,但荒草变成了绿色,羊驼也多了起来,还有绵羊和黄牛,同时出现了村落,这是一幅美妙的田园风光图。谁知道,这幅图画我们还没享受多久,我就开进了破破烂烂的普诺,一看就是贫穷的第三世界。在去酒店的高坡上,我看到了我心心念的的的喀喀湖。我把车停在路边,让我家先生看车,一个人走到路边,眺望着这个圣湖,《地球编年史》中的它一下子跃进了我的脑海中。

西琴先生说,在安第斯山脉的每一个传说中,每一个版本都是从的的喀喀湖讲起的,因为这里是伟大的维拉科查神展示他创造力的地方,也是印加人的祖先挥舞着金棒建立安第斯山文明的地方。在该湖的沿岸,维拉科查神曾建立了美洲大陆上第一个、也是有史以来最宏大的城市,这个城市就是隶属今天玻利维亚,但在印加帝国时归属秘鲁的蒂亚瓦纳科(Tiwanaku)。此地遗址中巨石的规模和尺寸,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雕刻和雕塑群,让所有来过的人都十分惊奇。人们想知道,维拉科查神是如何在4千米高,几乎没有生命迹象的贫瘠山峰上,建造了如此奇特的城市呢?



的的喀喀湖

的的喀喀湖

的的喀喀湖

的的喀喀湖

困扰人们的,还有的的喀喀湖。不同于西藏高原上的众多咸水湖,海拔3800多千米的的喀喀湖是淡水湖,而且是南美洲最大的,水面面积达8千多平方公里。它还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可以搭大船通航的高山湖泊。虽然这个湖中的岛屿上唯一能生长的谷物是奎奴亚藜,但湖里很多种奇特的鱼却能养育岛屿上的居民。是谁让荒凉的岛屿有了生气?如果说是维拉科查神,那么,他为什么要光临的的喀喀湖呢?或许我们可以从的的喀喀湖的名字中一见端倪。

的的喀喀湖在秘鲁的艾马拉语里意为“锡石湖”。西琴先生说,在大约公元前2500年的时候,源于苏美尔的青铜时代因为青铜中必须含有的锡的供应的减少而放慢了脚步。但是,到公元前2200年时,地球上突然迎来了青铜时代的大爆发。其原因是,苏美尔恩利尔家族的诸神们在的的喀喀湖东岸的安第斯山脉中找到了锡矿。这里锡矿中不仅富含锡石和锡的自然态的珠状金属锡,还富含铜、白银和金块。印加人即是从的的喀喀湖北边,即秘鲁所在地的安第斯山脉到跟印加帝国首都库斯科接壤的山脉之间,挖出了大量黄金。有人说,这个地方是地球上黄金矿脉的母脉。曾几何时,印加人来的的喀喀湖朝拜的时候,把他们带的大量黄金饰品都扔进了湖里,因为他们相信,黄金是只属于神的。



的的喀喀湖

的的喀喀湖

的的喀喀湖

的的喀喀湖

不知道该种说法的真实性,但西琴先生说,恩利尔家族的大神们为了开采锡和铜,并冶炼青铜才建立了冶金中心蒂亚瓦纳科。而在的的喀喀湖太阳岛的岩石上,恩利尔的儿子,被称作“风暴神”的阿达德,也是印加人传说中的维拉科查,把神圣的金魔棒赐予了曼科·卡帕克,这位神在苏美尔的称号的意思是“他授予并划分青铜”。曼科·卡帕克带着被阿达德神赐予的“君权神授”的黄金魔棒,在神的指引下前往库斯科,替诸神挖黄金,从而开启了美好的印加时代,安第斯文明随之到来。西琴先生说,这是公元前2400年。

如果我们怀疑西琴先生的说法,那印加人的传说或许可以成为佐证。传说中说:在最遥远的时期,一个高智慧、极具魄力的种族从山脉深处为他们找出了珍贵的金属。当西班牙人到来后,他们在靠近的的喀喀湖的地方发现了有印第安人工作的铜矿井和锡矿井。而在的的喀喀湖周边,考古学家则找到了工具手柄上的苏美尔女神宁利尔的头像,她曾是西奈矿井的女主人。印加人的传说中还说,曼科·卡帕克走到了的的喀喀湖,那里是太阳神之子统治地球的地方。他在一个挂满金银的洞穴里获得了黄金衣服,他穿上它们后,便成了太阳神的儿子,也成了印加帝国的君主,他还修建了一条从洞穴通往的的喀喀湖的地下通道。然后太阳神宣布,“曼科·卡帕克的美好时代开始了。”



的的喀喀湖

的的喀喀湖

的的喀喀湖

的的喀喀湖

不过,公元前2400年并不是诸神降临的的喀喀湖的开端。西琴先生说,早在公元前3800年,恩利尔大神的父亲,也是尼比鲁星球上的头号大神阿努,就曾带着他的妻子来到的的喀喀湖,考察在蒂亚瓦纳科建立冶金工业中心的可能性,并视察阿努纳奇们在此地挖金的成果。他还说,大洪水后,秘鲁境内安第斯山脉几乎是纯金的金矿中的部分被冲到了的的喀喀湖的东部和北部,同时一条锡矿脉加入了黄金矿脉中。因而,在的的喀喀区域,黄金的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开采引出了锡矿石的存在,它们被发现混在同一个河床和溪流中。如此说来,的的喀喀湖真的有诸神来过。要不然,世界上有那么多湖,为什么被称作圣湖的寥寥无几呢?的的喀喀湖更是南美洲唯一的圣湖呢?

正当我对着的的喀喀湖浮想联翩之时,先生从车里招呼我,让我快点开去酒店。我一路下坡开往位于老城中心的酒店,路上都是Bumps。令我们没想到的是,有着窄窄街道的普诺老城区不仅可以行车,还可以停车。我心惊胆战地在铺着青条石的街巷里开,就怕车被剐蹭。好不容易到了酒店门口,我一看,没有停车位。在街角找了一个地方停下来,路过的车离我的车只有几厘米,吓得我大叫。我让先生看车,我去酒店找人,汽车冒出的黑烟尾气充斥着窄巷,我们对普诺老城区的印象差极了。酒店老板帮我找了一个停车处,两天停车费15美元,而酒店两晚才30多美元,还带早饭。我真不懂,秘鲁的酒店为什么这么便宜,但餐饮和水果的价钱相比酒店来说就贵得多。



普诺



普诺



普诺

普诺

普诺

普诺

临来普诺前,我已知道,从普诺可以坐船游览湖中的漂浮岛(Islas Flotantes de los Uros)和塔奇丽岛(Isla Taquile)。办完入住手续,我便向酒店老板询问怎么去这两个岛。老板说他代接旅行团,每个人80索尔,21美元左右,包午餐,司机来酒店接人。我觉得价格很便宜,就跟他预定了两个位子。此时都下午了,我们还没吃无法呢。酒店的旁边是老城中心的武器广场,走进这个广场,我们一直被普诺脏乱差弄得堵着的心才舒坦了。这里是步行街,没有车来车往,更没有破车放出的尾气,广场一侧是17世纪末开建,18世纪中期完工的普诺大教堂(Catedral de Puno),它是普诺的地标。教堂外部具有典型的安第斯巴洛克特色,但内部装饰却很古朴,墙上挂着几幅库斯科画派的油画作品。

相比利马和阿雷基帕人声鼎沸的武器广场,普诺的明显安静很多。广场中间有一个喷泉,喷泉四周是绿植,还有一个大圣诞树。虽然普诺广场一点儿也不热闹,但正是这空旷的广场,才让我们更能感受到高原的蓝天离我们如此之近,我仿佛又回到了西藏。幸运的是,这时的我和先生都没有高反的感觉,我们还在广场看到了穿着民族服装的秘鲁艾马拉土著表演的民族舞蹈。这些多姿多彩的民族特色服饰、音乐和舞蹈,让普诺赢得了秘鲁“民俗文化之都”的美誉。更幸运地是,广场边一家旅行社的小姐告诉我们,广场正对着普诺大教堂有一家普诺最好的餐厅,名为Mojsa。



武器广场

武器广场

武器广场

武器广场

武器广场



武器广场

普诺的餐饮

这家餐厅在二楼,我们最初没找到,问了当地的一个女孩,她用手指给我们看。可我们走过了头,那个女孩从后面追过来,一直把我们送到了餐厅,秘鲁人太nice了,我们一路上都在感受他们的温情。这家餐厅的餐饮做得非常好,我点了羊驼肉,很嫩,先生点的牛肉里面一点儿筋都没有,入口即化,海鲜沙拉也不错,一共花了30多美元。因为这顿美餐,我们对普诺的印象开始改观。普诺是秘鲁的第四大旅游地,也是的的喀喀湖岸人口最稠密的地方,铁路工程师们还在这里修建了一条线路,向北直通阿雷基帕,向东穿过安第斯的很多山口,到达库斯科。

吃得美美的我们沿着狭窄的街巷走向的的喀喀湖边的港口,那里是我们第二天的登船地,沿途的步行街里有无数好饭馆,比利马和阿雷基帕的多。1公里多的路都是下坡,还有漂亮的教堂和集市,我们走得轻松加愉快。我们对着圣湖望呀望,期待第二天的游船之旅。回程时我们在超市买了一大桶水,谁知道,这一大桶水让我们高反了。本来回酒店的路并不长,但因为都是上坡,又是在高海拔地区,因而负重会让我们缺氧,我只拿了几分钟的水,就觉得头痛欲裂。回到酒店,我跟先生都放倒了。先生带了各种药,唯独忘了高反药,我们只能各吃两片止疼药后睡去。



普诺

普诺



普诺

普诺

普诺



普诺

第二天清晨,我的高反症状消失了,先生的还没有,他留在酒店休息,我一个人去了圣湖。游船不到8点出发,船上有一个西班牙语和英语导游。当船开进的的喀喀湖后,我的心跳莫名地加快,我即将与神之领地相逢。在这个圣湖中,离普诺港口半个小时船程的漂浮岛是湖上的一大奇景。这些100多个漂浮在湖面上的岛屿由一种特殊的巨型芦苇编织而成,芦苇里面的芯可以食用,芦苇还可以做成芦苇船。每个漂浮岛上都有一座草房,草房里居住着艾马拉人。他们的传说中说他们的祖先是划着芦苇船来的,并教会了他们如何制造这种芦苇小船。西琴先生说,苏美尔三大主神之一的恩基最先在今天伊拉克境内种植了芦苇,苏美尔人也使用芦苇船。而印加人则说,他们的创世神话来自于艾马拉人。

我们的船停在一个漂浮岛上,岛上住着一家艾马拉人,他们也是一夫一妻制,这家的男主人向我们展示了浮岛的建造原理。他们先用芦苇的根做基础,然后用厚厚的新鲜芦苇覆盖。为防止小岛漂流,他们把10米长的大块桉木“栽种”到湖底。而女眷们则向我们展示了她们亲手做的工艺品,其中一条围巾30美元。我对这些工艺品都不“感冒”,我只好奇,如果他们跟苏美尔神有关联,为什么他们又矮又胖又丑呢?



漂浮岛

漂浮岛

漂浮岛

漂浮岛

漂浮岛

漂浮岛

漂浮岛

漂浮岛

漂浮岛

离开极具特色的漂浮岛,浑浊的湖水逐渐变清、变绿、变蓝,美好的画图在我眼前展开,我仿佛来到了蔚蓝的大海。我们在碧蓝的天空和轻薄的云朵及水天一色的景致的陪同下,一个半小时后来到湖心地带的塔奇丽岛。这个岛是岩石岛,岛边的湖水异常漂亮。我们在灿烂的阳光下爬陡坡进入了海拔近4000米的岛中广场,广场中克丘亚族人给我们表演了他们的舞蹈。这里的居民女性身着花纹黑裙并用黑布遮盖头部,男性则身着黑色长裤和白色上衣并搭配一件短坎肩,不同的花纹和颜色代表了每个人不同的身份、地位、婚姻状况等,他们的这些纺织工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午饭被安排在岛上最高处的室外餐厅,主餐中的鱼就是的的喀喀湖中的,很好吃,有助于缓解高反症状的Muna草药茶也很好喝。



塔奇丽岛



塔奇丽岛

塔奇丽岛

塔奇丽岛

塔奇丽岛



塔奇丽岛

塔奇丽岛的餐饮

我站在餐厅的围墙边,眺望着一望无际的的的喀喀湖湖面,想象着数千年前大神们在湖中掠过的情景,心中不禁默默祈祷:神啊,我来过了你来过的地方。你的身影会在我岁月的素笺上,永不褪色。我会跟随着你,书写我生命中的唯美诗行。

路线

 
lily0824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北京_01link' 的评论 : 谢谢你妙语连珠般的赞美。
北京_01link 发表评论于
谢谢分享。内容丰富,笔调生动的游记。介绍了这个高原城市的特殊地理,美丽风光,动人传说,和饮食文化。图片众多,精美鲜艳,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敬佩作者不畏高原艰险,探寻人间仙境的精神。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