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忆中的上海西餐馆(六)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我记忆中的上海西餐馆

(六)

 徐家祯

 

(六)

 

(接上文)南京路上,我记得以前有一家文”的西点咖啡。是不 是也供应西餐,我不知道,因为不记得有没有吃过,但喝咖啡、吃点, 是去过的。这是 1949 年前后的事情了,我在〈旧事 —— 上海的一些印象〉(注 4)一文里提过。张爱玲说中好像也讲过这 家,但说南京西路上。后来我资料,文以前在南京西路、南京路都有门店50 年代,有,之后,就了。南京路的那家咖啡店早,在原址上,在已经起了公司的大这家“文”是不是西餐馆我都吃不我也 没去那吃过西餐,那么,就只能在此简提一了。

文,到外那一南京路上,有一家西餐馆,叫德 大西餐馆,在上海有名,是做德国菜的。

在我记忆里,大是在进中的那个口子上,右边是一家 专门衬衣,也有名,,“文革”以前,我的衬衣多都是 从他们那里来的。前几年我上海,好像觉大的地址变动过了 —— 朝外边移动了一路。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记忆有误。

在我的记忆里,以前的大,从门口一进去,就是一蛋糕饼干,再进去就是可以喝咖啡、吃点,中和 晚上就供应西餐。他们好像没有上餐。后来,店面大了,就有了二 楼:也不知道我的记忆正不正

大吃的次不多,可能是因为开我家比较吧。而德国菜也不太合我德国、香: 都有重的他们并不。所以,我大,主要是去 他们饼干。我印象中,他们饼干不错,所以,路 过时,就一点带回家。

我印象最的一次去大吃,那已经是“文革”刚刚结束的时了。 在“文革”结束前(好像 75 年吧)或是“文革”刚刚结束时,上海曾过家 的资本家户发还过千元(当然是指值超2000 的资本家。 不2000 资本家,那就全部还了)。我叔祖叔祖很快 就都了,而我父亲迟迟没有。那时,我父亲就忧虑起来,因为那时上有两顶”:一是“资本家”,一是“”。怀,是不是因为有“,所以待遇就与别的资本家不 呢?他的是:要是这次2000 都没有,那么要是以 后资本家们被去的产全部还了,是不是也就没有这呢? 于是,有一段日。我记得,我的叔祖有一次来我家,还 说:“只要一家了,一家就不饿。”就是,要是他们两 房发还了,而我父亲的不还,那么,他们也不我父亲饿的。 还,过了不,我父亲也得了那笔 2000 ,于是大家就都起来了。

就在这时,我叔祖不知个什么因,在大西餐馆全部大吃西餐。那,正,我在外地工弟弟妹妹 都在上海,我就有十人:我父母和我,我妹妹妹 夫他们两个十岁的孩子,我大弟弟以及他们也不十岁的,再上我弟弟。那时,我叔祖已经过世,叔祖母年好像没有出。但他们在上海的两个子 —— 我的叔叔叔叔 ——他们孩子了。叔祖中,至子 —— 我的 六叔叔一家和的大女儿 —— 我的一家,都出了。所以,那天 算起来可能有十多了这吧。大西餐馆了一张大、桌子。那天饭前,我叔祖好像还说了几话,就 是:“文革”过去了,但我家人,是喜事

去的还没有还,也还没有还,但是千元已经,就意味着以后全部还也不会远了,于 是那大家都喜气洋洋的。后,我一家十人,还到外滩拍了一张 合。可能,这还是我父亲和母亲十年来第一次家出“远门。这张在我还有纪(注 5)

餐大家吃了么,我当然现在已经忘记。记得好像是一餐吧,罗宋汤炸猪的菜。我不知道那时候德大一餐要多吧,十多人也就不到两。在刚 刚发还的千块里,只了十之一。

以后,还有没有去过大,我就忘记了。可能时去过一次 吧。当然觉店里的和菜道都已经非了。 (未完待续)

注 4:可见〈童年旧事 —— 兼忆旧上海的一些印象〉: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5789/202207/20546.html

注 4:这张照片,可见《山居续忆 · 老李(六)》: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5789/202209/30817.html



Ohjuice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觉晓' 的评论 : 谢谢你的阅读和评论!
觉晓 发表评论于
“我三叔祖好像还说了几句话,意思就 是:“文革”过去了,但我家人口反增无减,是件大喜事。”
这就是豁达的人生观,才能熬过来。
跟读中。
Ohjuice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野彪' 的评论 : 谢谢评论。但我对这一带不熟悉呢。
野彪 发表评论于
当年上海有个扬子饭店,旁边有个教堂,附近是仁济医院。我出差很喜欢住在那里。附近有一排小餐馆,做的菜很不错。记得在那里吃过甲鱼汤,还有蛇肉,都不贵。
后来再去,都拆掉了,盖了来福士广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