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在人间人不识,与君名作紫阳花。
原题注:招贤寺有山花一树,无人知名,色紫气香,芳丽可爱,颇类仙物,因以紫阳花名之。
历史上的事情很多无法还原其真相。
白居易自已命名的“紫阳花”到底是什么花?有人说是绣球花,开花季节相同但绣球花没有香气且很“滥贱”,不必要栽在寺院神坛之地。有人说是当今扬州市花的琼花,可也对不上号。
琼花与绣球花近似但开花季节又有不同,琼花开在仲春,绣球花开在初夏。如果日本的紫阳花是中国的绣球花,则白居易见到的花必定不是绣球花。
白居易因该花“色紫气香,芳丽可爱”且无人识其名,故赋诗《紫阳花》并注解说明命名缘由。这一记载在多篇参考内容中均有提及,且内容高度一致,可能白居易见到就是古琼花(有香气),和今天日本的额紫阳花有最大限度的一致性。

而古琼花已经在南宋时期灭绝了,今天的琼花更接近于日本的额紫阳花。
因此白居易所见到并亲自命命的紫阳花可以推断是古琼花即八仙花的一个突然变异品种,因为是变异品种便没有人叫得出名字。也因为突然变异失去了遗传优势故而容易灭绝。现在的椋花与日本的额紫阳花即聚八仙花形状生态高度一致远别于绣球花。

其香气清雅,花期在6-7月(仲夏时节),与白居易所见场景一致。
参考内容明确指出,紫阳花是绣球花在日本及部分文献中的别称,这一名称直接源于白居易的诗作花色与花序:
琼花:白色聚伞花序,中心为可孕小花,外围环绕8朵大型不孕花(故称“聚八仙”),凋谢后结红色果实
绣球花:球状聚伞花序更饱满,花色包含粉、蓝、白等,且酸碱度会影响颜色
叶片与枝条:
琼花树皮灰褐色,叶纸质呈椭圆形,枝条更粗壮
绣球枝条紫灰色,叶近革质且呈倒卵形
两者常被混淆源于外观相似性,如木本绣球(琼花的近缘种)与绣球花的球形花序相近。但根据植物学分类,琼花与木本绣球同属荚蒾属,而绣球花属于完全不同的绣球属。此外,琼花因历史命名问题曾被划为绣球荚蒾的变种,但现代分类已明确其为独立物种。 白居易取的名字白居易的《庐山草堂记》中就有“紫阳花下,春草芊芊”之句,描绘了紫阳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这表明“紫阳花”之名,不仅具有命理学上的吉祥寓意,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当然也不是如昙花一现只为最美瞬间那样稀罕!至于“紫阳花”这一名字的具体来历,可能源于古代文人对花卉的赞美与命名习惯,也可能与某种特定的历史传说或民间故事相关。“紫阳花”这一名字都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白居易笔下的神秘之花也可能是琼花(聚八仙花或中华木绣球)以其独特的形态、高雅的气质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被誉为“天下第一花”。琼花在唐宋诗词中常被喻为高洁女子,如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即暗指琼花。宋代文人王禹偁、韩琦更以诗赞其“洁白全无一点瑕”。传说隋炀帝为赏琼花开凿大运河(有牽強付会的嫌),宋仁宗、孝宗曾试图移植琼花至宫廷,均因水土不服失败,足见其珍稀。有別名扬州琼花、蝴蝶木、八仙花、聚八仙、蝴蝶戏珠花、毛琼花可見琼花的所指范围很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