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中日吉祥数字

海纳百川,取他人长高求成长;
刚自无欲,走自已道尔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日本忌讳“四”,却喜欢“二十四”。24是五个大吉大利的数字之一。24寓意着幸福,美满,金钱运,恋爱运,健康运,直感,成功,结交贵人……是与15,31,32,52一样招致好运的天使数字。日文中的4(si)发音和死(si)一样,日本的礼物件数和房间号也会尽量避免4这个数字。

  24这个数字在中国也被视为吉利。虽然有人因为24的发音与“易死”相似,而认为它是不吉利的,但这种看法并不普遍,更多是基于谐音的联想,而非数字本身的寓意。

  从易经数理的角度来看,24被视为大吉数。根据易经《81数理》,数字24寓意着“家门余庆的金钱丰盈数,天赋幸遇,才略智谋出众”。它象征着通过不懈努力和智慧的发掘,能够获得丰厚的回报和成功。此外,在姓名笔画的吉凶规定中,数字24也是吉数。

  从文化习俗的角度来看,24也常与吉祥、圆满的事物相关联。比如,一天有24小时,一年有24节气,这些都体现了时间的完整性和自然界的和谐。在一些商业和文化领域,也有以24命名的成功案例,如“华润-24城”,象征着生生不息、周而复始、亨通顺利。

当然,每个人对于数字的解读和感受可能不同,但总体来说,24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积极寓意的数字。

  宋代魏了翁有詩次韵王茶马海棠四绝·燕王宫“二十四番花信风,川原无处着繁红。逢人谩说燕宫旧,废址荒营暝霭空。”

  “二十四番花信风”,又称二十四风,是我国的一种节气用语。即人们在24候每一候内开花的植物中,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植物为代表,叫做这一候中的花信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是: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棠梨、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

  “二十四番花信风”不仅反映了花开与时令的自然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这种现象掌握农时、安排农事。在民间有许多民谚是反映物候的,如:“桃花开、燕子回来,准备谷种下田畈”、“布谷布谷,种禾割麦”等。

  24K是黄金纯度的最高标识,理论上对应100%含金量,但实际生产中无法实现完全无杂质。中国国家标准规定,含金量≥99.96%的黄金即可称为24K金,也称为千足金。国际通用的K金计算方式为每K含金量4.166%(即24K=100%),但实际标注需符合各国法规。例如,中国自2016年起禁止使用“千足金”“万足金”等营销术语,统一标注为“足金”。

  “二十四史”是合在一起的中国古代二十四部史书的统称,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所记内容,起自传说中的黄帝(约公元前30世纪初),止于明代的崇祯十七年(1644年);编写工作始自西汉,止于清代,编写时间跨度长达一千八百多年。

  二十四拜礼,二十四孝

  24字核心价值观内容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24字凝聚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引领。

  《二十四孝》故事包括: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弃官寻母、涤亲溺器。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