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在市中心,是国民党的诞生地。上次来说下次去。这次来还是没去。这次来之前说好了不看军舰,陆军博物馆免费也没有进去。博物馆背面的高树底下见着一小块说明牌,介绍建馆的地是向一个名叫Chun Afong 的中国人买的。他是夏威夷群岛第一个华人百万富翁。这个人1849年到夏威夷,1855年就发了财。他先做工后经商,做房地产、也做蔗糖和米的生意。意味深长的一句是,他“held the government monopoly opium license for a long time"。捏着这个英文名字我回旅馆上网查中文维基,他叫陈芳,然而中文维基只字不提鸦片的事。怎么说呢,我在度假可还是忍不住想说一句,现今中国大陆人的这种历史观我真的非常厌恶。
十九世纪里,华人和日本人一样,都是和甘蔗种植园签署劳工合同移民来的。他们带来稻米的种植。早年华人的形象因为一个小而又小的岛屿而保留下来,叫Chinaman's Hat。英文维基说那是一个basalt islet。islet是非常小的小岛,通常没有正式的命名。土著民有自己的传说,形容那是蜥蜴的背骨。但中国人帽子的叫法似乎更流通。
小岛在平等院以北,东边的海里, 离岸1/3英里。说它像农夫在水稻田中戴的草帽,或者钓鱼老翁的竹笠,都可以,反正是中国人戴的帽子(so called Chinaman 其实是在说清国人?),中国人就是戴那样的帽子的人。
我们在近午时抵达,太阳很晒,岸上很静。青山脚下,宽阔平坦的草地一直铺到海边沙滩前。草地上长着一些夏威夷的Kamani 树,不多的游人多半站在树荫底下朝海里眺望。周边有一些野餐桌,还有一个淋浴的房子。看见三个青春少女坐在吉普车顶上拍照,两只白鹮在绿草地上悠闲踱步,第三只在觅食。女孩们叫我记起电影《侏罗纪公园》,一行人乘吉普进园;长腿的鸟让我想到几年前,在去天桥立的火车上看到站在稻田里的白鹭鸶。
从前这里有kayak出租,一年前被政府禁止。理由是发现对珊瑚损坏很大。帽子是basalt玄武岩的突起,水底是珊瑚礁?我因为不懂而将信将疑,直到亲眼看见一大块珊瑚躺在沙滩上。来之前盘算好了来这里划艇,到了岛上方知禁令。网上又有说可以从别处租艇自己用车载过来划,没弄清怎么操作,但的确看见水面上浮着一皮艇,双人双浆,举起又落下。
岸边支着一个拱门形状的帐篷,蓝绿两色,碧海蓝天下漂亮极了。有两个人赤足涉水朝帽子走过去,水很浅,只没过他们的膝盖。政府有规定禁止登帽子岛的,不知道是不是天高皇帝远的缘故。
现在夏威夷的政府旅游部门把小岛的官方名称改成了Mokoli'i,张扬土著民族文化,又讲说 Chinaman's Hat 冒犯华人的祖先。想了一下是指帽子下面还拖着一条辫子吧,我倒不觉得怎样,那是历史的真实,是十九世纪里中国人来岛上的样子。看着帽子又往深水里想了一层,或许是因为还联接了华人祖先的某些行为、给人的印象。海风轻轻,暴晒在太阳底下并不感到燥热。早年中国人和日本人同样以移民身份来到岛上,同样都是劳工阶层。夏威夷国王没有歧视中国人不歧视日本人之说,口碑是自己留下的。假如此倒真要感谢夏威夷旅游局的良苦用心了。
目送两个涉水者接近了小岛我们离开沙滩, 奔向午饭的地点 -- 一家烤鸡店。妹妹有个家在岛上的朋友,她推荐的。方圆几里内不见有商家买不到食物,不然我们就在这里野餐了。好喜欢这里,真正一个世外桃源。
== Regional Park 的分割线 =============================
草地属于 Kualoa Regional Park的一部分
Kamani tree 有着宽怀的树冠,游人都站在树下。
她们的背影教我想起《侏罗纪公园》里两个孩子跟着大人一起乘车进公园的一幕。电影在附近拍的外景。
岛民用的遮阳伞要更先进一些呵
一根钓鱼竿
一只小艇
一朵珊瑚、一个留在树桠上的花环、一只觅食的大白鸟
一件佚名的作品
中午十二点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