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说: 回家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聚光灯打在脸上时,林默下意识地眯了眯眼。全国文代会的会场比她想象中还要宏大,台下坐着的都是文学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她低头看了看自己胸前的代表证,上面烫金的"林默"两个字在灯光下闪闪发亮。

"下面有请新锐作家林默女士发言。"主持人的声音通过音响传遍整个会场。

林默站起身时,感觉小腿微微发抖。她深吸一口气,走向讲台。演讲稿是她熬了三个通宵写出来的,丈夫周诚陪着她一遍遍修改,甚至在她睡着时悄悄帮她调整了几个拗口的句子。

"各位老师好,我是林默..."她的声音在麦克风里显得有些单薄,但很快便稳定下来。演讲结束后,掌声如潮水般涌来。林默看到前排几位著名评论家对她点头微笑,其中就包括她仰慕已久的徐志远。

会后酒宴上,林默被各路编辑和同行围住。她不太习惯这种场合,手中的香槟几乎没动。正当她考虑找个借口离开时,一个温润的男声在耳边响起。

"林女士的演讲很精彩,特别是关于'写作是孤独者的自我救赎'那部分。"

林默转身,看到徐志远正对她举杯。他比杂志照片上看起来更有风度,银灰色的西装衬得他儒雅不凡。

"徐老师过奖了,您的评论集我读过很多遍。"林默感到脸颊发热,她没想到徐志远会主动与她搭话。

"叫我志远就好。"他微笑着,眼角泛起细纹,"我看过你的《城南旧巷》,文字很干净,有萧红的影子。"

接下来的半小时里,徐志远妙语连珠地谈论文学,时不时引用几句博尔赫斯或卡尔维诺。林默听得入迷,完全没注意到手机在包里震动了好几次。

直到酒宴结束,林默才看到周诚发来的三条信息:

"演讲顺利吗?"

"我在酒店大堂等你。"

"需要我上去接你吗?"

她匆匆回复:"结束了,马上下来。"

徐志远坚持要送她到电梯口。在等电梯时,他突然说:"下个月有个青年作家研讨会,我想推荐你做主讲人。你有兴趣吗?"

林默的心跳加速了。那个研讨会是文学界的盛事,往年只有成名作家才能受邀。"当然,太感谢您了。"

"别客气,"徐志远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手指在她肩头多停留了一秒,"我看好你的潜力。"

电梯门打开时,林默看到周诚站在里面。他穿着那件穿了五年的藏青色西装,手里拿着她的外套和围巾。

"这位是?"徐志远挑眉问道。

"我丈夫,周诚。"林默介绍道,突然觉得周诚的打扮在徐志远面前显得那么土气。

周诚憨厚地笑了笑,伸出手:"您好,徐老师,我常听默默提起您。"

徐志远蜻蜓点水般握了握手,转向林默:"记得把研讨会的资料发我邮箱。"说完便转身离去,背影挺拔如松。

回家的出租车上,周诚兴奋地问个不停:"演讲紧张吗?""有没有见到那位写《北方往事》的老作家?""他们喜欢你的新书构思吗?"

林默望着窗外闪过的霓虹,心不在焉地应付着。她脑海里全是徐志远谈论文学时神采飞扬的样子,以及他说的那句"我看好你的潜力"。

"对了,"周诚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个保温杯,"我熬了冰糖雪梨,你说了半天话,嗓子肯定不舒服。"

林默接过保温杯,温热透过杯壁传到掌心。她突然想起三年前,她刚辞职专心写作时,是周诚一个人扛起了所有生活开支。那时他们住在城郊的小公寓里,周诚每天通勤三小时,就为了让她能安心创作。

"谢谢。"她小声说,喝了一口,甜度刚好。

接下来的几周,林默和徐志远的联系越来越频繁。他给她介绍了几家顶级文学杂志的编辑,帮她修改新书提纲,甚至邀请她参加私人读书会。每次见面,徐志远都会送她一本精心挑选的书,扉页上写着只有他们才懂的暗语。

"徐老师对新人真好啊。"一次读书会后,有位女作家意味深长地对林默说。

林默假装没听出弦外之音,但心里泛起一丝异样。那天晚上,她拒绝了周诚提议的看电影,说要赶稿子。实际上,她反复翻看着徐志远送她的那些书,每一句批注都让她心跳加速。

新书签约那天,徐志远带她去了一家高档餐厅庆祝。烛光下,他谈起自己失败的婚姻,说前妻不理解他的文学追求。林默不知不觉喝多了,当徐志远的手覆上她的手背时,她没有抽开。

"默默,你知道吗?"徐志远的声音低沉如大提琴,"你有获得鲁奖的潜力,只是需要有人推一把。而我,愿意做那个人。"

林默感到一阵眩晕。鲁奖,那是她做梦都不敢想的荣誉。

回到家已是凌晨两点。周诚在沙发上睡着了,电视还开着,音量调到了最小。茶几上放着一碗盖着保鲜膜的银耳汤,旁边是一张纸条:"新书签约顺利吗?记得喝汤,养胃。"

林默站在客厅中央,突然感到一阵强烈的割裂感。徐志远带她去的高级餐厅,周诚熬的家常汤;徐志远谈论的国际文学奖项,周诚关心的她的胃病;徐志远优雅的银灰色西装,周诚洗得发白的格子睡衣。

第二天清晨,林默被手机震动惊醒。是徐志远发来的消息:"昨晚很开心。对了,下周二有个出版社老总的私人聚会,穿漂亮点,我带你去见见。"

周诚已经去上班了,餐桌上摆着豆浆和包子,还是热的。林默机械地吃着早餐,手机又响了。这次是周诚:"记得吃早餐,包子在微波炉热30秒就行。"

林默突然放下手机,冲进书房。她从书柜最底层翻出一个旧鞋盒,里面全是周诚这些年写给她的便条。有提醒她吃药的,有关心她熬夜的,有鼓励她不要放弃写作的。最早的一张已经泛黄,是他们刚结婚时周诚写的:"默默,我会一直支持你追逐梦想。"

手机再次震动,打断了她的思绪。徐志远发来一张照片,是他刚收到的某文学奖评委聘书。"你的机会来了。"他写道。

林默盯着那张照片看了很久,然后打开电脑,登录了徐志远的云盘——上周他让她帮忙校对一篇文章时给了她密码。她本不该窥探,但某种直觉驱使她点开了"通讯录"文件夹。

里面整齐地排列着十几个子文件夹,每个都以女性名字命名。林默颤抖着点开其中一个,里面是露骨的聊天记录和亲密照片。她又点开几个,模式如出一辙:徐志远先以文学指导为名接近,然后承诺帮助获奖或出版,最后...

林默的文件夹也在其中,标记着"城南旧巷-进行中"。

她猛地合上电脑,胃里翻江倒海。窗外的阳光突然变得刺眼,照在那个装满周诚便条的旧鞋盒上,显得那么温暖而真实。

那天晚上,林默破天荒地早早回家,做了周诚最爱吃的红烧排骨。周诚受宠若惊,不停地夸她手艺进步了。

"诚哥,"林默突然说,"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约会去的那个小书店吗?"

周诚眼睛一亮:"当然记得!你在现当代文学区站了两个小时,我腿都麻了也不敢催你。"

"明天我们去那里看看吧,"林默给他夹了块排骨,"我想找回当初写作的感觉。"

周诚憨厚地笑了:"好啊,我请半天假陪你去。"

林默看着丈夫眼角笑出的皱纹,突然明白了一直以来自己有多盲目。徐志远给她的不过是镀金的枷锁,而周诚给她的,才是真正自由的翅膀。

睡前,她给徐志远发了最后一条消息:"感谢您的指导,但我想我需要走自己的路。"然后拉黑了他的所有联系方式。

第二天在小书店,林默站在文学区,周诚像多年前一样安静地等在旁边。她抽出一本《呼兰河传》,扉页上有人用铅笔写了一行小字:"文学是照进现实的光。"

林默回头看向周诚,阳光透过书架照在他身上,为他镀上一层金边。那一刻,她终于明白,真正的文学不在虚名浮利中,而在这些平凡却真挚的时光里。

"回家吧,"她挽起周诚的手臂,"我有了新小说的灵感。"

swimmingboys 发表评论于
回复 'helloworld1000' 的评论 : 谢谢您!
swimmingboys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可能成功的P' 的评论 : 谢谢,非常感谢!
可能成功的P 发表评论于
再来博客赞一个!短篇不好写,微小说更是考验功力,赞一个!
helloworld1000 发表评论于
Very nice!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