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

评天下大事小事,抒怀中喜怒哀乐。有聊无聊,即兴随笔。冀望四海知音,或存观省。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这篇科普文章的对象是对此话题感兴趣、又特爱学习的同学,目的是帮助他们读懂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具备了这些科普知识,方可在关税贸易战的网络讨论中更有底气,做到有的放矢。

先自诩一下,这可是权威解释,你们大可放心引用。一笑。

什么是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Balance of Payments)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居民与其他国家的居民之间所有跨国交易的总结。

跨境交易种类繁多。最常见的是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贸易。此外,还有对外直接投资、对外证券组合投资、以及五花八门的跨国资本流动。政府有关部门定期收集所有跨国交易的信息资料,并以简单易懂的格式公布与众,这就是所谓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为了便于横向比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简称IMF)制定了国际收支平衡的统计标准和指南,并要求所有成员国家都按照统一标准和指南来公布各自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根据IMF最新的指南,国际收支平衡表有三个账户,分别是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

下面我们就以美国官方公布的2023年度国际收支平衡表(下图)为例,对这三个账户做简单介绍。





经常账户(Current Account)

经常账户包括四大交易种类:

1. 商品进出口净额 (Net exports of goods)

2. 服务进出口净额 (Net exports of services)

3. 主要收入净额 (Net primary income)

4. 次要收入净额(Net secondary income)

这四项里,商品进出口最容易理解,没必要做进一步解释。这里我们之所以把商品和服务分开,是因为我们平常说的贸易余额(trade balance)只包括商品的净出口,不包括服务或其他收入。

也就是说,贸易余额 = 商品出口 – 商品进口。如果净结果是负值,那么对这个国家而言就是贸易逆差,英文是 trade deficit;如果是正值,那就是贸易顺差,英文是 trade surplus。

很多年来,美国的商品进口一直高于商品出口,因而美国的贸易余额一直为负值,也即贸易逆差。在2023年度,美国的贸易逆差高达10,633亿美元。注意,表里的数字单位是百万美元,我把它变换成中文语境里更常使用的亿为单位。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统计数字,因为特朗普总统倡导发起的中美贸易战与此统计值密切相关。

经常账户里的第二项即服务进出口净额,包括国际货运、航空、保险、旅游、娱乐、信息科技和金融服务。可以预见,对美国这样一个以服务主体的发达国家,其服务的净出口余额应该为正值。确实,在2023年,美国在服务项目的顺差为2,784亿美元。这一顺差虽不能抵补高达万亿美元的商品贸易逆差,但至少起了一定的缓冲作用。

经常账户里的第三项是所谓的主要收入余额(primary income),它包括跨国证券组合投资的收入和支出(如利息和红利),以及跨国劳务收入和支出 (compensation of employees)。

主要收入,尤其是利息和红利,数额很大。截至2023年底,美国持有超过15万亿美元的海外股票和债券,每年获得的利息和红利收入相当可观。同时,海外投资者也持有巨额的美国股票和债券,因此美国也要向海外投资者支付巨额的利息和红利。综合下来,2023年,第三项即主要收入的净结果为670亿美元。正值表示净收入。

经常账户中的第四项为次要收入余额,包括那些单向或单边(unilateral)的跨国交易,比如捐款、经济援助和个人汇款等。这些交易与纯商业交易如商品进出口不同。后者是双向(bilateral)交易:进口商付钱,出口商交货。而个人汇款和经济援助等则是单向的,不需要对方回报。

2023年,经常账户里第四项的净结果为 -1,875亿美元。负值表示净支付。

把这四项的净结果合在一起,我们就可以得出2023年美国的经常账户余额:

经常账户余额 = -10,633 + 2,784 + 670 – 1,875 = -9,054 亿美元

与贸易账户一样,美国的经常账户也呈现出现巨额逆差,数额高达9千亿美元。

资本账户(Capital Account)

资本账户包含的跨境交易种类极少,主要是那些涉及非制造、非金融性资产(nonproduced, nonfinancial assets)的跨国交易,如自然资源转让,品牌和知识产权的转让,以及债务豁免 (debt forgiveness)等。这些交易的数额通常也很小。

在资本账户里,有些交易带来资本流入,有些则导致资本流出。如果资本流入超过资本流出,那么资本账户就呈正值,否则就呈负值。

实际结果表明,资本流入、资本流出及净值都很小。2023年,美国的资本流入总额为 0.8亿美元,而资本流出总额为 64 亿美元。资本账户的净额为 -63亿美元。负值表示资本流出美国。

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合在一起

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包含的各类交易可以按资金流向划分为两种:让资金流入美国的交易,如商品和服务的出口; 让资金流出美国的交易,如商品和服务的进口。导致资金流入的项目我们用(+)号表示,表里为 credits(+);导致资金流出的项目我们用(-)表示,在表里为为 debits(-)。

把2023年美国的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加在一起,总净额为 – 9,117亿美元。计算如下:

经常账户 + 资本账户 = -9,054 + (-63) = – 9,117 亿美元

这一负值意味着,美国在该年度的对外净负债增加了9,117亿美元。理解这一点很重要。我们举个简单例子,假定美国与其它国家之间只进行商品贸易。商品进口总额为 8,000亿美元,商品出口总额为18,000千亿美元,美国的贸易逆差为10,000亿美元。

这一万亿美元的缺口怎么补?只有两个选择:美国要么向海外直接借钱,要么向海外出售自己的金融资产。这两者其实是一回事。譬如,中国政府购买美国政府发行的国债 (中国之所以购买了大量美国国债,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巨额贸易顺差),我们可以认为这是美国政府向中国借钱,也可以看做是美国向中国出售金融资产。

所以,在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里,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合在一起的结果被称为Net lending (+) or net borrowing (-) from current- and capital-account transactions (见表中 Line 37)。

也就是说,把两个账户合在一起后,如果是负值,就是净负债,即 net borrowing (-);如果是正值,就是净投资,即 net lending (+)。

涉及金融资产的跨国交易,将汇集在最后那个账户,即金融账户。下面就讲解这个账户。

金融账户(Financial Account)

金融账户包括对外直接投资 (direct investment)、国际证券组合投资 (portfolio investment)、以及其他跨国投资。直接投资是指跨国公司在海外的投资,比如在海外建立的全资子公司或合资公司等。由于跨国公司对这些海外投资有控制权(至少有10%的控股),所以称对外直接投资。证券组合投资是指购买海外股票或债券,对投资的公司没有任何控制权。

此外,金融账户还包括央行(如美联储或中国人民银行)在其储备账户里的交易。有时为了关注储备资产的变动,我们会把储备资产拎出来,单独处理。

这里要特别指出,我们对金融账户的处理,与对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处理不一样。前面提到,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各类交易的划分很简单:只要资金流入美国,就是credits;只要资金会流出美国,就是 debits。

按照IMF的标准格式 (Standard Presentation),金融账户则是按以下方式划分:

(1)美国在海外新获得的金融资产 (Net U.S. acquisition of financial assets),包括美国跨国公司在海外的直接投资,美国在海外购买的股票和债券,以及其他资产。

这些投资导致资金流出美国,即 financial outflow。在美国官方提供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里,资金流出全称为 Net U.S. acquisition of financial assets excluding financial derivatives (net increase in assets / financial outflow (+))。

在2023年,美国的金融流出总额为 9,786亿美元。

(2)海外在美国新获得的金融资产 (Net liability of financial assets),包括外国跨国公司在美国的直接投资,海外投资者在美国购买的股票和债券,以及其他投资。

这些投资导致资金流入美国,即 financial inflow。在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里,全称为 Net U.S. incurrence of liabilities excluding financial derivatives (net increase in liabilities / financial inflow (+))。

2023年,金融流入总额为 18,871亿美元。

按照IMF的标准格式,金融账户的余额是按下面这个公式计算的:

金融账户余额 = 美国在海外新获得的金融资产 ( 金融流出Financial outflow) – 海外在美国新获得的金融资产 (金融流入Financial inflow)

根据这个公司,在2023年度,美国的金融账户余额 = 9,786 – 18,871 = – 9,085亿美元。

上述交易没有包括金融衍生产品(如期货和期权)。当年,金融衍生产品的净余额为 -156 亿美元。

所有交易都包括后,美国的金融账户余额为 -9,241亿美元 (= -9,085 – 156)。

国际收支平衡(Balance of Payments)

Balance of Payments 里面的 balance 向来有两个不同的含义。

第一个含义是指余额,尤其是经常账户余额,或贸易余额。在重商主义(Mercantilism)盛行的时代,政府特别关注这一余额,都希望这个余额是正值,因为正值意味着出口多于进口,黄金和白银就会流入该国。而黄金和白银被视为国家财富,由此而积累黄金和白银越多,国家财富也越多。这一错误理念导致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进口关税和出口补贴等贸易壁垒泛滥。

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对重商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评和揭露。亚当斯密一针见血地指出,国家财富不在于积累的黄金和白银,而在于该国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总量。后者实际上就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这一概念。亚当斯密提倡自由贸易,因为只有自由贸易才能一国的商品和服务总量最大化。

川普总统第一任期间,重商主义在美国又重新开始抬头。川普第二任伊始,关税更是变本加厉,这里暂且不提。

另一个含义就是平衡。例如,在会计学里的资产负债表 (Balance Sheet)里,左边是总资产,右边是负债和股权。由于每笔交易都依据复式记账(double entry book-keeping)原则,所以左边永远等于右边,结果就是一个恒等式。国际收支平衡所指的平衡,主要是指这个意义上的平衡。

国际收支怎么才能像会计平衡表那样实现平衡呢?

原则上讲,每笔跨国交易都按复式记账原则记录。如果所有跨国交易都准确无误地按这一原则记录下来,那么,按照IMF的标准格式,特别是对金融账户的定义,我们将会得到以下这个平衡等式:

经常账户余额 + 资本账户余额 = 金融账户余额

为了更好地理解复式记账以及左边与右边的关系,我们举个例子。假定居住在美国的你在拼多多网站上购买了价值500美元的物品。由于拼多多是家中国公司,而你是美国居民,所以对美国来讲,这笔交易是商品进口。在经常账户上,由于是进口,那么上面恒等式的左边就减少$500。假定拼多多网站上的商家把这笔钱存放其在一家美国银行的账户上,那么在金融账户中,这相当于海外居民在美国获取了一笔金融资产(即存款)。所以,右边金融账户也下降$500。两边同时减少$500,等式依然不变。

总而言之,任何一笔跨国交易都不会影响上述等式的成立。

统计误差(Statistical Discrepancy)

有了这个理论上的平衡等式,我们来核查一下在实际中是否成立。

把经常账户余额 (-9,054),资本账户余额 ( -63),以及金融账户余额 ( -9,241)带入上述等式后,我们会发现,实际结果不能满足这个恒等式,即左边不等于右边。

问题出自哪里?问题出在实际统计工作中的误差和遗漏。某些跨国交易没有任何官方记录,譬如走私和洗钱。试问谁会傻到如实向政府汇报这些非法交易?还有一些交易得靠估算。此外,在收集数据时,经常账户和金融账户包括的交易是分别收集的。所以,误差和遗漏在所难免。

为了避免这种尴尬,我们干脆引一个人为项,称之为错误或遗漏 (Errors & Omission),或着统计误差(Statistical Discrepancy),来填补这一统计缺口,以确保左边等于右边:

经常账户余额 + 资本账户余额 + 统计误差 = 金融账户余额

也就是说,

统计误差 = 金融账户余额 – (经常账户余额 + 资本账户余额)

2023年,美国的统计误差为 -124 亿美元。对于这个负值结果,我们可以这样简单理解:在2023年,有资金秘密流入美国,也有资金秘密流出美国,流出高于流入,净结果为 124亿美元。

小结

美国的2023年底国际收支的四个项目如下:

经常账户余额 = -9,054 亿美元 (逆差)

资本账户余额 = -63 亿美元 (逆差)

统计误差 = -124亿美元 (资本净流出)

金融账户余额 = -9,241 亿美元 (净海外资本流入)

如果我们忽略资本账户和统计误差,我们就得到一个更为简化的公式,即

经常账户余额 = 金融账户余额

这里要特别注意,金融账户的负值表示净海外资本流入美国。美国的经常账户呈现逆差,意味着流入美国的海外资金(用于购买美国国债、美国股票等金融资产,以及在美国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大大超过美国同样用途的资金流出。

西岸-影 发表评论于
美国在虚拟经济上的顺差,每年在1.1万亿,而不是只有两万两千多亿,这也是可以查到的。
但问题是虚拟经济很多部分无法计算关税,甚至无法量化成哪些是美国挣的,还是其他国家分走的,因此这方面的计算是概念值,并不准确。
但有一个指标可以借鉴,就是美国不可能靠长期贸易逆差成为世界第一经济。
美国开启借钱发展的模式是从里根开始,如今借债达到36万亿。这么长的时间贸易不平衡,只靠借钱,而且成为世界最大经济,是不实际的。

markyang 发表评论于
看到过很多有关文章,你的分析最全面,但是有一点不敢苟同,对比商品贸易的顺差是真金白银,资本帐中的流入是记账而已,当然有投资和财富效应,但是不是真正的财富。这个就好比,我生产东西卖给你,赚了你100美元,然后你是开银行的,我还要把钱存入你的银行,你当然可以通过银行牟利,但是也需要給我利息。现在的情况是,我存在你银行的钱越来越多,而且你必须給我的利息也越来越多,同时你这家银行本身又是高消费,花了不少我存的钱去消费,最后你可能就会破产。现在我想要把钱从你银行抽出去,但是同时还是大量卖东西給你。你不干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