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超级生命体 13》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露西诞生于三百二十万年前,象征人类出现的曙光。其实,露西还是南方猿人。她的相貌也相似于现代的猿类。南方古猿已经可以二足行走,身体结构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南方古猿是植食性,生活在森林覆盖或者连接的地带。他们懂得使用和制作简单的树枝和石块的工具。旧石器时代从这时开始。一般认为,南方猿人的两性差异较大。雌性的体重只有雄性的百分之六十左右,比大猩猩稍微小一点。相信南方猿人也会形成类似于大猩猩的一雄多雌的简单家庭式的原社会性群体。

南方古猿的脑容量大致相当于现代黑猩猩。黑猩猩证实能够识别两百多个符号和单词。南方古猿的智力也差不多。可以猜测南方古猿的个体行为和社会行为与大猩猩和黑猩猩类似。两百五十万年前,气候变得干燥,雨林退缩,草原出现。原始人类开始走向草原。这时能人出现,由全植食性转变成杂食性。肉食最初来源于草原上死亡动物的腐肉。能人也可能第一次接触到火。草原上的野火烧死动物。火烤过的肉质更方便于食用和消化。能人的面部因为食性而变化。用于咀嚼的肌肉和磨牙退化,下颚部不再像猿类那样突出。更重要的是蛋白质食物的摄取促进了脑的发展。能人的脑容量增加到近七百毫升。大脑额叶得到发展,与现代人类相似。与语言有关布罗卡区和韦尼克区开始形成。能人能够有意识地制作石器。在广袤的非洲草原,原始人还非常稀少。能人应该还只是家庭式的简单群体社会。

接下来的五十至一百万年里,原始人类演化出匠人和直立人。这时的原始人可以完全脱离森林树丛里的生活。肩关节退化,不再需要全向位转动的功能。直立人在草原上的狩猎活动增多,由雄性原始人集体合作完成。直立人的力量和速度无法和草原上活动的动物相比。他们捕猎完全依靠耐心,不停地长距离追捕猎物。一次狩猎行动往往需要好几天时间,几十公里的长途跋涉。在一百六十万年之前,直立人经过基因变异和自然选择褪脱了身上的毛发,并且在皮肤上形成了汗腺,便于在草原活动中排汗散热,保持体温。人类是灵长类中唯一皮肤裸露的动物,只在头顶和一些发散性外激素的部位保留了毛发。直立人是第一个能够控制和利用火的原始人。他们懂得利用火来捕猎和驱赶动物,也懂得利用火来处理食物和驱寒保暖。

狩猎和火的使用造成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直立人有了新的发展。首先是脑力的增强。脑容量迅速达到一千毫升。直立人提高了模仿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其次是雌雄性别差异下降到百分之十五左右,主要是因为雌性为了生育脑部增大的婴儿而促成自身个体的增长。现代人类学的研究表明原始群体社会形态中,性配对结合的形式大多数是一男多女,少数的大约百分之十五的情况是一男一女。这应该也是直立原始人的家庭形式。人类的性别差异比黑猩猩还小,但是并没能形成普通黑猩猩和倭黑猩猩的多雄多雌的性杂交的情况。其中的原因会在以后的有关人性的讨论中阐述。

直立人形成了原始的狩猎采集社会。男性负责狩猎。果实采集主要由女性完成。直立人的社会可能是由祖父子三代十几人组成的扩大版的家庭,也可能是由多个家庭组成的游群。这些原社会形态一直保留在现代生活在北美大平原的肖肖尼族印第安人和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布须曼土著人里。多家庭的游群也是由共同的家族亲缘关系组成,一般总共只有几十人。直立人时期的人口密度很低,原始人即使有集群的需求,可能性却很低。另外,人类学家邓巴发现人类在社会交往中能够认识和交流的人的个数取决于人的脑力和认知能力。我们真正能交往的朋友也就四十人左右。一个班的学生个数最好也控制在这个邓巴数以内。不然就有老师照顾不到的地方。再者,一个人在社会活动中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随着社群人数的平方关系迅速增加。这些因素都限制了直立人游群的规模。直立人游群因为捕猎和觅食而迁移。他们可以有在树木里山洞里暂时的营地,也许还带着营火。一个游群有分工,每天都在狩猎,采集,抚育幼孩,整理营地中度过。采猎的食物共同分享。游群中也有竞争关系,也会出现领头。但是领头只有影响力,没有绝对的权威。游群总有成员的进出,也可能分裂。游群之间也可能合并。总之,游群是一个松散的社会形式。游群中的成员也相对平等。

—写于2023年8月19日(图片来自网络)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