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旋风走出乡村 迈进城市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刀郎已成为本年度一个重要的文化事件。从最初的拒绝露面到后来的大张旗鼓,其间又掺杂大大小小的闹剧,与刀郎惊为天人的火爆相伴随的,是业内人士对其音乐毫不掩饰的嗤之以鼻。刀郎的流行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乡下歌手轻松拿下百万销量的唱片兴奋剂,刀郎以其拒绝抛头露面的宣传手法激起大众的歇斯底里。刀郎的走红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他既非天生丽质,也不是什么饶舌歌手,这个30多岁的老男人严肃地唱着一些配器简单的老情歌。原本也许只是想出张唱片聊以自慰,不料却在娱乐圈成了铁腕人物。 即使在乐坛老大哥谭咏麟和李宗盛都要向他套近乎的今天,他也只是偶尔在荧屏上露一小脸,寡言少语,绝不惹是生非,只有一顶随头携带的旅行帽让人印象深刻。 值得注意的是,刀郎在这张专辑中,翻唱一部老电影《戴手铐的旅客》中的主题曲。贾樟柯在一篇访谈中深情地回忆起这部电影对于他的启蒙意义:「这个人双手戴着手铐在劣势中艰难地踏上了迷茫的、不知尽头的旅程。这其实是人的一种基本境遇,在囚禁中完成生命的过程」。 其实,即使我们驻留在城市中,我们也和民工兄弟们一样,为了生存苦苦打拚,内心压抑,需要毒品般的流行歌曲给我们暂时发泄或者逃避现实的渠道。我们需要流行音乐,与其说是人人都有音乐细胞,还不如说是我们急需要感情上的慰藉。于是,在太多华丽的声音之中,刀郎应运而生。 1995年,刀郎远赴新疆成立西北音乐工作室,开始和新疆民乐的亲密接触。罗林正式改名为刀郎。去年,没有在电台打榜、没有上电视娱乐节目、没有歌迷见面会、没有平面媒体报导,刀郎专辑《2002年的第一场雪》全国销售量超过200万张,成为歌坛响当当人物,被誉为21世纪的王洛宾;同名专辑《刀郎》一上市即脱销,掀起版商疯狂盗版的罕见局面。 去年6月,刀郎开始被媒体关注,出现全国媒体爆炒刀郎的狂潮,刀郎热正式浮出水面。7月,刀郎打破低调传奇现身《十面埋伏》首映礼,遭到冷遇后尴尬回疆闭门造车,几乎同时,新疆歌手艾尔肯和西域刀郎潘晓峰都打着刀郎旗号发行专辑,由此展开一场颇不友好的骂战;刀郎罗林状告西域刀郎侵犯其艺名权。 9月,刀郎签约环球,环球一哥谭咏麟亲赴新疆,而后经麦田老总亲自撮合,刀郎牵手香港知名音乐人李宗盛,太和麦田、环球、刀郎公司三方共同为其制作新专辑,成为大陆乐坛前所未有的大制作。11月,刀郎在2004MTV超级盛典现场走红地毯时摔倒,自嘲不适合娱乐圈,这是老天爷的暗示,提醒我不能太得意,有时候需要收敛一些,太得意会栽跟头。 今年1月,刀郎新专辑《喀什噶尔胡杨》正式发行,本专辑有浓厚的都市意味,刀郎走出乡村向都市迈进,将成为2005春晚座上宾。
查看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