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 萍水相逢 公交车上的现代爱情故事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两年前的一天,他和她在864路公交车站相遇,此后他每每到她公司门口等车,心中充满期待。 ●她对他态度比较友好,但他始终无法把爱说出口。一年多后,她的话语开始变得冷淡。 ●几次阴差阳错的擦肩而过让他苦恼,终于决心表白却又发现熟悉的车站上已没有她的身影…… 倾诉男主角:沧海(化名),年龄不详,工程师故事女主角:未晓(化名),年龄不详,职员 “我写这封信,是为了找一位在重庆路站乘公交车的女子。因我不知道她的名字,只好叫她‘未晓’吧。我们在864路车上相遇,她的出现让我觉得生活是如此美妙!然而从5月28日至今,我同她失去了联系。通过报纸,可能是唯一和她重建联系的办法了……”读者沧海的邮件激起了我的好奇心,这明明是一出发生在公交车上的现代爱情故事啊。 很快,我就见到了故事的男主人公沧海。他一再向我声明,登报决不是他想自我暴露,或者要给未晓造成任何压力,只想让她看到他的反思,再给他一个机会来重建沟通渠道。 不熟悉路线错过好机会 我是一个在肇家浜路某单位工作的工程师,每天乘公交车上下班。两年前的一天,我在864路上和未晓相识,她是个上海女孩,人很好,且非常有涵养,谈吐得体,很有品位。我对她的第一印象相当好,而她也流露出对我的好感。我很想和她深入交往,可惜在第一次和她好好聊天时,我们之间就错过了一次增进了解的机会。 那天下班后,我在未晓公司楼下的公交车站等她,见面后她对我笑笑,没等公交车,而是沿着淡水路向复兴路方向走去。我追上去和她边走边聊。她告诉我她的专业、工作年限和部门,不过没告诉我她的公司名称。能对一个陌生人讲这么多,这或许表明她是愿意与我交往的。可惜我那天很“木”,没多想。我问未晓为什么不坐车,她说她有事。我问她要去哪里,她说坐24路去吴江路。24路向西北,而864向东北,因此我以为她的确有事(我觉得刚刚认识,不便深问)。等走到了复兴路路口,我们很轻松地道别,她坐上24路车走了。 “其实那天我打算请未晓吃晚饭的。但因为我不是上海人,不知道吴江路在哪里,也不知道吴江路的特色,更不清楚如果在吴江路吃饭,我们可以同车继续乘37路各自回家,错失了一次绝好的机会。”沧海懊悔的神情表露无遗。 本以为第二天就能等到未晓,可是到了第九天才见到她。见到她后我不由自主地很激动,这让我意识到她已占据了我的心。我不擅语言表达,此后就每天下班后到她公司楼下的公交站台等车,风雨无阻,以此来表明我的态度。那年7月,她在汉口路下车后,冲站在车上的我回眸一笑,那笑容一下子勾走了我的魂魄,我脑海里立即浮现出“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句。 淡淡幽情,佳人难晓 转眼一年多过去了,尽管我以实际行动来表达好感,她却若即若离,有时和我沿淡水路或汉口路散步,聊得很开心,有时却又冷冷的,讲话时与我针锋相对。我问过她住在哪里,想送送她,她只回答两个字:“很远。”我还问过她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她却淡淡地笑着说:“我们之间没什么的。”这让我非常困惑。 现在回想一下,其实那段时间未晓给过我许多暗示,也作了不少努力(请原谅我不想讲得太具体),但由于我听话不听音,让她认为我没把她放在心上,于是对我非常冷淡。而我也由此一连三个月都对她采取消极的态度,没有继续努力。 2005年1月21日,我给未晓上班的那幢商务楼 里寄了两封内容相同的信。因她一直不肯把公司的名字告诉我,我只好按照她以前提供的线索,寄给两家公司的同一个部门。信是一首情诗叫《致佳人》,后面还附了一篇短文:“还记得去年7月,你在汉口路下车时的回眸一笑么?就那一笑,便勾去了我的魂魄。今晨,灵感乍现,借《诗经》中‘桃之夭夭’、‘蒹葭’二章及《玉台新咏》中‘西洲曲’一辞,完成了这首诗。你当时的笑容便是那灿烂的桃花,至今盛开在我的心里。”事后,未晓从没提起过这封信。唉,至今也不知道她是否读到此信。 2005年12月31日,歌坛“长青树”费玉清举办了一场名为“淡淡幽情”的新年音乐会,我很喜欢这个名字,感觉很像我与未晓之间的感觉,就提前买好两张连号票,想邀请未晓一起去看。可是因为种种原因,票子没送出去,至今这两张票还躺在我的皮夹子里。 为了证实他的话,沧海打开皮夹子让我看那两张旧票,然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应我的要求,他还在我的记录本上很快地默写出那首情诗:“桃花灼灼兮,灿烂若霞,霞明艳兮,余心乐之。/李芙漫漫兮,缤纷若雪,雪莹洁兮,余心思之。……” 红灯挡住追赶她的我 在那些沟通不畅的日子里,我给未晓写了大量邮件,表达思念和不解。我想请她看信,可她婉拒了,说这没意思。我想请她一起游玩,她说没必要。我和同事一起去旅游,带回纪念品想送给她,却一连好多天都找不到她…… 未晓这个女孩子很特别,我和她相识近两年,觉得她外冷内热,但又却格外谨慎。也许是我以前的“木”让她产生了困惑吧。 2006年1月,我本想和她好好解释,可因为急躁,没说几句竟和她吵了起来,不欢而散。我觉得彻底没戏了,找朋友喝闷酒,可朋友帮我分析,如果未晓对我一点好感都没有,按理不会和我交往这么久,不会跟我讲那么多废话的。他让我好好反思,是不是让未晓误解了。我整晚没睡,把我和未晓相识后的经历像放电影一样回顾了一遍。最终我想通了一点。本来我始终觉得未晓不肯给我沟通的渠道,但反思后我发现,她其实是给我渠道的,只可惜我不明白她的心意,又有些“讷”于言。可能男人和女人对爱的表达方式不同吧,她不认可我这种静静的表示。正因为这些歧异,我和未晓交往近两年,关系却依然在原地踏步。 今年4月以来,我逐渐意识到了问题所在:第一,我没有摆正自己作为一名追求者的位置;第二,我没有充分意识到和尊重未晓的努力;第三,我没能采取有效的方式表达我内心的情感。为了弥补,我急于与未晓相见,亲口向她说出爱慕,请她原谅我在情商上的“弱智”。 5月26日,我满怀希望地来到她通常等车的站台。等了一个小时都没看到她的身影,我失望极了,不想再等下去。一辆864车进站,很多人拥上去,我从车后门勉强挤上车,但还是嫌太挤,又跳下车。车开动的一刹那,我忽然发现挤在车门口的背影正是未晓。我想都没想,招手叫了一辆出租车,赶近路以求先达汉口路等候。穿过建国路,上了西藏路,又奔了延安路,再出河南路。由于在延安路、河南路路口遇到红灯,我眼看那辆864驶过,却未能追上。第二天下班时我又去等未晓,还是阴雨天,等了一会儿,有辆强生出租车驶过,车里的女孩子戴着一副太阳镜,扭着身子往车站方向看。我起初觉得这人很奇怪,阴雨天还戴太阳镜,等意识到那人就是未晓,却拦不到出租车去追她了。 就从5月28日起,我再也没见到过未晓。864路车站、931路车站还有复兴路口的24路车站,我都守候过,可是她却就此神秘地“蒸发”了。时间一天天过去,我越发后悔让爱情溜走。难道今生再也见不到心爱的女孩了么?我不甘心。又写成一篇《致佳人》,希望能再次向未晓表达心声。 “萍水相逢,子笑晏晏。意真辞拙,吾语失和。站前立雪,沐雨栉风。作诗以赠,可曾得否?/三月长时,言行失当。有伤子意,有负韶光。虽作锦书,犹缺暖语。思子雅量,心有愧焉。/面壁经月,悔意暗生。无以尽怀,纸短言长。希冀面陈,可得见欤?”沧海的“文言情书”让我觉得有点新鲜,我问:“你写得这么文,那个女孩子会喜欢么?”他郑重地点点头:“未晓的修养很好,她肯定读得懂的。” 由于沧海对诸多细节一略而过,强调不能给心爱的女孩添压力,所以这次采访在我看来是相当不完整的。沧海看出我的“腹诽”,抱歉地笑笑。他希望未晓读到他的倾诉后,能再给他一次面陈心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