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问权威专家:无症状感染者难题怎么解?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导读:蒋荣猛认为,超长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存在漏网,但数量极少,进一步传播的几率非常小。不会引起大规模暴发疫情。

作者 | 第一财经 马晓华

3月28日,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所陈奕等人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的预发表网络版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显示,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为6.30%,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为4.11%。研究者认为: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相对于确诊病例,对于隐藏的无症状感染者,如何防范、如何降低感染率,成为当前的重点,也是难点。

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院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有关无症状感染正在调研。“确实这是一个问题,我本人认为无症状感染肯定会排毒的,大家正在努力工作,把这个数据拿到。”

第一财经记者也采访了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专家组成员、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心主任医师蒋荣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副院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副主任李亮。他们认为需要重视但无需过度紧张。

蒋荣猛认为,超长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存在漏网,不过数量极少,进一步传播的几率非常小。而且一旦发病,在现有严密的防控筛查体系中能被发现,不会引起大规模暴发疫情。对公众而言,如果没有症状,没有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密切接触史,除非参与调查,没必要去检测。

李亮则表示,其实不仅新冠肺炎,结核病也存在无症状感染者。作为公众的防控措施,他认为戴口罩时间宜长不宜短。对公众解除口罩,仍需谨慎一些。

传染病中都存在无症状情况

第一财经:何为无症状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会如何发展?

蒋荣猛:按照第六版《防控方案》的定义,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无临床症状、呼吸道等标本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通常指核酸检测)或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检测阳性者。

上图提示,一个人感染了新冠病毒,经过14天的潜伏期,可能会有两个结局,发病和不发病。但不管是否发病,都可能在潜伏期后期查到核酸。但核酸阳性,不一定意味着有传染性。

通常,发病后7-10天传染性最强,而且有咳嗽等症状者容易排出病毒,传染性较强。而无症状者不太容易排出病毒,传染性较弱。

随着保护性抗体产生,病毒被清除,便没有传染性。特异性抗体产生,是病毒感染的标志,和是否有传染性无关。

正是由于防控措施关口前移,通过积极的流行病学调查,加上核酸检测试剂灵敏度的提高,一部分感染者在潜伏期中后期就被检出核酸。值得注意的是,潜伏期核酸阳性的,是不是真正的无症状感染者,需要看是否发病(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或胸部影像学检查有典型的新冠肺炎表现)。如果一直无临床症状、且无肺炎表现的,方是真正的无症状感染者。

国家发布的诊疗方案,针对的是有症状的感染者,根据症状轻重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症”四个临床类型。因无症状感染没有症状,也没有肺炎表现,只是核酸或抗体阳性,不能算“患者”,不属于临床病例,故在诊疗方案中没有列出。

但无症状感染者一方面存在发展成有症状感染者的可能,另一方面,存在一定传染性的可能,不能不给予管理,故在《防控方案》中专门定义、报告和管理。

李亮:其实不仅新冠肺炎,结核病也存在无症状感染者。

但是这个概念需要厘清:一是感染者。感染者意味着病毒和细菌到了人体,并生存下来。感染者进一步发展,才能成为病人。所以感染者是没有症状的,因为它没有发病,这个概念不一样,无症状感染者定义有点模糊。

一般来讲,病原体进入人体以后,有三个结局:一是人体抵抗力非常强,把病原体干掉了,人体没有任何症状。二是病原体毒力比较强,人体抵抗力比较弱的话,病原体在人体内大量繁殖,人体就出现了病灶,就变成了病人。三是人体抵抗力和病原体之间动态平衡,病原体可以在人体内长期存在,这个时候病原体成为一种休眠状态,就跟睡着一样。

所以说病原体进入人体以后,从感染者到发病成为病人,需要过程和时间。比如结核病至少得有8个月时间,甚至十年、几十年,才有可能从一个感染者发展成为病人。

感染者不会有症状,这是一个感染的早期阶段。感染者进一步发展,就进入了一种病人状态,但是病人又分两种,一种有症状的,一种是没有症状的。所以现在所说的“无症状感染者”可能指的是“无症状的病人”。既有有症状的病人,也有无症状的病人,不管是在任何传染病中都存在这种情况。

理论上讲“无症状的病人”是有传染性的。咽拭子核酸阳性就意味着这个病毒已经在体内,他已经成为一个病人了,核酸阳性就意味着肯定是确诊病例,一定要进入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

从传染病来讲,感染者、无症状和有症状,都是存在的。现在很多概念可能并不是特别准确,首先要把概念搞准确了。

无症状感染需社区检测、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第一财经:如何发现无症状感染者?我们需要大规模筛查吗?

蒋荣猛:无症状感染者由于没有临床症状,几乎不会因主动就诊而被发现,目前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者筛查、聚集性疫情调查和传染源追踪调查等途径发现。

从传染病的规律看,传染病流行通常有两个“冰山”现象,第一个冰山现象时感染后发病的是少数人,这也是为何要开展传染病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的主要原因所在。第二个冰山现象是感染后发病人群中重症的比例占少数。

此次新冠病毒疫情,无症状感染者(包括隐性感染者)的比例需要开展社区监测、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来确定,不能单纯依靠模型预测。

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性也需要进一步研究来确认。理论上讲,无症状感染者因为没有症状,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传给别人的可能性较低,传染性应该低于有症状的患者。但是,由于体内存在病毒,通过近距离密切接触,如果没有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存在传播可能。

上面《宁波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一文正好佐证了“共同居住、共同生活”传播风险较高。

第一财经:根据防控要求,无症状感染者应该如何报告和管理?

蒋荣猛:第六版《防控方案》要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当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无症状感染者应集中隔离14天,原则上两次连续标本核酸检测阴性者(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可解除隔离。

疾控机构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调查核实,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系统完成报告信息的三级确认审核。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立即向当地县(区)级疾控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将填写完成的传染病报告卡寄出;县(区)级疾控机构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网络直报,并做好后续信息的订正,同时,应当于24小时内完成无症状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调查。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需要进行14天的医学观察。

无症状感染者如出现临床表现,应及时订正为确诊病例。

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病日期为阳性标本采集时间,诊断日期为阳性检出时间。无症状感染者如果订正为确诊病例,其发病日期订正为临床症状出现的时间。

公众并非人人需检测

第一财经:有无开展无症状感染者研究的必要?对于核酸阳性、抗体阳性的人如何对待?

蒋荣猛:很有必要。

通过社区监测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可以知道此次疫情中重点人群中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是多少,有多少是核酸阳性的,多少属于单纯抗体阳性的,核酸阳性的有多少发展成病人的,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有多少发病的等等。

对公众来说,如果核酸阳性、无任何症状,不需要过度关注,也不需要特殊治疗,配合疾控人员做好隔离和观察;如果是单纯抗体阳性,说明已经产生了免疫力,不用担心传染性,也不用担心会发病。

第一财经:面对无症状感染者,公众该如何防控?公众需要去做核酸检测吗?

蒋荣猛:新冠肺炎是一个新发传染病,除感染康复者外,民众都没有免疫力,在目前没有疫苗情况下,对个人而言,加强自身防护,切断传播途径,可以避免感染。

有人为自己周围可能存在无症状感染者而担心被感染,也有人担心自己可能是无症状感染者有传给他人的风险。虽然无症状感染者因为没有症状不去就诊,不容易被发现,但只有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和核酸阳性的无症状感染者近距离密切接触才有可能被感染。平时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如1-2米)便可预防。

当前的防控策略,对密接者的早期核酸检测能够发现处在潜伏期中后期的感染者,从积极意义上讲,可以争取时间尽早控制传染源,避免疫情扩散。

对公众而言,如果没有症状,没有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密切接触史,除非参与调查,没必要去检测。

而传染病要流行,首先得有传染源,有病原体。其次,一定得有传播途径。传染途径很简单,不要想的很复杂,就是接触。如果一个人接触不到病原体,是不可能被感染的。

建议大众要做好以下三点:

1、勤通风:通风能将病原体稀释;

2、戴口罩:戴口罩可以让病原体进不来;

3、勤洗手:可以将病毒给洗掉了。即便手上沾染了病毒也不会造成传播,因为皮肤是一道屏障,只要是完整的皮肤,病毒是进不去的,所以这个不用担心。

但是病毒可以通过眼睛、鼻子、口腔这些黏膜传播。所以,除了我们小时候耳熟能详的饭前便后洗手,请大家一定要再加一个,便前也得洗手,这个很重要。不洗手的情况下,千万不要拿手揉眼睛、抠鼻子、摸脸,这是非常危险的。不单是冠状病毒,流感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传播的。

另外,需要呼吁公众要提升健康素养,尤其是传染病素养。建议大家,如果出现发烧、咳嗽、打喷嚏这些症状时,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遮挡方式,比方说用肘部或纸巾去遮挡,千万不要用手去捂,这一点特别重要。还有一点,就是去医院看病一定要戴上口罩,避免自己万一有病原体感染传给周围的人。

传染病疫情防治关键就两个字,一个是防,一个是治,重在预防。

防控传染病,不单单是专业医生、疾控人员和政府的事,也是每一个公民的事情。如果大家都有这样的防控意识,有这样的一个做法的话,传染病是流行不起来的。

李亮:在预防上,我觉得戴口罩、减少外出,都是非常重要的。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主要是呼吸道,也存在接触传播,虽然没有症状,但是因为咽拭子核酸阳性,就可能通过消化道等其他方式传播,所以对无症状病人不能够不管或者是不重视。

不会引起大规模暴发疫情

第一财经:无症状感染者如何治疗?

李亮:如果我们认为无症状病人未来发病的可能性比较大的话,必须要有干预性治疗。

大家对无症状的病人也不用特别紧张。有没有症状取决于好多因素,与病变轻和重有关,也与病情可能处于早期有关,也可能到随着病情的发展,从无症状开始有症状。

对于无症状的病人,我认为一定要严格观察,否则有危险。如果它是早期无症状,后期可能出现症状,出现症状意味着传播能力加强。

第一财经:核酸阳性的无症状病人是否具有传染性?

李亮:一旦核酸阳性,就具有传染性。

但是如果感染者处于早期,如果我们的诊断工具不行的话,是发现不了这种感染的。首先是没有症状,拍胸片、做CT,都没有任何的影像表现。其次,如果没有很好的检测工具的话,这些病人是发现不了的。

我认为,不管是有症状的病人,还是无症状的病人,感染性是存在的,只不过是多和少、高和低的问题。

所以对病人来讲,带口罩非常重要,减少外出和外部传播。同样对于老百姓来讲,戴口罩同样很重要,因为我不知道周围人、病人、有无症状的病人情况都不清楚。所以这种情况下,戴口罩是一个最保险的方法,这种代价相对比较低一些,而且效果确实不错,所以我个人觉得戴口罩是时间宜长不宜短。而且现在境外输入病例还是相对比较多的,对公众解除口罩,仍需谨慎一些。

第一财经:无症状感染者是否会带来第二波疫情?

蒋荣猛:因为经过这段时间全国的防控,很多感染后发病的被确诊、密接人群以及关联人员都进行了隔离处置,这种方式是处理无症状感染者的最好方式,只不过对于超长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存在漏网,不过这个数量极少,进一步传播的几率非常小。而且一旦发病,在现有严密的防控筛查体系中能被发现,一旦发现,及时进行密接人群的隔离处置和管理,不会引起大规模暴发疫情。

李亮:无症状的病人肯定具有传染性,但传染性就小得多了。所以我个人我觉得要重视,但是不要过度紧张。有症状、无症状的病人,传播力还是不一样的。

查看评论(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