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危机,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不振,美中贸易战更加剧了中国经济的困境,然而,中国领导人似乎找到了一个替罪羊---“美帝国主义”:这一切都因为美国“任意妄为”!
此间亦有不少媒体分析,华盛顿对中国发动如此大规模的贸易战,是否反而给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转移民众不满提供了机会。
特朗普1月20日重返白宫,希望尽快访问北京。在这张2019年6月29日的档案照片中,时任总统特朗普(左)在日本大阪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会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当时正值中美第一次贸易战全面开打时期。 AP
- Susan Walsh
习近平4月11日会见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时不点名警告美国:“打关税战没有赢家,同世界作对,将孤立自己。”并称中国70多年来靠的是自力更生,“更不畏惧任何无理打压”。习近平还呼吁“共同抵制单边霸凌行径”。特朗普把对中国的对等关税提升至125%,习近平以牙还牙,把对美国的关税也提到125%,习近平的底气从何而来?
『外交政策』专栏作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弗伦奇指特朗普把对中国的关税提升至145%,很可能最终成为送给习近平的一份“礼物”。为什么,作者认为,尽管北京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都面临困境,但特朗普的做法分散了中国人对习近平本人的失望,并强化了北京长期以来宣扬的政治体制优越性,以及美国企图压制中国崛起的宣传口径。
关于中国官媒夸耀的所谓“制度优势”,『北京之春』荣誉总编胡平认为:中国是专制国家,政府可以把贸易战造成的经济损失转嫁到老百姓身上,老百姓缺少向政府施压、迫使政府作改变的能力,所以尽管贸易战导致中国经济蒙受较大损失,但独裁者本人很扛得住,他就是不改。
还有些专家分析,习近平意识到当前的关税大战的结果是双输,但他会认为自己比华盛顿更能应付这种局面,因为他们认为中国人可能比美国人更能忍受苦难。
中国领导人不需要人民的选票,政权的巩固比民生重要,而中国领导人也深通此道。中国人很难上街抗议,因为会遭到镇压,而美国人不可能经受长期的经济危机。『经济学人』分析为什么“中国领导人认为可以赢得与美国的贸易战”,因为他们或许认为,美国无法承受特朗普关税引发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动荡,他们可能不需要“战斗到最后”,而只需要战斗到美国消费者价格开始上涨或美国人开始失业。华盛顿当局就坐不住了。
分析人士指出,习近平无需顾虑选举压力,而且,自从他在2018年废除国家主席任期制后,他甚至可以做终身总统,因此贸易战给他带来的处境与特朗普所面临的完全不同。纽约时报在“习近平拒绝对美国退让,面临新冠疫情以来最大考验”一文援引佛蒙特州明德学院政治学家赵娜(Jessica
Teets)表示,贸易战将使习近平不必为中国经济增长乏力承担责任,这对他来说是一张“免罪金牌”。“中国的民众和商界领袖会将此归咎于不可控的外部因素。”
不过,中国领导人能否赢得普通老百姓长期支持,而后者又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多长时间承受贸易战带来的经济痛苦,仍然是一个未知数。纽约时报报道表示,习近平正面临新冠疫情以来对其领导能力的最大考验,习近平上一次面对如此规模的挑战是在新冠疫情期间,习最初的反应让许多中国人感到骄傲,但是到了2022年,当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学习如何与病毒共存,习近平仍“坚持清零不动摇”,继续实施严密封控导致大规模民怨爆发,最后被迫取消清零封控。
该报援引华盛顿美利坚大学中国问题学者约瑟夫·托里吉安说表示,“后疫情时代的中国民众,恐怕已无多少牺牲奉献的意愿。经济复苏步履维艰。我不太相信这个问题习近平会看不到。”
在他看来,“即使你认为自己拥有强大的镇压能力来打击持怀疑态度的人,并且有一套极端民族主义的说辞来鼓动支持者,但经济动荡始终是危险的,因为你永远无法预知危机会恶化到何种程度,也不知道这是否会演变成更糟糕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