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过去,人类终于打破胰岛素魔咒了?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出品 | 虎嗅医疗组

作者 | 陈广晶


题图|视觉中国

" 胰岛素含片或将问世 " 的消息冲上热搜,又一次让人们燃起了对口服胰岛素的期待。

根据 8 月 30 日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官网发布的一则消息,该校研究人员在开发口含胰岛素片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口含胰岛素片在小鼠身上作用的效果与注射胰岛素相同

" 这说明我们走在了正确的轨道上。" 该项目的首席研究员 Anubhav Pratap-Singh 教授在这篇文章中称,这将改善全球 900 多万 1 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根据哥伦比亚大学的报道,这种药利用面颊内侧和嘴唇内部的黏膜,也就是颊黏膜,来吸收药物并将其输送到肝脏,没有消耗或分解胰岛素。该含片在嘴里最快 30 分钟就可以完全释放,效果可持续 2 到 4 小时。


这与现有的速效胰岛素特征基本一致。

来自:中国新药杂志

在今天,糖尿病已经是一种慢性疾病,而在 100 年前,它几乎是一种绝症,特别是 1 型糖尿病。是胰岛素改变了 I 型糖尿病人无药可治只能等死的命运。

但是胰岛素生产成本高、价格高昂,而且必须注射给药,有的一天需要打 3 到 4 针,令患者的钱包、身体和心理都承受很大的压力。

口服胰岛素使用更方便、痛苦少,还可减少大量针头和注射器报废形成的医疗垃圾,是显而易见的更优选择。


正因为此,早在胰岛素分离成功的第二年(1922 年),人类年就已经开始研究胰岛素的口服制剂了,但是从结果看,100 年过去了,胰岛素只能注射给药的 " 魔咒 " 一直未能改变。跨国巨头诺和诺德、赛诺菲、辉瑞都曾雄心勃勃杀入这一赛道,最后铩羽而归。

胰岛素口服为什么这么难?哥伦比亚这次的研究发现,可以让人类彻底告别注射胰岛素吗?

100 年都没能打破的魔咒

无论是患者还是企业,都对非注射胰岛素期盼已久。

胰岛素是一种激素,参与人体内包括碳水化合物在内多种物质的代谢过程,帮助细胞储存能量。如果一个人胰岛素分泌减少或者对胰岛素不敏感,就患上了糖尿病。


在今天,这种疾病有很多药品可供选择,但是对于部分 2 型糖尿病病人和所有 1 类糖尿病病人来说,胰岛素仍然是 " 救命药 ",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然而,因为需要长期使用,皮下注射带来疼痛感,以及注射部位的局部发胖等变化,都使很多人生畏,不愿意用胰岛素,贻误治疗。正因为此,开发口服剂型,几乎从最开始就被列入了胰岛素开发的日程。

1921 年人类首次发现胰岛素,3 年内(到 1923 年)礼来就量产这种药了。可是,1922 年人类首次尝试开发胰岛素的口服制剂至今,一百年过去了。

在这 100 年里,胰岛素已经发展了三代——从最初的动物胰岛素,发展到了第二代人胰岛素,再到现在的胰岛素类似物,全球销售额已经达到了 230 亿美元。

" 针 " 变成了 " 笔 ",实质却仍然是皮下注射给药。


就在 2013 年,坐拥全球胰岛素市场 40% 份额的诺和诺德,高调进军胰岛素口服药研发,投入 36 亿美元,计划在 10 年内推出产品。

结果,3 年后(2016 年),诺和诺德就叫停了他们的口服胰岛素业务。他们研发的这款多肽产品,难以穿越的肠道屏障,生物利用度特别低。这意味着,一粒药需要比注射剂更多的胰岛素量,只会徒增产能压力。

前期进展较为顺利的吸入剂,也没有得到命运之神更多的眷顾。

2006 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曾经批准上市了首个吸入胰岛素——辉瑞的 Exubera。因为给药灵活性差、接受度低,第二年就退市了。投入的 27 亿美元也打了水漂。

2014 年,FDA 又批准了另一款吸入胰岛素 Afrezza。这款药投入了 20 亿美元,耗时 7 年,赛诺菲一度看好,还与研发企业 MannKind 签订协议,以最高 9.25 亿美元拿下该产品的研发和销售权,首付款就有 1.5 亿美元。


但是,这款药也因为生物活性峰值较低,长期用药还有影响肺功能风险等原因不受市场认可。上市前 9 个月销售收入只有 500 万欧元(约合 494.8 万美元),与年销 6 亿美元的预期相差巨大,甚至不抵首付款的零头。最终赛诺菲也于 2016 年放弃了这款药。

此后,业界逐渐不再看好这一赛道。有行业人士告诉虎嗅:" 很多公司也不敢尝试了。"

来自科学界的最新挑战

科学家总是按耐不住研发的心。

根据哥伦比亚大学研究者在 scientific reports 上发表的文章,这种新技术就是 " 高负荷胰岛素纳米颗粒技术 "。其基本原理就是应用纳米颗粒技术将胰岛素有效封装起来,形成胰岛素纳米颗粒(NPs),再 " 定向 " 输送到特定的人体部位,释放胰岛素、起效。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确保纳米颗粒内胰岛素载量高,也就是封装的胰岛素量足够大;药剂稳定,不容易出现聚集现象,影响生物利用度;其次,如何能在使用时确保胰岛素纳米微粒能更好地释放,通过黏膜进入人体——这些都是非常关键的。

传统的标准方法,也就是加入膨胀剂或冷冻保护剂的冷冻干燥法,一般需要加入甘露醇,以防止过低温度影响纳米颗粒球型结构。但是这就容易出现药物负载量明显降低、保护剂占比过大的问题,进而使每片药到达到药效都需要更多药粉、体积太大。因此不适合制成口服含片。

研究者将新的无甘露醇干燥法与标准法对比,发现新的方法生产出来的胰岛素纳米颗粒,平均粒径更小,在溶解时每个颗粒的载药量更高,释放速度也更快。适合进一步加工成其他无水剂型,如口服片剂或生物胶膜。

基于上述研究,哥伦比亚大学 Pratap-Singh 的团队开发出了这种新的胰岛素口服药片。

根据报道,一般注射用胰岛素,每针需要注射 100IU,而目前正在研发的吞服胰岛素可能需要 500IU,大部分都因无法吸收而浪费了。提高生物利用度,也正是该研究团队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而且这种含片释放速度也会更快。一般在研吞咽型胰岛素片需要 2 到 4 个小时完全释放,注射用胰岛素需要 30 分钟到 2 个小时才能完全释放,这种含片也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

如果这一技术真的能够成功,人们就可以用到更环保、成本更低、更容易制造的胰岛素了。

只是,这个美梦真的这么容易成真吗?

道路还漫长

口服胰岛素研发难度大,主要是因为需要克服三重障碍。即:物理上,胰岛素是大分子,难以经肠道渗透吸收;化学上,人体内酸碱度对胰岛素结构稳定性会造成影响;还有就是人体内的蛋白酶会降解胰岛素,降低其生物利用度。


总结起来,口服胰岛素开发,就是要找到一个方案,尽可能多地把有效成分送达特定部位,并使这个部位充分吸收胰岛素。

从前述哥伦比亚研究者撰写的论文看,他们的新技术在 " 打包 " 胰岛素,以便将其护送到目的地,以及提高生物利用度方面确实有其突破。

中国药科大学王思琦等人的撰文也从侧面证实,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基于的纳米制剂技术,既可以保护胰岛素不被消化酶降解,也具有缓控药效、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的功能。

但是,从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公布信息看,他们的研究成果还只是在实验鼠身上得到了验证,还没有进一步在临床使用中得到验证。该团队也认为,这还需要更多的时间、资金和合作者。

而从实验动物到人体,还需要跨越一道鸿沟。


要知道,在过去 10 年里,药物开发从临床一期到获批上市,平均成功率不到一成。

按照全国最大规模生物技术行业组织之一 BIO、Informa Pharma Intelligence、QLS 联合发布的一项报告,2011 年到 2020 年在研的 9704 个药物临床开发项目中,只有 7.9% 最终获批,而且平均耗时 10.5 年。

这意味着,即便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者走到了 " 正确的轨道 " 上,也能顺利找到投资人和合作者,仍然需要一个漫长的研发周期,面临各种可能导致失败的因素。

胰岛素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1 年全球糖尿病概览第十版数据显示,2021 年全球 20 岁到 79 岁糖尿病患者总数就有 5.37 亿人左右,到 2030 年还会增长到 6.43 亿人。其中数千万人需要使用胰岛素。


胰岛素也是一个高度垄断的市场。诺和诺德、礼来、赛诺菲等跨国药企占据了全球 80% 左右的市场,在国内也只有甘李、通化东宝、联合制药等少数几家占据主导。

一旦口服胰岛素研发成功,不仅患者受益,对整个市场无疑会有一次大的洗牌。因此,虽然整个行业已经不再看好口服胰岛素,但是这一领域也从来不缺挑战者。除了此次引起关注的高校里的研究者之外,国内外都有生物科技公司在布局。

进展最快的项目在中国。合肥天麦生物科技与以色列 Oramed 公司共同开发了一款胶囊剂,目前已经进入三期临床阶段,他们还在 2019 年初建了全球首条 " 口服胰岛素胶囊生产线 "。不过,这一产品能否最终突围成功也还是悬念。

事实上,在频频碰壁之后,尽管仍然不死心,一心想摆脱注射剂和注射笔给药的桎梏,龙头企业们也已经不再 " 死磕 " 传统意义上的口服赛道,而在另辟蹊径了。

比如:走在前沿的诺和诺德,已经将战线转移到了 " 口服给药装置 " 方向。


2015 年以来,诺和诺德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IT)和布列根和妇女医院(BWH)合作,一起开发了 SOMA 机器人药片。

这是一种聚合物胶囊,里面是很多糖做的微型空心针。胶囊可以把这些 " 针 " 送进肠道,在人体酸性物质作用下,胶囊溶解,微型气球膨胀将针头推进肠壁完成给药。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诺和诺德 /Procyon、Vertex 等企业,还将目光投向了干细胞疗法,目标是彻底治愈 1 型糖尿病。据行业人士向虎嗅透露,预计这类产品可以在 15 年内,甚至更早推出。

对于 1 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相比胰岛素什么时候进入口服时代,或许根治糖尿病的新疗法更值得期待。

optionguy 发表评论于
希望成功. 最好能找到能替代胰岛素的小分子化合物。 胰岛素太大,口服不易吸收。


非常难, 这是应为 胰岛素的 receptor 结构 机理 很复杂 很多这方面的尝试 都失败了
希望以后可以
optionguy 发表评论于
对于二型糖尿病人来讲,应尽量争取不用或晚用胰岛素。通过运动和其他非胰岛素药物控制血糖为上策

错误
应该尽早用胰岛素 适当远动 当然是非常有益的
optionguy 发表评论于
确定的了糖尿病 就要尽快打胰岛素 最近出了不少 glp1 related的新药 我去州里的办公室 哪里的办公人员 觉得ozanpium 是好药 打了还能减肥 我就跟他们说 这些 glp1 的东东 长期服用 会对pancreas 有害 这个用脑袋想想 就明白了

“ 受胰岛素治疗,虽然短期内可以降血糖,但长期会使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恶化,并发症更严重。2020年一项英国的研究也证实,接受胰岛素治疗者十年后,与药物和饮食治疗者相比,其心血管病发病率高出4倍,癌症发病率高出1.7倍。” 这个所谓研究 更是可笑 胰岛素是人体本身就正常分泌的 它怎么会提高 心血管和癌症发病率 你的发病率高 肯定是其他原因引起的

话归正传 有嘴吸收礼来早就做过了 bioavailability 不错 但是 长期使用 嘴受不了 而这个所谓纳米粒子跟 mankind的东西很象

口服胰岛素 算是 比较容易做的 而且 路就在那里 很清楚
pokemama 发表评论于
我曾抗拒注射胰島素10年,最後,因為藥物傷害我的胃,不得已,只有注射胰島素了。可是長期注射的區域。皮下結節,每次都很疼痛。期望片劑藥早日問世!
portfolio 发表评论于
接受胰岛素治疗,虽然短期内可以降血糖,但长期会使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恶化,并发症更严重。2020年一项英国的研究也证实,接受胰岛素治疗者十年后,与药物和饮食治疗者相比,其心血管病发病率高出4倍,癌症发病率高出1.7倍。
其实,真正需要接受胰岛素治疗的,仅是那些胰岛素分泌缺乏/不足者,如1型糖尿病以及2型糖尿病的终末期(胰腺衰竭者)。
4657238 发表评论于
肯定比注射胰岛素还贵。
iknowwhoiam 发表评论于
又是加拿大,赞。发现胰岛素就是在多伦多大学的实验室。
老歌好听 发表评论于
本来该淘汰的基因,却因为药物而存活下来。人类的基因就是这么样的在退化。
茶尔思 发表评论于
哎,又是外国人研制的!
anchoret98 发表评论于
希望胰島素口服藥能儘快取得突破。

新冠的一個後遺症,就是增大糖尿病風險。
今後人口中的糖尿病比例可能會升高。
胰島素新藥,可以救活很多人。
FollowNature 发表评论于
希望成功. 最好能找到能替代胰岛素的小分子化合物。 胰岛素太大,口服不易吸收。
无闲散人 发表评论于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不是哥伦比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