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技术获里程碑突破?美国即将发表重大声明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综合多家媒体报道,科学家们近期在核聚变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美国能源部计划于当地时间周二(12月13日)宣布这一重大里程碑。


据了解实验初步结果的三位人士透露,位于美国加州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首次在聚变反应中实现了“净能量增益”,也就是产生的能量比注入的能量还要多。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给出的定义,核聚变是模仿太阳的原理,使两个较轻的原子核结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结合期间释放出大量能量。

在激光聚变实验中,激光加热由氘和氚离子组成的燃料,形成等离子体,各离子间发生聚变反应。这一反应产生的能量加热燃料带来更高温度,从而创造出更多反应,导致失控过程(热核燃烧)。

知情人士称,LLNL通过美国国家点火装置的实验获得了成功,聚变反应产生了大约2.5兆焦耳的能量,大约是激光所消耗的2.1兆焦耳能量的120%。

两名了解结果的人士表示,高于预期的能量输出,损坏了一些诊断设备,使得后续分析变得复杂,但科学家们已经广泛讨论了这一突破。一位知情人士强调,数据仍在分析中,还无法确认它是否超过了关键门槛。

为何“净能量增益”具有巨大意义

与化石能源相比,聚变反应不排放二氧化碳;与当前通常意义上的核能——核裂变能相比,它既不会产生核废料,辐射也极少。自1950年代以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太阳的能量来源,寻求复制和利用聚变反应,但至今没有团队能从反应中得到超过实验所消耗的能量,即投入抵不上产出,无法形成能量的正循环。



如果LLNL能突破这一瓶颈,即实现“净能量增益”的聚变反应,相当于为全人类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绿色的、用之不竭的能源选项。

核聚变专家亚瑟·特瑞尔(Arthur Turrell)博士表示,“如果这一点得到证实,我们将见证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据报道,LLNL将于周二发布这一重大公告,美国能源部也将于太平洋时间周二07:00左右进行直播。

可以佐证的是,美国能源部长格兰霍姆(Jennifer Granholm)当地时间周日表示,将在本周宣布一项“重大科学突破”。

外界预计,周二的公告将会着重强调投资于聚变能源研究具有的积极意义,但其商业应用可能还需要数年时间。科学家们表示,建造一个能产生大规模聚变能源的设备需要用到一些难以大量生产的材料。

此外,聚变反应产生的中子会对设备造成明显损耗,有可能破坏该设备。据媒体透露,用于上述实验的专有点火装置耗资35亿美元。
不好吃懒做 发表评论于
"这是技术,不是纯科研, 美国造出原子弹了" - 原子弹 has nothing to do with 核聚变技术!
十具 发表评论于
让我回忆起,1989年犹他大学的那场新闻发布会,宣告冷核聚变实验成功。这次是热的,翘首以盼官方发布会。
Santaiyang 发表评论于
好像中国早就宣布取得重大突破了吧,可能是窃取中国技术。
borisg 发表评论于
Total PR.Initial comfinement laser fusion will never be commercially viable as power source.

NIF is a NNSA facility, it's mission is for study of nuclear physics related to nuclear weapon.
paladindancer 发表评论于
这个好像上个世纪就有了, 就是人造小太阳.
wenxueOp 发表评论于
楼下讲到:500 MJ 的能量才能将 1.8 MJ 的能量输入转化为 2.5 MJ
多出来的 0.7MJ,会不会是作为帮手 500 MJ 的手指缝里漏出来补贴到输出上,0.14%小意思啦?
无法弄 发表评论于
这要是让战争犯知道了,核炸威胁更厉害了
问题哥 发表评论于

@charley-ca

我下面已经解释了,非常丰富的锂6是聚变核能的燃料。氚来自于此。



charley-ca 发表评论于
核聚变需要的燃料并不是 “取之不尽”的。 氘可以从海水中提取,但氚这种氢的放射性同位素却非常罕见。 根据最新的估计,现在地球上只有不到20公斤(44磅)的氚。

参考: ******china5e***/news/news-1134867-1.html
liu98065 发表评论于
实验的成功之处是毁了测试设备。估计是因为换成了印度人领导,马上就突破了。PPT演示一定精彩绝伦。
Indignant 发表评论于
同意Deepspace, 核裂变还是最经济的。目前三代核电站,铀的利用率只有1%. 第四代核电站(钠冷堆,融盐堆等), 利用率可以提高到60%. 核废料大幅减少。半衰期也缩短很多。如果将来用钍来代替铀,核资源将更丰富。个人看好新一代裂变核电站。
Indignant 发表评论于
业界有个说法,可控核聚变,建立电站,需要50年。这个50年一直往后推。尽管这次有进步,个人感觉,还要50年。最近有人指出,地球上的氦3资源非常有限,除非把月球上的资源运到地球。否则,大规模聚变核电,还只是梦想。
问题哥 发表评论于

聚变突破新篇开
宇宙眼界帝州才
病驴封步思弯道
骏马绝尘向未来

【这些年一直拉风的是世界多处都在应用托克马克途径,然而美国一直坚持的激光途径走在了前面。net energy gain才是真正的突破!】

seewhatisee 发表评论于
對不起!牆國早就發明了這個玩意兒,只是做核酸沒時間發布。
lurenjia2014 发表评论于
即使这个新闻是真的,那是人类战争的新阶段开始了,人类离灭绝又近了一步。
美丽泉水 发表评论于
以前比这个还惨。输出的能量比输入的还要低。就是说明根本没有核聚变。

泥川 发表评论于 2022-12-12 10:33:12
是个好消息,但这一结果与发电所需的实际能量增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聚变用的激光器需要 500 MJ 的能量才能将 1.8 MJ 的能量输入转化为 2.5 MJ 的能量输出,能量增益远低于激光所需的能量。换句话说,能量输出(主要是热能)仍然只有输入的 0.5%。聚变需要获得两倍于激光使用的能量,才有实用价值。因为聚变产生的热量必须转化为电能用于激光,而转换过程有损耗。
duty 发表评论于
耗费的能量与获得的能量仍然基本相同,除非获得的能量是十倍以上才有应用意义,所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hobocs 发表评论于
这玩意除非同行可以复现,否则没有任何意义
Panda-2020 发表评论于
应该全球禁核武器
朕不给你不能抢 发表评论于
聚变和裂变都是质量和能量之间的转换,没有破坏能量守恒定律

这里说的应该是可控聚变产生能量比输入多,氢弹早就能产出更多能量了

van1 发表评论于 2022-12-12 09:38:03
能量守恒定律破了?

SamYang 发表评论于
This is second time: 核聚变技术获突破
泥川 发表评论于
是个好消息,但这一结果与发电所需的实际能量增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聚变用的激光器需要 500 MJ 的能量才能将 1.8 MJ 的能量输入转化为 2.5 MJ 的能量输出,能量增益远低于激光所需的能量。换句话说,能量输出(主要是热能)仍然只有输入的 0.5%。聚变需要获得两倍于激光使用的能量,才有实用价值。因为聚变产生的热量必须转化为电能用于激光,而转换过程有损耗。
tryhard3 发表评论于
就像治愈癌症,星际穿越一样,上帝不会让人类轻易掌握可控核聚变的。
道心通明 发表评论于
去查一查2007年通过验收中国人造小太阳的资料去。
peacemind2 发表评论于
政治性宣传
Campylo 发表评论于
没看太明白。制造氚不需要能量?提取氘不需要能量?
airbus 发表评论于
用不了多久,墙国也会宣布同样成果的。
简单一点好 发表评论于
新的清洁能源有希望了。
量子纠结 发表评论于
相信最终聚变会是最主要的可再生能源,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技术能够成熟。
roliepolieolie 发表评论于
在人类科技探索的前沿,总是美国人的身影。
hkzs 发表评论于
商业应用别说数年做不到,数十年数百年都做不到。别说这个技术本身,就是原料都没有那么多。氚是非常稀有的。除非开发出只用氢哪怕是只用氘的可控聚变技术,否则这技术就没有啥商业应用前景。
rainman_123 发表评论于
希望是真的。六十年的努力,终于现曙光。
true? 发表评论于
感觉是为了要到更多拨款而造势
武胜 发表评论于
很好。但“商业应用可能还需要数年时间”,这太乐观了。
令胡冲 发表评论于


未来能源不是梦。核能和空间采集太阳能。成为星系主宰。


van1 发表评论于
能量守恒定律破了?
弯刀月 发表评论于
本次人类文明终结的开始,跑步进入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