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巴吧,我们东亚人就是这么拧巴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都是A24公司制作,都是聚焦亚裔人群,爽感与思辨兼具。

很难不将当下网飞热播的《怒呛人生》与《瞬息全宇宙》对标。

可以视作这是用东亚病根包装的亚裔人士的多重宇宙,只不过没有那么眼花缭乱。



特别的是,它并不属于往常打开后让人立马欲罢不能的那类,而是需要细嚼慢咽。

本想痛痛快快看一场彻底的发疯文学,却从抓马的故事中感受到了强烈的憋屈,进而诡异地产生了些共情。

是基于我们骨子里共同流淌的东亚血液所构成的共情

对于国内观众而言,《怒呛人生》的两位亚裔主演黄阿丽(中越混血脱口秀艺人)和史蒂文·元(韩裔演员,曾出演《行尸走肉》系列和李沧东的《燃烧》)都不会怎么陌生。

在剧中,同在洛杉矶这块土地,前者是财务自由生活优渥的企业家Amy,后者是入不敷出一事无成的建筑承包商Danny。


Amy这个角色很像是为黄阿丽本人量身打造。

都有着华而不实的配偶,靠自己努力白手起家还清债务让对方成功躺平当上家庭主夫。

明明看不顺眼丈夫的孤芳自赏,却还总是佯装微笑鼓励他乐观面对。

除此之外天天还得和同阶层里伪善的中产精英们打交道,竭力维持着表面和平的社交关系。

而光鲜亮丽的躯壳里早已盛着疲惫不堪的灵魂。


Danny呢,是个落魄潦倒又不大光明磊落的倒霉蛋。

创业失败,卖力干多少脏活累活也依旧被雇主们冷眼相待。

心心念念把父母从韩国接过来(此前开汽车旅馆因涉嫌违禁品交易倒闭被迫回国)给他们建大house安享晚年,但能力实在有限。

以为命运要眷顾自己一下即将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事态又会往更糟的方向发展。

比如煞费苦心盖成的新房子竟因自己犯蠢接错电线导致失火。


两人虽从属于完全不同的阶级。

住着不同价位的房,开着不同档次的车。

却殊途同归地将日子过成了一地鸡毛,活成了一滩烂泥。

为了家庭、金钱、名誉、权力以及虚荣心一直在拼搏奋斗,永远要紧绷着一根弦。

满嘴谎言,然后遍体鳞伤。


长久以来,就这样活在自己创设和别人期待的样子下。

被永无止境的虚无一步步吞噬着,却无处释放负面情绪。

一个只得用枪宣泄情欲,一个只得用暴食咽下苦水。

他们唯有躲在望不清面孔的车中在匿名的网络中在隐秘的角落中挥舞着愤怒的中指

想必大多数朋友这次的观剧体验就和两位主角的精神状态差不多。


怀疑简介上的喜剧属性,并不会让人乐呵呵地开怀大笑。

只有感同身受的压抑撕裂与拧巴

上了发条一样地被push着,处理不完的糟心事和烂摊子。

没人在乎你到底开心与否,你得随时保持微笑,记得感恩。

即使委屈至此,强烈的道德感还会让你在责备他人和过度内疚中反复横跳。


所以当你看到隐忍了那么久的Amy和Danny借由一次路怒事件打开情绪阀门,开始狗咬狗互相敌对攻击,又痛快又心酸。(微博还直接发起了话题#怒呛人生东亚人发疯实录#)。

不要埋怨自己要指责他人

什么冥想、质询、自省都不如发疯来得有用。

他去她家借上厕所报复性地随意乱尿,她拿油漆在他车上酣畅淋漓地骂粗。

充分应验了那句"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亡"。


两人都有过打算及时止损的时刻,但很快便放弃原谅彼此到此为止的念头选择继续以牙还牙,为了把自己的苦难统统归结到对方头上不择手段。(比如痛失新房子明知道是自己问题的Danny有意栽赃嫁祸于Amy人为纵火)

因为他们都需要一种发泄压力的代偿方式,正如我们需要银幕这个造梦机器来忘却现实。

一再压抑下偶遇到一个可以让你毫无顾忌地展示出阴暗面的陌生人,就无需再憋住怒火保持体面和矜持。

就像有的人开车时有辆车突然硬超到你前面就想破口大骂。

车上剩下的人认为你大惊小怪,只有你知道自己怎么会莫名其妙地产生第二人格着急发火。


老子怎么连开个车都这么不顺心呢。

表面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实质是情绪需要出口

《怒呛人生》将此戏剧化放大,发了一次疯后连环产生了一系列蝴蝶效应激起千层浪。

那天一路狂飙后生活开始天翻地覆,局面失控,甚至众叛亲离,无处为家。

而看似是作茧自缚,其实是刮骨疗伤


前九集恨入骨髓不共戴天,最后一集主题升华来场互相救赎的心灵奇旅。

有点套路化,但还会不由地触动。

在Amy和Danny山穷水尽几乎一无所有之际,上演了第二次惊心动魄的飙车。

然后他们的车就宛如他们走投无路摇摇欲坠的人生,一起在崖边跌落

荒野求生中两人逐渐放下对彼此的戒备与敌意,不再互相伤害折磨。


从起初的势不两立你死我活,转而试图去了解以及理解对方。

误食迷幻果后又角色互换,接着将心比心惺惺相惜。

那两只目击全程的乌鸦像极了《瞬息全宇宙》里互相对话的两块石头啊。

只是最后变温情犯深刻病进行哲学探讨的超现实笔触有些过于刻意生硬。

两个同病相怜的人之间除了互舔伤口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解法呢


一夜醒来,兴奋地发现自己还活着的他们搀扶着彼此跌跌撞撞地走出山谷。

在黑暗的隧道里穿梭时,Amy的丈夫George突然出现开枪袭击了Danny。

画面一黑,身上插满管子的Danny躺在病床上,一脸复杂的Amy动情地依偎在了他的身边。

他们好像在拥抱彼此。

镜头一推,在即将结束的前一秒,Danny的手抬了起来搭在Amy的腰上,曲终。


其实如果恰恰好停在那一声枪响戛然而止那刻,我会觉得更有韵味。

东方式的留白处理会给观众留下更多遐想再创造的空间。

不过我特别喜欢他两在树荫旁静下来谈心时的那句"fucking proof that western therapy does not work on eastern mind"。

西方心理疗法对东方头脑没用

联系到现实生活中,国内当下女性意识初步觉醒女权运动风起云涌,是个不错的苗头。


而西方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兴起过了,离现如今散播到这块土地上也已过了半个多世纪。

抱憾的是我们的文化还未完全褪去传统保守的那一面,那么又怎么能指望一个后现代文明下诞生的先锋理论适用于我国大部分仍处于前现代文明的地区呢。

更可怕的是即使你换了环境跑到后现代文明的地,思想上依然缠着小脚又带着无形的镣铐。

剧中不论原籍,不论性别,不论财富,不论地位,每位移民到L.A.的亚裔都或多或少地带着原种族的思维惯性与行为特征。

没有美利坚归属感的他们无可厚非地遭受着东亚父权的压迫和儒家文化的规训,骨子里依然深深地烙印着"存天理灭人欲"。


即使淡忘了或者不会说母语,但文化的基因却一代一代地传承着。

某种程度,《怒呛人生》可以堪称Asian移民二代伤痕文学。

西方的荒诞不经里混杂着东方的忍气吞声

似乎不管经历几代人,不管在哪,这个群体都脱离不了像高压锅一样持续加温的社会容器。

没有抱团取暖,反倒相互排斥、攀比、挤压,拼了命地内卷。


最终突破阈值爆发,又悄然回归平静像面粉一样揉成一团。

另一方面,润到美国就万事太平坐享其成了吗?

在劫难逃吧。

一团乱麻的生活不会因为跨越到大洋彼岸绿卡在手就此松绑的。

那里不是避风港不是桃花源不是伊甸园


但仍然有很多人乐意并甘愿在一个不属于他们的世界里奋力挣扎着。

想了想能让Amy和Danny后来产生强烈共鸣的基础在于他们相近的童年经历和成长背景,也就是7集开始剧集着重刻画让不少观众颇有同感的原生家庭创伤论

虽说此类因果循环看多了难免有点审美疲劳,但事实上几乎每一个亚洲小孩都被父母教育着不要辜负他们的牺牲奉献。

要做一个听话懂事的乖小孩,收敛自己的个性,不碰危险的事物。

背负着这样的规训就像小Amy想象的那个瘆人的老巫婆时时刻刻在盯着你提醒你不要忘记。


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摆脱不了父母期待后代能够弥补自身缺憾的沉重包袱。

而从上一代那继承来的劣根性如影随形,甚至把精神上的负担通过卸货转移到下一代身上。

你体内的毒素越多你的后代就越五毒俱全

世世代代的痛苦轮回永不停歇。

我很欣赏《怒呛人生》一点在于它创造性地提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conditional有条件附加的。


正好最近我们的专家语不惊人死不休,用经济学理论劝年轻人生孩子,称"子女是长周期的耐用消费品"。

怪不得"养儿防老"的言论在东亚文化圈里经久不衰。

合着养孩子就是笔投资呗。

这样的论调不由地想起《黑暗荣耀》里妍珍说的那句"家人才是最大的加害者"。

而不是每一个在拧巴环境下成长的东亚孩子都有勇气像文东恩那样精神弑母切断血缘束缚。


Amy能两年不见父母但一回去还是逃离不了压抑的家庭氛围,Danny即使精疲力竭却还是想让父母过上好日子为他感到骄傲。

很难将他们的困境就此单一地挂钩到原生家庭。

也很难追溯到具体的源头。

过得一团糟到底该怪罪谁呢?

怎么我们东亚人想开心怎么就那么难呢


不出意外《怒呛人生》应该是本季度最热美剧了,而本季度最热日剧还是《重启人生》。

好巧啊都是人生(国内最近还有部改编路遥小说的《人生之路》,东亚人好爱探索人生奥秘)

一个是怒呛,一个是重启。

基调上对应着两国的性格,一个更激进,一个更温和。

也许是现实生活无法restart就只能rage了


特别神奇的是《怒呛人生》再次出现了《重启人生》里有关时间流逝的看法。

大意是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一年在我们人生中所占的比例在变小,所以长大后会比小时候觉得时间越过越快。

聚焦于分母变化,这也是一种很典型的东亚解读。

对于努力想让自己成为分子的东亚人来说,人生就是过得如此繁忙而空虚。

除了《荒蛮故事》里因路怒导致的血流成河、盖里奇式的"多米诺骨牌"、《白莲花度假村》的中产假面,在《怒呛人生》中还看到了近年来一些出圈的东亚题材影视的影子:《寄生虫》里的贫富悬殊、《鱿鱼游戏》里的阶级规则、《瞬息全宇宙》里的中年危机与代际冲突...


虽然其本质上套用的依然是美剧标准的工业风格,但难得一见的是没有对亚裔的污名化。

也许是由整个亚裔团队独立创作,亚裔角色的呈现就不再单一化。

这里的中日韩越明显处于不同的阶级、地位与性格。

但共通的是他们都有着难以启齿的撕裂,一样的溃烂。

恰恰是这种拧巴的东亚画像能够横跨语言屏障并打破文化折扣与同处压抑文化环境下成长的我们共情。


下个月Disney+又要推出聚焦于美生中国人的《西游ABC》。

刘玉玲导演,杨紫琼、关继威、吴彦祖主演,阵容可观。

看来大洋彼岸真的很想摄取到各阶层亚裔的方方面面啊。

这与欧美现在刮的政治正确风无关。(也不能说毫无关系,但相对影响较小)

更多还是处于猎奇的心态,本土没有那么多新鲜故事可以挖掘,于是开始试图借机窥探东亚的世界。(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地位在提升也是一方面因素)


让人欣慰的是大小银幕中的黄皮肤不再那么边缘了。

那么有可能成为创作主流吗?

好莱坞亚裔的春天会来吗?

这很难说。

liujinusa 发表评论于
内容深刻,值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