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时期,芒果台做过两个组合,一个是至上励合,目前还活跃着的成员是张远和金恩圣,前者因为 " 再就业男团 "
翻红,后者在跟着老婆张檬卖货。
另一个组合是女团
iMe,现在唯一有热度的成员是刘美含。去年很红的《卿卿日常》,她在里面演一个没啥心眼又咋咋呼呼的大小姐,经典台词是 "
啊!我炸了!"
今年《姐姐 4》(现在改名叫《乘风 2023》)播出后,刘美含又火了一把,不是因为她录了节目,而是因为她没录上节目。
刘美含发了一条长微博,总结一下就是:真的很想上这个节目,去年去面试,没成功,今年选择第二次面试。为了能成为 " 姐姐
",用尽办法,除了练习唱跳、提前准备节目组有可能会问到的问题,还去了灵验的寺庙,但最终仍然没有拿到节目组的 offer。
长文里有一句话是:把 " 再一次失败 " 摊在众人面前,的确需要巨大的勇气。但我觉得,大声说出 " 想要 "
不丢人。努力争取,不丢人。努力争取了,却还是没有得到预想的结果,更不丢人。
刘美含发出这篇长文之后,热度很快出现。
一部分网友应该听说过 iMe
这个组合,表示刘美含凭什么不能去浪姐?拜托她可是正儿八经女团出身!主动为刘美含造声势;另一部分网友也许不了解刘美含,但戳中他们的是那句
" 努力争取不丢人 ",这句话堪比热血鸡汤,随手转发是互联网美德。
关于这件事,普通人很容易做出感情代入——我有一些能力,也很有热情,但为什么不是我?
以前面对这种事我会比较容易被主观情绪控制,可是现如今大概是被社会鞭打了很多下,完全可以理解并接受 " 为什么不是我?"
不管是做节目、拍电影还是普通公司招人,构造都很像金字塔,最充足饱满的阳光总是晒在上层,待在那一阶层的人才能获得日照饱和。
同理,一档节目在拟邀嘉宾阶段,最先接到橄榄枝的明星,通常是有地位有热度的那拨人。
就像这一季姐姐里的 Ella,亚洲顶级女团 SHE
出身;孙悦和徐怀钰,老牌歌手;谢娜,国民度超高的女主持人且还出过唱片;蔡少芬,能制造笑点的老牌港星。这些人得到橄榄枝是一定的,除非她们自己不想来。
同时和公司招人一样,总得招一些真正有业务能力能给一个 " 项目 " 增加质感的人,于是韩团出身会作词作曲的
Amber、可以担起大 vocal 的 Alin 和刘惜君 …… 这些人得到了机会。
剩下的人就是一个 " 选择 " 的过程。
吴倩和张嘉倪这两位背着 " 离婚独美 " 的热度、秋瓷炫和李彩桦身上有网友说不烦的 " 回家诱惑梗
"、刚刚升级当妈的卢靖姗和朱珠能衍生出很多热议话题 …… 于是,花落在这些人头上。
再往后选择,就涉及到一个性价比的问题,这听上去很残酷,但不管在普通职场社会还是在节目里,其实都适用。为什么有一些公司每年会固定招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呢,因为便宜好用还听话,就这么简单。
刘美含很差吗?其实不是,她长得很甜,有女团经验,还演过一些大热电视剧的配角,年龄也过了 30
岁,看起来她哪一项都符合浪姐选人标准,但关键问题在于,她没有一个很致命的杀手锏。
她女团出身但说实话 iMe 当年的实力撑不上优秀,没有一批忠实的粉丝。其他热议点很少,刘美含曾有一个热议话题是 " 考研失败
",但这只能戳中少数人群的共鸣,卢靖姗录完节目要飞奔去给孩子喂奶,这是覆盖面更大的热度。
还有人说刘美含会日语,如果去节目的话可以给日本姐姐美依礼芽当翻译,这多好啊。我???你仔细瞅瞅这是合适的理由吗?
刘美含没有错,我觉得她很可爱,只是她和很多职场人的困境一样,没有那么那么的 " 不可替代
",于是就会成为一个待定备选项。
我刚工作的时候和很多初入职场的新人一样,自命不凡,很多机会没有落到我的头上我会愤怒,继而想 " 为什么不是我?"
现在我想明白了,因为我们很多人处于金字塔的中下层,所以可以照到太阳光的机会是不固定的,要凭运气。那么两种可能性五五开,谁也说不好。
想要晒到更多阳光,想要稳打稳每天都晒到阳光,唯一办法就是无限靠近金字塔上层,增加 " 不可替代 "
的含量,就不会成为待定项。
是的这简直太毫无人性了,但社会就是这样,际遇它可一点都不讲理。